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3系和寶馬5繫有什麼區別?

F平臺525Li偶爾開,G平臺五系僅試駕,F3X末代“倒數第三配置”的車主,前來作答。

雖然說525和330價位非常接近,但5系和3系瞄準的完全是不同的目標群體,只要找準自己對車的定位,不存在買錯車這一說,否則買了3系想5系,買了5系望3系的悲劇就是屢見不鮮。

汽車之家能查得到的參數我就不說了,我說些數據之外的,現款5系擁有碾壓3系的內飾高級感和行駛品質感,後排橫向空間更為寬敞,M套件的版本從外觀上也是無可挑剔,如果你不是一個喜歡折騰的,熱衷駕駛的人,5系可能是這個價位級別的完美選擇,作為一個主打運動的車企(毫無疑問五系的運動基因在同級別是翹楚,跟低一個尺寸級別的其他普通轎車相比,都基本上可以勝出),如果在其他方面都能打上8,9分(滿分十分),這是多麼可怕的存在。

五系是不愛折騰的人的終點。

而三系,則是熱衷駕駛的人的起點,非常好開,只要你善用變速箱,無論長短軸高低功率,原廠就擁有令人著迷的駕駛樂趣。而且這車,擁有幾乎非日系車之外,最最完善的改裝件和改裝方案及改裝群,如果你厭倦了原廠,3繫有無限的資金池等待你去投入,從200到無窮大,應有盡有,哪怕你再有錢,改裝方案都不會枯竭。

所以說三系也是愛折騰的人的起點。

再補幾句題外話,五系不是不能改,但是配料跟三系比少了不止一個數量級,另外改裝很多時候就是折騰,不要妄想自己可以很輕易把車改的比原廠更好開,開三系的人不跟大眾系的人拼直線加速,改避震為了美就大膽說出來,不要美其名曰操控更好,首先,你很難改的更好,其次,原廠操控極限你也完全開不到。

享受過程,不要自我膨脹,理性開車理性改車理性看待自我,愛車之人足矣,不必做什麼公路飆車手。

12-3補充:

總看到有人diss長軸,我就補充說一下我對加長的觀點吧,5系的標軸版本我沒開過,所以這個比較僅限於同功率水準的530li,330li,330i。

長軸3系的街道駕駛感受(我沒有開過任何寶馬車下過賽道,所以只評價走街)與標軸並無太多區別,標軸除了掉頭半徑小之外,一般人感受不到操控差距,我自認為是個開車比較細膩的人,我不認為絕大多數人能體會到3系標軸和長軸的操控感受差距,而且說句大實話,你不經常參加賽道日,標軸相對於長軸那微乎其微的操控優勢根本就沒有用。

530li跟330li的操控感受差距那就是非常大了,五系的操控感在同級別體積車型裡,甚至跟其他品牌的小一個尺寸的民用車比,都有優勢,但是跟自家的330Li比起來,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對於我本人而言,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不能委屈空間,對動力有需求又愛開車的人,我結合了我的基本需求,所以入了330li,誠然,但凡我對空間能將就,我可能都會買330i而不是li,主要原因還不是什麼鍵盤口中的操控,我是覺得長軸那個霍式彎和比例,明顯不如標軸美麗。

至於5系,買5系的人一定是對行駛品質感有剛需,但是多多少少又在乎一些駕駛感受的消費者,對於這類消費者,5系真的非常完美。

一直以來國人對加長的看法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一類覺得長了氣派,另一類覺得加長就是不正宗,實際上加長這個操作是否保質保量還是要分品牌分車型,沒開過的人沒有發言權,沒條件開也去看看權威測評人的點評,別動不動就來一句“打死也不會買加長”,其他外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車肯定越短越好開,這是廢話,但這個跟什麼優越感沒有任何半毛錢關係,在車企保證加長品質的前提下,長和標,純粹就是一個需求問題而已。

寶馬3系和寶馬5繫有什麼區別?

寶馬3系和寶馬5繫有什麼區別?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