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两员大将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为何却得不到重用?

蒋经尧


对于三国时期的事情,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我们从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中也能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刘备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起家,最终跟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称雄于当时的那个时代。

说到刘备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非常的忠厚老实,而且知人善用,所以才能聚起起很多的有志之士围绕在他的身边。刘备作为一方诸侯,虽然非常的善用人才,但是在他的帐下还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最终也没有得到他的重用。刘备有着自己的一套用人方针,不像曹操那样不管有没有人品,有没有道德,只要有能力就会被重用。而刘备他也许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也许是怕驾驭不了这些人,他就将其雪藏不委以重任。


今天说的是他手下的两员非常厉害的大将,其中一个能力非凡,可以说关羽在他面前几乎都不是对手;而另一个能跟吕布相媲美,几乎可以抗衡了,为什么在历史中刘备都将他俩人给忽略了,他们到底是谁呢?

说到这儿小伙伴们一定猜的出来,这就是马超和赵云。对于这两位人物大家从一些影视剧中也能了解到,赵云他的实力和能力比关羽要强大得多,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自己的机会太少。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赵云一个人在层层敌军的围堵之下,单骑救出了少主,可谓是不惧任何敌方威胁的一员猛将,就连关羽也没有经历过这样艰难的场面。之所以在三国故事中关羽他比较有威名,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强,那是因为出场的次数多,杀掉的将领多,而要论数量的话,关羽所杀的士兵却远远没有赵云多。但是十个兵顶不过一个将,就这样在关羽的光环之下,赵云自然而然就被掩盖下去了。指挥打仗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他擅长那种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这种杀伤力可以说能以一顶十了,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而关羽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之所以没有被刘备所重用,是因为他投靠刘备的时间要晚一些,关羽和刘备是桃园三结义一起起家在一起的,从刚开始就有了深厚的感情,而刘备也对关羽有了足够的信任。而赵云充其量只是一个降将,加入到刘备阵营的时间也很晚。这些因素也造成赵云最终在刘备的阵营中受到的关注度是非常少,再怎么厉害也大不过关羽。

下面我们再说一说马超,说到他的实力就更加厉害,可以说几乎胜过当时的第一猛将吕布。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马超所做过的事情,吕布一辈子都做不到,更别说赶超。我们知道在马超对抗曹操的时候,曹操对他是相当烦恼,当时在潼关一战中差一点就被马超给灭团了,从而实现了持久的对抗,在曹军粮草供应不上的时候,两军几乎还没有交火,曹方已经开始自我崩溃,而马超在这个时候更是显现出他的勇猛,把曹操逼的到了割须弃袍的地步。纵观整个三国中,在各个将领里面有谁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呢?而马超他却做到。

虽然在历史的评价中,吕布他相当的勇猛,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而结束他生命的就是这个曹操。在曹操的认知里,马超对他来说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非常的顽强又无可奈何,因此我们从这里相比就能看出吕布和马超谁更厉害。


篱上青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很快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势。三国的国君中,曹操乃是军人出身,带兵打仗不在话下,玩弄政治也有一套,孙权乃人中龙凤,否则也不会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说法,唯独刘备,虽然以仁义闻名,但却在军事政治上都不甚出色,最擅长的也就是知人善用。虽然刘备擅长用人,但他手下有两员大将却一直无用武之地。

这两人一个是马超,他武力超群甚至能与吕布抗衡。另一个就是赵云,他随刘备出生入死征战多年,其武力值甚至胜过关羽。这两人都是五虎上将之一,但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他们并未被刘备重用,这又是为何呢?

马超少年成名,武功自然毋庸置疑,但他却犯了刘备忌讳。首先他志向远大,并非轻易臣服之人。马超声名远扬时曹操数次以高官招揽他,马超都拒不赴任。后来起兵反曹,被曹操部下算计,策划马超手下之人谋反,让马超有城难回,自己的妻子孩子也被杀,马超走投无路,只能投奔张鲁。但他一直心念故城,想打回凉州,可惜没有成功。后来张鲁部下忌惮马超的才能,想暗算他。马超一方面觉得张鲁不能成大事,另一方面不想被加害,这才投奔刘备。刘备有爱才贤名,不能不收下他,但也不敢太重用他。

除了怕马超有二心外,马超的统兵能力实在是不容小觑。对于帝王而言,身边人太过能干有时并非好事。曹操率军西征时,与马超的联军隔河对峙。当时马超向韩遂献计,据守北岸不足二十日,曹操粮草用尽自会撤退。可惜韩遂并未采纳,后来曹操听说马超计策后,感慨马超不死,自己就没有葬身之地了。在一场战役中因河间战事紧急,曹操被迫撤兵。但他仍不敢掉以轻心,留下夏侯渊等名将把守,可见马超之厉害。如果给马超立功机会太多,就会功高震主,这也是刘备不敢太重用马超的原因。

