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泡一壶茶听师父谈文化、健康与人心


年末,泡一壶茶听师父谈文化、健康与人心


年末,泡一壶茶听师父谈文化、健康与人心


文化也罢,身体也罢,从根上讲都是一样的。文化是生命的真相,医学、健康则是生命的现象。从佛法来说,生命根本不存在健康这个维度,它是一个伪命题。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结果,除非到了一个界线,发生了质变,才是真正病了。什么是中医的未病?看似“虚”的文化又是什么?我们慢慢来探讨。

心念快,身体慢,身心很难统一


如果心理有问题,身体便会投射出“实”的现象即疾病。佛经上说,如果心念动了,像一个设计图,通过心念形成的16倍时间让身体接收到,身体再按照设计图施工,心和身体两者之间并不见面。

佛教认为生命是动态的。哲学的认识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知这些规律。如果我们不能达到绝对的认知,就相当于几架马车各走各道——

身和心不统一,这是生命的一个难点。

良医和良相的相同之处

当我们陷入相对思维时,会把1看成2,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更高的角度看现象和本质,才能找到化解问题的着手点。

物质世界用中医的理论来讲,无非是金木水火土,它的复杂性在于这五个元素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化为五运六气【注解1】互相作用。五运六气作用于身体这个物质世界,形成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之外又有一个环境的大磁场。所以如果今年我们觉得自己身体不好,但并没有达到一个质变的话,它有可能不是不好,而是我们的运气衰,并不是一个实病。

【注解1】五运六气: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中国人的理想为什么是“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因为良相和良医用“经方”时都是本着“长治久安”的原则,绝不会短视。短视的理论是一化为二的。当我们把传统文化抛弃了,就现象谈现象,这就好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水涨船高,面永远也和不好。当我们回到一个更大的前提看这种相对时,才能让相对最终达到绝对,所以身体和文化是一个问题。


年末,泡一壶茶听师父谈文化、健康与人心


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现在人不能驾驭心,这颗心快马加鞭地把我们的物质搞乱了,所以病是从心上来的。我们要关注心往何处去,而不是病往何处去。心往何处去这是一个文化方面虚的话题。

中国的文化能够陶冶情操,让人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为之献身达到忘我。当人无欲而奋发时,人体的免疫力就和宇宙同步了,这就化解了相对思维,没有“想”【注解2】,就算有也能够超越。因为有伟大、神圣的目标,所以有前进的动力,物质跟上后会自然调整。我们要尊重这种调整,局部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天道如此,人道如此,地道也如此,所谓“尊道而贵德”。

【注解2】想: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一。一切现象叫做“色”。当我们看到色,色与我们结合,感受到了叫“受”。我们觉得“受”是快乐的、苦的,或者不苦不乐的时候会产生判断,这就叫“想”。于快乐的受想拥有,于不快乐的受想远离,于不苦不乐的受就很麻木,我们的“想”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这三种“受”的结果,引发“贪嗔痴”三种心理现象。


慈悲心长养身体阳气


人若不尊道如何贵德呢?又怎么会有慈悲心呢?慈悲心才是我们最好的良药。人的福报和智慧从哪里来?如何解决现实中的对立与矛盾?就是要能够包容,包容就像中医治病一样:矛盾已经激化了,“正”暂时不能够对抗“邪”,就要制定长远规划,先养正气,让生命提升一个台阶。

一些人一点成本都不想付出,这是我们最大的局限。当我们文化认知的起点太低时,各种对治的方法一定是短视的,越治越问题越多。从身入手,一定是相对、局部的方法,从心入手,一定是绝对、长久的方法。


年末,泡一壶茶听师父谈文化、健康与人心



调整心,让一切问题变简单


若按照佛教的理论来说就更深了:生命是一直动态流动的,在波动中不断有进有出。当生命时刻受着影响时,我们怎么宏观地平衡生命的大数据库?这种纷繁复杂的动态不好调整,所以佛教讲究发愿——用心来调整。

调整心就要聚焦,当心聚焦到一个目标时,万物万事会按我们的要求来组合。我们因此掌握先天和主动,以思想解决现实问题。这时思想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超越一切外境,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思想如果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创造奇迹。

传统文化并不是虚无的。中医以《易经》为纲领,通过“天地人”三才协同作战,最后实现五运六气与物质世界的深刻置换。人生病时好比体内有敌人存在,我们不能对抗,只能远远地等着它。当敌人疲倦同时我们身体正气上升时,谈笑间敌人灰飞烟灭,在这个过程中不伤自己,没有对抗,甚至都不用和敌人见面,这就是佛教说的“无我”。

如果没有《易经》“变”的思想,怎么会有中医药“方”的思想?“方”就是方法,方法一定要有理论支撑。我们如果没有在文化上认清,采用的方法是一定会很狭隘。比如把疾病分科,就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失去了宏观整体的思维。

如果陷在治“病症”的泥潭,就难以成为高明的医生。治病如果急于出成果,也是一种功利思想,出发点或者说发心就不对。所以佛教非常重视发心,凡事先调整内心,从大前提到小前提,最后才是方法,它是多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