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明朝距今也就幾百年的歷史,但它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是鐵骨錚錚,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如此有骨氣的王朝,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不少現在人看來比較有趣的冷知識。

1、朱元璋在位之時,曾給城隍神封爵,“府為公,州為侯,縣為伯,皆號顯祐”,給神仙封官,著實有趣。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洪武大帝朱元璋

2、二十四衙門裡的寶鈔司,聽起來很高大上,好像跟錢有關係,但只是做出的“寶鈔”是擦屁股紙。

3、嘉靖崇道,曾自封“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三元證應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嘉靖皇帝

4、朱棣登基後,把建文年間的一切法令都廢除了,建文年號也革除了。所以不少雜史類書籍提到建文年間都稱“革除年間”,建文帝稱“革除君”。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成祖朱棣

5、明朝即位時年紀最大的皇帝是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時46歲。即位年紀最小的是明英宗朱祁鎮,時年九歲。在位時間最長的是萬曆皇帝48年。然後是嘉靖皇帝,45年。明朝共二百七十六年國運,這兩人加起來就佔了三分之一還多。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仁宗朱高熾

6、明朝以人頭論軍功,但不是所有的人頭都一視同仁。永樂年間規定,“以擒斬北虜為首,遼東女真次之,西番及苗蠻又次之,內地反賊又次之”。成化十四年有對上述規定出臺了明細解釋,與北虜作戰,砍一個人頭升一級。而西南的苗蠻山賊,砍三個人頭才能升一級。

7、如果你生活在明初,某天發現你老婆和隔壁老王做羞羞的事情,你一怒之下把老王給殺了,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大明律》規定殺死姦夫不論罪。

8、明英宗朱祁鎮是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車駕北狩,一年後的八月十五被放回來,正好一年。明英宗復辟是天順元年正月十七,駕崩是天順八年正月十七,又是正好八年,一天不差。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英宗朱祁鎮

9、成化年間,妖僧繼曉得憲宗寵信,繼曉想要朝廷給他母親立牌坊,憲宗同意了。繼曉的母親是朱氏娼妓出身,這真的是“當了婊子,又立牌坊”。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憲宗朱見深

10、嘉靖皇帝和權臣嚴嵩其實有點親戚關係。嘉靖的堂哥是朱厚照,朱厚照的母親張皇后,張皇后的弟弟張延齡,張延齡的女兒嫁給了第六十三代衍聖公孔貞幹。孔貞乾的兒子,第六十四代衍聖公孔尚賢的老婆是嚴嵩的孫女。也就是說:嘉靖的堂哥的表妹夫的兒子的老婆的爺爺是嚴嵩。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嚴蒿

11、朱元璋曾經編了一本書叫做《御製紀非錄》,裡面詳細記載了當時各藩王的各種荒唐罪行,並勸諭其改過自新。此書當時在明朝是皇家機密,除被下賜藩王們外,其他人無從得知。

12、鄭和是回民,祖父和父親曾去麥加朝聖,鄭和自己也是穆斯林,但他同時信仰佛教,還捐錢修了道家的媽祖廟。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鄭和

13、洪武年間的科舉考試,不僅明朝的人能考,高麗、安南、占城等地的學子都能考。並且一旦考上了大明進士,回國之後可比如今的什麼哈佛劍橋的博士吃香多了。曾有三個高麗學子入京趕考,一個叫金濤的人中三甲第五,一回到高麗搖身一變,很快就成了高麗的國相!

14、大明黃觀被叫做“六首狀元”,只因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當時有一句話形容“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他從第一次參加考試,就從來都是第一名,從未間斷,一直到殿試第一,成為狀元,他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六首狀元”的時候,只有27歲!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黃觀

15、明朝法律規定罵人是犯法的,明朝刑律有專門的“罵詈”罪名,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罵人。沒有功名的人罵人是犯法的,讀書人才可以罵。所謂“秀才口罵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傳遍四方。”

16、嘉靖二十三年有個狀元因名字被皇帝給降了。殿試結束已定吳情第一。金殿傳臚官唱名:“第一甲第一名,吳情,賜進士及第時。嘉靖帝十分不悅,說:“無情豈能居榜首。”又說自己祈雨,夜裡夢見雷聲陣陣,宜找一個名字中帶“雷”的當狀元。考官們只好唯命是從,從進士中找到二百多名之後一位叫秦鳴雷的,選作狀元。吳情降為一甲第三(探花)。

17、明朝弘治十二年會試,有四個人參加了同一場,王守仁、唐寅、徐經、倫文敘。徐經有個後代叫徐霞客,唐寅就是唐伯虎,王守仁是王陽明,倫文敘是狀元,傳說他小時候窮,總是去飯店佘粥,後來他中狀元了,所以這種粥被稱為狀元及第粥。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狀元及第粥

18、萬曆年間就有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標註了新大陸,已經基本有了如今世界地圖的樣子。

19、明朝除了海禁之外,還有隆慶開關,走向開放,全世界的白銀大量湧入,後來誘發了白銀危機。

20、明朝士大夫相戲謔,多以對方籍貫互相譏笑。當時習俗稱畿輔人為“響馬”,河南人“偷驢賊”或“板腸”,山西人“瓜”,山東人“胯”,江南人“水蟹”,蘇浙及徽州人“鹽豆”,江西人“臘雞”,陝西人“豹”,四川人“鼠”,湖廣人“乾魚”,福建人“癩”,兩廣人“蛇”,雲貴人“象”(也許這就是最早的地域黑?)。

21、于謙被徐有貞害死,徐有貞被李賢算計,李賢有個女婿叫程敏政,程敏政因為一場科舉舞弊案被罷官,跟舞弊有關的考生叫徐經唐寅,徐經有個後人叫徐霞客,而唐寅有個朋友叫祝枝山,祝枝山的外祖父叫徐有貞。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于謙

