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守城兵力不下萬人,周邊衛所明君尚不計算在內。但就是這樣幾十個倭寇,居然大張旗鼓地進攻,上演了一幕以寡凌眾的鬧劇。

事出倉促,而且對敵情一無所知,南京舉城鼎沸,軍民皆驚。南京最大的官兵部尚書張時徹匆忙下令關閉城門,並命令市民自備糧械,登城守衛。當時的目擊者,時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是這樣描述的:

賊才七十二人,南京兵與之對戰兩次,被殺了兩個把總、兩個指揮,士兵死了八九百,倭寇卻一人未損。南京城十三道城門緊閉,傾城百姓上城守衛,人家走了都不敢解除戒嚴。這簡直就是朝廷的恥辱。

當時,明代著名學者歸有光也在南京城內科考,對此也是感概不已:“平昔養軍果為何?”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關於這夥倭寇的人數,史料記載不一,有稱五十三人,有稱六、七十人,有稱七十二人。五十三人之說的《籌海圖編》作者鄭若曾在抗倭總督胡宗憲幕中,戰役記載都是出自軍方塘報,應該比較準確。

小編有幸去過南京,對南京堅固複雜的明城牆略知一二,對於當時冷兵器時代的士兵,這樣的城牆簡直是怪獸。當年湘軍圍攻太平天國十年而不破,可見一斑。僅憑几十人和冷兵器就發動進攻,只能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了。不管怎麼說,這股倭寇創下了史上攻打南京的兩個之最:最小的部隊,最不自量力的進攻。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一個活口都不能留

“豬突猛進”到最後終成強弩之末,八月十二日,五十三個倭寇在大批官兵追擊下,越過武進縣境,抵達無錫慧山寺,一晝夜狂奔一百八十餘里,可見其身體素質。

這夥倭寇之所以最後落入官軍的包圍圈,還是兩個老百姓的功勞。當時他們到了無錫,想取道常熟,去和拓林的另一股倭寇會合,就抓了兩個當地人做嚮導。常熟在無錫北面,這倆人卻故意領著他們往南走,一路上遇到路人就悄悄告知說:“倭寇到了,你們趕緊報告官軍,他們已陷入絕地,快來擒拿!”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倭寇最後走到了蘇州滸墅關,蘇松提督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數千官兵佈下了天羅地網。陸地上、太湖邊都佈下重兵。曹邦輔是嘉靖年間素有“知兵”之名的大臣,後來還負責薊遼等地的軍務。他親自出陣,重兵佈防,殺雞用牛刀,完全是因為這群倭寇太過猖獗了。

以逸待勞的官軍終於和倭寇正面接戰了,在曹邦輔的嚴令下,“士皆骨慄,殊死戰”。猝然相遇,官軍奮勇上前擒斬了二十七人,剩下的倭寇逃走到靈巖,奪了幾艘民船準備從太湖逃走,不料見到太湖上的官軍船隻和旗幟,沒敢渡過去,棄船步行到了橫涇前馬橋,躲進一間民舍。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官軍團團包圍民舍用火攻,倭寇抵擋不住拼命殺出一條血路,跑出一大段路後,散開藏在田禾中。官軍四處找尋不得,都以為他們逃走了。就在這時,一個官軍頭目武生車梁用手摸了摸地上一具倭寇屍體,發覺還有餘溫,知道倭寇沒逃遠,又看見田裡“草露微動”,就讓手下官兵齊聲大喊:“賊人躲在田裡!”這招打草驚蛇果然有效,喘息未定的倭寇果然受驚出奔,被悉數擒殺,沒有一人逃脫。可惜那兩個帶路的英雄“王小二”也已慘遭倭寇亂刀分屍而死。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行程數千裡,不掠財、不姦淫、不殺平民,官兵傷亡四五千人,殺死明朝一御史、一縣丞、兩個指揮、兩個把總,最後全軍覆沒。在異國他鄉,這種自殺式攻擊的目的何在?據曹邦輔和鄭若曾的分析,他們都認為這一小群部隊是倭寇的偵察部隊,其志在於“大舉入寇”。這個觀點顯然還是缺乏佐證,而且偵察兵用不著攻城引關注吧。

這一小群倭寇無所畏懼地長驅直入,就好比一柄鋒利的尖錐,刺進了明王朝這頭臃腫、懶散巨像的中樞神經。區區五十三個倭寇的翻江倒海,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應該深深地警醒著中國人,可惜人總是善忘的,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甲午戰爭的失敗,抗日戰者的猝不及防以及南京大屠殺了。

歷史總是相似的,今天的我們不要因為生活在和平時代就放鬆警惕,而應時時關注我們這位不安分的鄰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五十三個倭寇是如何刺痛了大明朝的中樞神經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