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栽培技術大全!

香椿栽培技術大全!

香椿栽培技術

一、香椿種子的採收與貯藏

(一)種子的採收

1.適時採收

香椿樹幼樹不能開花結籽,當樹齡達到7年以上時開始開花結籽。香椿種子要適時採收,採收過早種子未成熟,播種後出苗率低;採收過晚種皮開裂,種子散失。北方地區一般10月中旬為適宜採收期。採收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葉面噴施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果實籽粒飽滿、整齊,提高種子的質量和產量。當果皮顏色由綠變黃,種子尚未開裂、籽粒飽滿、外觀亮麗、香味濃郁時,表明內部種胚已經成熟,就要及時採收。

2.採收方法

同株樹上果實成熟度不一致,應先採收樹冠頂部向陽的果實,再根據果實顏色採收中下部的果實,以保證整批種子質量整齊一致。採收時用頂端綁有鐵鉤的長杆旋轉採摘,將整個果穗摘下。

(二)種子的貯藏

採收後的果實切忌暴曬,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晾曬到含水量低於12%時,除去雜質,裝入麻袋內,放在通風乾燥處,嚴禁用塑料袋裝存。也可以兩倍於種子量的細沙與種子混合裝入缸中,置於1℃~5℃環境條件中貯存,以使種子安全越冬。在採收直至貯存過程中,切記不能將種子上的膜狀翅脫掉,以免影響種子的發芽率。香椿種子的發芽率只有60%左右,貯存期以半年為佳,超過半年發芽率逐漸降低,一年後發芽率幾乎為零。

二、栽培技術

(一) 繁殖育苗

香椿可用有性和無性兩種方法繁殖,有性繁殖主要是指種子繁殖,無性繁殖則包括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組培快繁等。不過繁殖前首先是選擇好苗圃。地

1、整地作床

香椿為典型的深根性樹種,主根性明顯,根系發達,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一般酸性土、中性土、鈣質土、含鹽量0.2%以下的土壤都能生長。但是香椿對土質肥力卻有一定要求,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質地最好是沙壤土,質地過粘的水稻土、黃黏土需要改良後才能使用。土壤疏鬆肥沃,香椿根系發達、紮根較深,長勢較好。土壤pH以5.6~8.6較為適宜。

為了培育優質壯苗,播種之前要做到細緻整地,為苗木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要做到整平、整細、整碎。播種之前還要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機肥料為主,也可施一些磷鉀肥或複合肥。根據經驗,一般餅肥每公頃施1500~2250kg,腐熟雞糞或豬糞每公頃1120~1870kg,若施用尿素或其它無機肥料,每公頃不要超過110kg。

苗床宜作高床,以增加土層厚度,利於根系吸收。床面的高度一般為15~20cm,床面寬度不超過1m,步道寬30~40cm,苗床長度依地形條件而定。

播種育苗應選擇土壤肥沃、質地疏鬆、耕層深厚、排灌方便、背風向陽、光照充足的地塊,做好高20釐米的埂,畦面為1.2平方米。先畝施入腐熟有機肥4~5立方米,然後深翻30釐米,再畝施入過磷酸鈣50公斤或磷酸二銨50公斤,耙細、整平。播種前7天澆透水1次,澆後3~5天淺鋤1次,以利保墒和防止土壤板結。

香椿可用種子繁殖、根櫱繁殖、、根和莖扦插繁殖。因大棚栽培用苗量特別大,目前多用種子育苗,然後移栽的方法。無性繁殖可分為根櫱法,枝插法和根插法三種,此外還有組織培養法。

2、種子繁殖

(1)選擇種子

選種。選籽粒飽滿,表皮有光澤,無病蟲、無黴變、無雜質的新種子。

過去採用分株繁殖,產苗量低,只適於零散栽培;而種子繁殖能提供大批量的苗木,可以適應香椿集約栽培和大發展的需要。香椿種子發芽能力約為0.5a左右,0.5a以上的種子幾乎不發芽。因此,要選用當年採集的新鮮蒴果,風乾搓碎,風選去雜。種子繁殖的要點是:選好苗圃地;細緻浸種催芽;適時播種,防寒防旱;低床條播,滋潤溝底;分期及時施肥;科學用水,度過春旱;及早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2)浸種催芽

①香椿種子帶有單翅或雙翅狀果皮,催芽前先用手搓掉種子上的翅膜,用1%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鐘消毒,然後用清水洗淨。

②再將種子倒入30℃~40℃的溫水中,並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25℃時搓洗,並繼續浸種12小時,種子吸足水分後,撈出放入育苗盤催芽,然後放入5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0-20小時,撈出後淋去水分,攤開晾一下,按種沙1:2的比例混合均勻催芽,溼度不低於75%,也不宜過溼。