22、東廠的太監拜的是岳飛,在他們看來,朝堂上的那幫文官都是和秦檜一個嘴臉,沒一個好東西,而他們內監,忠心可比嶽武穆。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東廠廠督“曹公公”

23、巡撫制度推廣以後,並不一定每個省只有一個巡撫,比如湖廣就有三個,除了湖廣巡撫,還有鄖陽巡撫和偏沅巡撫,江西還有贛南巡撫,他們是針對少數民族和流民設立的。崇禎朝還在戰區設立巡撫,比如登萊巡撫,密雲巡撫。

24、明朝有14天同時存在兩個正統皇帝,即英宗睿皇帝朱祁鎮和代宗景皇帝朱祁鈺,時間是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二月六日(2月24日)。

25、大明其實有三個首都,遷都北京之後,南京一直作為陪都在用,北京有的機構南京基本上都有一套。還有一個是中都鳳陽,老朱家的龍興之地。朱元璋派李善長主持了鳳陽皇宮的建設,面積比後來朱棣在北京修的皇宮還大一些,朱元璋一度想搬去鳳陽,不過劉伯溫一直強烈反對。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鳳陽皇宮

26、明成祖曾經冊封四方夷蠻並賜詩歌,冊封山勒石紀名,其中東方冊封足利義教(室町幕府三代將軍)為日本國王,賜詩歌並冊封日本一座東方神山,命令勒石紀名。這座山就是富士山。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富士山

27、為了剿滅農民起義軍,明朝曾經向滿清提議聯合起來,共同絞殺農民軍。甚至到了清軍殺到長江邊上的時候,史可法還在寫給多爾袞的信中探討聯合對付農民軍的可能性。

28、明朝作為禮儀之邦,極其注重倫理道德,例如明朝烈女節婦加在一起總共35829人,人數是元朝的48.3倍,是宋朝的130倍。

29、明長城西部終點設在嘉峪關的原因是這裡是明王朝的西部邊境,明王朝在嘉靖年間就放棄了嘉峪關以西的全部國土,包括漢文明寶庫敦煌。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長城

30、明朝的正式國號是“大明”,對,兩個字。同理,元、清的正式國號是“大元”“大清”。這些都不同於“漢”唐‘“宋”,正式國號就是“漢“唐”“宋”,“大漢””大唐”“大宋”中的“大”是修飾語。

31、明朝人近視怎樣辦?戴眼鏡,沒鏡腳的那種。《南都繁會圖卷》就繪有一名戴黑框眼鏡的老人。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南都繁會圖卷》

34、明朝人稱長頸鹿為麒麟,有以其形象繪製的《瑞應麒麟圖》存世。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瑞應麒麟圖》

35、明朝一共16位皇帝,可北京明十三陵只有十三位皇帝。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還有就是可憐的朱祁鈺被他哥下令葬在了玉泉山北。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明皇陵

36、“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這句話其實是朱元璋說的,韃虜是蒙古族,《喻中原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紀陳綱,救濟斯民”的口號,是朱元璋北伐的綱領。孫中山只是引用了朱元璋的話。

37、江南才子文徵明除了是畫家、書法家、文學家之外,還是個建築設計師,拙政園就是他設計的。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拙政園

38、明朝戶籍制度:老百姓必須要有戶帖,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不但要記錄鄉貫,丁口,年歲,還要詳細記錄家庭財產,比如:正房三間、碾房一間、下等薄田300畝;驢一頭,牛一頭!

39、明朝的王室就是元素週期表啊!

首先讓我們先看明朝皇帝的名字!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 明成祖朱

-- 明仁宗朱高-- 明宣宗朱瞻 -- 明英宗朱祁-- 明代宗朱祁 --明憲宗朱見-- 明孝宗朱佑 --明武宗朱厚-- 明世宗朱厚 -- 明穆宗朱載-- 明神宗朱翊 --明光宗朱常-- 明熹宗朱由 -- 明思宗朱由

朱元璋為了顯示自己是文化人,從此後子孫後代們取名字要按照五行相生的來啊!

也就是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所以第二代兒子輩是木字輩(朱標、朱棣),第三代孫子輩就是火了(朱允炆、朱高熾),以此類推。

但關鍵問題來了!

朱元璋還給他的孫子們規定了輩分,也就是你不光要帶偏旁,從第二個字開始是按輩分排的。

比如太子家是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而燕王家是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雖然每個家族遵從的輩分不一樣,但後代會越生越多啊!也就是同一代的皇室姓一樣,第二個字的家譜輩分要一樣,第三個字要求偏旁一樣,忽然發現字不夠用啊!

於是乎 各種生僻字出現,甚至造字運動開始了

高能預警!!!!!!!

截取了一些明朝王爺的名字:

秦王 朱公錫 永和王 朱慎鐳

封丘王 朱同鉻

魯陽王 朱同鈮 其子 朱安汞

瑞金王 朱在鈉 壽昌王 朱均鐵

宣寧王 朱成鈷 懷仁王 朱成鈀

長陽王 朱恩鈉 益陽王 朱恩銅

沅陵王 朱恩鈰 長垣王 朱恩鉀

慶王 朱帥鋅 弘農王 朱寘鑭

蒙陰王 朱帥鉀 韓王 朱徵釙

稷山王 朱效鈦 內丘王 朱效鋰

唐山王 朱詮鈹 其後 朱效鈀

新野王 朱彌鎘 伊王 朱諟釩

滎陽王 朱翊鉻 定安王 朱成鏻

臨安王 朱勤烷 楚王 朱孟烷

永川王 朱悅烯 安昌王 朱定烷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關於明朝的冷知識

元素週期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