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袁世凯是否真的登基称帝了?你怎么看?

红土湛江海明君


袁世凯登基称帝是史书中明确记载了的,但是这个皇帝没做多久,只当了83天。就是这83天皇帝,让他这个人的历史人设成为了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袁世凯的履历,1859年出生,祖上多是地方豪强,他出生时家里家境殷实。叔祖袁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官至漕运总督。父袁保中系地方豪绅。叔父袁保庆曾在其叔祖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总之,家里世代都是做官的,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叔祖还算是半个勤王保家之臣(不知道捻军的可以查查资料)。

家势不错,养父虽然是武官,但是袁世凯一开始也是算饱读诗书了,先后在济南、南京、北京等地读书,但是直到20岁还没有考中乡试,这才回到了家中的老本行,弃文从了军。其间,袁世凯仰慕李鸿章,觉得洋务运动能救中国,想投靠李鸿章门下,却因为“学历”不够而被李鸿章拒绝,就有了后来的袁世凯。这和当年曹操投何进很相似,因为不被看好,反而后来成就了大事业。可见,受打击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袁家正式发家是从道光年间,至袁世凯已经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袁家世代在官场中的经营为袁世凯后来的军政生涯打下来了良好基础。袁世凯自被李鸿章拒绝之后,没有灰心,而是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吴、袁两家本是世交,这里也成为了袁世凯发家的起点。

乱世之中,掌握了军权,又有了才华,还有眼光,自然会飞黄腾达。袁世凯就是这样的人,在1882年的朝鲜壬午政变中,袁世凯在吴长庆手下,率领一只偏师立下大功。被吴长庆赞扬“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并且报以首功,就这样,袁开始进入了统治者的眼中。而后留镇朝鲜,又得其民心,朝鲜人士称赞他:“明达夙成,留京师(汉城)期年,大得都民之心”。1884年甲申政变,驻朝日军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 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这件事情延缓了日本图谋中国的野心,在客观上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袁世凯在朝鲜12年,做的有声有色,清廷内部虽然有人弹劾他,但是由于受到李鸿章重视,一直在朝鲜屹立不倒。最后到1894年,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袁不得化妆成平民回国,这也看出他对局势变化的有着清醒的认识。

回国后,因为前期的表现好,被李鸿章保举督练新军,这里就是历史书上著名的小站练兵,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的开篇之作,后来在中国纵横数十年,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袁世凯在期间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清廷也因为新军而对袁世凯日渐倚重,后来使得袁世凯成为清朝的肱骨之臣。成为肱骨之臣之前,袁也干了一件让史学界争议的事情,那就是他告密谭嗣同劝其兵变,直接导致了戊戌六君子的被杀,而至于是否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还有待考证。

40岁时,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1900年,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在他的带领下山东省加入了东南互保,避免了山东省遭遇战乱,保持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保卫了国家。可见其有大略,能看清局势。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廷实行新政,(虽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清廷的一些政策、措施为后来的民国储存了一批人才。袁世凯是极力拥护新政的,190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另外,袁世凯大力襄赞新政,包括废科举、督办新军、建学校、办工业等,第一支中国警察队伍亦于天津成立,也筹划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这些都是中国的近代化必不可少的,也是袁世凯的重要贡献。

1908年,摄政王载沣觉得袁不是可信之人(因其背叛了维新党),袁被迫回家赋闲。直到1911年清廷皇族内阁解散,袁才重新进入政坛。但是随后辛亥革命爆发,清朝就快嗝屁了,清廷派袁世凯就任湖广总督,袁世凯则和革命党人边打边谈,而当时,革命党人的军力不够,已经节节败退,无论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最后在他的带领下,北洋将领通电共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虽然袁不是关键人物,但是他对于全国能够通过这种半和平的方式走向共和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的。

