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为往圣继绝学,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土鳖君永远在路上。欢迎走进“土鳖君简知识”,如蒙所爱,请点击一下关注,谢谢!!!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他本是一位侠客,但被人记住的只是诗词。

他本应马革裹尸,奈何雄心难酬。

几度梦回吹角连营,

只能醉里挑灯看剑。

本该了却君王身后事,

无奈流落稻花香里说丰年,

把栏杆拍遍。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辛弃疾

一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

一个做《美芹十论》,本应沙场秋点兵的将领。

一个精忠报国,壮志难酬的老兵。

最后只落得在灯火阑珊处苦喊杀贼。

中国历史舞台从来不缺乏牛人。

但是敢把疾病二字放到自己名字里的牛人,土鳖君脑海里只能翻出三个。

一个是封狼居胥,勇冠三军的冠军侯—霍去病。

一个是大破匈奴,都护西域,中兴汉室的汉宣帝—刘病已。

最后一个便是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南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

巧的是这三位仁兄,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英雄。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壹— 男儿何不带吴钩,绝地不忘家国仇。

公元1140年,南宋沦陷区,济南。

一位牛人的哭声划破长空,响彻大明湖畔。

是年,完颜亮大举攻宋,岳武穆挥师北伐,一举收复河南,换得小朝廷短时心安。

是年,暖风更加熏得游人醉,杭州歌舞更胜汴州。

但是,作为金占区的济南却是另一番景象。

像汉将军李陵一样,一群宋臣,在刀枪的逼迫下出任了伪齐政府(乃金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建立的傀儡政权)和金政府的官职,却有一万个草泥马在心中咆哮。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王师北定中原日,怎奈何北望王师又一年。

辛弃疾的爷爷辛赞便是其中一员。

勉从虎穴暂栖身,秋水望穿也不见雄师南来,辛知府只能化悲痛为教育,将一腔热血赋予孙子辛弃疾。

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金人的压迫和屈辱中度过,是在爷爷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度过。

年幼的辛弃疾心中早早的种植下平家恨、报国仇的伟大志愿。

炎黄地,多豪杰,以一敌百人不怯。

人不怯,仇必雪,看我华夏男儿血。

男儿血,自壮烈,豪气贯胸心如铁。

手提黄金刀,身佩白玉珏,饥啖美酋头,渴饮罗刹血。

勤学苦练,只为仗剑走天涯。闻鸡起舞,不想白了少年头。一代豪侠,便在刀剑声中挥洒着自己的热血青春。时刻盼望着提兵刃,杀敌人。

—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如此磨砺了21年,终于等来了一试锋芒的机会。

男儿应向重危行,莫让儒冠误此生。

1161年,济南农民耿京登高一呼,号召组建抗金义勇军。年方21的辛弃疾,立刻相应号召,拉起2000多名小伙伴投奔义军。

也许还是太年轻,此时的辛弃疾在耿头领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满腹诗书的文弱少年,仗要打,文书也不能少。秘书的活还是比较适合这个小白脸的,骑马打仗还是交给那些红脸的厮杀汉子吧。

满腔热血的辛弃疾只能在以军营中当个抄写文书的文书(掌书记,从八品)。

就这样,辛弃疾在义军帐中度过了抄抄写写、碌碌无为的一年。

转眼秋风又起,战马又鸣。一腔热血终不能当饭吃,不能当箭射。深处绝地的义军,已经快到了弹尽粮绝,山穷水尽的地步。身陷孤岛之中的耿京只能向南宋朝廷求援,以求朝廷能派军相助,两面夹击,以解义军之困。

耿头领环视账内,只有小帅哥辛弃疾适合跑一趟。

辛弃疾也不负重托,单枪匹马跑到临安,面见宋高宗。高宗见到义军使者也十分高兴,立马降旨,提供编制和机构,将杂牌军招安为正规军。

不辱使命的辛大侠都没来得及欣赏一番三秋桂子,十里风荷。肩负着朝廷的重任和君父的谆谆教诲,马不停蹄的赶回济南。

正在策马狂奔的辛大侠万万没想到,在他返回济南的途中。耿头领已经被内鬼张安国所杀,吹角连营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风尘仆仆的辛大侠带着圣命回到营地。没有欢迎的鲜花,没有激动的掌声。只有仅存的50个生死弟兄在空地上愤怒的望着金营。