③ 保持溫度在20℃~25℃,3~4天后,有30%種子露白時播種。催芽適溫20-25℃,最低不低於10℃,最高不超過30℃,一般5-6天,約一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香椿播種每公頃需種量為371kg,播種前按種子和水1∶3的比例在20~30℃的溫水中浸泡1晝夜撈出後用清水淘洗乾淨,裝在底部不積水的泥盆中,上蓋2層紗布,置溫暖避光處催芽,溫度控制在20~25℃,種子厚度不得超過3cm,或者用浸過水的舊麻袋包裹催芽。

(3)適時播種

香椿露地育苗一般在日均最低氣溫1℃~5℃或10釐米土層地溫在13℃時進行為宜,大棚育苗可比露地提早20~30天播種(香椿適播期一般為3月底4月初。適時早播,加之精心管理,春季育苗秋季便可帶葉移栽。)。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撒播時先灌足底墒水,待水下滲後播種,畝播量3~4公斤,播後覆土1釐米厚。條播時按行距25~30釐米、深2~3釐米開溝。澆小水溼溝,水下滲後,將種子(與細沙或細土摻拌均勻)均勻播於溝內,播後覆土1.5~2釐米厚,畝用種量1.5~2公斤。

播種行距40cm為宜,每公頃18~30萬株,播種條溝深度以4cm為宜,播後覆土2~3cm。

(4)苗期管理

播種後,保持苗床溫度20℃~25℃,播後7~10天齊苗,此時香椿幼苗根系少,最好噴灑15℃~20℃的溫水,白天溫度保持在20℃~24℃、夜間溫度保持在15℃左右,隨氣溫升高可加大通風量,當外界最低氣溫穩定在10℃以上時,可撤去保溫覆蓋物,在露地條件下煉苗。幼苗2~3葉時間苗1次,4~5葉時定苗,培育一年生苗應按株行距20釐米×25~30釐米定苗,畝留苗1萬~1.4萬株。

當苗高在10釐米左右即可移入大田苗圃。移栽時應按行距開約5釐米深的溝,並順溝灌水,同時每隔10天左右於傍晚時噴灑3克/公斤的尿素溶液。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一年生苗的速生期,此期要加強肥水管理,一般以速效氮肥為主,並配合施用一定的磷鉀肥,每次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銨10公斤,適量配施鉀肥。進入8月下旬以後,應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可每10天噴1次3克/公斤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共噴3~4次,以促進苗木加速木質化,並形成飽滿的頂芽。

播種育苗:播種前種子用溫水浸泡15-20小時,再用清水泡10個小時,撈出催芽,。一般在2-3月開溝條播,行距25cm,每畝播種量2.5-4kg。苗木出土後,要中耕除草。苗高5-6cm開始間苗,1Ocm左右定苗,株行距15-20cm。幼苗以除草為主,結合鬆土、間苗、追施少量氮肥催苗,7-8月以施氮肥為主,並適量磷鉀肥。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3片真葉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釐米。

無性繁殖可以採用母樹根部的不定芽,長出的小樹苗分株挖出作種苗;又可從母樹挖根扦插或埋根段培植成小苗作為種苗。有性繁殖是用種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熟收種),於次年3―4月,氣溫攝氏20℃-25℃時,播於苗床上,小苗出土長到6釐米高時,間掉弱苗留下壯苗,長到15釐米高時,可以移植到苗圃定值,株行距為15釐米×20釐米。

香椿的育苗技術要點

3、分株繁殖

又稱分櫱或根櫱繁殖。是利用根櫱成苗的一種適合零星栽培的最常見的香椿繁殖方法。香椿具較強的萌櫱性,側根分佈在10cm的表土層,多呈水平生長,極易發生萌櫱,形成叢狀植株。秋季落葉後或春季萌發前,在母樹周圍開溝或挖穴(20釐米深),可促使根櫱萌發,當年秋或翌年春即可產生大量根櫱苗,於當年秋或來年春分株栽培。分株以後可在分株坑中灌上水,施入有機肥,第二年又能萌生大量根櫱苗。

