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零售“趕考”這一年

“阿里20年的積累和新零售的實踐,沉澱出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將幫助零售業全面走向新零售。”由點及面再融合,阿里巴巴CEO張勇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新零售兩年考”答卷。

2019年1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旨在幫助全球零售業完成數字化轉型。這表明,過去20年在阿里經濟體內部,包括購物、娛樂、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元商業場景及其形成的數字化能力與雲計算等其他服務充分融合,已經形成獨特的系統輸出。

“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將幫助全球企業完成“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製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張勇稱。

如今,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各界都在嘗試新零售,新零售也已成為所有產業數字化的代名詞。而隨著阿里商業操作系統在商業邊界進一步拓展,一個全新的零售數字化時代亦會如期到來。

阿里新零售“趕考”這一年


時勢與定位

新零售的提出,既迎合了時勢,又體現了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定位。

從零售大環境來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實體連鎖業用工總量和經營面積首次出現收縮,但也是在2014年,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力量格局發生了變化:消費貢獻率超過了投資。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行業與社會前所未有地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利用消費升級的勢能重新發現零售的價值。新零售的提出,可以說是應時勢而需。

不過,新零售也離不開人的因素。在2016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認為,未來30年,零售業將呈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新業態、並與智慧物流結合,產生新零售。如今,阿里商業操作系統開啟了全球零售業的第一次數字革命,數字化經濟時代正撲面而來。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經過18年的發展壯大,阿里已構築起包含電子商務、普惠金融、智慧物流、雲計算、數字娛樂等在內的數字經濟體,而賦能品牌商、零售商、生產商和各種生態夥伴建立數字化能力,則成為平臺的必然選擇。

提出新零售之時,阿里移動月活躍用戶接近5億人,中國零售平臺年度GMV超3萬億元,支付、物流等環節在天貓雙11千億成交峰值襲來時有條不紊地運行。豐沛的資源和技術實力是阿里培育創新的保障。

新零售也是阿里持續投資未來的重要一環。張勇說,要站在五年、十年後審視今天。新零售則承載著阿里對未來五年、十年的預判。

從新零售到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全球零售業的第一次數字革命正在給予商家和行業新動力。它們正在重構經濟格局、生產流程、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消費體驗、資源配置。在經濟不確定形勢下,全球零售業數字化革命的趨勢正在推動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投資與實踐相結合

過去的2018年,阿里在新零售相關領域進行了多個面向未來的投資。更早的2017年底,阿里29億美元入股高鑫零售。之後在2018年2月,阿里巴巴及關聯方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阿里巴巴將持有居然之家15%的股份。3月,阿里向Lazada增資20億美元。4月,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並在10月中旬將其與口碑合併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5月,阿里聯合菜鳥13.8億美元戰略投資中通快遞。

投資與商業實踐結合,是阿里新零售的特色。2018年初,基於快消商超、服飾百貨、餐飲服務、家居家裝、家電數碼等主流業態,阿里新零售集結8路縱隊;截至目前,這個新零售生態內的物種數量至少已在18種之上。戰略投資寶寶樹,升級母嬰消費服務;投資神工007並達成戰略合作,發力家裝建材家居後市場;助力酒類垂直電商1919重構酒飲消費場景……這些生態力量分別對各大核心消費場景進行了系統性改造。

兩年以來,阿里新零售已經從概念走向實踐。2018年天貓雙11,居然之家全國266家門店到13點09分銷售額突破100億元;11月1日到11日,銀泰百貨全國59家門店銷售增長37%,同店同比增長36.7%,杭州武林銀泰總店11日當日銷售破2.5億元。

天貓雙11當日,餓了麼新零售訂單量同比去年增幅78%,新零售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69%。口碑已經接入30萬商家可以手機點單,雙12當天,手機點單交易筆數相較雙11上漲34%。

截至2018年底,盒馬已開出近120家門店,阿里9月份披露的數據顯示,運營1.5年以上的盒馬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達到80萬元,遠超傳統超市,線上銷售佔比在60%以上。盒馬推出的機器人餐廳2.0也亮相上海世博會。

