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权健倒下之后,对于“无限极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的问题,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会”,这不意外。

但是,如果说出无限极背靠的大山——李锦记,相信不少人会大吃一惊:你不是做酱油的吗?怎么也干了这行!

保健、养生、直销、中草药……以上四个词组连在一起能诞生无数个老套的商业诈骗故事,但结合当下起底李锦记与无限极,或许会有别样启发。

无限极诞生记

李锦记,这个中国家庭再熟悉不过的品牌,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李锦记

从创立人李锦棠发明蚝油到产品畅销全球,李锦记作为酱料王国已经拥有130年的历史。

通过酱料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这个旁人看来已经足够伟大的使命,在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眼中,不过是使命之一。

他的另一个使命,是将中国中草药健康产品传播到全世界。毕生都在为酱料走出国门奋斗的李文达,把这个使命交给了家族中最受人瞩目的第四代传人——李惠森。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李惠森

1972年,李惠森在广东新会创立“南方李锦记”,这是无限极的前身,主营中草药保健品。

1994年,南方李锦记公司的第一款产品——无限极增健口服液上市。据李锦记方面称,这款产品是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余年的科研成果。

时至今日,增健口服液仍是无限极的主打产品,近日媒体报道的那位过量服用无限极产品导致心肌损害的儿童,就曾服用过这款口服液。

自此,作为“酱料王国”李锦记的家族成员之一,李惠森开始闯进祖辈从未涉足的中草药保健品生产领域,同时开启了一条家族此前未尝试过的直销道路。

成也直销 败也直销

彼时,直销模式从美国日本等地传入中国不过五六年,各类直销企业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

与此同时,非法传销也尾随而至。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当时的中国缺乏直销方面的法律规章,没有管理经验,导致各地非法传销公司和“老鼠会”发展混乱,其洗脑式发展下线的方式给许多家庭带来毁灭式的打击。

尽管政策频出,试图将其引向正规,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就像一匹无法驯服的野马,终于在1998年,国务院下令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

这件事被无限极视为创业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但公司却丝毫没有因此放慢脚步。

顺应国家政策的无限极转型以专卖店为依托,采用批发零售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在2004年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专卖店超过700家,并获得中国保健品协会授予的“中国保健品五十强企业”称号。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无限极专卖店

2005年,中国直销行业开始结束持续了7年之久的“全面禁止”阶段,雅芳(中国)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张直销牌照。

两年后,无限极以外资企业的身份获得商务部批准,可以在广东省内广州、东莞、珠海等14个城市开展直销业务。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无限极的扩张路(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即便在直销被明令禁止的时期,仍有一些公司打着擦边球,从“人传人”变成“店传店”,以店铺团队计酬的方式发展。而在直销合法化之后,传销也在“借尸还魂”。

“表面直销,里面传销”、“上面直销,下面传销”的情况屡见不鲜。

拿无限极产品举例,据人民日报报道,无限极主营的增健口服液功效,在官网上的介绍不外乎免疫调节、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调节肠道菌群、辅助保护胃黏膜、补钙等保健效果。

但是在线下,无限极产品的功效简直比太上老君的丹药还灵。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线下被疯狂夸大的无限极产品功效(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而这些疯狂的背后,是同样疯狂增长的利润。

根据2017年中国直销行业业绩排行榜数据,无限极以249亿元人民币的业绩排在第一,这是其连续第三年称霸榜单。

跟权健相比,无限极才是直销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但同时,无限极的风评也不断下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输入“无限极”3个字,可以找到1039个结果,天眼查显示,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相关的法律诉讼有64起,其中不少是命案。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无限极涉诉部分案件(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无限极饱受批评,不仅在于其产品,更与公司销售模式脱不了干系。

中药直销藏隐患

医药行业遍地雷

早在2016年,著名问答平台知乎上就有人提出“谁来解释李锦记旗下的无限极”一问。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知乎上关于无限极与李锦记的问题

用户几乎都在强调“利益”二字。

有自称是李锦记公司员工的匿名用户表示,无限极产品并没有大问题,但是当政策落实到一线销售时,在KPI的压力下,方式往往不如人意。直销模式本身不错,但在现实中,却难以与传销划清界限。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知乎用户回答

从丁香医生硬刚权健开始,政府对不合法保健品公司的打击之猛令人咋舌,权健、华林、无限极相继被查,社会也对直销行业极为关注。

易懂君大呼痛快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这透露了什么样的讯息?

要知道直销模式,可不单是保健品行业的专利,在医药行业中,中药直销更是成为主流。

不久前闪崩的千亿医药公司康美药业,就因为直销业务收到广泛质疑。

康美药业的直销业务获批文件显示,直销产品只有“康美牌西洋参胶囊”1款,直销经营区域仅限于广东。但事实上,康美市面直销产品有20余种,直销经营区域遍布河南等地。

有用户透露,目前康美(直销)有几个问题,比如直销企业不得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作为成为直销员的条件(而康美普通会员三千多,金牌1万多会员费,高级会员费用更高)。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康美员工流传的康美直销业务分布图

当前,医药企业试图转型升级,中药直销正成为主流,但是这条路却不好走。康美药业崩盘、同仁堂蜂蜜事件、阿胶造假就是例子。

中药直销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据第一财经记者报道,中药材市场秩序极为混乱:染色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掺杂使假、毒性药材等问题层出不穷。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中药材市场秩序混乱

2017年5月4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质量公告,29批次药品不合格,全部为中药饮片;

5月7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72批次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的通告》中,70批次都为中药饮片!

闷声发财的李锦记与风口浪尖的无限极,共同揭开千亿康美闪崩秘密

中药材问题多多

行业专家指出,直销模式本身不坏,但是直销业务非常容易出现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而且取证非常困难。

中药是一个极为暴利的行业,有人利益熏心,打着直销旗号做传销的事情难以避免的。

也就是说,医药企业的中药转型升级战是地雷密布,一旦转型失败,股价也会受到影响,包括企业的负面消息一旦曝出,对于股价的影响更是致命性的。

越容易爆发公共危机的行业,越容易被做空,康美的千亿闪崩就是教训。

因此,对于舆论普遍的“医药行业利空出尽”言论,易懂君只想说一句:未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