香椿根櫱性強,可採用埋根和留根育苗2種方法。 埋根育苗方法簡便,成活率高,苗木容易管理,質量好,成本低。採集1-2年生苗木的根條,健壯母樹上的側根也可利用。根條在春季2-3月間採集,採後及時剪截。長度15-20cm,隨採隨育為好。每公頃可育3.0-4.5萬株。為使苗木生長整齊,應按粗度將根條分級育苗。為防止根條癒合組織腐爛,應注意保持地溫,以利出土,一般可不澆水;若干旱時可採取行間開溝澆水,澆水或雨後應及時鬆土保墒。苗高10cm時要及時去弱芽,留壯芽1個。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釐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4、插根繁殖插根育苗是利用香椿根系易形成不定芽的特性來繁殖苗木。這是一種易操作、投資少、成活率高、成苗快、應用廣的育苗技術。其要點是:整地深翻施有機肥,保持育苗地土壤疏鬆、溼潤;選擇健壯、豐產大樹或苗圃地壯苗,在母樹周圍挖掘粗0.5~1.0cm的側根,截成15~20cm小段作插穗,隨採隨插,覆土厚2~3cm(大頭切成平面,小頭切成斜面,60-100ppm的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中浸泡10-12小時,然後大頭向上插入苗床,大頭稍露出地面為宜。30天左右即可生出幼芽);幼苗高10cm時選1個壯芽定苗;苗期噴施尿素2~3次,進入9月再噴施磷肥和鉀肥2~3次,促使苗木木質化;雨季要及時排水、鬆土;剛扦插的種根不要澆水,以防止腐爛。插根育苗。採用插根繁殖香椿,速度快、成活率高①種根採集及處理:每年春季4-5月採集種根為宜,以幼樹根為好。樹根挖出後選擇直徑1.5-2釐米粗的根,用修枝剪將其剪為長10-15釐米左右的根段,大頭(上邊)剪為平面,小頭(下邊)剪為斜面,以擴大插後的接觸面,促進生根。

②整地做插床:苗圃要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方便,墒情良好的土地。整地之前不必施肥,以免造成種根腐爛。將地深耕整平,清除雜物,儘量使土壤細碎,然後做成長5米、寬1米的畦,即可進行扦插。

③插根方法:先在地裡用測繩測好距離,行距為40釐米,順線開6-8釐米深的溝,按株距15釐米斜插種根,然後從兩邊覆土,種根的上頭要露出地面1-2釐米。

④插後管理:待小苗全部萌發後,開溝培壠,然後普澆一次水,待苗高10-20釐米時再澆一次水,結合澆水輕施一些氮肥,有利催苗,有雜草時要及時除掉。為預防發生根腐病,要控制澆大水,每隔半月左右噴一次石灰水。如已發病,可噴0.5%-2.5%的硫酸亞鐵溶液防治,隨後噴清水洗苗。零星發病可將病株連根拔起燒燬,然後對土壤進行消毒。

插根繁殖樹香椿為速生樹種,其樹皮及種子可以入藥,木材經濟價值高。近年的生產實踐證明,採用插根法繁殖香椿速度快,成活率高,是發展香椿的捷徑。技術要點如下: 種根採集及處理。以每年4月至5月採集種根為宜,以幼樹根為好,健壯母樹上的根也可以利用。樹根挖出後選擇直徑1.5-2釐米粗的根,用修枝剪將其剪為長10-15釐米左右的根段,大頭(上邊)剪為平面,小頭(下邊)剪為斜面,以擴大插根後的接觸面,這樣比較容易生根。整地做插床。苗圃要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方便、墒情良好的土地。整地之前不必施入有機肥或無機肥,以免造成種根腐爛。將地深耕整平,清除雜物,打碎大土塊,儘量使土壤細碎,然後做成長5米、寬1米的畦,即可進行扦插。插根方法。先在地裡用測繩測好距離,行距為40釐米,順線開6-8釐米深的溝,按株距15釐米斜插種根,然後從兩邊覆土,種根的上頭要露出地面1-2釐米長。 插後管理。待小苗全部萌發以後,開溝培壟,然後澆一次水,待苗高10-20釐米時再澆一次水,結合澆水輕施一些氨肥,有利催苗,有雜草時要及時除掉。為預防發生根腐病,要控制澆大水,每隔半月左右噴一次石灰水。如已發病,可噴0.5%-2.5%的硫酸亞鐵溶液防治,隨後噴清水洗苗,效果較好。零星發病時可將病株連根拔起燒燬,然後對土壤進行消毒。

5、留根育苗:利用挖去苗木的苗圃地中遺留的殘根進行育苗,方法簡單易行。秋季用犁縱橫耕翻圃地,使宿根切成小段。並在耕翻後壓實土壤。第二年春季即可生出很多香椿幼苗(根苗),每畝可達4000―6000株,此法缺點是苗木大小不一,參差不齊。

(1)插根育苗 3-4月間,在3-4年生的幼樹上採集粗0.5釐米以上的根系,然後立即剪成15-20釐米長的根段,其中小頭剪成斜面,隨剪隨插,行株距為50-60釐米×30-40釐米,插深以頂端與地面相平為宜。為使苗木生長整齊,插前應將種根進行分級。插後適當控制澆水,但需及時鬆土除草。苗高10-15釐米時,僅保留一個健壯芽,將其餘芽去除。

(2)留根育苗 香椿起苗後,抓好圃地平整,並立即澆水,促使殘留在土壤內的根系長成健壯苗木。

(3)斷根育苗 早春,對生長健壯的香椿樹在樹冠周圍切斷部分根系,促進根部萌發新芽,以後按常規方法培育。

(2)枝插法: 時間:每年6月下旬一7月下旬 插穗:當年生的60一70天齡的半木質化枝條 插穗處理:剪成10一15釐米小段,基部由葉柄下端切成馬蹄形,除去下部羽狀複葉,保留上部1―2片複葉,每片複葉只留葉基部兩片小葉,其餘全部切除。在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80ppm溶液中浸泡2小時。 將處理過的插穗插入培養介質中(蛭石、珍珠岩、溼沙等)稍加遮蔭,25―35天即可生根。

