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2019.03.18

去年世界郵政日(2018年10月9日)的時候,老鬼寫過一篇文章:快遞轉型謀生的風向?國家郵政局表態:推動這四種新業態發展!重點分析了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世界郵政日當天致辭中一些值得關注的信號。

在致辭中,馬軍勝局長明確表示:

要推動大包裹、供應鏈解決方案、即時配送、眾包遞送等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斷培育壯大新動能。

四種新業態,老鬼最關注,也最感興趣的是眾包遞送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當時看到這個表態時就興奮地指出,馬軍勝局長在致辭中親自“點名”眾包遞送,並將其納入新業態的四大代表領域,明確表示予以鼓勵和推動,這本身就透露了一個極強的信號——從政府管理角度和監管層面,眾包遞送已經獲得認可

這對仍然堅守在眾包物流領域的創業者們以及想來掘金的夢想者們,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尤其是那些已經厚植行業多年,且形成了一定規模效應的玩家們,更是如虎添翼。

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主角——閃送

1.38億用戶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今天(3月18日)恰逢閃送成立五週年紀念日。這家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即時專人直送的同城眾包遞送平臺,目前已經覆蓋了1.38億人群和用戶,5年時間完成了5輪融資,穩居行業“獨角獸”之列。

有意思的是,閃送創始團隊最初的想法卻是做一個快遞信息的統一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入口下單,平臺收到訂單後會根據區域位置推送給最適合的快遞公司。但在這樣的“眾包與分發”模式下,客戶投訴比較多,比如傳統快遞公司無法保證時效,並且會出現快件丟失、破損等問題。

就在閃送思考如何解決這個痛點的時候,市場上關於遺忘物品、加急文件、證件、蛋糕、鮮花等點對點的遞送需求開始出現。

“類似遞送需求對時效、安全有較高的訴求,但卻沒有專門的企業或者平臺可以滿足。”

敏感捕捉到這個商機後,閃送創始團隊“及時掉頭”,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專人直送平臺。

關於專人直送,閃送官方承諾:為用戶提供7×24小時,平均1分鐘響應、10分鐘上門、同城1小時速遞服務。

這背後,需要一系列數據技術來進行驅動。歷經5年的成長與迭代,數據採集、智能派單、路徑規劃、動態智能調度等技術單元共同組成了閃送的大數據智能系統,也成為其技術核心。閃送的每一筆訂單都需要經過大數據處理,系統後臺會將用戶的歷史數據及具體訂單需求做出分析,用戶下單後,系統即刻進入分配計算環節。

技術為王、體驗至上的理念指引下,閃送5年的時間就完成了5輪融資,成為即時配送領域的領頭羊,且保持著每年超過300%的增長率,並於2016年4月實現盈利。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提起閃送的殺手鐧,共識最多的當屬點對點、專人直送、一單一人。

從取件到送件,全程由唯一閃送員完成配送,一定程度上節省了配送時間,提高了時效性。同時,專人直送可以避免多人交接,責任界定清晰,還減少了分揀環節,提高了物品的安全性。

以北京為例,直線距離5公里平均23分鐘送達,直線距離10公里平均33分鐘送達,直線距離15公里平均39分鐘送達。

據閃送官方數據顯示:

2018年,閃送已經從年初的68座城市,拓展至全國222座城市,用戶群覆蓋1.38億人。在線日活躍的閃送員數量也超過60萬名,年度總訂單量環比增長312.91%,同時活躍用戶數量較之2017年環比增長58.9%,年人均下單頻次增長至10.06次,環比增長49.1%。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前景誘人

在國家明確表態支持和鼓勵的四種快遞新業態中,閃送獨佔其二:即時配送+眾包遞送。兩者疊加,商機無限,前景誘人。

一方面,閃送是一家眾包模式的即時物流平臺,也是專人直送、極速送達服務品類的開創者,在同城遞送領域內佔有一定地位。

另一方面,從即時配送市場方面來看,因為行業面對的最終客戶都是C端消費者,客戶基數大,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前景廣闊。

