做自己的產品經理(上)

做自己的產品經理(上)

(本文為2018年12月22日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學院千人大會上的分享內容)

大家好,我是判官,今天不聊產品,想和大家聊聊我們作為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做產品經理有十五年了,之前在手機設計、手機渠道、安卓ROM開發領域的三家企業工作過,這三家都是行業內最早和最大規模的。2009年後,我的工作重心逐步由硬件過渡到軟件,由移動終端過渡到移動互聯網,創過業,在快手待過一段時間。也就是說,我的產品工作,始終是圍繞移動端開展。

我的另一個身份是科技作者。從2015年開始,我陸續在網上發表文章。因為出自產品經理視角,相比媒體視角有些優勢。今年,電子工業出版社把我的部分作品結集出版,就有了《產品覺醒》這本書。

開始我們今天的話題。

今天是冬至,開始數九,天氣越來越冷。今年冬天的行業比天氣還冷,大家都知道,近期各大互聯網企業開始裁員或者凍結招聘。更糟糕的是,這種增長放緩帶來的人員縮編,會成為常態。一方面,每年都有源源不斷的新人湧入職場,另一方面,互聯網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職業年齡天花板偏低,基本上35歲就很難在一線繼續戰鬥了。今年冬天不僅很冷,而且令人焦慮。

而對抗焦慮的策略,常見的有鍛鍊身體、努力工作以及學習。鍛鍊身體的重要性不用說了,論努力其實人的體能精力也是有極限的。說學習充電的話,除了看書,來起點學院也是非常好的選擇。而針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特殊性,我分享一些個人的建議。

字節跳動工作的同學可能知道,字節跳動內部IM工具lark的啟動頁是這樣一句英文:Developing a company as a product。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並且,在這個思路上我適當延伸一下,變成:Developing youself as a product。做你自己的產品經理,把自己當做產品來打造。

這也是我的文集《產品覺醒》的主題。

產品覺醒,第一層含義是超越狹義的產品形態,窺探產品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價值;而第二層含義,則是產品背後人的覺醒。至少的,也是作為產品設計者的,產品經理的覺醒。

這幾年有很多培訓機構和課程,教人入行做產品經理,教人各種產品分析、設計思路。這固然很好,因為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需求量,近年來確實水漲船高,薪酬一路看漲。但居安思危,我們必須意識到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時代侷限性,以及今年互聯網行業整體的增長停滯,給包括產品經理在內的互聯網職業發展帶來的限制。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提倡產品經理在研究、設計產品之餘,也應該拿出相當的精力,為自己當下的進步和未來的發展,有意識地進行研究和設計。具體來說,就是把自己作為產品進行設計、迭代升級、增長運營、獲客(求職)、轉化(升職)、變現(賺錢)。

如果把產品經理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場考試,像其他考試一樣,這場考試也有三部分,也就是選擇題、填空題和問答題。對應這三個階段,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點,值得反覆強調:選擇、深度、輸出。

先來說說選擇問題。

人生大多數機會和失敗都來自選擇,所以說選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缺乏信息和判斷,盲目的選擇,雖然也存在踩中風口的機會,但這種賭博式的選擇,不是我們所提倡的。

風口論這幾年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它的基本邏輯也很簡單:選擇賽道比個人努力重要。實際上,我所接觸到的,賺錢的企業和生意沒有很辛苦的,都是選擇和時運所致。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下一個風口和快車道是什麼,以及如何選擇和加入,從而開啟個人的開掛模式。但實事求是地說,大多數受益於風口的人和企業,都是偶然的結果,並非開啟了上帝視角。極少數能夠準確判斷和參與風口的人,也多半是因為信息來源和資源獨特,這種能力不具備可複製性。

企業和人一樣,都是受益於或者受困於選擇。以手機行業為例,小米2011年進入,踩中了功能機向智能機過渡、安卓系統的技術成熟、中國3G網絡覆蓋成熟以及微博這種社交媒體的低成本營銷四大紅利。而2014年進入手機行業的另一家企業,則是錯失行業的窗口期,連唯一的3G 向4G過渡的產品紅利都沒抓住。

人的職場生涯,前五到十年是基礎,中間十年是關鍵,再往後基本都是在享受前期選擇和努力的紅利。因此,入行和擇業選擇,是影響人生的最為重大的選擇。如何用動態的思維去觀察行業和公司,如何超越媒體報道、通過其他渠道挖掘潛在數據和信息,如何挑選適合自身的職業路徑,都是一門學問。

入行擇業這件事,有三個關鍵因素,即“時間點”、“發展的眼光”和“突破規則”。

首先說說時間點。

我就職的第一家公司,喜歡從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招聘應屆生。研發部門有幾位早期進入的本科生,經過三年打拼,已經做上了業務主管。而他們的本科同學,讀完研究生後也應聘進入該企業,成了老同學的下屬。

很多企業和行業在發展早期,由於知名度和階段問題,無法吸引特別優秀的員工,在學歷、學校方面,對應屆生的吸引力也不如一些名企和國企。然而時過境遷,坐上風口的企業在發展以後,對於人才的選擇進入買方市場階段,便有更多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任其挑選。

因此,特定時間點和時間窗口帶來的機會,是無法複製的。BAT 創業早期,甚至在2010 年以前,都無法吸引一流的應屆生加盟,當時最優秀的通信、計算機、信息技術類人才都熱衷去外企。

因此,“早加入”是對於任何企業和行業都適用的法則。但有的朋友會說,這個道理我懂,但如何避免事後諸葛亮?