这一刻,热血冲进了头颅,怒火充斥着胸膛。杀!杀!杀!只有杀贼才能平复心中悲怆。

是夜,辛大侠带着这50名死士冲入了叛军大营,如秋风扫落叶,如饿狼如羊群,如猛虎下山岗,如神兵降凡尘。

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张安国做梦也想不到,五万军马在这五十位决死勇士面前皆如待宰猪羊。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大帅的位子还没做热乎,就成了阶下之囚。

而辛大侠也没想到,这个快意恩仇的夜晚终究成为他抗金生涯的封刀之作。

把敌酋压在马后,辛大侠调转马头,狂奔千里,将张安国押至临安正法。

—叁— 年少万兜鍪,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一时间,五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少年孤胆英雄名满杭州的大街小巷。满朝文武、市井百姓涌上街头,都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南宋版的常山赵子龙。

在辛弃疾脑海中千军万马、吹角连营、北定中原、拜将封侯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抛头颅、洒热血、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也在所不辞。

但命运对于辛大侠来说就是用来开玩笑的,当他还在幻想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时候,一道任命飘然而至。

“鉴于你在抗金斗争中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突出表现,任命你为江阴签判(签判,官职,宋 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大约相当于秘书长。),以资鼓励。希望你在地方行政工作中继续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将江阴治理的井井有条,钦此。”

恐怕辛弃疾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一代豪侠再一次被委任为秘书。怎奈何本该提刀杀敌的手又握住了公文府报的笔。

满腔热血终成一曲《凉凉》。

打回济南府,活捉金兀术的愿望竟成了终生遗憾。

自此,辛大侠再也无缘踏上齐鲁大地这片仍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故土。

在政治斗争中还算学龄前儿童的他并不臣服于命运的捉弄。

位卑未敢忘忧国,壮志未酬的大侠仍然想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怎奈何麾下无一丁半甲,只能把眼前的纸当做战场,手中的笔当做兵马。在江阴任上,他夜以继日的写就了《美芹十论》和《九议》等兼具兵法、策略、民政于一体的条陈建议,上报朝廷,以求老天开眼。业余时间也在抓紧苦练武功、强身健体,时刻等待朝廷召唤。

事实证明,此时的辛大侠真的很傻很天真。此时得南宋正是是奉行绥靖主义的主和派当权,临安的达官贵人们正忙于在山外青山楼外楼边上欣赏西湖歌舞。

哪个愿意刀兵破坏了自己的安逸。既然岁月静好,那暂时让他现世安稳吧。

偏偏辛弃疾、宗泽、陆游这群孙猴子一样的人,唯恐天下不乱,上蹿下跳的要大闹天宫。这些人必须靠边站。同时靠边站的还有各路勤王兵马,因害怕义军聚众滋事,他们竟然被全部打散,诸位豪杰都变成了流民。

决策者的不作为戳破了梦幻泡沫破灭。

万念俱灰的辛大侠只能放弃情怀,委身东南一隅,十二分不情愿的投身于仕宦生涯中。那曾想在官场上越陷越深,此后近20年,辛大侠调动近30次,转战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官越做越大,但梦想越来越远。

辛大侠只能夜深人静的时候,愤恨的吟出: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来怀念当年的峥嵘岁月。

四处为官的漂泊生涯中,让辛大侠逛遍了南宋的大好河山。每到一处,辛大侠必登高望北,用手中的狼毫书写心中豪情,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在临安他写下了那首尽人皆知的《青玉案·元夕》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在滁州他写下了《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在江西造口他写下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字里行间闪现着去国怀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惆怅,奔腾的热血中杂糅着骄傲与悲伤,满身充满力量却又脆弱无助,豪放的龙吟中绞着无奈的悲怆。跨越几百年仍然让人心疼不已。

不得不说,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一心抗金的辛大侠处理起行政民事工作来也相当不含糊,无论是招商引资、发展服务业还是走群众路线,他都做的得心应手。无论为官哪一任,百姓心中的官声还是相当不错的。