在历史书上,袁最受抨击的事情是告密事件、指使刺杀宋教仁、签订二十一条、以及最严重的也是将背负千古骂名的称帝事件。告密事件乃形势所迫不得已为之也可以理解;宋教仁事件疑点重重也不做讨论;但是二十一条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得日本在华的殖民权利扩大,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令人更为生气的就是袁称帝,以往总是有人说袁称帝多少是属下的原因,大有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意思,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这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行为,就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更据袁世凯组织制定的《新皇室规范》,其中包括“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治官员;永废太监制度;永废宫女采选制度;永废各方进呈贡品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袁想在中国搞君主立宪,但是革命党人怎么会同意。。

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也是袁的称帝,使得中国陷入了数十年的军阀争斗阶段。

袁为中国近代的军事、经济、教育、政治方面做出过很大贡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禁毒禁赌,还捍卫了外蒙领土以及清政府的原来领土,拒绝麦克马洪线。但是签订的二十一条却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后来又称帝的行为则让其看起来更加“反派”。

袁世凯的称帝行为是历史定论的,即使是《新皇室规范》依旧无法掩盖其称帝的行为,我们应当承认其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但是功劳不应该作为其掩盖称帝的这种逆潮流而为的借口。


拖刀石


中学时期上历史课,里面的袁世凯简直是个一无是处的卖国贼,让人痛恨不已。现在冷静的重新审视,发现袁世凯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下,好像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对袁世凯,他的称呼可太多了:袁项城,是借用他的祖籍地;袁宫保,是因为清廷所封"太子少保"衔,在当大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大总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大总统提;洪宪帝,这个就有点不太光彩和不得人心了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一共也就83天;窃国者,从民国起一直被叫到了新中国,甚至现在的历史教科书里还这么称呼他。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的袁张营。家境殷实,自小便喜爱兵法,立志将来要成为“万人敌”,沙场建功保效国家。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多年间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次次不中。1882年,又遇乡试之年,袁世凯本欲应试。但大清朝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鲜国王李熙之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利用军队叛乱。朝鲜王妃闵妃一党与大院君有隙,请求清政府出兵平乱。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平乱,这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武弃文的岁月开始了。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政权,驻朝的小日本随即蠢蠢欲动,意欲挟制朝鲜王室。

国王李熙一看没招儿了,再次向清政府求助。袁世凯不辱使命,指挥清军跨作战,平息政变,击退日军。袁世凯不仅打退了小日本的渗透势力和阴谋,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而且也推迟了中日大战爆发的时间,可以清政府没有把握好这争取到的10年时间。

实战中的袁世凯看到了旧军的弊病,极为重视新军的建设,制订了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制度、组织编制、军官制度和训练制度、粮饷制度等诸多方案,大胆采用近代西方的先进技术。

光绪21年(1895年),袁世凯正式接替胡燏棻,开始在小站督练新军。这支新式部队采用近代德国的陆军制度,并全部采购和使用新式武器,非常有战斗力。1899年,袁世凯利用镇压义和团的机会,乘机扩大自己的实力。1901年,张之洞在南京编练的自强军,被袁世凯并入新军,成为他的囊中之物。1905年,袁世凯终于训练出了六镇的北洋新军,这是清政府当时的最精锐部队,共计7万多人,也就是影响中国数十年的北洋系的基础。

而且,袁世凯的新军不光战斗力强,更主要的是只服从于他,即便是自己称病在家期间,都没有人可以随意调动。他直接训练和培植的一批亲信,实现了对新军的完全控制。

这些人,以后个个都是左右历史的人物,如徐世昌、冯国璋、曹锟、段祺瑞、王士珍、张勋等人,可见袁世凯选人和用人的眼光多么老辣。

当然了,北洋新军逐渐成为袁世凯的个人政治资本,使其成为北洋军阀的始祖。后面袁世凯之所以能逼迫革命党人孙中山退位,全因自己手上有兵有枪。

你或许想不到,袁世凯居然还是近代教育奠基人。废除科举考试的始作俑者就是袁世凯,或许和他长年不中有关系吧,呵呵。不过,他的确是大力倡导新式的西学,反对无用的科举取士制度。著名的山东大学就是由袁世凯创立的。