至于赵云,他曾单骑救主,对刘备有恩。按理说应该被重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远不如关羽的出场率高,这又是为何呢?首先赵云此人原则性极强,他所追求的并非某一人,而是他心中认为正确的。赵云在汉室崩溃后投奔的本是公孙瓒,当时他的同僚很多依附袁绍,独独他另选他人。公孙瓒问其原因时,他表示自己追随的乃是仁政。当时刘备与赵云同为公孙瓒部下,与赵云交情极深。后来赵云兄长去世,赵云请求还乡,刘备极为不舍但赵云仍坚持回家,表示不做有违德操的事。

对于赵云而言他虽然是刘备部下,但只是因为刘备代表的乃是他心中的仁政才追随他,并非忠于他个人。比起诸葛亮以及张飞关羽等人的唯主公是从,赵云心中有自己的处事准则,因而刘备也不敢太过重用他。

马超和赵云虽然没有像关羽一样被重用,但他们的声名却并没有被磨灭。直到今天,提起他们的名字,人们还会想到他们曾经在战场上的叱咤风云的模样。


邓海春


在蜀国很多名副其实的大将,而这两员大将,他们两个武艺没得说,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但是为什么却不能得到重用呢?容我来细细分析。这两人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一人是马超,一人是赵云。



首先,两人得不到重用的共同原因是:两人都没有进入到上层领导人的队伍里去。如果把蜀汉帝国比喻成一个大财团时,刘备是大股东,那关羽,张飞,诸葛亮就是股东。他们几个人都是过命的交情。而其他人,比如这二人,只能算是经理,是中层,就这样干得再好,也只能拿死工资,得不到额外的恩典。



那么我们再单独聊聊两个人,得不到重用的各自原因。首先,对于马超来说,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关键的原因是,供职时间太短。马超在自己的这个圈子,团队当中,进入刘备那里,在时间来说是最晚的,而死的又最早,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去世,是在诸葛亮平南回都之前,但实际上,马超开挂的时间应该更早,他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前就因病去世了,因为人才缺失啊,才给马超,加上了几年的寿命。这样来看的话,由于来的晚,去的早,戏份自然就少了。

第二个原因,马超总是跳槽,忠诚度不够,哪里打仗他在哪里出现。马超先与其父,韩遂,张鲁那,最终才投奔刘备,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马超是自己领着一拨人,独立作战。不得不说,他心高气傲,不愿久居人下,并且,他与同事们也比较难相处,人际关系并不好。而且喜欢跳槽,不知道哪天就溜走了。由此看来,马超虽然出众,但性格方面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再来看看赵云。

表面上看,似乎赵云不顺,觉得他一生不堪重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身份,是保镖。而在正史中,刘备与刘表谈业务,赵云随行,刘备去东吴娶亲,赵云也陪同前往。比如从东吴借东风归来时,去接诸葛先生。赵云的武艺上佳,胆大心细,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没有大的失误。在保卫领导人之外,一刻都不能离开,也不容分身别处。总不能选个保镖,到用他的时候,才想起他还在外面回不来吧。

这样来说,赵云就好比亮剑里的魏和尚本来能在外面独当一面,可偏偏成了李云龙的保镖,虽然一样施展才华,但是只能委屈的当一个士兵干部成连长了。当我的理解是,能给领导跟班,本身就是重用。很多人想干这个差事,可是去没有机会。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赵云的性格,他性格耿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直男的有点过了。赵云,多次劝解刘备,娶孙夫人时,诸葛亮的锦囊,就是在提醒刘备,不要忘了荆州,诸葛亮办成了事,但赵云呢?没有牢骚,会干好本职工作,所以,生不生官?加不加薪,对赵云来说,问题都是不大的,他也没有那么多小心思,可以不用去笼络。

虽然我们说马超,赵云得不到重用,但这也是相对的。我们都承认他俩是好汉,正因高手太多太多,他们也就显得没有那么光辉了。

固然,俩人没有像关、张那般出众,但他俩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员,也算是人才各尽其用。再说,就像是我们在单位一样,岗位是有限的,有更合适的人去做,自然轮到到其他的人。

所以,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想如果让关、张二人代替赵云,去做他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做好。去代替马超呢?而已估计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无谓的对比,没有丝毫意义。


