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管理?

管理就是決策、計劃、組織、執行、控制的過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核心是人。而所謂的管理者,其實就是通過別人完成你的目標。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

1、 坐得住:就是要能夠沉下心來,善於總結、規劃和進行反思。坐得住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境界。

2、 放得下:要放下領導的架子,地位和經驗主義。管理者要學會放下是說管理者應少用命令、控制、強迫等以上臨下的強制性方式管理,而多以平等的指導、協助、影響等溝通協調的啟發引導方式管理。

3、 聽得進:管理者要聽得進意見,無論下屬說的是對還是錯,先把心打開,把耳朵張開,聽進員工的想法、意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再給出意見和判斷,從而開啟一個和員工進行雙向溝通的渠道。

評判一位管理者是否合格,最簡單的標準就是他在所管理的團隊中,是否能夠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呢?簡單地說,合格的管理者的核心職責應該是:

1、明確目標和任務:

首先應設計好你團隊的目標,完善的你的推廣計劃,最後要告訴你的下屬,我們的工作任務是什麼

,應該怎麼去做,為什麼要這樣做,並帶領你的團隊實現這一目標。

2、 建立標準,合理安排、分配任務:

給每一個人一個做事的標準,每一條標準都可以量化工作任務,任務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並對組織內的各人員進行有效地分配任務和指派,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優點,真正實現人盡其才。

3、控制情緒、善於溝通,學會傾聽。

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應該先學會管理好自己的心情,然後控制住自己的表情,最後才能處理好事情。另外,管理者都要能夠察納雅言,接受下屬員工們的有益的建議,不能夠只是命令式、指令式的單向溝通。

4、 業績評估、激勵、賞罰分明:建立業績評估、考核機制,在任務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幫助下屬解決問題,要做到有效地引導,同時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約束、管理和考核。因人施管,對於執行效果好的下屬,要有一定的激勵,而對於害群之馬,則應該給予重罰,甚至可以“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5、 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

做好“傳幫帶”工作,即:傳授經驗,幫助成長,帶出成果,發現才幹,因材施教,培養新人,使他們迅速成長,成為合格的接班人。

傑克.韋爾奇說:“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其實,好的管理者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累,事必躬親的效果未必最佳!

適度地放權,實際上也意味著你已經足夠有信心,能夠用自己的處事哲學、企業文化讓你所授權的對象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處理問題。當你學會放權的時候,其實你的團隊管理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