在辛亥革命之下,清王朝宣布灭亡,国内政局不稳。沙皇俄国借此机会,不断挑唆外蒙古独立,从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

不仅如此,沙皇俄国又开始教唆内蒙古和呼伦贝尔独立。对此,袁世凯非常的不满,并立即展开了与沙皇俄国的一系列磋商,为逼退沙俄的挑衅之势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最后,沙俄只能暂时收敛了对我国的分裂之举。

该死的英国佬,不远万里也要来欺负中国。为了把西藏从我国分离出去,可谓是不遗余力。袁世凯当然不会容忍西藏的独立,但是又不能直接向英国开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了。袁世凯对外与英国人进行谈判,暂时答应一些人权、贸易方面的要求,延缓其分离西藏的势头;对内则积极安抚西藏的各种教派和宗主,扶持亲中央的势力。最后,在袁世凯的内外并举之下,英国佬分裂西藏的念头也化为泡影。

接下来谈谈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历史课本说他卖国求荣,出卖中国。可这是真的吗?弱国有外交吗?

1915年,小日本乘着中国政权更替,时局不稳而西方列强又忙于一战之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此时,袁世凯深知如果日本一旦出兵,中国绝对无力抵抗,战败之后结果估计会更惨。

于是,从1915年的2月2日到5月7日,历时105天,就“二十一条”内容与小日本尽力争取,殚精竭虑。终于耗到列强出面干涉,小日本迫于压力做出让步。尽管《二十一条》绝对不是平等条约,存在丧权辱国之条款,但是,弱国无外交的道理谁都懂。胡适曾经形容:“二十一条的签订,算是弱国外交的胜利。”

最后,也就是袁世凯最被后人诟病的时刻到了。

1915年12月,他宣布登基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这就过分了!谁都不会答应,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1916年6月6日抑郁而亡,葬于河南省安阳,时年58岁。

袁世凯虽然领盒饭了,可他留下的北洋军却还生龙活虎,而且相互看不顺眼。于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导致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新军阀蒋介石接手国民政府后,开始了数次的北伐战争,直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才标志着北洋军阀时代的彻底终结。

纵观袁世凯的一生,他对于国家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进步的确起到过积极作用。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经这样评价:“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

即便他不是一个受人敬仰的历史人物,但也绝对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


文史不假


应该说,袁世凯一世伟业旧葬送在‘’称帝‘’这件事情上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历史不能开倒车。一辈子工于计的袁世凯为何要称帝当皇上?何以如此啊!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袁世凯的确‘’称帝‘’了,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从法理上上说,只能叫复辟。在公元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参众两院提议,废除共和,改君主立宪制。并自立称帝。定国号‘’中华帝国‘’(很大气)从第二年为‘’洪宪元年‘’。洪字取自朱元璋洪武之洪。宪字取自帝国宪法之宪。也算吉利。但袁世凯帝制仅仅存在83天就宣告失败。也彻底葬送了袁世凯的政治生命。在1916年3月23日撤销帝制。但为时已晚。全国一致声讨。同年6月6日。袁世凯忧愤而亡。一代枭雄就此病逝。


都说曹操一生最大的精明就是没有称帝,而袁世凯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称帝。用功高孟德,祸比董卓,八个字形容最贴切不过。就推翻满清封建统治而言,袁世凯的功绩不亚于孙中山。和平解决国家体制问题是袁世凯的最大功绩。避免了中国进行法国式的暴力革命。

但袁世凯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称帝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确实有有恢复君主立宪制度社会舆论。但问题是谁当都可以。就是不应该袁世凯当皇帝,首先是满清遗老遗少就不答应,在他们眼里看来袁世凯就是曹操。你袁世凯是满清‘’宰相‘’在满清遗少眼里就是袁世凯出卖了大清。满清派人对冯国璋说,只要你反对袁世凯,我们就选你当副总统。


