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真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进击的俾斯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关羽用的是长枪,不是青龙偃月刀。

这又是个大话题,萨沙简单来说。

第一,没人用得了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全金属的长刀,不是朴刀那种木柄长刀。

在小说中,刀为82斤,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就是超过48公斤,也就是96斤。

这玩意,恐怕世界举重冠军也舞不动,不要说拿来作战了。

宋代有过一些出土文物,虽然没有96斤这么夸张,但四五十斤也是有的。

这玩意在古代主要像今天的杠铃等器具一样,主要用来练习臂力的,不是作战。

为什么用大刀练臂力,因为这是考试项目。

《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记载:来聘,京师人。崇祯四年,中武会试。时帝锐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来聘及徐彦琦二人。

说白了,这种大刀就是测试臂力的手段。

目前中国留下的长刀的文物,绝大多是没有开刃的,就是训练的器材而已。

第二,宋之前没有青龙偃月刀的记载和文物。

目前的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青龙偃月刀出现在宋朝。

在宋朝之前,唐代有过长刀,但是木柄,不是全金属长刀。

那么,连唐代都没有青龙偃月刀,汉代更不可能有。

第三,青龙偃月刀无法在汉代使用

青龙偃月刀重量很大,退一步说就算关羽是力量超人,能够舞得动,但也作战不了。

这么重的武器,如果在马上进行肉搏,必须要装备马镫。

因为如果没有马镫借力,这一刀砍下去,不管有没有砍到人,惯性也能把你拉下马。

在马匹高速奔跑的时候,你突然坠马,就算不死也是重伤。

而汉代没有马镫,金属马镫文物最早出现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那么关羽自然不可能用人用青龙偃月刀。

第四,史书已经写得很清楚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记载关羽斩颜良的过程如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大家注意这个刺字。

如果是大刀,马上格斗肯定是劈砍,这才是大刀的优势,而不会像长矛那样刺。

说白了,关羽拿的就是长枪或者长矛。

第五,汉代没有生产青龙偃月刀的技术

当时冶金水平不够,著名的环首刀不过1米长度。

想要制造长达2米以上的全金属长刀,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采用木柄长刀,在实战中如何固定就是大问题,甚至一次格挡就会导致刀头脱落,没人会这么傻。

第六,其实长刀本来就是冷门武器。

古代使用长刀作为武器的部队,是很罕见的。

在古代作战中,各国长武器都以长矛、长枪、长戈为主。尤其是马上作战武器,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这种武器在实战中更厉害。

他们的重量轻、使用快捷、练习容易,造成的伤害更大。

相反,即便是日本骑兵的大太刀,也是不常用的。

练习这种大刀,需要较大的力量。而且你挥舞长刀劈砍是需要时间的,至少需要几秒钟。而长矛刺你只需要一二秒,效率高得多。更厉害的是,如果有铠甲,被大刀砍中最多受伤,不容易死亡。

但长矛只要能够刺穿铠甲,肯定死路一条。


萨沙


青龙偃月刀,又称“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在《三国演义》中是关二爷的御用武器。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不知有多少人葬身在关二爷这把刀下。关二爷骑着赤兔、拿着青龙偃月刀的威风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青龙偃月刀也是关二爷的象征。笔者小时候就经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拿着青龙偃月刀在战场上杀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真实历史上,关羽真的用的是这么拉风的武器吗?

武器的锻造和冶炼技术密切相关,铸造青龙偃月刀这种长而华丽的武器,需要很高的锻造技术。在三国时代,根本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技术,铸造的刀很多都是单手拿的短刀,兵器一般是矛、戟、槊,或者细长的长刀。

而青龙偃月刀,原称“掩月刀”,最早在宋朝才出现。这是一种重型兵器,威力很大,但它实在是太笨重了,在战场上根本没有实际价值。雕刻的花纹也华而不实,制造成本很高。所以,这种大刀就是演武、仪仗时候,显示军威、“装b”用的。由于偃月刀太重,在清朝甚至成为武举时候考核臂力的道具。

由此我们便可得知,《三国演义》中叙述的武将用的武器,譬如吕布的方天画戟、徐晃的大斧都是虚构出来的,均是为了撑一撑武将的威风,让读者过瘾。

那关二爷到底用的什么武器?这就成了一个谜。《三国志》中这样描写关羽斩颜良的桥段:“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旋斩其道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将白马之围。”“刺”,这个字是关键,单从这个字我们可以断定,关羽是用的矛或者戟一类的武器。但这样下结论有些过于草率,《三国演义》中大量描绘了关羽用刀的桥段:单刀赴会、刀挑绿袍等等,着力将关羽描绘成一个用刀的高手,后世也讲关羽塑造成一个用刀的形象。所以,关羽是可能用刀的,刀也可以刺,而且用“刺”比挥刀砍更为迅捷。

总之,我们无法断定真实的历史上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只是推测出几种可能,但绝不是小说中叙述的青龙偃月刀。


江暮云


那么,既然关羽使用的不是青龙偃月刀的话,又是使用哪种兵器呢?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中,斩其首还。”从描述中可以看到用的是“刺”的方式杀死颜良,如果用的是偃月刀的话应该是用砍来形容才对,所以关羽当时所用的应该是长矛之类的武器。

此外《三国志》记载:“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羽操刀起的确写着是用刀的,但当时是在会议中,设想一下,去开会,他会扛着青龙偃月刀那么长的刀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时候应该在别在腰间的短刀。


而就从三国时期出土的文物来看,用戟的最多,矛次之,始终没有发现有用长刀的,三国志中叶对其使用长刀没有丝毫记载。由此判断,关羽一开始使用的应该是长矛一类,后来觉得不顺手,便换成了短刀。

