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眾所周知,低速四輪電動車沒有專項的車型目錄不能上牌,而且生產不規範,質量良萎不齊,安全係數低,剎車性能與汽車相比相差一大截,車廂比較單薄防碰撞性能差,那麼,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現在買低速四輪電動車的人很多,不只是老年人,還有年輕人。從生產廠家的產量和銷量我們就可以瞭解市場的需求是多麼的強烈。山東德州武城縣、聊城市高唐縣多的是“三無”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廠區裡擺放著數百輛三輪四輪的低速電動車,產品供不應求,工人經常加班。當然,通過3C認證有環保資質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也不在少數。

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由於一部分低速電動車駕駛人員沒有通過交通法規培訓,闖紅燈,佔用快速車道等現象時有發生,而且車輛無牌無證上路,發生交通事故後肇事逃逸難以追責。讓低速電動車降溫,迴歸理性,相關部門出臺措施治理無可厚非。工信部等六部委清理整頓低速四輪電動車的政策下來之後,已經有多個地方正式開放了低速電動車的路權,給了過渡期。還有很多地方的低速電動車仍然是處於灰色地帶,需求還是擺在那裡,想要讓廠家和商家放棄市場這塊大蛋糕是不容易的。

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低速電動車的急劇增加,不同程度地衝擊了汽車市場,造成了汽車行業銷量下滑。生活在大城市買汽車需要搖號,且養車也是工薪階層的一筆不小的開銷。買房得還貸款,買車也得還貸款,一個月下來工資所剩無幾。汽車對於一部分家庭而言,就是為了出門方便。一輛汽車少則5萬的價格,與低速電動車不到1萬元,更加經濟實惠。低速電動車擁有包括暖風、倒車影像、油剎等機動車設備,既滿足了短途的出行需求,又不用燒油,不用那麼高的養車費用。對於小城市或者農村的消費者而言,那就是“鳥槍換炮”,與其騎著電動兩輪車、自行車,還不如開個低速電動車,外表看上去與汽車沒什麼不一樣,能遮風避雨,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還能低擋風寒,說白了就是實用。

為什麼大家明知道低速四輪電動車危險還要繼續買?

近年來不斷出現的交通安全問題,暴露了相關部門的管理落後、不到位。之所以有那麼多低速電動車在市場中能夠被接受,恰恰是許多消費者有“最後一公里”的出行需求。要想解決這樣的需求,首先是要保證正規、合規的產品能夠正常上路、正常使用。如果說全面禁行,或者讓這種車全部消失不太現實。讓這種低速電動車融入交通法規體系,健康有序地存在,加強駕駛者的交通法規教育,發放駕駛證,才是合理的科學的舉措。其次,通過公共交通工具的進一步普及,加大公交車的投放數量還是頻次,或者是地鐵的建設等,能夠更好的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