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古建筑以屋顶为天,台基为地,人居其中,形成天地人合一的格局。

其中,屋顶为重中之重,梁思成将其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

然而,等级社会下,虽视屋顶为天,不同阶层的人确也不可同顶一片蓝天。森严的礼制依然对屋顶的规制进行了区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不共戴天”吧。

魏克晶先生将中国的屋顶样式分为三大类,几十种样式,款款美不胜收,宛若绵延于空中的无边海浪,凝固于天际的壮阔乐章,穿越了时光的恢弘诗歌。

其间常见于古建筑的屋顶有:

一、庑殿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庑殿顶有前后左右四面斜坡,屋顶有一条正脊,正脊两端向檐角连有四条垂脊。

所以,宋代又称为“五脊殿”。又因其四面斜坡,故又叫“四阿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庑殿顶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屋顶,早在原始社会的西安半坡遗址的复原研究中,便有四坡顶的形制。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

在长期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庑殿顶“尊贵”起来,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唐代明文规定,宫殿一律使用庑殿顶,直至清朝,庑殿顶成为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庑殿顶分为重檐庑殿顶和单檐庑殿顶两个等级。

重檐庑殿顶规格最高,通常用于皇宫主殿以及重要的佛殿等。

所谓重檐庑殿顶,即有双重屋檐,在庑殿顶下再辅以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因而共有九脊。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称重檐为“四阿重屋”,可见这种形式历史之悠远,因而成为皇家和重要寺庙的至尊古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据魏克晶先生统计,中国现存重檐庑殿顶近20座,主要分布于宫殿、城楼、孔庙、岳庙等建筑群内。

北京紫禁城,是庑殿顶建筑最为集中之地。

其中太和殿、中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皇极殿、奉先殿、紫禁城的南、北门均为重檐庑殿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其他次要宫殿,如嫔妃居所的景阳宫、咸福宫以及英华殿等都是单檐庑殿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二、悬山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悬山顶是前后两面坡的屋顶,因两面坡的两端屋檐挑出墙外悬在空中,故名悬山,又称“挑山”。

悬山顶也是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共五脊,但不能称为五脊殿,那是庑殿顶的专属名称,悬山顶不够格。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悬山顶的历史也很悠久,据魏克晶先生考证,西安半坡遗址中也有发现。但在后代的运用中等级不高,重要建筑一般不用悬山顶,多用于寺庙配殿、民居等。

三、歇山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歇山顶是一种悬山顶套在庑殿顶上的屋顶形式。上部悬山顶五脊,下部庑殿顶四脊(又称“戗脊”),共九脊,故别称“九脊殿”。

其等级规格仅次于庑殿顶,也有重檐、单檐之分,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大屋顶,最早的建筑实例是汉代的石阙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重檐歇山顶在紫禁城内随处可见。如三大殿之一、举办宫殿宴会的保和殿;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

单檐歇山顶有皇帝读书的昭仁殿、祭祀昊天上帝的天穹宝殿等。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四、硬山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硬山顶为“人”字形前后两坡顶,形似悬山顶,但两边屋檐不挑出屋身,而直接与墙体相连。

硬山顶出现比较迟,宋《营造法式》没有记载,宋画和雕刻也没有出现硬山顶形象,因为这种屋顶的的山墙需要青砖封护,故而推测其出现当在明、清以后,青砖大量生产使用之时,才能成民居的主要形式。

硬山顶的等级也比较低,主要用于民居,亦可用于大型建筑群的配殿、民间祠堂和寺庙等。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五、卷棚顶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卷棚顶是指硬山、悬山、歇山三种屋顶前后两坡连接处不做正脊,而做成弧形曲面的形式,也称“元宝脊”。这种形式等级最低,多用于园林和民居。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以上为有等级的屋顶,其中庑殿、歇山、悬山、硬山为中国屋顶最基本的四种形式:同时又加上单檐、重檐、有脊和卷棚的变化,便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组合以及等级——

第一级: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级: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级: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级: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级:有脊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级:有脊硬山顶。民居。

第七级:卷棚歇山顶。园林、民居。

第八级:卷棚悬山顶。民居。

第九级:卷棚硬山顶。民居。

此外,还有许多无关等级,或用于亭台楼阁或有其他特殊用途的屋顶,如攒尖顶、盔顶、盝顶等等繁多的花样,使中国式屋顶成了一条极为绚丽的风景线。

“不共戴天”的中国人

(本图来自楼庆西先生的《屋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