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課堂內外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桃李國學苑”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公元1283年,文天祥被元朝統治者殺害。他在英勇就義之前,向南跪拜,再次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然後從容赴死。死時他的衣帶上寫有這樣的話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死時雖然年僅四十七歲,但他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節操,他殺身以成仁的人格精神,他充塞天地的浩然正氣卻一直流傳到今天,激勵著後來的仁人志士。

文天祥的人格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的人格精神。如果我們向歷史的源頭追溯,就會發現這種精神的形成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古代士人的精神底色,離不開孟子的建構。孟子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了先秦士人的精神覺悟,張揚了“大丈夫”人格精神的旗幟,為後世確立了明確的精神道德規範。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大丈夫,今天一般理解為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孟子筆下的大丈夫卻不止於此。孟子有個學生叫景春,他認為當時的縱橫家公孫衍和張儀就是真正的大丈夫。因為他們發起怒來,能以口舌挑起諸侯之間的戰爭,造成流血千里、伏屍百萬的慘狀,即便是諸侯們,也都會害怕;當他們心平氣和時,天下就會平安無事。可是孟子並不同意景春的觀點,他從“禮”的角度舉例,認為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應當用義來進行教導。而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則會訓導她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謹慎,不要違背丈夫,當婉順從人。公孫衍、張儀之流為了竊取權勢,順從諸侯爭霸的意圖,不過是“以順為正”,也就是把順從當作個人行事的準則,卻罔顧仁義道德。這種做法只不過是“妾婦之道”,連丈夫都不算,何談大丈夫?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樣呢?大丈夫應該“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廣居本義是寬大的房子,比喻仁;正位指正確的位置,比喻禮;大道意為大路,比喻義。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他住的是“仁”這個天下最廣的安宅;立的是“禮”這個天下最正中的位置;行的是“義”這個天下最寬闊的大道。居仁由義,以天下為己任,得志時便與老百姓一同前行;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守自己的原則,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最後孟子還洪鐘大呂般發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最強音。堅守仁義道德、堅持自己的志向,富貴不能使其驕奢放縱,貧賤不能使其改移節操,強權不能使其屈服意志,這樣的人才配稱作大丈夫!在孟子眼中,有道德價值作支撐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由道德精神貫注而成的人格才是真正獨立的人格,否則算不上是大丈夫!文天祥不就是這大丈夫人格最好的典範嗎?

大丈夫人格的典型外在表現就是不動心。不動心是一種內在的堅定,是在權勢利祿和外在否定性力量面前的自我保持。正所謂大丈夫不怕人,只怕理,無論是面對誘惑還是威脅,都能夠修煉自己的心志,堅守自己的人生準則,不改變內心的道德標準。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學習認真,愛鑽研老師的學問,也為老師不得志的一生惋惜。他問孟子說:“如果讓您擔任齊國的卿相,這樣就能實行您的主張了。那麼您因此建立了霸業或王業,也都不會感到奇怪了。如果這樣,您動心不動心呢?”霸業指用強權來統一天下,王業是指依靠道德實施仁義統一天下。面對建功立業的誘惑,孟子堅守了自己的本心,斬金截鐵地回答:“否!我四十歲時就已經不動心了。” 孟子堅守仁義,勇擔道統,有“捨我其誰”的大勇。他也是典型的大丈夫精神的化身。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如何培養大丈夫人格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氣”——涵養浩然之氣。愛動腦筋的公孫丑同學經常提出一些好問題,激發老師的思考。他恭敬地問孟子:“老師您擅長什麼呀?”對學生的問題,孟子也很認真地回答:“夫子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公孫丑非常敏銳,抓住了要害,放過了“知言”,只就何為“浩然之氣”進一步請教。孟子雖然覺得這個問題不太好講,但還是認真地解答:浩然之氣最盛大也最剛正,需要“以直養而無害”。直就是正直,用正直的底色去涵養而不加以妨害,做人處事出自公心,不履邪徑,不欺暗室,長此以往,言行表現自然而然就充滿了正義的力量,最後浩然正氣自然充盈於天地之間。

以直養浩然之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所以孟子說“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義指在具體情況下既適當又正當的作為。它從正義出發,遵從良知,用道德與智慧做出勇敢的抉擇。而道指人類社會共同的規範,通常體現在禮與法之中。沒有仁義道德,浩然之氣就會露、就會“餒”。餒就是空虛的意思,這樣浩然之氣就不會形成了。

涵養浩然之氣僅僅配以仁義道德還不夠,還需要做到聚合積累,也就是每一件事情做得都合乎義,浩然之氣才能“集義而生”。簡單地說就是多行仁義之事才能砥礪風骨、涵養正氣。當心中正氣充沛時,道德精神世界就能夠抵禦現實的功利得失。如果只是偶爾做幾件符合仁義道德的事,那麼浩然正氣連偶然也不會出現了。因為,一個人“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慊指誠意,一旦你的行為不誠於心、問心有愧,浩然之氣自然而然就會缺乏力量了。

間,就成了偉岸的“大丈夫”。

由孟子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所謂浩然之氣,就是由仁義道德之心所孕育、所生髮,又作用於外在客觀世界的生命之氣。這種生命之氣養存於心中,流貫於血脈,形成一種內在的充滿自信的氣勢,最終外化為一種偉岸的人格和凜然的氣概,在危難時刻就會迸發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道德勇氣,展現出偉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於己體現為對個人尊嚴、內在節操的堅守,於民族於國家則體現出“捨我其誰”的擔當。一旦一個人具有了這樣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或威脅,都能處變不驚,堅忍不拔,做到“不動心”,堂堂正正屹立在天地之間,就成了偉岸的“大丈夫”。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構建了士人的文化主體精神“大丈夫”人格,這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這種用浩然之氣涵養出來的人格以仁義為底色、以剛正為核心、以不動心為外顯,影響、滋養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他們用這種人格在歷史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人”字,鑄就了中華民族輝煌的篇章。

經典原文選讀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選文一 何為大丈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選文二 不動心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孟子•公孫丑》)

選文三 浩然正氣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孟子•公孫丑》)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課堂內外》主創團隊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主持人&作者

徐德琳

美編吳若彤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taoliguoxuetang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總監:楊春俏

[email protected]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课堂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