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因此,家庭教育中,首要做的事,应该是家长的自我修养。

01

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请先做到。

以身作则,才有榜样的力量。

否则你的行为就是在向孩子表明你提的这个要求是做不到的,这会让他对你说的话大打折扣,今后你对孩子的要求就失去了效力。

同时,还会让孩子觉得可以对不同的人可以使用不同的标准,认为谁更强谁就可以随意要求他人。

管住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很熟悉?

或许,我们自己就曾说过,或有过这样的体验。

我们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这是什么道理?

别觉得我们给了孩子吃穿照料,就可以自己随心所欲,却要孩子失去自我来听从我们的任意摆布。

想想也能知道,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听自己的话,怎能指望他人听?自己都管不好,孩子自然也没有办法管好了。

所以,以身作则,自我管理,这是家长自我修养的第一步。

只有我们做到了自我约束,孩子才知道自律和规则的力量,才知道人是可以做到自觉和自我管理的。

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02

请不要对孩子食言,承诺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

不少大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为了平息孩子的吵闹或为了让孩子配合自己、执行某些指令,随口答应了孩子的一个要求或随意地对孩子许下一个承诺。

过后我们却忘了,或发现自己不能兑现,结果让孩子心生失望和不满。

或许,我们觉得这些小事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小孩子不记仇,过后就忘了,过一阵子就好了。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那么就别怪孩子会把你说的话当作耳边风。

因为你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失去了威信。

所谓的威,是一种权威。之所以能成为权威,前提是言行令人信服。

所谓的信,就是诚信。有了诚信才能让人觉得靠谱和可信赖。

若我们的言行不能让孩子信服,若我们在孩子心中成了一个不靠谱的人,我们对孩子说过的话、提出的要求,在孩子心中就失去了份量,成为无关紧要的废话。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管好孩子吗?

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有位孩子喜欢撒谎,母亲警告他:如果再撒谎,就用针把他的嘴缝上!

如果孩子真的又撒谎了,她真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不可能。

说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话,在孩子眼中就是撒谎。这就是母亲起到的误导作用。

这也就是那个男孩喜欢撒谎的而且改不了的原因。

孩子正处于塑造自己、了解世界的成长期,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和评价都会严重影响他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

父母失信,会让孩子认为原来说话是可以不算数的。他今后不仅不会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还会对别人的话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根本不当一回事。

一位平时工作繁忙的父亲,每次给女儿的承诺后,都要想办法抽出时间来兑现,哪怕再小的事,他都会挂在心上并及时给予办到。

他的女儿长大成人后,也成为了一位令人敬重的女性。她说,自己一生中最尊敬的人就是父亲,是父亲教会了她用诚信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点滴中教会孩子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管不住自己的家长,也调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03

学会管好自己的情绪,做心态平和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说,自己平时很爱孩子,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又总是忍不住会吼他们,甚至还打骂孩子。

过后,他们往往又会感到后悔和自责,一些人还会用别的方式来补偿孩子。

管不住自己情绪的父母,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内在小孩曾经有过创伤和不满足。面对孩子不合如意的表现时,当初的挫折感再一次被激发,形成一种失控的状态。

人一旦处在情绪中,理智就开始退位。此时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往往是偏激和失智的。

比如情绪激动的父母会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往往口不择言,行为也失去了分寸。

这对于弱小无助且毫无判断力和抵抗力的孩子而言,产生的杀伤力是致命和深远的。

首先,父母的责骂和贬低,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值得爱,或以为父母不再爱自己了,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其次,父母情绪化的表现,还会让孩子觉得可以用情绪来解决问题,以为谁强势就要听谁的。今后他也会不由自主地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弱者。

一位网友说:

因为小时候父母的严厉和打骂,我性格内向,骨子里透着自卑。我不想让我的悲剧在孩子身上发生,可还是潜移默化地继承了父母给我的管教方式,孩子一犯错,就忍不住打骂他,孩子越反抗打的越狠。后来慢慢发现孩子跟我疏远了。我也不想这样,可情绪一来就控制不住自己。

另一位小时候常遭打骂的朋友性格优柔寡断,内心迷茫,安全感极席匮乏。工作后,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才看清自己的方向,但内心依然毫无安全感。

情绪失控的父母,孩子长大后要么失控,要么失去自我,后者其实也是一种失控的人生。

人不应该成为情绪的奴隶。管好自己的情绪,是父母人生必备的一个重要修养。

思维是有惯性的,行为也是有惯性的。让好的思维和行为成为自己的惯性,做孩子人生最好的引路人,这才是好家长的自我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