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辣滷龍門大骨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製作:成都熙客吊鍋菜餐廳 楊松

成都“熙客吊鍋菜”餐廳的這道辣滷龍門大骨,採用成本較低的豬脊骨製作,是店中的招牌菜。因為整塊脊骨入菜食用不便,大廚便將其斬成小塊,既入味又好“下嘴”,每塊骨頭上都連著肉,食客非常享受這種“肉搏”的快感。

除此之外,這款滷水和川式滷水相比有兩個改良點:一,增加幹二荊條辣椒和乾紅花椒的用量,只用少許甘草、八角、白蔻等增香,突出麻辣的口感;二,油滷中油和湯的用量比例為5∶1,油分覆蓋湯汁表層,既能保溫又能防止香氣揮發,成菜油重香濃。

批量預製:

1、豬脊骨10斤用砍刀改成4釐米見方的塊,放入加有適量蔥段、薑片、料酒的沸水中汆2分鐘至脊骨表皮變白,撇去浮沫,撈出後放在細流水下衝10分鐘。

2、將脊骨塊放入油滷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關火浸泡2小時入味。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3、撈出脊骨塊放入不鏽鋼托盤,加蒜末70克、乾紅辣椒段、小米椒碎各50克、香料粉50克、紅油100克、滷油100克(油滷表層漂浮的油脂)、熟花生碎200克、芝麻粒50克攪拌均勻。

走菜流程:

取一份拌好的肉塊(約重500克)裝盤,點綴香菜葉即可走菜。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油滷製作:

1、乾紅花椒200克、甘草50克、沙姜、白芷各30克、豆蔻25克、八角、桂皮、幹青花椒各20克、小茴香、草果各15克、丁香10克用溫水浸泡20分鐘,撈起瀝乾,包入紗布袋製成香料包。

2、鍋入熟菜籽油、色拉油各10斤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薑片各300克、幹二荊條辣椒300克、鮮紅小米椒圈、芹菜段各250克炸至出香,繼續放入香料包炸30秒至香氣逸出時,關火撈去渣滓。

3、待油溫降至五成熱時,加永川豆豉200克小火推勻炒香,倒入鮮湯2000克中火熬開,調入糖色60克、老抽20克、香料粉80克攪勻,小火熬20分鐘即成。

4、滷製原料時,將炸制的香料包重新放入。

香料粉製作:

孜然1000克、乾紅辣椒500克、良姜350克、花椒、八角、小茴香各300克、桂皮、白豆蔻、草果各200克、薑黃150克、丁香125克、砂仁、陳皮、百里香各100克、甘草60克混勻,放入淨鍋幹炒出香,取出打碎後加味精250克攪勻即成香料粉。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古記醬骨頭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此菜肉質醬香濃郁,嚥下肚後,唇齒間依然留有餘香,火候也恰到好處,肉既容易脫骨,又不軟爛,嚼勁十足。大廚古方雲將這款醬骨配上面條放在店裡作為主打菜品推出,先啃骨頭,再用湯汁拌麵,每天最少能賣出600斤醬骨。

滷水調製:

桶內加高湯50千克,下香料包(幹辣椒200克、香葉150克、甘草150克、陳皮10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白芷20克、良姜20克、丁香10克洗淨後裝入紗布包),加炸蒜子500克、拍散的生薑1塊大火燒開,下老抽1000克,鹽、冰糖各500克調勻即可。

提前預製:

選本地土豬的筒子骨40千克,斬斷後洗淨、飛水,入滷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煮45分鐘,關火後加蓋燜15分鐘。此時即將開餐,將預製好的骨頭盛出,裝入保鮮盒待用。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開餐前將滷好的筒子骨撈出

走菜流程:

淨鍋滑透,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姜蒜末、粗辣椒麵爆鍋,下甜麵醬50克炒香,烹紹興老酒30克、醬油10克,淋高湯600克,下筒子骨10塊大火收至湯汁濃稠,淋少許水澱粉勾薄芡後盛出,帶煮好的麵條一同上桌。

製作關鍵:

1.這款滷水經循環使用後成為老湯,越用越香濃,每次滷完骨頭後不但要把料渣打掉,還要把頂端漂浮的油打淨,以免滷出的骨頭過於油膩。

2.走菜時要烹入紹興老酒,醇厚的酒香與微甜的料汁能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使得成菜滋味濃郁,上桌滿屋都能聞到它的香氣。

大骨只浸泡15分鐘時間不短嗎?

