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鋼:(—)如何正確理解“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

【前言】

​ 當我們正處在21世紀的20年代的“智慧科學”時代,反觀17世紀的50年代的“陽明心學”時期,歷史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四百年。

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世界也變了,唯一不變的是我們的這顆“心”。所以,今天我們要“以不變之心,觀萬物之變”。這將考驗著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真心面對”這兩個不同年代的不同文化!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在“人心”與“物理”之間相互照耀且反覆讓人去“輪迴”,而不同的時代正是推動這種“輪迴”的動力。

好在“智慧化時代”已經來臨,它首次將“人心”與“物理”融合在了一起,實現了“人體鏈”與“物體鏈”之間的互換與互映。所以,我們今天要用“人物分合論”的觀點、“三維五形定慧法”的原理和“智慧化科學”的思維來重新解讀“陽陽心學”和其中的“知行合一”,也許更會別有一番韻味。

常言道:“五嶽歸來不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而我今天想說:“易學讀完不看經,心學讀完不看易”。

為此,我想通過下面五個主題:{一、“知行合一”產生的時代背景;二、“知行合一”適應的人群條件;三、“知行合一”引發的朝代更迭;四、“知行合一”比照的世紀變化;五、知行合一”帶來的共同社會}來與大家共同分享“陽明心學”和“知行合一”,跳出原有就“心學”論“心學”的思路,給你帶來一些不成熟、不繫統的思考,也算是拋磚引玉,共同分享吧!

【-】:“知行合一”產生的時代背景

01.

當下,有關“陽明心學”的思想體系正在被廣泛傳播,尤其是他所倡導的“知行合一”的理念更是深得人心。

02.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卻發現,很多人將“知行合一”的理解“孤立化”和“片面化”,沒有完全將其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他所處的環境聯繫在一起,而是用現代人的想法去解讀明朝時的人文,甚至將其解釋為“理論聯繫實際”的代名詞,這難免會讓人覺得有點“路徑依賴”的特徵,是典型的“望文生義”。

03.

其實,要真正弄清楚“知行合一”的真實語境,還必須上溯到宋朝時期“二程”的“萬物皆為一個天理”,即“定心”;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性”,即“格物致知”和陸九淵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即,“心即理”上來。王陽明正是在否定他們的基礎上而有所建樹,並通過集大成後而提出了“知行合一”。

04.

另外,如果我們要想懂得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意思,還必須首先了解他關於“致良知”的思想。其中,“致良知”的前提是“心安之處是良知”,如果是“心不變而物在變”,何以安心?如果是“滅人慾”,何處存心?如果是“心即理”,何來“良知”?

05.

其次要弄懂陽陽先生的“心外無物”的真實含義,他所指的物為“意之所在便是物”。所謂“心外無物”並非心外真的無物,而是“吾心”如何與“他物”互映相照?此時,陽明先生所認為的,“意之所在便是物”,即,如果意在於上天,則上天就是一物,意在於豬狗,豬狗就是一物。這裡充分顯示,王陽明先生心中的物,並非常人理解的物質或物體,而是“以心為前提的一種存在”,也許這才是他對“物”所理解的最高境界!

06.

在此,王陽明心學中的“物”,就是“意之所在”,翻譯成白話就是“人意識的對象”。你此刻的意識觀照在什麼對象上,那一對象就是物。如果理解了物的含義,我們就可以明白他所描述的“南山花樹”的故事是什麼意思了。

07.

所以,如果講到“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基礎,“心外無物”是前提。依據上述談到的“致良知”和“心外無物”的意思來同理來理解“知行合一”中的“行”,其實只是一個“知中行”和“意中行”的關係。“知意相通,心領神會,心心相印,心照不宣”這才是“知行合一”的本質和真諦,而完全不是什麼實際行動,更不是什麼理論聯繫實際的意思,而是“意之所在便是行”,只是“心意相隨”罷了!

08.

由此我們發現,“陽明心學”是當時中國文化的最後集成。也許正是由於中華文化經過唐宋之後的發展和元代的摧殘,才使得他有了對中華文化“集於一體”的偉大思想,這在當時看來就是一種大智慧,他整理了中國幾千年來“儒學、道學、佛學”的核心思想,將其上升到“心學”的高度,不失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也不愧為中華民族“心學智慧”的開創者,這也正是他為日本,以至到今天仍然被人們傳頌的原因。

(未完待續-,更多的詳情可關注“定慧堂”,我們共同探討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