(二)栽培方式

1、普通栽培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 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

造林地宜選擇在陽坡、土層深厚、肥沃、溼潤的宜林地,進行挖穴下基肥栽植,栽植深度高出根頸3cm,

2、矮化密植栽培

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栽培方式。它的育苗方法與普通裁培相同,只是在栽植密度和樹型修剪方面不同。一般每666.7平方米栽6000株左右。樹型可分為多層型和叢生型兩種:多層型是當苗高2米時摘除頂梢,促使側芽萌發,形成3層骨幹枝,第1層距地面70釐米,第2層距第1層60釐米,第3層距第2層40釐米。這種多層型樹幹較高,木質化充分,產量較穩定。叢生型是苗高1米左右時即去頂梢,留新發枝只採嫩葉不去頂芽,待枝長20—30釐米時再抹頭。特點是樹幹較矮,主枝較多。

3、保護地栽培

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栽植在溫室(或管棚)的矮化密植香椿,到11月中旬(指華北南部)進行扣膜。另一種是將已通過休眠的二三年苗木假植於溫室(或管棚)內。室(棚)內溫度白天保持18—24℃,夜溫不低於12℃,經40—45天,就可採食嫩葉。

4、冬季保護地香椿矮化密植栽培

香椿芽萌動對溫度要求不高。因此,可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保護設施對已通過休眠的香椿進行假植,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利用苗木體內本身所貯藏的養分抽生短枝,進行矮化密植促成栽培,使產品從元旦、春節期間上市,一直持續到清明前後,從而達到,而且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了調劑市場,提早供應的目的,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1)起苗

香棒不耐低溫,若受低溫危害,頂芽受凍,皮層凍壞,再進和大棚栽培就會造成大幅度減產。因此,一般應在嚴霜到來之前適時起苗。通常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從露地起苗為宜(從育苗畦內起出)。起苗時要特別注意根系完整,主根長度保持20-25釐米,次生根10-15釐米,剔除弱苗、病苗、重傷苗、過旺苗,選擇壯苗進行假植。壯苗的標準是:苗高1.2-1.5米,地上部10釐米處莖粗1.5釐米,木質化程度較高,組織充實,頂芽飽滿。一般假植15-20天,有寒流時需覆蓋防寒。按長勢高矮程度分級後立即行假植處理。

(2)假植處理

起苗前在溫室或大棚北面潮溼處(背風向陽處),沿東西向挖深50釐米、寬1.5釐米左右的假植溝,溝長可因苗木數量而定。假植溝內灌水,待水尚未滲完時,在溝內撒入一層厚3~5釐米的細土,然後將苗木斜植於溝內,邊放苗木邊培土。培土後,再順溝灌足水,然後於苗木上面再覆蓋一層玉米秸或麥秸等。假植的目的在於促進葉部和枝條的養分迴流和脫葉,並使苗木安全度過休眠期,防凍防幹。假植時間為15天左右。經假植處理的苗木比直接栽入溫室大棚的嫩芽生長旺盛。

(3)移植

11月中下旬,將經假植處理的苗木移植到大棚或溫室內。移植前溫室內暫不蓋膜。溫室大棚內沿南北向作畦,要求畦寬1.5釐米、深25釐米、畦埂高20釐米。將苗木按南矮北高的順序密植於畦內。移植密度為,一年生苗每平方米120~150株,多年生苗100~120株,用地面積約為育苗地面積的1/10。移植時,苗木先培土20~25釐米,每畦內施入尿素或磷酸二銨2.5公斤,澆透水,然後再覆土15~20釐米,埋土至莖基部5~10釐米,並灌水將畦內土壤沉實。苗木移栽後,為防室內溼度過大,應在5天后地表稍微干時覆蓋薄膜。如果香椿不經假植處理直接移栽到大棚溫室,起苗時間須適當延遲到11月上中旬,並分級直接移入室內,澆水後20~25天(12月上旬)再進行棚室內蓋膜。這種方法也可使苗木通過休眠。因蓋膜時間晚,香椿上市時間推遲約10天左右。

4、管理

(1)溫度管理:經觀察,棚室溫度25℃左右,一晝夜嫩芽可長3~4釐米,而在15℃情況下只長1釐米,溫度超過35℃時,影響椿芽著色和品質。發芽期控制溫度十分必要,溫度高則芽生長快,不易上色而且味道差;溫度低則芽生長慢,產量低。一般溫度調節應控制好以下幾個時期:①蓋膜後,白天棚室內溫度控制在15~25℃(20-25℃),高於25℃要及時通風降溫。夜間溫度控制在10~15℃,低於10℃時要加蓋草苫。②經15天左右,椿芽萌動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在13~17℃,最低不得低於7℃。③再經20~25天,芽長可達20釐米左右進入採芽期時溫度以18~25℃為宜。