“新零售”的影響不只在零售行業,也帶動產生了“新零售+”效應。2018年8月底,天貓汽車聯手汽車超人、康眾汽配,成立“新康眾”,驅動汽服行業升級。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零售提出兩年多來,已對零售行業創新產生巨大影響。在新零售的推動下,目前幾乎所有的零售企業都在探討創新、實踐創新。創新發展已經成為零售行業的主旋律。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包括農林牧副漁、交通運輸及倉儲和郵政、計算機、住宿餐飲、金融業、教育等行業在內,已有15大類行業明確將“新零售+”的理念引入並運用到生產生活中。

新零售所帶來的變革,遠不止對品牌及行業重構那麼簡單。它還深深影響了阿里經濟體內業務協同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形成“新零售之城”城市集群、驅動供給側改革、推動智能經濟的到來……這背後是一場全球商業的大遷徙、大協同。

協同作戰

技術和商業結合,才讓技術從不可能成為可能。而內部協同作戰,則讓可能變為最大可能。這些變革廣泛涉及天貓、零售通、新零售商超、盒馬鮮生、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等各路大軍。

在線上,作為全球品牌數字化轉型的主陣地、中國消費升級的主引擎、新零售主力軍,上天貓進行新品首發、新品研發成為全球品牌的共同選擇。天貓已經打造出一套完整孵化模型,幫助新品從研發到上市成為爆款。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平臺匯聚了18萬全球品牌,首發超過5000萬款新品,同比增長300%,年度重度消費新品人群突破7500萬。

“天貓能將海外爆款入華的風險控到最低。” 歐萊雅集團高檔化妝品部電子商務與數字營銷總經理 Jessica Wang 表示:“天貓幫助我們分析新品潛在用戶畫像,讓我們能快速修正美寶蓮 FIT me 在國內的策略,這也堅定了我們2019年,持續引入歐萊雅集團海外爆款入華的信心。”

在線下,天貓智慧門店通過數字化改造、工具升級、運營升級、數據賦能全面變革傳統零售門店,同樣也給消費者帶來嶄新體驗。截至2018年11月,天貓新零售智慧門店總數達20萬家。此外,新零售給行業發展帶來巨大前景,各大品牌紛紛調整組織架構、培養新零售人才。據瞭解,2018年天貓平臺超過200個品牌成立新零售部門,並以高薪爭奪人才。

女包品牌菲安妮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通過全面對接天貓智慧門店系統,進行線上線下會員、商品、服務打通,於去年雙11拿下女包銷售額第二。更讓人咋舌的是,菲安妮一年積累的會員數竟超過了過去40年總和。

作為連接百萬小店和快消品牌商經銷商的BSB2C的數字化分銷平臺,零售通讓百萬家小店有了參戰雙11的底氣。2018年天貓雙11,共有3500個品牌、120萬家小店通過零售通參戰天貓雙11,交易額同比增長5倍,動銷小店數量增長2倍。

實際上,遍及中國大地的600多萬家零售小店已經迎來新機遇。據瞭解,零售通把覆蓋小店分為96種類型,並根據小店周邊消費者的特點和偏好打上標籤,讓品牌商能夠針對不同商店進行精準營銷,實現全鏈路數字化。它還推出“生意參謀2.0”、“如意智慧門店管家”等整合淘寶、天貓、高德、支付寶、餓了麼等資源,讓小店能夠多渠道觸達目標消費者。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驅動,對傳統零售小店進行人貨場的重構,為它們提供一站式的商品採購、專業服務、數據支持,升級成為數字化門店。”

作為最難線上化的品類,家居行業雖有著4萬億市場,但在渠道關係、利益分佈上盤根錯節,強制上網顯然行不通。阿里對居然之家的新零售改造則從設計切入,將設計師、施工工人、建材傢俱、送貨、安裝、消費者六個利益體聯動,形成閉環,再借助阿里生態與C端深度互動。

