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在古代,對於皇位的爭奪,也是非常的強烈的。那時的皇帝,都會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和自己手底下的臣子結親,娶了他的女兒。這時候,皇帝的帝位也會變得非常的穩固。因為倘若有人想要對皇帝發難,他所要對付的就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勢力了,還有那些臣子們的勢力。所以,和大臣們結親是一個非常有益的事情。但是,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臣子的女兒成為了妃子,自然臣子的勢力也變強了很多。

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妃子雖然不能參加朝廷大事,但也會為了照顧自己家的人,而給皇帝吹風。皇帝也常常會因為對妃子的寵愛,而把妃子的家裡人都提拔了上來。這樣,皇帝的位子雖然也穩固了,但是威脅也變大了不少。手底下,一個臣子的家族勢力如果太多龐大,就會對皇帝產生威脅。臣子也極有可能趁著自己擁有那麼大的權力,而想要做些什麼。也因此,皇帝就需要尋找這樣一個平衡,不能讓外臣的勢力太過龐大,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也不能勢力特別的弱小,而對自己產生不了協助。

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皇帝往往都自家人的信任,會比外人的信任要深得多,便會讓自己人有了足夠的實力。這樣做的話,受到的威脅卻要更大。因為都是同一個氏族的人,誰成為了皇帝都是有道理的,不會讓天下人反感。所以這樣做,也是非常有風險的。古代往往採用的方法, 也會是重用外臣,而不會讓自家人獲得重任。

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漢朝初期,劉邦和他的妻子非常的恩愛,自然也給了呂家很大的權力。而在之前,劉邦就已經立了呂雉的兒子位太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卻越來越不放心了。因為呂雉的兒子性格非常軟弱,他害怕之後大權都交到呂家人的手上,所以非常的放心不下,想要換太子。而呂雉自然不會這麼輕易的同意,她利用了許多老臣來為自己說法,又請來了劉邦非常敬仰的四位賢者來勸阻。

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劉邦當時的情況已經不是特別好了,時日也不多了,面對著這麼多的反對的意見,劉邦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做法。當時的不少大臣們,還以死來威逼劉邦,希望他放棄更換太子的想法。而且當時呂家的勢力也是特別的龐大,即使把太子更換位如意,也會受到人們的孤立。這樣做下去,甚至會害了自己的兒子如意。卻沒有想到的是,在劉邦去世後,如意依然還是死了。於是劉邦就放棄了更換太子的想法,繼續讓呂雉的兒子劉盈做了太子。

劉邦時日不多,想要更換太子,引來了呂雉強烈反對

小編認為,劉邦對呂家的態度,成為了這件事情問題所在。在劉邦剛剛起兵造反的時候,呂家給了很多的幫助,所以劉邦對呂家非常的信任。然而,呂雉同樣也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人,不僅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甚至自己也想要當皇帝。當時呂家的勢力是很大的,完全有可能讓這個想法成真。可是之後因為各種事情的發生,呂雉稱帝的場面才沒有出現在歷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