(2)溼度調節:由於起苗時根系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吸水能力降低,因而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和空氣溼度是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定植後要澆大水(澆透水),以後視土壤種類及乾溼情況隨時再澆小水(一般每隔10天左右澆一次小水),保持土壤溼潤。空氣溼度宜保持在85%以上,晴天中午可用噴霧器向莖稈上及空氣中噴水以提高棚內溼度,以防苗木失水乾枯。萌芽後,空氣相對溼度以70%左右為宜。溼度過大,不僅發芽遲緩,而且風味大減。若溼度過大,應及時放風排溼。

(3)光照調節:棚室生產香椿以保持2萬-3萬勒克斯的弱光照條件較好。光照過強,椿芽生長快,但影響著色和品質,可適當叉花放置草簾遮光。另外,由於主要是以樹體內所貯存的養分來滿足椿芽生長的需要,所以對光照要求並不嚴格。在棚室揭開草苫時,應主要考慮室內溫度是否能滿足要求。揭開草苫後室內溫度不下降,即可見光。如外界氣溫較低,揭開草苫後室內溫度大幅度下降,即使是在白天,也不應揭開草苫,以保室內溫度較高,促進香椿芽的生長。

一是調節溫度、溼度及光照。(一)溫度調節。扣棚後10~15天是緩苗期,應提高溫度,白天棚溫控制在30℃左右。萌芽後,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晚上溫度控制在13℃~17℃。採芽期溫度控制在18℃~25℃。

(4)肥水管理:椿為速生木本蔬菜,需水量不大,對肥料的吸收,以鉀肥需求量較大,每年300平方米的(每畝)溫棚,底肥需要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500公斤左右,草木灰75-150公斤或磷酸二氫鉀3-6公斤香,美國二銨(磷酸二銨)3~6公斤。每次採摘後,可根根地力、香椿長勢,適量追肥、澆水。每次採摘後用噴壺澆水或0.3%-0.5%的尿素水溶液。

(5)打頂促分枝:在採摘第二茬香椿時,將頂部同時摘掉定幹(離地面40釐米處打頂定幹為宜)。定幹後噴15%多效唑,濃度為200~500毫克/公斤(PPm),可控制頂端優勢,促進分枝迅速生長,達到矮化栽培目的。此後根據樹形發育及時打頂、打杈,確保樹冠多分枝、多產椿芽。

四是套袋。春季(穀雨後)地溫穩定在18℃左右時即可撤掉棚膜,讓香椿自然生長。此後香椿雖發育較快,但容易老化,應及早準備黑紅兩層兩色聚乙烯薄膜袋。當香椿芽長到5釐米長時,套上隔光薄膜袋,這樣既增加產量,又能保證椿芽不老化。椿芽長到15釐米時,連袋一起採下,然後去袋銷售,這種薄膜袋可反覆多次利用。

5、椿芽採收

扣膜後40-60天(12月下旬),當椿芽長到15~20釐米,且著色良好,即可開始採芽。採收前一天,若光照強,應覆蓋草苫遮蔭軟化,採收當天光照也應較弱。因此採芽宜在早、晚進行。頭茬芽(即著生於枝頭頂端的芽)品質和色澤俱佳,為椿芽中的上品,這種芽宜在12-15釐米時採收。二茬芽長到20釐米時及時打頂(採收)、促其發出側芽、隱芽,提高產量。棚室椿芽一般每隔10天可採收1次。採後酌情追肥、澆水,促進生長。在春節前後上市的香椿芽,採後要仔細整理捆紮,一般每50~100克為一捆,裝入塑料袋內封好,防止失水萎蒸,提高上市質量。如不急於上市,可將其分層排好放於陰涼的地窯或室內,溫度保持在4~10℃,一般可存放10~20天,切忌集中堆放。

一般扣棚後45-50天,當香椿芽長到20釐米上色良好,可採摘上市。時間過短產量低,過長則品質下降,第一次只採頂芽並全部摘除,以促進腋芽萌發生長。

6、平茬移栽

4月中下旬椿芽基本上採完,且露地香椿大量上市,價格下跌,此期是平茬移栽的最佳時期,方法是將香椿苗在距地面10-15釐米處剪斷,然後移出棚外栽植在大田內蓄養,待6―7月份旺長時,可噴多效唑300倍液作矮化處理,霜降後再移植大棚內生長採芽。

(三) 栽培管理

香椿的田間管理雖屬粗放,但為了使生長快、產量高,還要注意肥水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如天氣乾旱,應及時澆水;每年要中耕鬆土,在行間最好套種綠肥,5月間翻壓入土或者澆施人畜糞尿。

