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扛把子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周朝的君主称“王”。而秦朝统一六国以后,觉得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称王不足以彰显他的功绩。于是提取“皇”和“帝”将其合并,创作了“皇帝”的尊号,且自称为“朕”。所以,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在秦朝之前,是没有称皇帝的。“皇帝”的尊号,是秦始皇自创的。秦朝灭亡以后,历代君主就沿用了“皇帝”的称号,直到清朝灭亡才消亡。

上古时期有“三皇五帝”,虽然说法不一,不过普遍认为“三皇”是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我们都知道,从黄帝到周朝国家是没有统一的,诸侯国林立,尤其是周朝。诸侯相互攻伐数百年之久。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秦王嬴政认为统一天下,是亘古未有的功绩,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名号,就无以称成功。于是让李斯等文人商议帝号如何改变自己的称号,以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秦始皇让大臣商议取一个响亮的帝王名号,众大臣们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皇帝的号令改为“诏”,天子自称“朕”。嬴政深思熟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去掉“泰皇”的“泰”字,采用“皇”、兼“帝”位号,合并称为“皇帝”。嬴政就自称“始皇帝”,后世就以此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于是,皇帝的尊号保留了下来,直到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才消亡。不过,后来袁世凯也想称皇帝,只是反封建反帝制已经深入人心,所以称“皇帝”已经不得人心了。


谋士说


在秦始皇之前,没有“皇帝”这个词。

“皇”和“帝”是拆开来用的。例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伏羲和女娲的“皇”还好理解,一看就知道此处的“皇”是尊称。“黄帝”和“炎帝”的“帝”,就要解释下。

其实,黄帝和炎帝的“帝”也是尊称,两人都属于“五帝”之中。五帝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东方太昊(青帝)、南方神农氏(炎帝)、西方少昊(朱帝、白帝)、北方颛顼(黑帝、玄帝)、中央轩辕(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之所以在成轩辕为“黄”帝,是因为“以土德王,土色黄”。

而炎帝是因为懂得用火,所以被尊称“炎”帝。他其实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昊是黄帝之子,黄帝是土德,中国有土生金的说法。而金在古代呈白色,所以称白帝。

颛顼是黄帝孙子,号高阳氏。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又称“玄帝”。又说他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所以,也称黑帝(“玄帝”)。

太昊的字号就是伏羲,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关于“青帝”尊称的由来,有说是因为太昊在五行中对应木,季节中对应春天,五色中则对应青色,古尊称“青帝”。

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和“五帝”,于是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称呼自己为“始皇帝”。秦始皇就是我国第一位皇帝!

而在秦始皇称皇帝之前,先秦的“夏商周”君主大都是称呼自己为“王”或者“帝”“后”。周朝时,礼制崩溃,诸侯国都称呼自己为“王”。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非秦始皇嬴政莫属,这个毋庸置疑。因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皇帝。所以秦始皇又被称为“始皇帝”。


秦始皇,名嬴政,又名赵政,也叫吕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的赵国都城邯郸,父亲异人原本是赵国的人质,后来被吕不韦救出来逃回秦国,做了秦国的国王也就是秦庄襄王。公元247年,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病故,年仅13岁的秦始皇嬴政子承父业做了秦国的国王。

后来秦始皇长大后,凭着他的雄才大略,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并且改国为朝,缔造了大秦王朝,登上了皇帝宝座。秦始皇的做法也标准着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终结,至此秦始皇成了历史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人。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秦始皇之前的黄帝,尧帝,和舜帝都是称为“帝”或者“王”,而只有到了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后,才有了皇帝这个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才是真正历史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又被称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做了25年国王,称皇帝12年。公元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东巡途中不幸病逝与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享年50岁。秦始皇死后被葬在了骊山皇家陵园。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拥有雄才大略的一代君主,虽然他在晚年大肆兴建陵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是论他为历史所做功绩来说,功劳要远远大于过错。秦始皇开创了历史上皇帝的先河,他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实现了统一全国的壮举,试问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几人敢于秦始皇嬴政相比?

所以说秦始皇嬴政是“千古一帝”乃实至名归,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王朝皇帝。


任驰赢天下


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必须把这个问题要分成三个方面的问题来回答:

第一、皇。皇的意思是大君,也就是最大的君主。历史上被我们尊称为皇的人一共有三个,被称为三皇,关于三皇,历来说法不一,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指:伏羲、神农、黄帝等三个远古部落首领;

第二、帝。帝的意思是王天下,也就是主宰天下。历史上被我们尊称为帝的人一共有五个,被称为五帝,关于五帝,历来说法也不一,其中的一种说法是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等五个远古部落首领;

第三、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感到对于他“王”的称号,不足以概括他的功绩,因此,他从我们祖先“三皇五帝”的称号中各取一字,把自己称为“皇帝”,他是第一个,所以称为“始皇帝”。后世仿效他的做法,国家的最高领导就从此从“王”变成了“皇帝”。

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直到洪宪皇帝袁世凯结束,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8个皇帝。


弥勒徒


🌹“皇帝”一词来源于秦始皇,是我国封建社会朝代中的最高统治者。

🇨🇳秦始皇(嬴政):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创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称。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踌躇满志,砥砺进取,自以为功德无量,令群臣商议国君的称号。

💂臣下李斯等人认为,秦王的功业超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秦王赢政便把“皇”与“帝”连在一起,称“皇帝”,并自称为“始皇帝”,后代称为二世、三世、四世皇帝,以至千世万世,幻想秦朝统治万世无穷。

🌲君臣议定,以后皇帝自称为“朕”,表示皇帝身份的高贵。“朕”字→秦始皇以前泛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延续了整个封建王朝。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笑看东篱


大秦帝国始皇帝嬴政,他开始的时候也是秦王,就是一个国家的大王,但是随着,齐国,楚国,赵国等六个国家都被秦国横扫统一过后哪时候就只有他一个王了。

当时他自己认为他的功劳超越了三黄五帝,所以自己就称为皇帝。在他之前的的几千年时间里面三黄五帝是很出名的,比如说华夏族的始祖“黄帝”他发明了圆形的马车,他的夫人发现了蚕丝,他还和炎帝的部落统一合并了,这时候的华夏族就诞生了。

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到了禹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一个国家了,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就是说的禹,他治水是有功劳于华夏族的。

在禹死了过后他儿子,启,夺取了他的权利,在禹之前王位都是禅让制的,意思就是说谁有能力谁就做老大,前任死了后把位子禅让给后者。

启夺取了王位以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

然后又过了商朝,周朝,几千年的演变,到了秦王嬴政的时候,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治国家。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万里长城,建设都江堰,统一货币,对外打击匈奴人,使匈奴远遁。

这个时候他就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了,甚至是超越了,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自称皇帝了,并且幻想自己的后代世世代代都统一秦国,所以又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人都叫秦始皇。

这个就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的由来。


仁寿罗海


以我的智商,也就知道上古时代的,伏羲大帝!


田野小蒙


还用说嘛,秦始皇,至于至前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国王或者天王但势力与权力没法与皇帝相提并论,从秦始皇开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以此延续了2000多年。


我觉得我认为


文盲才会这么问。秦始皇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这是常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古今名号不足以称,所以取了“三皇五帝”中皇帝二字来称自己,并且规定“朕”为皇帝自称专用词。





睥睨千秋


秦始皇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在秦朝建立之前的统治者基本上是以“王”等自称的,“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统治者的称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