不短。此菜成品要求肉能脫骨但不散爛,口感略帶嚼勁,因此滷製的火候和時間必須精準,我先將骨頭中火煮45分鐘,再浸泡15分鐘,前後整整一小時,剛好可以達到出品標準。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良品醬棒骨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棒骨先用北方醬料醃,再入川式辣滷製熟,成菜醬香、麻辣兼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棒骨的初加工:

1.黃酒300克,蔥段、薑片各150克混勻不斷揉搓,使蔥薑汁充分滲入酒汁;巖豆2500克入溫水泡漲。

2.棒骨10千克(需選用帶瘦肉較多的)衝去血水,瀝乾後放入盆中,加黃豆醬250克、甜麵醬150克、五香粉30克以及步驟1做好的蔥姜酒拌勻醃製5小時,取出入燒沸的川式辣滷,小火滷2小時,關火再浸泡30分鐘至充分入味,撈出棒骨剔肉,骨、肉分別入保鮮盒冷藏存放;泡漲的巖豆同樣放入川式辣滷中滷2小時至熟,保鮮存放即成。

走菜流程:

1.開餐前將棒骨放入辣滷水中回熱,撈出瀝乾,從中斬斷,兩段棒骨為一份擺入盤中。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棒骨入辣滷水中回熱,撈出斬斷裝盤

2.食客下單後,取剔骨肉300克、巖豆100克一同入辣滷中重新回熱,撈出圍在棒骨邊,澆入少許辣滷汁,點綴雪梨球即可走菜。

辣滷水製作:

1.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蒜瓣、薑片各30克爆香,放入香菜段50克、洋蔥80克、泡姜段100克,泡蘿蔔、泡紅辣椒各150克,芹菜段180克、白蘿蔔片250克大火煸幹水汽,撈出瀝油,包入紗布製成蔬菜包。

2.八角、南姜各25克,砂仁20克,靈草、草豆蔻、桂皮、千里香、蓽撥各15克,肉蔻、香葉各10克,丁香、草果、香果各5克,將以上香料入溫水浸泡30分鐘,乾紅花椒30克入白酒浸泡20分鐘。

3.鍋入色拉油400克燒至四成熱,放入餈粑辣椒300克小火炒4分鐘,待油色變紅、香味溢出時關火,濾渣留紅油,下入泡好的香料小火炸2分鐘出香。

4.骨湯10千克放入湯桶中,倒入炸好的紅油和香料,放入蔬菜包,加幹辣椒8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20分鐘,調入老抽2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60克、糖色80克、鹽100克、味精120克繼續熬5分鐘關火即成。

問:棒骨加醬料醃製後,再經過滷水的浸泡,肉上所帶的醬料不就全部飄走了?這樣醃製有何意義呢?

答:在醃製時,我們使用了兩款北方醬料,加上川式辣滷,醬香與麻辣南北結合,味道更濃厚;而由於醃製時間較長,醬料的味道已深入肉中,即使經過滷水浸煮,散逸的也只是表面的那層味道。由於滷製時湯麵不能沸騰,而是用微火將棒骨浸熟,這樣也能減少醃料香味的流失,煮好的肉更加細嫩。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大桶牛大骨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製作:北京九如軒家府菜餐廳主理人 何宏傑

這道牛大骨是元老級的招牌菜,吃過的人都稱讚其香味濃郁、形式特別。製作時有五個關鍵點:

一是選料,從內蒙進購的牛腿筒骨,約1尺來長,成年人手臂粗細,每根重6斤,其骨腔中富含骨髓,肉中帶筋,十分有嚼勁,且進價便宜,僅需3元/斤。

二是醬湯,以豬棒骨特別吊制,加北方的幹黃醬、四川的紅醬油調味,從開業使用至今,滋味深厚。

三是火候,醬制時要用小火,加熱時湯麵平靜,不能有氣泡產生,保持此狀態煨6個小時,使牛骨上附著的筋和肉軟而不爛,骨髓也不會流失。

四是走菜形式,牛骨以直徑一尺的木桶盛裝,豎立擺放,澆入醬湯持續保溫,呈現最佳的口感與味道。

五是就餐方式,每根骨頭比人臉還大,上桌時配著吸管和刀叉,先吸骨髓,再用小刀片下牛肉進食,粗獷的方式獲得男性食客的一致喜愛,每天要賣百餘根。

製作流程:

1、牛腿筒骨洗淨瀝乾,放在細流水下衝3小時,以便充分去掉血腥和異味,撈出從中鋸開。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2、牛骨先汆水,再放進燒沸的醬湯,轉小火煨6小時,關火繼續浸泡至走菜。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3、取5段牛大骨裝入木桶,舀入燒沸的醬湯浸泡,起到保溫和持續入味的作用,帶吸管、刀叉走菜即可。走菜時,按照就餐人數準備小刀和吸管端上餐桌。

4家招牌菜醬大骨滷水配方!

4、骨頭上桌後,先插入吸管,吸出骨髓,再用小刀切下骨頭上的肉品嚐即可。

醬湯:

1、吊豬骨湯:豬棒骨沖水瀝乾,從中斬斷,下入湯桶,添沸水大火燒開轉小火吊3小時,再轉大火催1小時,打去渣滓即可。

2、炒幹黃醬: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大蔥段、洋蔥絲炒香,待水分全失、顏色變得焦黃,打去渣滓,下入幹黃醬,小火不停翻炒出香味,起鍋備用。

3、炸料頭&香料:鍋入色拉油,下入蔥段、薑片、蒜瓣炸至焦黃、失水,撈起原料裝入紗布袋,製成料頭包;在油中下入八角、香葉、花椒、桂皮、白豆蔻炸香,撈起裝入紗布袋,製成香料包,鍋中的料油留用。

4、兌醬湯:在豬骨湯中倒入步驟2炒香的幹黃醬,以及料頭包、香料包、料油,放紅醬油、二鍋頭(提香去腥)、蠔油、鹽、味精,燒沸後熬15分鐘即可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