1、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香椿毛蟲、雲斑天牛、草履介殼蟲等,可用殺螟桿菌等農藥防治;病害有葉鏽病、白粉病等,可用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藥劑防治。

(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①根腐病(立枯病)。症狀:香椿幼苗期表現為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表現為根莖和葉片腐爛。患處皮層變為赭褐色,繼而變為黑褐色,流水腐爛,難以自愈。病株生長髮育遲緩,中期落葉,重者可引起整株死亡。

防治:適時間苗,防止苗木過密,培育壯苗。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用石灰(每穴0.5~1千克)處理根穴,或用50%代森鋅800倍液澆灌(每穴3-4千克)。防治病菌出圃,對出圃苗木用5%的石灰水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沒根15~30分鐘,清水洗淨後定植;選擇高燥、排水良好的林地種植,防止林地漬水;發現病株晴天可用1%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1000倍液噴灑根基處;雨天可在苗間撒草木灰,每667平方米75千克左右。

②葉鏽病。症狀:香椿葉鏽病主要危害葉片,夏孢子堆生於葉片兩面,散生或群生,黃褐色,突出葉面。冬孢子堆多生於葉片背面,呈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散生或相互合併為大斑,突出葉背。感病植株長勢緩慢,葉斑很多,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形成枯枝光頂。

防治:冬季掃除病枝與落葉,進行焚燒;於發病初期,用0.2~0.3度石硫合劑噴灑,每半個月一次,每畝用量100千克左右。

3、乾枯病。症狀:多發生於幼樹主幹。首先在樹皮上出現梭形水漬狀溼腐斑,繼而擴大,呈不規則狀。病斑中部,樹皮裂開,流出樹膠。當病斑環繞主幹一週時,上部樹梢枯死。

防治:注意種源,加強管理,就地選擇無病株留種,或從環境條件相似的地區調種。對幼樹合理增施磷、鉀肥,嚴防氮肥過多。對林旁、道旁的樹幹塗白或混交其他樹種遮蔭,防止樹幹日灼(灼燒)或凍裂;發病時用70%託布津2000倍液噴灑。剝除患處樹皮,並塗以氯化鋅甘油合劑或10%的鹼水。

二、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1、芳香木蠹蛾。症狀:幼蟲30~50條蛀入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從較大的洞孔裡向外排出糞便,出現流膠和流水現象。在溫度高的7月份,受害處開始腐爛,並流出帶有腥臭味的白沫液體。

防治:撬開受害皮,即可發現幼蟲或孔道,對隱藏深處的幼蟲可鉤出消滅。將已腐爛的樹皮挖除,並用石灰塗抹傷口。7~8月份於幼蟲侵入孔附近塗抹50%殺螟松乳劑,或用50%磷胺乳劑稀釋2~2.5倍毒殺幼蟲,也可將藥劑注入孔道殺之。6~7月份羽化期間,用燈火誘殺成蟲。伐去被害嚴重的植株,燒燬。

2、褐邊綠刺蛾(青刺蛾)。症狀:幼蟲吃葉肉留表皮,被食葉片變成枯黃膜狀,成蟲食全葉,僅留少量葉脈。

防治:成蟲有趨光性,燈火誘殺有良好效果。在初齡幼蟲時噴灑馬拉硫磷1000~2000倍液,亞胺硫磷1000~1500倍液,敵敵畏2000倍液。

3、雲斑天牛。症狀:幼蟲蛀食樹皮,外面可見樹皮隆起,縱裂,有木屑排出。然後危害木質部,先作水平方向蛀入樹幹中心,後向上蛀食,孔道內充滿纖維狀木屑。越冬成蟲5月份飛出,咬食嫩枝、樹皮,以補充營養。

防治:雲斑天牛:產卵部位低明顯可辨。在產卵和孵化初期及時檢查;清除洞內木屑,殺死其中幼蟲,捕殺成蟲,清除排洩孔內木屑注入氧化樂果、敵敵畏,再用泥封住排洩孔。

4、鋸鍬甲。症狀:幼蟲在地面以下啃食樹皮,成蟲多在地表樹幹基部取食樹皮,傷口不癒合,流水、流膠,易感染真菌病或誘惑金針蟲引起腐爛。受害植株樹勢極度衰弱,嚴重時整株枯死。

防治:扒開樹根周圍土壤或在樹動裡捕捉幼蟲或成蟲,於根部灌入氧化樂果800~1500倍液毒殺幼蟲。

5、草履介殼蟲。症狀:若蟲和雌蟲用刺吸式口器吸吮1~2年生枝條的汁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椿芽產量下降,枝條幹枯,重者整株枯死。

防治:利用其產卵集中特性,將卵塊挖出毀掉。化蛹期清除樹皮、樹洞、土壤中的蛹。在若蟲上樹前,在樹幹0.6~1米處塗以10~15釐米寬的廢機油隔離帶。若蟲上樹後,噴50%的磷胺乳劑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此外保護草履介殼蟲的天敵大紅瓢蟲也能取得很好效果。

