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當ofo被一次次推進輿論中心時,用戶總會情不自禁冒出一個念頭:它真的要死了嗎?

作者 | 機場等船

出品 | 出廠設置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11月4日,《財經》:ofo即將搬離北京總部理想國際大廈。總部辦公區從四層縮減至兩層再到搬離,空工位越來越多。甚至,ofo也在變賣辦公桌和電視機等辦公用品;10月31日界面: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ofo破產重組的方案;10月30日,ofo宣佈正式從日本和歌山市退出,在此之前,ofo已被曝出從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地市場撤退;10月22日,ofo法人由戴威變更為陳正江。

今年,恐怕是ofo最後鯉魚打挺了。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自2018年4月摩拜賣身美團起,互聯網上每隔幾天就會有ofo新版本的消息放出,ofo對網民信息轟炸的霸屏次數已經超越了曾經傲視互聯網的最大IP樂視。

不得不承認,總以這樣的方式喚起大家的關注是一種悲哀。

一開始大部分網友會饒有興趣的關注,但經過幾個月的密集轟炸,ofo已經把大部分用戶煩的都走完退押金程序了,這攤子事兒還像王八唸經,耳不暇聽。

現在,大家最想問的是:有完沒完?

ofo一路踩著血跡斑斑的賽道殘喘至今,ofo公關決不允許唱衰者僭越宣判,無論半路崩阻或壽終正寢,蓋棺定論的都應該是官方。

但是,當它在等待一場體面葬禮的最後階段,普通用戶沒有對ofo臨終關懷的義務。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2016~2017無疑是共享單車最輝煌的時刻,其一度被捧到中國“新四大發明”的高度。

中國自行車協會官方文件顯示:

中國每年8000萬輛的自行車產量,內銷在2500萬輛左右。2017年僅ofo和摩拜兩家所帶來的產能就將超過2300萬輛。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

2017年共享單車領域融資金額達258億元;2018年,ofo 3月再融8.66億美元(近55億元),摩拜賣給美團計37億美元(約233億元),滴滴接管小藍單車耗資不詳。

僅對看得見的金額進行統計,加上佔用的押金,共享單車累計投入應該會超過600億元。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2017年共享單車融資統計)

從累計投放車輛超2300萬輛到累計投入超600億,這塊「共享單車蛋糕」大躍進式攪動著資本圈。

一個新興行業能在兩年內湧入如此多玩家和資本,其泡沫可謂空前絕後,資本都在等待他人高位接盤。

在低技術門檻、低成本分流用戶、大規模鋪量搶佔市場無法取得絕對優勢後,行業只能打免費牌來培育用戶習慣。

但是,賽道再寬敞明亮,也難以消化夜以繼日靠「燒錢」滋生出來的五顏六色單車。

街道很快變得臃腫不堪,競品之間相互戕殺日漸激烈。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那些貪圖小利的用戶被免費噱頭吸引到平臺後,也會被“充XXX返XXX活動”收割,通過用戶押金不斷給資金池供血完成“免費”到“圈錢”的銜接,基本就是一個請君入甕的坑。

但是,利誘而來的用戶忠誠度極低,他們怎麼會安心讓幾百塊躺在別人賬上呢?

網上任何關於企業負面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想到申請退押金,大面積押金擠兌又與企業搶佔市場鋪量形成惡性反饋。

結果就是造成企業現金流崩斷,由點到線形成共享單車行業退押金潮。如同倒塌的多米諾骨牌,不到企業破產,根本停不下來。

於是,在ofo與摩拜在融資、補貼、投放貼身肉搏時,很快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小藍單車、小鳴單車等相繼倒閉、合併。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自2015年9月7日第一輛ofo小黃車現身北大校園算起,短短三年多時間,共享單車運營公司完成了從0瘋長至近70家又批量猝死的蜉蝣之旅。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共享經濟下催生的共享單車,說破天,它不是憑空創造。

它需要製造設備鋪量吧?

鋪量後開拓市場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吧?

資金投入後盈利模式需要探索吧?

這樣的重資產模式為什麼會成為風口上的豬?

………

當大量社會資金、人財物力、社會目光被資本裹挾引導時,沒人質疑。

因為誰慢一步,有錢都投不進去。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大家都在搶佔地盤、盲目鋪量,大家都選擇對整個社會製造的麻煩和不便視而不見。

當它們長期佔據公共場地、使用公共資源,卻把單車管理問題一廂情願交給公共部門以及民眾道德自律。

結果,瘋狂湧入城市的單車幾乎無任何監管,被隨意放置在街頭巷尾影響市容,被肆意破壞叩問人性。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騰訊企鵝智酷發佈共享單車數據報告顯示,ofo用戶上報車輛故障的比例高達39.3%,加上沒有上報的呢?

共享單車野蠻擴張擠佔了自行車生產企業的產能(僅以上海鳳凰為ofo生產每輛利潤不到10元單車看),這些單車當然質量堪憂。

數以千萬計的廢棄單車堆疊在一起,佔據城市公共空間也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難以置信這是互聯網「寵兒」為社會留下的“遺產”。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這些單車墳場有多慘烈?

看看2018年吳國勇《無處安放》裡這20個堆疊成山的單車墳場就知道了:

共享經濟初衷是分享社會閒置資源,而製造這些共享單車,零部件材料很多不能或不容易被回收,反而極大造成了社會資源浪費。

正常情況下,一輛自行車的重量約20KG左右。其中用鋼材量為車重的75%左右,預計一輛共享單車的用鋼量在15KG左右。那麼正常情況下僅2000萬輛共享單車就會產生約30萬噸的鋼材,相當於5艘航空母艦結構鋼的重量。

它到頭來就是一場「披著逐利外衣的偽創新」,是寄生在公共資源上汲取養分的寄生蟲,能長久才見了鬼。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今天,共享單車故事獨立講下去的時代,基本結束。

單車賽道的頭部玩家,摩拜賣身美團,ofo截至5月中旬財務數據顯示:ofo對供應商欠款約12億元,城市運維欠款近3億元,合計欠款15億元。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投資人與創業者合謀了一種2vc模式:瘋狂燒錢→擠死競爭對手→壟斷市場→不斷融資→估值越來越高→等人接盤或者等死。

共享單車從生到死都沒有找到一個持續運轉的商業模式,別說盈利,怎麼繼續「騙到錢」續命目前都成問題。

所以自2016年共享單車如潮水般席捲一二線城市算起,也就短短兩年時間,曾經潮水般湧向街頭巷尾的單車就囤成了死水。

捫心自問:

這場我們引以為傲的共享經濟浪潮,除了發明出一種新的搶奪市場方法論外,到底給中國的科技、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創新和改進?

600億單車墳場,ofo等待臨終關懷

共享單車這場豪賭,泡沫吹起來的時候一些企業被捧上了天,資本瘋狂到頭腦發脹,留下了一群年輕人財富井噴的傳說和自行車製造業迎來複蘇的假象;

泡沫破的時候資本套現走人,消費者叫苦不迭,創業公司一地雞毛,虛假繁榮背後是資源浪費留下的數十個蔚為壯觀的單車墳場。

墳場堆砌的共享單車,生鏽殘肢上印著的二維碼依稀可見;

看不見的是這場博弈背後,中國城市市容的巨大破壞以及整個單車產業的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