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在正式回覆這個問題之前,想給大家講什麼是“龐氏騙局”,再引出幾個生活的例子,隨後給大家說保險的模式到底是不是“龐氏”。

一、什麼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是對金融領域投資詐騙的稱呼,金字塔騙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的投機商人“發明”的。龐氏騙局在中國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子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

“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有幾個核心關鍵詞:金字塔、拆東補西、空手套白狼、高額回報等。

只要符合以上幾個詞的生意,或者賺錢方式,或者套路,基本都是龐氏!

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二、現實生活中,龐氏多不多

舉幾個例子:

1、銀行:左手存款,右手放貸,再加投資,還有承兌支票。銀行按根本來說本身不創造錢,是金錢的中轉站和保險箱。但長期以來,銀行的高薪白領工作,還是讓大眾羨慕不已,男人高富帥,女人白富美。假如銀行出現擠兌風波,或者貸款回收壞賬增加,或者投資大幅受損。誰是最終的受害者?

2、股票:一家公司,有產品,有技術,有口碑,還有品牌。上市後,突然市值就翻了幾倍,一年翻了幾十倍,上百倍。這是過去有的事情。樂視、暴風影音等等。市值是市場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但本質上這家公司的真實實力符合市值預期嗎?是不是炒作?是不是有虛擬資產在裡面?如果出現負面效應,出現技術問題,誰是最後的接盤人?

過去5年中國股市平均每年以10-20萬億的錢被收割,是怎麼做到每年蒸發這麼多錢的?

錢沒有蒸發,是真實存在的,那到了哪裡去了?誰賺了?

3、養老金:年輕壯勞力多,那老人自然過得舒服,多人繳費,少數人領錢,淡然玩的開。但現在一個80後要面對4個老人,2個孩子,領錢的比交錢的多了,最後養老金誰給支付?那對於辛苦繳納幾十年的70-80後,等到了自己65歲時候,領誰的錢?最後接盤的人又是誰?

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還有很多例子,我說這些,大家要想一下,什麼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不是新事物,它就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我們每天遇到的問題。

合理的設計利益關係,存在的時間長,就是機制和制度。

誇大了收益,短期內就要聚集大量財富,就是洪水猛獸,就是騙局。

知道了這些道理,接下來再說保險,大家就懂了!

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三、保險到底是不是龐氏騙局

1、什麼是保險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

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

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2、保險是不是龐氏

保險形式像龐氏,或者現實生活中保險像直銷。因為當下人們的保險意識還需要“口口相傳”。但長遠看,如果人們的保險意識都很高,很多保險是可以自主選擇購買。

3、為什麼國內保險喜歡“人頭銷售”

之所以選擇口口相傳,人頭銷售的方式,核心是因為大眾普遍不懂,花很多錢想知道到底有什麼保障內容。另外,能夠進行道德捆綁和約束。還有就是,向代理人買保險,除了有了保障,還有了代理人的資源和增值價值服務。

4、保險的利益機制

從目前國內保險業設置的利益機制看,保險和直銷並無太大區別,有的公司至少有10個級別。最高層享有最底層的銷售收益,行業統稱為“管理津貼”或者其他。

如果按照直銷和微商的“三級制”衡量,明顯是不符合要求的。

但是,如果取消這些津貼,保險就不會吸引人,也不能發揮保險的穩定器作用,多年之後,保險公司也是可以

“崩盤”的。

5、保險公司為什麼不完全符合龐氏

保險公司符合龐氏的大多數特點,但有兩個特點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保險普遍認為是優質金融的原因。

第一、保險不會宣揚快速盈利,龐氏動輒一個月回本,收益率40%,在保險看來完全不可能。

第二、保險不是空手套白狼,絕大多數保險公司還是要拿保險人的錢去做實體投資的。所以國內保險業,都是保險集團,而不是單純的單一保險銷售公司。

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四、經濟是為國家服務的

所有的金融運行方式或者制度,本質上都是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衡量一件事情的好壞,不是看大小,快慢,而是看結果對社會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當下,很多時候輿論就能讓一個好的模式死亡。現在的經濟狀況很複雜,老百姓危機感很高,幸福感較弱,如果沒有好的輿論導向和政策導向。依然會延續歷史車輪的軌跡。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盛極而衰,循環往復。

如果有可能,迴歸真善,降低慾望,追求內在和外在的平和。

當外圍給你的焦慮越來越多時候,大家能做的,就是自我調節


我是你的好朋友“HI木易子楊”,歡迎大家找我交朋友,共同交流進步!

有很多人說保險是龐氏騙局,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