辛大侠尤其对剿匪事务特别上心,为了不让自己杀敌的业务能力荒废,辛大侠在湖南安抚使任上还以保一方平安为借口,组织了一只2500人的飞虎军,没事的时候,亲自披甲上马,带领大小儿郎操练起来。

—四— 结庐在人境,一枕赴黄粱。

蹉跎的岁月终究会抹平些许棱角,转眼中年的辛大侠也收起了些许豪情。还我河山依然遥不可及,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下去。

看开了许多的辛弃疾,终于打算回归家庭。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庄园、别墅。想过几年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生活。

谁曾想这座依山傍水、雕梁画栋,名为稼轩的庄园竟成为他最后二十年的归宿。

稼轩建成后第二年,辛大侠遭御史弹劾。一纸诏书到来,文官也当不成了,辛大侠彻彻底底的成了田舍翁。

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自己光复河山的愿望彻底成了黄粱美梦。自己只能在湖光山色中寻找生活的美好。当辛大侠蜕变成辛稼轩后,笔下多了竟然几分娇柔。也许是刻意不去想,也许是故意去遗忘。生活情趣竟然是这段寓居时光作品的主题。比如这首《清平乐·村居》: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由于风格的改变,他这段时间的作品在青楼瓦肆中知名度大大提高,南宋红灯区中的头牌们纷纷拿起琵琶高歌“众里寻他千百度”。一位豪侠,一位孤胆英雄竟然被逼成南宋的林夕,逼成了娱乐界的当红填词人。到底是谁之过也?

看似平和了许多的辛大侠心中还是那腔热血,只不过知音难觅,如鲠在喉。

这番苦衷,只有老友陈亮能理解。

那就约他来畅谈一番吧。

在一个冬日的傍晚,病中的辛大侠望着远处的枯藤老树昏鸦,突然一个矫健的身影出现在夕阳下,陈亮千里迢迢从浙江永康如约而来。

两人策马奔腾来到鹅湖。在这里他们雪夜煮酒,对酒当歌,共议统一大业。雄心壮志只能在酩酊大醉、嚎啕大哭、仰天长啸中发泄、挥洒。

快乐总是短暂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陈亮走后,辛大侠带着病痛之躯,悲愤之心回到书房,挥毫写下了那首永垂青史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好一个男儿到死心如铁,好一个看试手,补天裂。

—伍— 一片丹心照汗青,奈何英雄泪满襟。

当辛愚公即将适应采菊东篱下的时候,命运又来开玩笑了。宋宁宗不知怎么又想起了欲补天裂的辛大侠。六十三岁的辛弃疾不顾高龄就任镇江知府,奔赴抗金前线。但是他在此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望眼欲穿了很长时间,终究没有等来统兵的虎符。只能天天登上江边北固楼,远眺中原。

那两首脍炙人口的怀古词正是出在这段望穿秋水的光阴中。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北固楼上的辛弃疾终于明白了,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的道理。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不过是统治者堵民之口的宣传工具,自己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满襟泪水擦干,我自回归田园。江陵知府如何,兵部侍郎又如何,一个神像牌位罢了,老子不干,老子回稻花香里说丰年,去听取蛙声一片,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责任,爱给谁给谁吧。

当皇帝老儿再次想起辛大侠的时候,他也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岁月无情的将碧血丹心打磨成一声长叹。

—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江西上饶 铅山县,稼轩中。

一声杀贼喝过之后,这位老兵、战狼、豪侠、文胆、盖世英雄,抱憾离世,享年68岁。

写到这里土鳖君还想起了高喊渡河的宗泽老将军和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放翁。

抗元名将谢枋得说的没错

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雠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

匆匆72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南宋被胡虏所灭。

老兵不死,也没有慢慢凋零。

虽然辛大侠的躯壳早已西去,但他的灵魂却永世长存。

他将满腔热血赋予文章,将无尽惆怅赋予诗词,将豪迈流传千古。

最后让我们饱含热泪再读一遍下面这首诗词,再看一看,叱咤风云,壮志难酬的辛弃疾。

土鳖君简知识丨你可能不知道南宋第一战狼竟然是辛弃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