历史漫谈君


刘备手下有两个能抗衡吕布,能胜过关羽的大将,指的是五虎将中的赵云和马超。

说起这两位,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二人都是万人敌。赵云曾在长板坡曹操的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连曹操都称赞他是虎将。

赵云:


马超曾大战张飞、许褚,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所以这二位和关羽、张飞、黄忠并称为蜀汉的五虎上将。可是在五虎上将里面,马超是最不受齐备待见的,赵云很早就是刘备手下了,但刘备在世时,他一直是个杂号将军,可以说也是没有体现他的价值。

为什么刘备会这样做呢?难道他们两个真的不受刘备重用吗? 我们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将两个人分开来分析。他们两个人情况不一样,不能放在一起比较。

马超:


先说马超吧。在三国里面,素有“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他是将门之后,从小就有健勇的名声。建安十六年,他与韩遂一起抗曹,失败后依附张鲁。刘备取益州后,马超投奔了刘备。刘备称帝后,封马超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

从官职上来看,马超的官不小。骠骑将军是汉代仅次于大将军的职务,位在车骑将军张飞之上。可是他的权力根本不能与张飞相比。

刘备:


因为张飞的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这个司隶校尉,能够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是个实权职务。而马超领凉州牧,他本人都没去凉州,是个虚职。

实际上,自马超投蜀后,一直被供养起来,根本没有给他实权。这时为什么呢? 首先,这和马超的性格有关。也许是少年成名,加上他出身名门,威震西羌,所以马超是很高傲的。

这种性格使他既不知道尊重领导,也不知道尊重同事。他曾当着刘备的面直呼其名,结果刘备大怒,差点用马鞭抽他。

对刘备尚且如此,对同事就更是不放在眼里,这使他越来越被孤立,说他好话的人少,说他坏话的人多,影响了他的发展。

马超:


第二,和他的经历有关。马超先是依附韩遂,后又投靠张鲁,再降刘备,可以说也是个不坚定分子。从某种方面说,他这样做是不义,也使得刘备对他的信任打了折扣。

三是这个人无情无义,只顾自己。曹操当年招马腾入京,马超不愿前往,曹操多次相招马超皆不同意。后来,马超起兵反曹,马超根本没有没考虑父亲和家人全在曹操手里,贸然出兵肯定祸及其家人。

结果曹操将马腾一家全部斩首,所以在当时,很多人说马超是无情无义,这也是刘备不重用他的原因。

第四,刘备称帝后,重用的是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人,马超既不是荆州集团又不是东州集团,而且还和对政府不满的彭漾等人结交,虽然后来马超出卖了彭漾,但刘备是不会再信任他了。

赵云和马超相反,虽然官不大,一直是杂号将军,但其实他是得到刘备信任的,他的职位安排也刘备慎重考虑的结果。 赵云的能力、功劳和品德在蜀汉群臣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他的官阶和待遇却不如关羽、张飞,甚至不如马超、黄忠、魏延,很多人都为其愤愤不平。

赵云:

一直以来,赵云担任的角色都是刘备的贴身保镖,像刘备招亲带的就是赵云。 赵云在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赵云为中护军。

中护军的职掌为掌禁军,直接负责选拔下级武将,非常容易形成忠于自己的军事势力,所以很多情况下都由受到统治者绝对信任的重臣担当,所以,赵云虽然职位不高,但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重用就是指领兵独当一面,那赵云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履历。

原因有三点:

一是赵云一直以来都是以保卫领导安危为已任,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

二是赵云没有野心,不会借中护军的职位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也是刘备选他任此职的原因)。

三是他忠诚耿直,每次作战后的赏赐都分给手下,在刘备准备给功臣们封地时,只有他站起来说“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这也得罪了不少权贵。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蜀汉命运的迥异。对马超,刘备表面上给予高官厚禄,其实不信任他,不给他权力,只给他一个空架子;

对赵云,虽然官职没有关张等人高,但从心底里是信任赵云的,赵云的职务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谈不上不重用赵云。


刚日读史


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和张飞作为刘备的义弟,自然很受重用,而黄忠武力值不够,那就只剩下马超和赵云了。题主说的应该就是这两人了。

东汉末年,那是门阀士族的天下。马超和赵云出身不同,刘备对两人的信任程度也不一样。



马超不受信任

马超出身官宦世家,世代公侯,为人高傲,被曹操打败后才投靠了刘备。刘备虽然表面很热情,但内心却对他处处防备,只给虚职,不让有兵权。汉中之战后,马超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越来越郁闷,最终积郁成疾。

临死前还上表刘备,委婉的请求刘备放过自己的弟弟。“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可见马超心中的阴影有多大。



