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孙悟空 六小龄童先生应该包容一点

近日,网传吴承恩故居因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一事引起热议。

12月3日,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官方网站对此事发文澄清,表示吴承恩故居东侧于2004年兴建了独立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六小龄童家族将四代人收藏的数百件猴戏道具及《西游记》相关文物艺术品无偿捐赠给艺术馆展出,网传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孙悟空 六小龄童先生应该包容一点

这事说白了就是公众质疑纪念馆将吴承恩与六小龄童同等待遇对待,纪念馆最后说我不是那意思,吴承恩是吴承恩,六小龄童是六小龄童,是你们想多了。

初看新闻时我就觉着堂堂吴承恩纪念不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啊,这俩人一个是作者,一个最多算是文化普及推动者,不可能放一块让大家仰视吧。果然,人家纪念馆说俩人各是各的,根本没网友担心的那些事。

六小龄童本是好心,本着推动文化普及以及文化留痕态度捐赠写东西,于社会是件好事,为什么大家特别容易想歪想多呢?我个人表达个观点,是因为六小龄童过于强调西游文化的单一性。

文化是多元的。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中国就不能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孙悟空呢。每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认为正确或是独立体悟的感觉,如果每一部作品的解读变成了唯一,它便不再是文艺作品,而变成了一间普通物品。

六小龄童先生的课我听过,确实对《西游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正是一部作品的魅力,可以让研究者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提高。可不停的强调排他性是不对的,既然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那别人也可以有别人的理解,只要符合公序良俗法律道德要求,谁都可以出来说,哪有什么高低贵贱只分。所谓百花齐放,大致也包含着这方面的意思吧。

六小龄童先生不止一次抨击过他人对《西游记》的改编和理解,这正是大多数崇尚文化多元的公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公众更喜欢看到一个将孙悟空演至极致的老艺术家能放开门户之见吗,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文化,以包容的胸怀面对见解。

毕竟,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是大众公认的最传神的孙悟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