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不容動搖!調控鬆綁論可以收場了!

2018年,房地產市場可謂風雲變幻,從局部過勢到整體降溫,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甚至在秋季例會上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而伴隨著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深入,政策放鬆的傳聞也時有發生。日前,經濟日報發文稱:因城施策也要堅持“房住不炒”,文章認為,因城施策,並不是放任不管,各地需要根據自身條件,全面評估、審慎出臺相關措施,並且要著眼當前、放眼未來,儘快擺脫對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的依賴。切實推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房住不炒”不容動搖!調控鬆綁論可以收場了!

12月24日,住建部在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2019年,房地產“穩”字當頭,要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種種跡象表明,不論是因城施策,還是分類指導,都必須以“房住不炒”為底線,防止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

12月18日,一則取消限售的通知,讓山東荷澤這個三線小城,一下子成為熱搜榜上的“網紅”,而這則消息也讓房地產投機者們心裡泛起陣陣漣漪,感覺從中看到了樓市鬆綁的希望 ,而緊接著,廣州對商服類物業項目不再限制銷售對象、深圳市四大銀行降低首套房貸上浮利率的信息接踵而至,似乎更加驗證了投機者們的猜想。

這一輪以“房住不炒”為基調的調控,始於2016年9月30日,迄今已經2年多時間,期間雖然曾經有過局部政策的策調,也引發了一些關注,但“房住不炒”這個大方向從未有過動搖。如今,整個產業鏈的降溫,昭示著調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這一調控成果來之不易,豈容再開倒車!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未減,一些過於依賴房地產和土地財政程度較高的地方,也寄希望於放鬆調控來拉動經濟上行,這些地方會不會受利益驅動,而變相放鬆調控,也是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對此,頂層宏觀調控設計也已經靴子落地,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

而對於如何貫徹和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要求,經濟日報發表的文章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廛清樓市調控方面存在的題。

第一、要了解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炒房資金大舉湧入,導致房價如脫韁之馬野蠻上漲,價格與價值偏離程度越來越大,這不僅加重了民眾的購房負擔,也帶來了樓市泡沫和金融風險。而調控並非是以行政干預市場,而是要遏制炒房資金進入樓市,從而達到遏制房價快速上漲,更好地滿足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防範樓市泡沫和金融風險。

第二、要明確當前調控效果來之不易;本輪調控歷時兩年有餘,直到今天才開始普遍顯效。而隨之而來的是個別地區出現了放鬆調控的聲音和某些“鬆動”跡象,引發廣泛關注,同時也經人們帶來調控放鬆的誤判。事實上,樓市雖然普遍降溫,但從總體上來說,只是銷售及價格增速放緩,實際還在增長。而此時如果假因城施策之名放鬆調控,很可能讓來之不易的調控交果功虧一簣。

第三、要明確因城施策並非放任自由;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強調因城施策的同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同時,也強調了政府主體責任。簡單來說,就是各地因城施策調整相關政策和措施,也都應以“房住不炒”作為衡量和評判的標準。

綜上所述,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房住不炒”的樓市調控總基調不會變。而日前住建部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了2019年將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將此作為2019年度住建部十大任務之首。總之,2019年房地產頂層調控的靴子已經落地,那些大唱房地產調控鬆綁的論調可以收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