而在革命党看来袁世凯由总统而当皇帝是背板革命。称帝不过几天,云南独立,各省纷纷自治。反对力量之强大,完全出乎袁世凯的意料。袁世凯称帝是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但一世精明的袁世凯为何要开历史倒车? 原因就是袁世凯个人野心的膨胀,一旦权力没有受到制约,必将发生扭曲。但袁世凯的主观愿望也是有的,也希望把国家治理好。关键是中国人的封建意识太浓厚了。帝制思想的土壤太丰富了。这个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但国家民众的民主意识已经唤醒。这种帝王思想就必然日薄西山,回光返照而已。华夏已经没有帝制的土壤了。袁世凯为了掌握更大的权力,采取称帝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缺乏现代国家和宪法意识,缺乏民主思想。权谋与心机始终萦绕在袁世凯的脑子里。袁世凯也缺乏现在国家意识和宪法观。这不仅是袁世凯个人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称帝是肯定称了,这点没得洗,不管有再多理由,袁世凯确实是做了称帝的举动,这也是他的败笔之一。


不过他称帝这事确实也挺坑的,袁世凯这个人怎么说呢,历史人物向来都是很复杂的,尤其到了他那种地位。他建立新式军队、设立警察、发展工业、筹钱督京张铁路、宁可压缩军队也要推广免费小学、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是他先进的一面,同时他脑袋里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他始终认为总统不过是换个身份的皇帝,自由平等什么的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这也是他落后的一面。他可以说是一个一只脚踏入近代,另一只脚仍留在过去的人。

如果我们不开上帝视角来看当时的话,那会儿的中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究竟是共和好还是立宪好谁也说不清,鲁迅先生就在《阿Q正传》里就写过阿Q甚至一度认为辛亥革命就是反清复明,议会是用来做什么的?选举该怎么选?哪些人应该有选举权?都还在摸索之中,然而会的议员都是什么德行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国家内忧外患,外国人在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了,一帮议员还在议会里吵来吵去不干正事。所以处在那个时代的人很难不对所谓的“民主”提出质疑。

当然这也不是袁世凯可以称帝的理由,因为他称帝很明显是出于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非为了人民。虽然他称帝也有受身边各种人的怂恿的影响,但他终究还是没能跳出那个时代,最终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的了,要不然也不会留下“他害了我”的遗言了。

写到这突然想起一句诗:“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若是袁项城在1912年去世了,评价怕就是千古完人了。历史,还真是有意思啊。


顺便想说,袁世凯称帝这点就是他的污点,没有任何可洗的地方。因为当时同样有一批生于旧时代的人却跳出了传统的束缚,两只脚都踏进了新时代为人民而战斗。从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2132年了,帝制早就该到了它消亡的时候了,老百姓过了那么久苦日子,不该也不当再有个皇帝在头上了,再压下去,脊梁骨会被压坏的。


雁随人


首先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将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并建立中华帝国,由于国内多方势力的反对,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君主立宪国体,改元后仅82天(1916年为闰年)帝制便以失败收场。同年5月6日袁世凯同意将辞退大总统之位,但还来不及实现就于6月6日病逝。

回顾他的一生,他为华夏做出的贡献也非常多,十分的重要,如设立警政、司法现代化等。他拥有强大的个人魅力,是当时唯一一个能救四万万人民于水火的强人领袖。

但是他对华夏的伤害远远大于他的功劳,鄙人认为“称帝”是袁世凯一生最大污点,他的称帝让共和离我华夏越来越远,对后来的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起到一个开头的作用,他就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万难收拾。




反惑小声


袁世凯是清末新政的领军人物,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同步和接轨。袁大总统以和平的方式推翻了清朝腐朽没落的统治,礼请清帝溥仪退位,在中国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改朝换代没有造成千上万人的无谓牺牲。同时兴办新式的教育山东大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乱世之能臣!