“2018年天貓雙11期間,266家門店的120億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流量是從線上下來的”,居然之家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瞭解,這一銷售額已經接近居然之家全年銷售的20%。“做新零售,是阿里推著我們走”。

阿里新零售“趕考”這一年


而在新零售商超領域,淘鮮達已對包括大潤發、歐尚、新華都、三江購物等600多家連鎖商超進行新零售改造,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變革。淘鮮達完成了實體門店到家業務的場景搭建,打通庫存,優化店內揀貨動線,在門店帶來更多客流的同時,也提高了實體超市全方位服務顧客的能力。

大潤發在2018年6月就有100家門店完成新零售改造,店內接入天貓“網紅”貨品,還借鑑了盒馬的懸掛鏈系統、接入了盒馬的物流接單能力,同時運用數字化管理系統運營門店。天貓雙11期間,歐尚超市客流達到平時的2.3倍,以上海歐尚長陽店為例,11月7日高峰時段,21個人工收銀通道和18臺新零售自助POS機全開服務到店客流,線上線下整體銷售額為平時的5倍以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21日,阿里宣佈成立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將整合原有天貓超市和淘鮮達業務,並和阿里大生態內的大賣場、超市等合作伙伴緊密合作,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超市新零售模式。過去一年,天貓超市一小時已覆蓋全國21個城市,“天貓小區”成為了新零售的代名詞之一。

從2016年上海首店開業,截至2018年12月底,盒馬門店數量已達122家。盒馬在2018年中公佈的數據顯示,運營1.5年以上的盒馬鮮生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達到80萬元,線上銷售佔比超過60%,“盒區房”覆蓋人群超2000萬人。

從以大海鮮作為爆款切入點、電子價籤的應用實現線上線下打通,到“生熟聯動”的產品組合邏輯,以及懸掛鏈等硬件設施和機器人餐廳等新業態創新,盒馬新零售實踐趟出了一條新路。

2018年4月2日,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10月12日,阿里宣佈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麼與口碑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形成合力,共同定義城市美好生活。

截至2018年底,口碑和餓了麼在全國676個城市共服務350萬商家。在餓了麼平臺上,有66.7萬的月度活躍騎手為消費者服務。在口碑的平臺上,有1.67億月度活躍用戶享受到店服務。

看中餓了麼的不僅有騎手和消費者,還有星巴克。2018年8月2日,星巴克和阿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這家揚言不會推出外賣服務的咖啡連鎖巨頭也做起了外賣生意。截至2018年底,聯手餓了麼推出的外賣服務已覆蓋星巴克全國2000多家門店。盒馬為其量身打造的“外送星廚”把咖啡從“隱形”廚房遞到周邊三公里。如今,星巴克還實現了與手機淘寶、餓了麼、支付寶的會員體系打通,一杯咖啡三種支付方式。

從新零售之城到新零售城市族群

2018年4月,阿里宣佈啟動新零售之城建設。一個月內,一線、新一線城市快速響應加入。

事實上早在2018年年初,廣州市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壯大大數據、雲計算、跨境電商、新零售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上海宣佈開展“上海購物”八項工程建設,頭一項就是發展新零售、促進新消費。

杭州市政府發佈的《關於推進新零售發展(2018-2022)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表示將推進實體商貿零售行業的新零售轉型,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建成新零售示範城市。

而由點及面,一個新零售城市族群也正加速建設中。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地區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合作備忘錄》,明確指出將建設世界領先的人貨場一體化新零售網絡,共同打造新零售試驗田和競技場。

從數據來看,長三角地區新零售新消費領先全國,2018年天貓雙11,三省一市成交額總計596億,佔全國總成交額的近3成。而在長三角地區,消費升級成為區域共性。在上海、杭州、寧波、南京、蘇州、合肥等城市,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雙增長;三四線城市進口消費、品質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在小鎮和鄉村,由於供應鏈創新帶來的城鄉協調普惠效應明顯,升級也成為消費關鍵詞。