南朝陶弘景所著《古今刀剑录》记载,关羽曾采集都山铁,铸造成两把宝刀,其名曰“万人。”可见,关羽用的绝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短刀之类的“万人”宝刀。

有所不足,还望谅解指出

谢谢,我是历史壹加壹


历史壹加壹






约定9521


那么关羽使用的是什么兵器,陈寿、裴松之以及三国相关的正史野史中都没有出现过,唯一的线索来自于《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的一段话: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其中关键在于“刺”和“斩”两个字,关羽先是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中,之后又将其收集斩下而回。说明关羽至少配备有刺和斩两个功能的一件或两件武器。

结合汉朝时长兵器以戟最为流行,矛次之,以及当时流行佩戴短刀的习惯,我判断关羽兵器有下面两种可能。

一、钺戟

戟最早是由矛和戈组成,作为马上刺击的长兵器在汉朝非常的流行。不过早期的的戟以卜字戟为主,并非是我们熟知的画戟,如下图:


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一样,吕布的方天画戟也是要到隋唐时期才作为仪仗出现。随着汉朝冶炼技术的提升,戟的侧支逐渐变成了刃,并出现了汉朝特有的长兵器钺戟,即有刺击的功能,又可以进行劈砍,如下图为汉代钺戟:

因此判断,关羽的兵器很可能是这种钺戟,先是刺杀颜良,后用钺的部分割下其头颅。

不过这种想要兼顾刺击和劈砍功能的武器,最后往往会变得不伦不类,因此后来快速的被长矛淘汰。目前钺戟的发现基本上都是来自汉代的遗迹,此后各朝就没有再被发现。

二、戟、矛加短刀

这种配置应该是汉代骑兵的常规配置,以戟或者矛作为中距离的刺杀兵器,同时配备短刀作为近战武器。关羽很可能就是以戟或矛刺杀颜良后,拔出随身的短刀,斩下其首级。但这当中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在当时如此紧张和危险的关头,关羽是否有空闲能够换成短刀再斩下颜良首级。

另外南梁陶弘景所著《古今刀剑录》中记载:

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武都山铁为二刀,铭曰在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于水。

又为这种可能提供了佐证,不过佩戴短刀在汉代三国时期是武将的潮流,基本上每个武将都会配备一般好刀,和现在男人对好表、好车的执着,女性对包包的热爱一样。

关羽用青龙偃月刀的由来

据说现今关羽的形象最早是由宋代岳飞所画,画中关羽横马持刀,须髯飘动,后来这个形象被刻在石上,保存至今。

又因为关羽是佛教护法,这个形象被佛教绘画吸收,再度被传播到民间,最后到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关羽的武器便定型为大刀。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大量取材至《平话》和民间传说,于是关羽用大刀的这个形象也被采用,并根据到时的时尚,塑造出青龙偃月刀。

之后又因为明清时期,关刀是武举考试的必考项目,《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

三场马步射后,再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试其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内能一二者为合式,全不及者亦不准入三场。

使得武人经常练习舞大刀,民间又常有相关表演活动,使得大家越来越相信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了。


潘不安讲究史


关公用的兵器是什么?根据三国志记述是刺颜良于万军丛中。那么,要在敌方阵中取大将首级,并且是用了一个刺字,那只有矛、戟、槊一类的长兵器了,短兵器也近不了颜良的身。人家颜良是河北名将,当时一军统帅,要刺杀他并且取他的首级而回,只有一种情况,那只有颜良当时在和曹营大将对话,关公是突然从旁纵马而出,一杆长兵器偷袭了颜良,并且行事并不光彩、、、、、、所以颜良并没防止这种偷袭,因为在三国中放暗箭偷袭的虽然说也有,只很少很少。如果不是偷袭的话,关公可能一百回合也杀不了颜良!并且用的就是长兵器,但不是大刀!

然而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却有关公面前耍大刀的说法,这种说法有道理没道理,我们没法知道。也许,后来关公确实用过较长一点的刀,那也是当时军中流行通用的刀,只是为了突出关公的神勇,罗贯中老先生硬是强塞给了关公一把青龙掩月刀!这一给,关公立马形象高大威武,与众不同!于是从宋代穿越到三国送了一把让中国老百姓神往的青龙掩月刀给关公,关公于是成了武圣!


东方大狂侠


关羽他肯定不会拿青龙偃月刀,这是肯定,没有人会拿那么重的刀,理由非常简单关羽是骑兵,他在马上,他自己受得了,马也受不了。

其次青龙偃月刀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威武,类似于吕布的方天画戟,你想一想看如果周仓拿着一根矛,还是周仓拿一把青龙偃月刀站在旁边更显得威武。

关羽拿的是什么没有定论,也就是他刺颜良时,就用了一个刺字,刺的话,有可能是矛,也有可能戟。

关羽的出生年月和关羽使用的武器是目前没有定论的。


知常容


我们再来说说三国时期战场普遍用什么兵器。在三国时期,一般用矛戈环首刀。明确三国志里,明确记载关羽是刺颜良于马下斩首而还。那么这个斩字就可以确定关羽用的是环首刀。这个在百家讲坛里也有明确的说明,希望可以帮到你。配一张环首刀的图片。



品茗听雨1982


关羽张飞用的都是普通的长枪,因为当时的冶金工艺做不了长柄刀 丈八蛇矛这种兵器。长柄刀大概是从唐朝才开始有记载的


聪明的白痴let


也有另说刀威,枪英,戟武,斧猛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