椿的病蟲害防治:雲斑天牛

摘要:是雜食性害蟲,除為害香椿外,還為害核桃、桑樹、泡桐、板栗和楊樹等。幼蟲在皮層及木質部鑽蛀孔道,使樹木逐漸枯死,成蟲6月上旬前後出是雜食性害蟲,除為害香椿外,還為害核桃、桑樹、泡桐、板栗和楊樹等。幼蟲在皮層及木質部鑽蛀孔道,使樹木逐漸枯死,成蟲6月上旬前後出現,啃食嫩枝皮層補充營養,經30-40天開始交尾產卵。雌成蟲在距地面1-2m高的樹幹上,咬破樹皮然後將產卵管插入槽內產1粒卵,卵期10-15天。初孵幼蟲蛀食韌皮部或邊材,20多天後圍繞樹幹蛀食,被害處的樹皮逐漸外脹縱裂,然後幼蟲鑽入心材為害。幼蟲入孔處有大量糞屑排出。老熟幼蟲在蟲道末端化為蛹,蛹期30天。一部分蛹當年8-9月份羽化為成蟲,並在蟲道內生活9個月左右,翌年5-6月飛出產卵為害。

防治方法:雲斑天牛產卵部位低而明顯,在產卵和孵化初期,及時檢查,發現產卵痕跡或幼蟲,人工殺除卵粒,或用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400倍液注入排糞孔內,然後,封堵住蟲蛀孔,或用磷化鋁片、磷化鋅毒籤塞入蟲孔,殺害效果較好。

香椿的根腐病及防治方法

摘要:根腐病為香椿的主要病害,分佈廣泛,多零星發病,一般病株率5%-10%,個別地塊可達40%以上。此病害還可為害多種植物。[症狀]此病主要為

根腐病為香椿的主要病害,分佈廣泛,多零星發病,一般病株率5%-10%,個別地塊可達40%以上。此病害還可為害多種植物。

[症狀]此病主要為害幼苗和半成株。幼苗染病多造成芽腐、立枯或猝倒。大苗和半成株染病則表現為莖基和葉片腐爛,潮溼時病葉表面產生稀疏白黴,莖基病部皮層出現初為紅褐色,後為黑褐色水浸狀不規則大斑,最後腐爛。病害繼續發展,梗根及根莖內部組織變色壞死,病部表皮極易與木質部分離脫落。染病植株多生長髮育緩慢,萎蔫落葉,最後全株枯死。

[發病規律]病菌可在土壤中長時間生存,也可以菌絲和菌核隨病殘體越冬,借澆水、施肥和病土傳播,以菌絲侵入寄主,土壤溫度10―28℃均可完成侵染,以16―20℃最適。田間一般排水不良、土壤溼度過大,或施肥造成根系燒傷,容易引起發病。

[防治方法]

1.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栽種,培育壯苗,適時間苗。生長期防止田間積水,避免施肥燒根,忌用大水漫灌,土壤溼度過大時可在行間撒施草木灰1125―1500千克/公頃。

2.重病地塊土壤消毒,可選用50%利克菌可溼性粉劑,或70%土菌消可溼性粉劑,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45―75千克/公頃拌細土450―750千克,均勻撒蓋苗圃土表層,或施於種植穴內。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95%敵克松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45%特克多l0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寶麗安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根莖,必要時澆根。

香椿病蟲害的防治:芳香木矗蛾

摘要:兩年1代,以幼蟲越冬。成蟲6-7月羽化,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卵多產於樹皮裂縫或植株根部,孵化後幼蟲在邊材部蛀成不規則的隧道越冬,翌兩年1代,以幼蟲越冬。成蟲6-7月羽化,夜間活動,有趨光性。卵多產於樹皮裂縫或植株根部,孵化後幼蟲在邊材部蛀成不規則的隧道越冬,翌年隧道加寬。再次越冬,第三年5月中旬幼蟲老熟,在羽化孔附近或樹幹周圍的土壤裡化蛹,蛹期2-6周。孵化後的幼蟲,30-50條蛀入樹皮和木質部之間,從較大的洞孔裡向外排糞便,出現流膠和流水現象。高溫的夏季,受害處開始腐爛,並流出帶有腥味的白沫。

防治方法:撬開受害樹皮,即可發現孔道和幼蟲,鉤出幼蟲消滅之。挖除腐爛樹皮,並在傷口塗抹石灰。7-8月間於幼蟲侵入孔附近塗抹50%殺螟松乳劑,或用50%磷胺乳劑稀釋2-2.5倍毒殺幼蟲,也可將藥液注入孔道殺蟲。6-7月羽化期間,可用燈火誘殺成蟲。伐去被害嚴重的樹木並燒燬。