截至2018年底,15個萬億GDP中國城市中,長三角城市佔6席(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寧波)。長三角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消費升級需求與新零售同頻共振,有助於打造一個打破區域界限、消弭城鄉差距的統一大市場。線上線下零售業態加速融合,實現從智慧門店、智慧街區到新零售之城串聯的長三角新零售網絡整體覆蓋。

阿里官方表示,阿里商業操作系統未來將繼續以數字化賦能長三角,實現前端市場需求與後端製造能力深度融合,將新零售、新制造通過智能物流骨幹網實現鏈路暢通,並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跨區域生產協作、市場對接,實現零庫存、短鏈路、低成本、高效率,助力供給側改革。

在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長、長三角一體化決策諮詢專家周振華看來,“市場之手”正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從過去垂直化的貿易分工,轉向水平化的要素分工、價值鏈分工。“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對區域一體化的賦能效應還將繼續顯現”。

阿里新零售“趕考”這一年


新零售、新制造呼喚“智能經濟”到來

伴隨著居民消費結構和品質升級,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需求漸成主流。兩年多來,阿里新零售融合線上線下,在需求端與供給端之間搭建數據通路,成為品牌和企業C2B精準滿足消費需求、實踐新制造的主陣地,以淘寶“天天工廠”為代表的C2M柔性供應鏈也幫助中小微製造企業完成數字化升級。這些都代表了傳統制造業數字化升級的未來方向。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部長馬名傑看來,建設製造業強國,數字化轉型是重要途徑。

“未來,隨著供應鏈、製造業等更廣泛的領域都實現線下生產線和線上數據分析的融合,通過全鏈路協同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滿足C2M、千人千面等個性化定製需求將成為常態。”阿里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威如表示。

淘寶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平臺。淘寶“天天特賣”數據顯示,2018年雙12當天賣出超1000萬件保暖家用品。品質好、價格低的背後,正是深入製造端,用數字化提高工廠規模生產效能的結果。

據悉,未來3年,淘寶將打造1萬家天天特賣定製工廠,通過銷售預測與行情預測、設立動態定價模型、打通全鏈路服務等措施完善C2M柔性供應鏈的落地,幫助中小微製造企業完成數字化升級。

阿里副總裁劉松預計,數據和智能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將催生數個十萬億級產業。數據給製造業的最大機遇是液體化,實現C2M柔性製造,從而提高產品和生產效率。

而由阿里研究院發佈的《結構與重組:開啟智能經濟》報告一文,則預測了下一個10年將是智能經濟的時代。報告指出,智能經濟是使用“數據 + 算法 + 算力”的決策機制去應對不確定性的一種經濟形態。產品、個體、組織、產業、世界都將完成微粒化的解構和智能化的重組。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以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普及為標誌,世界將迎來一輪機器覺醒。針對每一個“單體”的個性化的分析和判斷將成為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從而實現供需零錯配。

世界舞臺的中國新零售“方案”

在與世界的交流中,中國從來不乏有令外界刮目相看的“方案”輸出。而在新零售領域,阿里向世界舞臺輸出了中國新零售“方案”。

新零售由中國向外輻射,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年1月13日阿里獲得全美零售聯合會(NRF)“未來零售創造者”獎,這也是零售業的全球最高獎項。而在2018年4月17日舉行的世界零售大會上,新零售被首次寫入。

天貓總裁靖捷表示:“如何能夠讓全球的品牌和零售商更簡單地進入中國市場,服務中國的消費者,並且讓中國市場成為它們業務增長的新引擎,同時讓它們的運營能力因為新零售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是中國可以帶給全球所有市場、國家、品牌商和零售商的獨一無二的價值。”

匯豐銀行分析師認為,阿里新零售實踐不是簡單的線上線下打通,而是利用對消費者行為偏好的瞭解,結合移動互聯網“永遠在線”的功能,創造靈活柔軟的供應鏈,從而為消費者和商家帶來更大價值。

而《福布斯》的觀點則說,實體零售商們將在新零售戰略中受益。

可以預見的是,以數據和技術為驅動的新零售模式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它所帶來的將是一場全球商業的大遷徙和大協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