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魏忠賢大家實在是瞭解極了,哪怕是個孩子,也能說出他的幾句壞話,他可是明代有名的大太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卻也是個奸臣,一生做的壞事無數,據說他從小便和街邊的小混混一起玩,後來他便自宮入宮。

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沒多久他就討好上了朱由校的親額娘,而朱由校又是個孝順的皇上,十分聽從母親的吩咐,繼位以後,便把額娘封為奉聖夫人,朱由校每天都去看望他的母妃。而魏忠賢能巴結上他的母妃,那必定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那在客氏的庇護之下,魏忠賢也深受皇上的信任,代替皇上批奏摺,權利十分大,所有官員都要討好他,而恰恰朱由校又不喜歡每天坐在桌子前面批閱奏摺,什麼都不愛管,所以魏忠賢的位置更是高上加高。

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而在崇禎皇帝繼續繼位以後,打擊太監,魏忠賢自然是不能倖免。可是當時的明代卻是有一個魏忠賢不死明朝不亡的說法,那麼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那個時候各地紛紛反抗,大家都豪無辦法,可是魏忠賢自從代替皇上批摺子以後,便實行收商人的稅,雖然魏忠賢是個大壞人,可是畢竟還是要讓國庫充盈起來的,畢竟要以防戰事來襲,不然自己的地位自然不保,魏忠賢還是很有手段的,他掌管國家的時候可以管住那些商人們按時繳稅,通過它這樣的徵稅,國庫才慢慢的豐富起來。

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不過魏忠賢一死,以前向他們徵收過稅款的商人們不幹了,紛紛要求停止繼續收稅,可是沒有稅款國庫匱乏,行軍打仗都沒辦法,就只能繼續像百姓們增收稅款,崇禎皇上他也知道農民每年沒有什麼收入,便只能從後宮開始做起,開源節流,精兵減將,當時還放棄了很多的驛站,不過一下子很多人失業了,其中就有一個李自成。如果當時魏忠賢在的時候,商人們都不敢發聲,因為大家知道他的手段。

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人人都說崇禎皇帝當時遇到了天災,天災老百姓的收成就少,可是卻還是要增加稅收,不是個好皇帝,不是個賢明的好皇帝,也不體恤老百姓的辛苦。就這樣眾說紛紜,人們也開始紛紛造反,而那個時候商人們還是不肯妥協,那時候百姓們覺得反正橫豎都是一死,稅肯定是給不起了,各地就增加了很多流寇,這就是魏忠賢死後導致的結果。

這個人是太監,也是個壞人,卻一度保護了明朝?

而魏忠賢在的時候,他把那些商人們管的死死的,一點都不敢反抗,這也變相的減輕了老百姓的壓力,其實老百姓是看不到那麼多的,他們只要能保證自己每年的吃喝就可以了。隨意休閒遊一死,那些商人們便幫助崇禎開始打擊太監,魏忠賢自然是逃不過去的。就這樣,明朝也就滅亡。

雖然明朝的滅亡是眾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但是如果當時的魏忠賢不死,應該可以延緩明朝的滅亡。

我是籬上青,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