有統計數據表明,近五年來,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保持穩步增長,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8年整個行業用戶規模為3.55億人,用戶基數的增長為行業整體規模的擴大奠定了基礎。

如何為這個以億為量級的用戶群做好服務?依託大數據的積累和用戶畫像分析,閃送共細化和挖掘出8類應用場景: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閃送發佈的2018-2019年度用戶行為分析報告顯示,“難、忙、急、懶”仍牢牢佔據訂單需求前四位。

不難看出,隨著共享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用金錢去解決“難、忙、急、懶”問題。因為低頻剛需,相對於較高的客單價而言,這類消費者更看重的是服務體驗。

舉個例子:2018年,一位來自北京的個人用戶憑藉157次的下單量,榮膺閃送年度“最長情用戶“稱號。數據顯示,該用戶下單品類包括電子產品、餐飲、蛋糕、鮮花、代買等,幾乎囊括了閃送所有的服務場景,其中代買是該用戶最常使用的場景。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長情”的背後是對平臺的信任,“信任”的背後則是閃送服務帶來的高品質消費體驗。

未來可期

從各大即時物流平臺來看,大部分專注於B端,因為B端單量增速快,成本壓縮起來更簡單,更適合拼單配送的低成本模式;而C端用戶更注重於專人直送的高端服務體驗。

5年持續領先,閃送的先發優勢凸顯。

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以及城市交通時間成本越來越高,物流領域的市場空缺催生出了同城即時配送平臺。

相較於傳統的跨城、跨國配送服務,同城即時速遞在時效性、服務品質、供需匹配、運力等方面都更加具有針對性,門檻也更高。

據相關調研報告顯示,閃送以9.74分的用戶口碑成為最受歡迎的同城速遞平臺。這也符合閃送真實的市場份額。

老鬼在身邊做過小範圍調查,凡是同城寄件,尤其是急件,大家的第一選擇就是使用閃送。換言之,閃送在C端已經奠定了非常強勢的口碑壁壘。

如今閃送業務已經覆蓋全國222個城市,在絕大部分市場都形成了獨佔的心智優勢,心智的佔領不像商業模式、業務品類那樣容易被複制和模仿,是品牌真正的護城河,也使閃送有效地避免陷入服務的同質化和價格戰。

互聯網行業有一個顯著的“721”法則,即老大吃肉,佔據70%左右份額。老二喝湯,佔據20%左右份額,其他人加起來吃殘渣,佔10%左右份額。最後的領先者,將成為大贏家攫取大部分的超額利潤。伴隨著閃送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後入局者很難超越閃送以C為主的市場模式。閃送的同城專人直送模式未來可期。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月入近萬

擁有眾包基因的閃送,也是通過集結社會閒散運力去為消費者提供配送任務,在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解決就業壓力的同時,還為配送員帶來了一份穩定乃至喜人的收入。

閃送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日單量10單以上的閃送員平均月收入為9662.45元,絕大部分閃送員都能做到月收入6000元以上,甚至有部分可做到 15000元以上。

閃送,不是快遞公司,勝似快遞公司!

其中,月收入最高的閃送員是上海的王師傅,當月收入為34883元。年收入最高的閃送員則是來自北京的秦師傅,2018年的收入達到了205174元。

“以快遞公司為代表的全網型企業,不管直營,還是加盟,拼到最後,始終離開不人,特別是一線的人。把人管好了,尤其是讓基層和一線拼殺的人爽了,就是最大的護城河。”

在最近的一次聚會上,安德華酒後吐真言。他說,傳統快遞如此,打著互聯網技術和共享經濟旗子的眾包遞送、即時配送平臺更是如此。只有讓員工真到賺到錢,他才會心甘情願的去服務;如果能讓他賺到比同行更多的錢,他會為了這份工作去拼命。

站在這個角度,平均收入月入近萬的“閃送員”,才是閃送快速成長的最大的“殺手鐧”,也是其未來最大的護城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