但到了晚年1915年前后,在筹安会六君子杨度、严复、孙毓筠、胡瑛、李爕和、刘师培的极力提倡下,于1915年12月23日确实身穿皇帝的新装,在上万人的前呼后拥下去天坛祭天,并定于1916年1月1日元旦这天正式登基坐殿当皇帝。

当时文武百官心气很足,财神梁士诒、军师赛诸葛夏寿田、顾鳌等在精神财富和文化理论上支持鼓动袁世凯当皇帝。军队的朱家宝、周自齐、曹汝霖等将军在安全保障上坚决赞成袁世凯称帝。

到了后来袁世凯也觉得被忽悠了,文武百官都各怀心腹事,不值得重用,在弥留之际提出了三个继承人: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并没有像皇帝那样传给同族。这一点也是可圈可点的。总之: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京通笑看风云


他称帝的史实毋庸置疑。称帝之举同时也是他的开挂人生历程中由巅峰极速滑落的转折点。就如同登山那样,称帝之前他由科举落第后的体制外边缘人物到吴长庆的军营中打杂起步,一步步成为朝鲜的主宰者,进而成为清末实力最强的权臣,再通过小站编练新军,成为北洋军阀的统领。辛亥革命后,又凭借超强的实力和手腕,促成了清帝退位和南北议和,并登上了总统之位。这之前他所作所为大多顺应了历史发展大势,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但面对当时国家的混乱状况,许多国人期望能有个强势人物出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大治。而中华数千年帝制所形成的传统习性不可能随帝制的推翻而在短期内轻易改变,以杨度、严复等筹安会六君子为代表的守旧势力,便认为称帝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项,鼓吹帝制的诸多好处。当然这只是外因,最主要的还是袁世凯自己心中有挥之不去的皇帝梦,此前非不愿也,而是不能罢了。在登上总统大位,掌握国家大权后,既有一手打造的北洋军队支持,又有一批社会名流劝进,他也就欣欣然登基了。没想到称帝实为开历史倒车,不但社会各界反对者远远多于支持者,就是北洋军阀内部也因他称帝断送了许多人的升迁之路,遭到了段祺瑞等高层的反对,特别是一些本来是他心腹的地方实力大员也陆续加入了反对者行列,比如陕西的陈树藩、四川的陈宦和湖南的汤芗铭,结果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制,不久便一命呜呼。当时有高手以中药名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之事拟了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送名二陈汤。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而实际上,历史中因一步走错而将一世英名彻底葬送的英雄人物并不鲜见。毕竟量变到一定程度,一棵稻草也能压倒骆驼,真理往前一小步就是谬误。


农信史志


我们评价袁世凯是个反面人物有两件事。一件事戊戌变法的时候,在紧要关头,改革派要袁世凯发动政变,逼迫慈禧归政光绪,但是最后改革失败,慈禧提前发动政变,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变法失败,康梁流浪海外,一致认为是袁世凯的告密,才导致变法失败的。第二件事就是1915年12月袁世凯恢复帝制,建国改元,最后在风雨摇摆中,心力交瘁而死。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从底层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能当上民国第二任临时总统不仅是因为他手握重兵,大权在握;更重要的是他在庚子之役后,在中央实实在在的做出了成绩。这时候大家推他,是众望所归。唯有袁世凯可以各方平衡当时中国的局面,这是历史的选择。

至于袁世凯在后来复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黄袍加身,与时代的车轮向背,最后导致北洋系的分裂和整个国家的分裂。


励志90


历史上袁世凯是想做皇帝,也宣布了做皇帝,但是实际上他就没有做成皇帝。


谭论古今


当然是真的,但是袁世凯低估了革命党人,他认为革命党无能力推翻他,结果却很快失败,终于身败名裂。有人说袁世凯称帝只是要“君主立宪”,不是要直接执政,那么清末 光绪皇帝 的维新变法也是要 君主立宪,袁世凯为什么要向慈禧告密破坏变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