香椿病蟲害的防治:香椿根腐病

摘要:反季節栽培的香椿,由於生育期短,一般不會發生蟲害,病害也較輕,病蟲害主要發生在常規露地、林地及菜地栽培的香椿上。香椿的主要病害

反季節栽培的香椿,由於生育期短,一般不會發生蟲害,病害也較輕,病蟲害主要發生在常規露地、林地及菜地栽培的香椿上。香椿的主要病害有:香椿根腐病、香椿葉鏽病、白粉病和乾枯病。

香椿根腐病又稱立枯病,在排水不良和土壤溼度大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此病。在幼苗期發生表現症狀為芽腐、猝倒和立枯。在大苗上發生表現為根莖和葉片腐爛。發病處皮層變為赭褐色,繼而變成黑褐色,淌水,腐爛。發病後植株生長緩慢,中期落葉,重者可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對幼樹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鉀肥,並用石灰對樹幹進行刷白。發病時用70%託布津2000倍液噴灑,剝除患處樹皮,塗抹10%鹼水或氯化鋅甘油合劑。

為害香椿的蟲害主要有:雲斑天牛、銅綠金龜甲、香椿蛀斑螟、芳香木蠹蛾和草履蚧。

椿芽採收

一、採收時間

椿芽採得過早,產量低;採得過遲,品質差。頭茬芽,即在枝頭頂端最早萌生的芽,宜在12-15cm時採收,此為椿芽中的上品,品質和顏色俱佳。二茬芽,即頭茬芽採收後萌發生長的側芽,可在20cm左右時採收,此時不宜整枝採收,要在基部留下2-3片葉,以形成輔養枝,恢復樹勢。椿芽採收的重點是頭茬芽和二茬芽,三茬芽及以後的芽產量低、品質差。溫室大棚內培育的棒芽萌發比較整齊,大致10天可採一次,可採4-5次。

二、採收方法

採收椿芽,最好用刀剪採取,儘量避免用手辨滴,以免傷枝,影響再次萌芽。採下的椿芽,捆紮成把,小袋包裝,防止萎蔫。如不能立即上市,可將芽把在清水中泡12小時,然後單層放置於木架上,在0-10℃的環境下貯存數天。

採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1.香椿芽的採摘

(1)採摘時間每年的3月下旬~5月上旬是椿芽適宜的採摘季節,多數地區第1茬椿芽大致在清明至穀雨前後採摘,尤以穀雨前採收的最好。過遲採摘的香椿產量雖高,但品質差且芽基已木質化,採摘時也會傷害樹體,影響下茬芽的萌發和生長。因香椿枝頭的傷口怕曬,故採摘宜在早晨日出前進行,此時椿芽上有露水,芽體鮮嫩,色彩鮮豔,枝頭傷口癒合快。

(2)採摘標準以芽色紫紅,芽長10cm~12cm為佳。第1茬的香椿採收宜早,當椿芽長到10cm以上、不超過15cm時採收,此時採收的椿芽肥嫩、無纖維、品質最好,是椿芽中的上品。

(3)採摘方法多采用掰芽法,即將新萌發出的嫩芽從芽基部整個掰下。採摘時要稍留芽苔,以便芽苔基部能夠分生葉片。採收後隔20天左右,由側芽、隱芽萌發的新梢長至10cm以上時採摘第2茬。採摘第2茬椿芽時可以隔1個~2個芽採收1個芽,或在每個枝上留2片~3片下部葉為樹體提供養分,一般只連續採收兩茬。椿芽採摘後,應平攤在葦蓆上,放在通風陰涼處,厚度不超過10cm,切勿堆放過夜,否則,極易發熱變質,引起脫葉。

一、綠色食品香椿的採摘

(一)採摘時間香椿於春季萌芽前後,在新芽尚未本質化前採摘,多數地區第一茬大致在清明至穀雨前後採摘,尤以穀雨前採收的最好。在採摘期因香椿枝頭的傷口怕曬,故每天採摘宜在早晨日出前進行,此時菜上有露水,芽體鮮嫩,色彩明顯,枝頭傷口癒合也快。

(二)採摘標準以芽色紫紅,芽長10-12cm為佳。第一茬採收宜早,當椿芽長到lOcm以上,不超過15cm時採收,此時採收的香椿質量最好。過遲採摘的產量雖高,但品質差且芽基已木質化,採摘時會傷害樹體,影響下茬芽的萌發和生長。

(三)採摘方法多采用掰芽法。即將新萌發出的嫩芽從芽基部整個掰下。這次採下的椿芽肥嫩、上纖維、品質最好。採收後隔20天左右,萌發的側芽的新梢長lOcm以上時採摘第二茬。第二茬採摘時可以隔1―2個芽採收l個芽,或在每個枝上留下部1―2片葉輔養樹體。一般只連續採收二茬。

(四)注意事項椿芽採摘後,應下攤在葦蓆上,放在通風陰涼處,厚度不超過10cm,切勿堆放過夜,否則,極易發熱變質,引起脫葉。

來源 西北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