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大名菜——香酥鸡

山东十大名菜总,有一道鲁菜,至今制作方法也没有失传,价格也不贵,那就是香酥鸡,现在比较出名的是春和楼的香酥鸡。这个不像现在很多网红店名气大,但是菜品确实不咋样,春和楼的香酥鸡是青岛人公认做香酥鸡做的最好的地方,价格也不是很贵,大约不到一百一只,只是服务员的态度有些一般。

山东十大名菜——香酥鸡

外皮酥脆,鸡肉软嫩,色泽红亮。刚端上来的“香酥”还能看见鸡油顺着肌肉的纹理慢慢淌下,热气像一缕仙烟一般缓缓散发,粘连在鸡骨旁的脆皮通透,薄片凌冽,一口下去满嘴的香味,口感刚好适合舌头的律动,后味竟还有点清香,从第一口开始,就根本停不下来。

过去在晋冀鲁豫一带有个习俗,叫做;“无整不成席”。说的是,凡是酒席中必须要有整鸡、整鸭、整鱼和整虾,否则,就不称之为好的酒席。尤其婚丧嫁娶更为讲究,必须要上这四大样,其实就是,红烧鱼、香酥鸡、扒鸭子、油焖虾,没啥稀奇的。 在平民百姓的眼中,一桌宴席,这四道整的鸡鸭鱼虾都属于大菜,把它上齐后再配一些七蝶儿八碗儿煎炸烹炒的小菜,便能烘托出一种喜庆吉祥的气氛。

山东十大名菜——香酥鸡

“四整”,人们也把它比喻成“龙凤呈祥”的意思。陆地上的这些带翅膀的禽类,把它比喻为“凤”,而海里的鱼虾顾名思义就是比作“龙”了,呵呵,其实没那么回事,充气量也就是个凤崽儿龙孙什么的,其实那也够不上,倒是喂龙凤的吃食差不多!这种解释要是在过去的喜宴上我一通胡吢,那些老头老太太们非把我打出酒席不可。 “香酥鸡”确实是好东西,那入口酥香的感觉,特解馋!因此一直是鲁菜中的保留菜肴,直至今日,很多婚宴上客人还在点这道菜。一来好吃,二来吃不了可以打包带走,回家当下酒的小菜,再过过油加加工就和新出锅的一样。它主要还是经济实惠好吃,便一直深受胶东半岛人们的喜爱。 今天的“鲁菜”咱就做这道恒久留名的“香酥鸡”。

香酥”的名气跨越了三个世纪,见证了太多人的悲欢,也流传了很多名人轶事。

新中国成立之前,李鸿章、恭亲王溥伟、胶澳总督汪然美隆、康有为、老舍、梁实秋等政要名人曾多次一睹芳容。

山东十大名菜——香酥鸡

新中国成立之后,叶剑英、徐特立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文化名人梅兰芳、侯宝林、曹禺、臧克家等也曾为了它挥墨留书。听老人说,把香酥在青岛的故事拍成一部电视剧,那就是青岛历史的真实写照了。

它跟老店一起诞生。让它出场还有严格的工序,先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历挫骨之痛后再拿花椒、盐巴里外搓透,通过葱、花雕酒等近十味料腌制6小时以上,然后再入水蒸气通透全身,摆好造型、放入调配好的汤料里,再加入香料包,一同蒸至升华骨酥肉烂。最后炸至酥脆,并经厨师雕琢后美美地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