赵云其实很受信任

赵云出身布衣,没有自己的势力,这种人跟着领导一般没有二心,也最受领导的信任。

赵云虽然也是五虎上将,但他的角色偏向于警卫部队司令,主要职责是保护刘备极其家人的安全,极少主动出战。我们都知道,司机和保镖最受领导信任,所以刘备能把身家性命都交给赵云,可见对赵云的信任程度。而也是因为这样,导致赵云很少有领兵打仗的机会,军功偏少。



刘备虽然表面宅心仁厚,但其实还是比较小心眼的。有识人之能,无容人之量。


历史伶俜者


刘备的五虎上将,说到能抗衡吕布和胜过关羽的两员大将,又得不到重用的,就是指向马超和赵云两人,以他们在前期的表现,再到后期的出场率和战绩看,让人感觉好象是有这种意思!

先来说说马超为什么没得到重用

马超投刘备后,从军职上看,地位很高,从三个阶段来看,刘备是益州牧时,马超被封为平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时,马超是左将军,刘备称帝后,马超封骠骑将军、凉州牧!这样看马超混的很不错啊!然而事实是马超的的军职是虚高,这种感觉就象刘备对许靖一样,给你虚衔,给你面子!

刘备得到益州的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左将军,在军职上,关羽是荡寇,张飞征虏,赵云翊军 黄忠讨虏,马超的平西将军在排序看,是排在黄忠、赵云前面,不过都是杂号将军!从坐镇一方的关羽、张飞的权力来看,马超是比不过他们两个的!关张二人一个是坐镇一个州,一个是坐镇一个郡,马超坐镇的“临沮”是一个县!

▲马超

到刘备称汉王时,马超称左将军,此时的马超也参加了汉中之战,很可惜,没什么胜绩!

刘备称帝后,马超拜为军职上第二位的骠骑将军,地位很高,然而从陈寿写的《彭羕传》里可以看到,马超是“常怀危惧”。

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于是收羕付有司。

那么马超为什么没得到重用了?来看看史实中的马超,马超决定造反的时候,明知道这件事会害死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对韩遂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马超的表现是“不忠不孝”。马超投奔张鲁后,张鲁“欲妻之以女”,手下人劝谏张鲁“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自己的亲爹都不爱,还能爱谁!不过张鲁还是给了马超一些兵去打凉州,很可惜,没成功!然后就是马超与张鲁的手下不和,跑去益州找刘备。刘备得到马超当然是很高兴,不过刘备就算想培养马超,手下人自然会劝住刘备,等马超过了考察期的时候,不幸的是,马超病死了!

说赵云没受到重用却是不妥

赵云不象马超那样有显赫的身世,完全就是一介平民的出身,靠自己的战功与努力一步步的爬上来,《三国志》中记载,赵云在认识刘备后就担任骑兵指挥,长坂坡之后,封为牙门将军,平定荆州后,封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赵云的武勇和军事都很优秀,不过赵云能在三国猛将如云的年代脱颖而出,不只是靠他的武勇,主要是他的美德,赵云在见到刘备时就立下了一个誓言——终不背德!现在总有人说因为赵云直谏惹恼了刘备,所以不给他领兵打仗,不给他升官,不受重用!这个说法就有点意淫了。

刘备东征时,派赵云督江州,留赵云把守入川要塞,留诸葛亮经营后方,正因为刘备信任他们,才这样安排,让刘备没有后顾之忧。在赵云没加入刘备集团前,任掌内事的是关羽、张飞两个人,赵云加入刘备集团后,“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在刘备去世前,赵云也已经担任了“中护军”一职,刘备的前后左右将军,分别是关羽、黄忠、马超、张飞,中军则是君主刘备自领,而“中护军”就是君主的首席内军统帅,这个职位非忠义亲信者不能胜任!怎么能说赵云不受重用?而后来赵云也被封为征南将军,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刘备对赵云,就如刘邦对夏侯婴,不要以为只有率兵打仗才是受到重用,赵云没有关张二人的核心地位,从一介平民爬到了自己能爬到的最高位置,难道不是因为刘备对他的信任与重用吗?


挚滗画畫紅尘


刘备阵营内能抗衡吕布、关羽的似乎只有张飞、马超、赵云了。张飞是很受重用的这个毫无疑问,马超与赵云让人感觉很不受重用,所以题主所指的也应该是马超和赵云。


不过个人觉得马超与赵云两人也都是受了刘备重用的。

首先来讲讲有吕布之勇的马超。马超给人不重用的感觉,无非是说刘备没给马超实际兵权,但其实马超还真的是有兵权的,自投刘之后的七年内就一直有,而且刘备也一直在用他。

在公元215年马超投刘之时,刘备就大喜,想都没想直接划分了一支军队给马超,让他去取成都。取成都、平定西川后,马超为平西将军,并督临沮之地,能都督一方能算无权吗?


