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向有價無市,未來房價會下跌嗎?

樓市走向有價無市,未來房價會下跌嗎?

目前,國內的一二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都處於有價無市,開發商的業務重心又從三四線城市,轉向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最近打折促銷的樓盤比較多,同時,二手房業主為了儘早出貨,也在降價甩賣房產。但是,一二線城市房價處於有價無市的狀態,三四線城市也只是新房價格在輕微上漲。

實際上,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很多熱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在降溫。一些開發商反映,過去賣房像賣白菜,基本沒多久就告售罄。而現在新開樓盤去化率很低,一個月也沒賣出30%。同時,也有房產中介人士表示,即使掛出本小區最低售價,也是看房者有,但是購房意願強烈者非常少。

那麼,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為何會出現“有價無市”的狀態呢?首先,房價越漲,賣不起房子的人越多。全國房價在2015年至2017年都翻也一倍。這就意味著,本來有10個人能買房,現在還剩下5個。而剩下的有能力購房者,也已經在這期間買了房。而買房能力不夠的人,也只能在一旁觀望。

樓市走向有價無市,未來房價會下跌嗎?

再者,由於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購房者對自己未來收入預期的樂觀程度有所下降。過去中國經濟兩位數高增長時,國民收入在大幅度提高,人們對未來收入增長也充滿信心,而現在國內製造業低迷、大型超市頻頻倒閉,就連開發商也開始收縮陣地,減少招人了,在工作崗位難找的情況下,購房需求自然會大幅萎縮。

最後,央行在年初實行了全面降準,但降準對於中國樓市來說,意義在於降低開發商的償債風險,以及購房者高價買房後的還貸壓力。政策的意圖是控風險,而非助漲房價。今年房地產還是調控持續,目前開發商和二手房業主都在降價促銷,這反而會使擁有“買漲不買跌”的購房者,一改過去爭先恐後買房的熱情,漸漸的恢復理性,處於觀望狀態。

樓市走向有價無市,未來房價會下跌嗎?

現在很多人提出,菏澤、衡陽等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取消限購。同時,很多一線城市的部分銀行已經降低首套購房者的房貸利率,那為何房地產還是有價無市呢?對此,我們認為,真正助推房價上漲的是“加槓桿”,就是減少首付款的比例,現在首付款的比重還沒下降,很多人連購房資格都沒有,又何談房貸壓力的輕重呢?目前,房地產調控主要是“因城施策”,這樣更有針對性,並不是全面放鬆。

未來國內房價將會處於一種平穩下跌的過程。就是一二線城市以每年10-15%的降幅緩慢下跌,用個五六年時間,房地產將去投機化,逐步迴歸居住屬性。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可能會出現明顯分化。東部、西北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前期房價漲幅過快的、經濟結構單一的三四線城市,都會出現較大跌幅。對於購房者來說,主要還是規避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