第二個建議是用發展的眼光看行業變遷。

2000 年後的中國社會,高速發展中,很多機會往往蘊含在貌似極不靠譜的新企業和新行業。那些被命運的洪流推來推去的年輕人,一不小心就可能遇到一個史無前例的機會,從而大有斬獲,獲得遠高於普通上班族的收益。

而一路按部就班上大學、讀研讀博的同學,大多數進入了體制內和外企這種令人羨慕的工作崗位。正所謂河東河西,沒有永恆不變的優質企業。2014 年後,能源、電信、金融這類曾令人羨慕的行業,受到新的經濟和行業形勢衝擊尤為劇烈,減員增效、壓縮福利,成編制的隊伍被掛起被轉崗,這種之前大家無法想象的情況,就真實地發生了。

而工作10 年,基本上代表著人的職業能力、人脈和技能樹,已經形成路徑依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面對行業的動盪,是否還有能力重新進入新的領域,和年輕人拼搏,這都要畫個大大的問號。

說到底,真正不變的唯有變化。居安思危,甚至主動擁抱變化,才是真正的應對之策。同時,千萬不要高看個人所謂的能力。只有時勢造英雄,少有英雄造時勢。個人在行業變化的洪流和風口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所謂發展的眼光,就是在入行前,覆盤某個行業過往的發展與現狀,判斷該行業處於哪個發展階段,是否在未來存在被大規模取代的可能性。尤其對於工作幾年後認為自己入錯了行的年輕人,再次選擇行業的時候,更應該根據之前的經驗和教訓來謹慎選擇,不行就找一下目標行業的業內人士,瞭解一些情況。

第三個建議非常重要,是突破規則。

中國式的應試教育,最大優勢是畢業生都具有不錯的基礎知識,但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他們對學術和工程問題可能得心應手,但對社會和行業的變化,缺乏必要的前瞻性。

具體到工作和事業,就是這部分人,腦子裡的條條框框太多,缺乏靈活的變通。這種思路的板結,與當代中國的快速發展,顯然是不相稱的。當機會來臨、規則變化時,由於墨守成規帶來的保守思路,很有可能使他們拒絕變化,錯過機會。

更激進一些地說,回顧歷史上有所成就的商人,很多人勇於打破、重建規則。僅從互聯網行業而言,馬雲敢在互聯網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就佈道電子商務,馬化騰做QQ 做微信OTA 業務單挑運營商,滴滴的程維組織出租車、私家車提供出行服務。

風險和收益從來都是對等的,如果你來做企業,這些挑戰規則的事情,你敢做嗎?

俗話說,“不能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捱打”,當你進入一個新興的、前途未卜的行業和企業時,你其實是在用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去賭一個未來。如果一定說這種選擇比起賭博有什麼不同,只能說這裡有一個規律,就是凡是挑戰現有規則和利益群體的行業和企業,有很大機會去成就一番新的事業。所謂不破不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講現在人類社會進入了後喻社會,即不再依賴老年人的經驗,而要多看年輕人的奇思妙想與衝勁。這個道理可能有點偏激,但應用於當下的中國社會,還是有點道理的。年輕人的不安分與很小的沉沒成本,使得他們對規則的挑戰,顯得特別有殺傷力。而種種機會,就蘊含在這規則的新舊更替中。

選擇的另一面,就是我們即使不知道下一個風口在哪,但至少要知道自己是否正處於一個火山口或者地震帶上。對自身當下所在行業的理解和判斷以避險,是每個職場人必備的素質之一。

對於這方面的信息收集和判斷,我建議大家多結識不同公司的小夥伴,多交流,不要對媒體上的信息偏聽偏信。以我這幾年與企業媒體和公關打交道的經驗來看,企業對外披露的信息,在真實性和時效性上是大打折扣的。想了解靠譜的行業信息,還是需要自己深入進去,多交朋友,保持獨立思考和判斷。

總之,關於選擇,建議大家多留意市場變化,規避風險,儘早離開走下坡路的行業和企業;對於新的經濟和行業趨勢,尤其是打破現有規律和規矩的趨勢要特別留心,與其被顛覆,不如主動投身作為顛覆者。

判官:十四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現專注於社交和商業化產品領域,著有《產品覺醒》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