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對於不少80後甚至90後來說,知道灣仔碼頭這個品牌,是從“臧姑娘”這三個字開始的。在他們的少年時期,當龍鳳、桂冠這些速凍食品還在主打“就是好吃”這樣淺層次的用戶需求時,灣仔碼頭就告訴大家,他們家的水餃和別人家機器包的不同,是品牌創始人臧姑娘堅持找女工手工包的,

更有媽媽的味道。現在這種做法有了一個更洋氣的名稱:匠人精神。

今年春節,可能就在你和家人一起包餃子的時候,這位人稱“水餃皇后”、灣仔碼頭的傳奇創始人臧姑娘——臧健和去世了,2月8日在香港,終年73歲。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為什麼說臧姑娘是一位傳奇創始人呢?這就要從她的勵志創業故事說起了,直到今日,臧姑娘還被認為是香港“獅子山精神”的註腳之一,而她創辦的“灣仔碼頭”更是中國地域性食品與現代食品工業化的創新結合。

被丈夫拋棄的山東姑娘,在香港賣水餃為生

“為什麼要叫一個阿姨臧姑娘,是因為她終生未嫁沒生過小孩嗎?”

很多看過灣仔碼頭廣告的人難免生出這樣的困惑,其實不然。臧健和1945年出身于山東,22歲時,成為護士的她遇見了來山東援華行醫的泰籍華人丈夫,兩個人結合並生了2個女兒。丈夫由於親人逝世率先回到泰國,隨後臧姑娘帶著女兒到泰國找到丈夫,發現對方居然另有老婆孩子。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臧姑娘和她的女兒

1977年,當時32歲的臧健和與2個女兒輾轉停留在香港,因為香港地區有叫護士姑娘的習慣,所以後來在香港生活的臧健和,就習慣被人稱呼為臧姑娘。不過臧姑娘的護士本領並沒有在香港得以施展,為了撫養女兒,她同時打三份工,還由於工作中摔到腰骨裂傷一度失去工作。直到朋友對其製作餃子的一次誇讚,才點醒了臧姑娘——可以賣北方人最擅長的餃子呀。

賣餃子的地點選在灣仔的碼頭。當時的香港沒有地鐵,維港上的船運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人流聚集。普遍的說法是,由於沒有足夠的錢開鋪位,臧姑娘拿著500塊港幣,自制一輛木頭推車,開始了推車上的賣水餃生活。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臧姑娘最早的水餃店鋪

讓香港人愛上北方餃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凡事皆有困難,一窮二白賣水餃更是挫折不斷。和內地一樣,香港無證經營的攤販屬於違規,需要時時躲避“城管”。而且,吃慣了點心的香港人不習慣北方的餃子,嫌棄餃子皮“像棉被一樣厚,怎麼好意思叫別人吃”。

為了能夠讓水餃更適合大家的胃口,臧姑娘跑了大量餃子店,吃幾十種餃子,反覆研究餡子的配方和皮子的擀制,把肥肉與瘦肉之比由五比五改成三比七,同時把厚皮也研製成爽滑的薄皮等。在後期參與一檔臺灣新聞專訪時,已經成名已久的臧健和親自展示包水餃,對餃子皮的厚薄,餃子肚的大小依舊要求嚴格。記者在旁邊隨便包的,她也要求現場煮好,以驗收口感。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從小販變成哈根達斯同級品牌,灣仔碼頭是這樣煉成的

1983年左右,機緣巧合之下,香港大丸百貨的老闆看中了臧姑娘的餃子,想要投資她。大丸是第一家在香港插旗的日本百貨公司,擁有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多個經營渠道,倍受當時的香港市民歡迎,甚至影響了香港兩代人的購物模式。這樣一個實力雄厚的集團機遇機會,簡直像中彩票。

但臧姑娘至少拒絕了大丸兩次。第一次是因為日方提出要看她的工廠,以決定是否合作,當時還身為小販的她誠實交代了自己沒有工廠,拒絕了合作。沒想到日方願意提供超市牌照和工廠,繼續吸引臧姑娘合作,但她再次拒絕,因為日方要求生產出來的水餃貼他們的商標,“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術被學去,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最終,雙方以保住“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牌子,並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廠的條件,簽下了20年的合作條約。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有沒有發現照片中最右是美食家蔡瀾?

日方資本和渠道的幫助,讓灣仔碼頭由小販變成小工廠,產品也從現煮水餃擴展到冷凍產品。隨著大丸百貨旗下超市的全面鋪貨,其他家百貨公司也跟了過來,灣仔碼頭流水接連翻番。一個廣為流傳的數據是,1983年左右,“灣仔碼頭”水餃已經成為香港冷凍食品第一品牌,佔領了香港超市百分之百的新鮮水餃市場和30%以上的速凍水餃市場。

1995年,以臧姑娘為原型的電視劇《水餃皇后》也在熱播,進一步加大灣仔碼頭的名氣。同年,臧姑娘特意在灣仔碼頭開設專賣店,紀念早期那段難忘的歲月。

1997年,美國最大急凍食品生產商品食樂(Pillsbury)和灣仔碼頭正式合資(食樂後被世界第6大食品公司通用磨坊收購,旗下知名品牌包括哈根達斯、果然多等)。第二年,雙方合資1000萬美元在上海浦東新建的工廠投產,灣仔碼頭水餃正式打入內地市場。其後,廣州、北京的生產基地紛紛投產。

當年,品食樂向臧姑娘伸出橄欖枝時,她的第一反應是“不屑”。她曾在一個訪談說回憶道:“我女兒回來跟一個美國公司找我,想和我們合資,做水餃,想幫我們把餃子,做到全中國、全世界。我說做夢,美國人會包什麼餃子,別理他。”

但她去參觀了對方的工廠之後,很快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原來我是一隻井底蛙,坐在自己的小井裡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給香港人做出了好的產品,可是沒看到世界食品業的高科技管理、高科技機械、高級的研發中心,當年光研發經費就是6400萬美金的研發費,我做生意我都沒做到6400萬美金……我當場心態就變了,馬上感覺找到老師了。”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它也許不是最好吃的,但是最有回憶的

除了在餃子上下工夫,灣仔碼頭在2009年正式進軍包子和饅頭市場,將產品線延伸到蜜汁叉燒包、鮮美大肉包、一品奶黃包、秘製豆沙包、燕麥蜂蜜饅頭等等,有研發出湯圓、雲吞等冷凍食品。

揭秘|灣仔碼頭的臧姑娘去世了,這個山東姑娘如何成長為香港傳奇

對於不少80後和90後來說,灣仔碼頭或許不是最為美味的,但是與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方便麵類似,是飢餓之時最先想到的幾個選擇之一。而這背後所暗藏的個人奮鬥歷程,現代工業化在中國食品的滲透,以及食品企業的管理與運作之艱辛,都隨著臧健和的離開而定格。往後,這段歷史或許將會被定義為灣仔碼頭的“臧姑娘時代”,而其中的鮮活過往與艱辛難耐,則永遠留在了臧健和的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