中间仅歇了一年,马超就于公元217年立即投入到了与曹操的汉中之战中,这场曹刘大战在公元218年结束。当时马超与张飞两人先后屯兵于下辩与沮水和曹军对峙,还又用自己的声望策动了氐族雷定七部数万余人牵制曹军先锋主力,立下大功。汉中大战后,即公元219年,马超带领群臣联名上书让刘备称王,这个时候的马超被封左将军并假节了。能够假节的一般在地方有自行处置军政大权的权力,马超这也不算无权。

马超有权的表现还从发生在公元220的一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彭羕因马上被刘备调到外头去为官,很不乐意,于是去见马超,在与马超聊天时大骂刘备,并对马超说:“您是外放官,我是内应,天下不会平定不了。这里可以看出马超不仅是镇守地方大官员,而且有一定军权,要不彭羕不会说这样的话。


在221年,刘备称帝后,马超又被封为骠骑将军,镇守在与凉州的边疆。而公元222年马超就病重了,并在年底就去世了。

在协助刘备七年里,刘备有三次战役,取西川、取汉中,夷陵之战,他参与了刘备最为重要的取益州、取汉中的大战,只是在最后一年没能够参加夷陵之战(可能病重原因),如何能说不被重用呢?所以个人感觉马超已经很受重用了,只不过跟随刘备时间太短了而已。


接着说说赵云,在早年刘备没稳定地盘,老大都没兵,赵云自然无权。但在拿下荆州以后,赵云也都是有权受重用的。

赤壁之战后,跟随刘备取得了荆州四郡,并被任命为桂阳太守。刘备入川后,赵云是留营司马,管理荆州军事事务,也是身负重任。


之后赵云与张飞、诸葛亮两人分兵入川,赵云率军攻取江阳、犍为等郡。汉中之战时,赵云也汉水之战也立下了大功。赵云也参加了取西川、取汉中的战役,他本来也得参加夷陵之战的,只不过由于反对刘备出征,因此才没被刘备带去。虽然没参与夷陵之战,但赵云却依旧都督江洲作为援助。

从这里看赵云丝毫没有不被重用的表现,该参加的都参加了。唯一感觉他不被重用的或许就是他的官职了,他担任过翊军将军这种杂牌将军,以至于为人诟病。


但翊军将军在蜀汉绝对不是杂牌将军,毕竟每个国家制度都不同。在九品中正制度中,翊军将军是杂派将军,但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施行的,蜀汉并不用九品中正制。所以赵云的这个翊军将军官职在蜀汉绝对是不小的。

汉中大战时,赵云就是翊军将军,当时的黄忠是任征西将军,但在汉水之战时却需要赵云授予他兵马,赵云的这个翊军将军不在黄忠之下。

所以我个人认为两人能够有如此表现机会,都是受了重用的,只不过对他们的了解或许有误区。


夏目历史君


刘备的两员大将一个能抗衡吕布一个能胜过关羽,为何却得不到重用?

毫无疑问,刘备麾下五虎将中没有受到重用的就是马超和赵云了。至于黄忠年纪确实是太大了,已经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

虽说马超和赵云没有在蜀汉政权中得到重用,但是在爵位封赏,官职等方面都不次于关羽和张飞。

是大家为什么都觉得马超和赵云没有得到重用呢?

大家都知道。刘备的经历比较坎坷,到最后虽然说是三国鼎立,但是以蜀汉的势力最为弱小地盘也是最小的。

所以蜀汉政权的兵马是最少的,因此没有那么多兵马能够让将军们去统帅,因此,马超和赵云麾下的将士确实是没有关羽和张飞的多。

其实,在蜀汉政权中,最受重用的是关羽。关羽得以独自一个人掌控荆州之地,对抗东吴和曹魏大军。其他的五虎将其实手下的兵马都差不多。

大家感觉马超和赵云不受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人都是带领骑兵作战的能手。

赵云就不用说了,出身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与游牧民族作战,再说,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浑身都是胆的传说,大家都耳熟能详,可以说是马上将军。

马超更是出身西凉,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与曹操多次对战,都是带领骑兵,将曹操打的丢盔弃甲。而西凉铁骑是当时,东汉末年最厉害的骑兵之一。

蜀汉的势力范围,没有延伸到草原,因此,没有过多的骑兵给两位大将统帅,也就没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所以说马超和赵云,不是没有受到重用,而是蜀汉没有这样多的骑兵给两位大将发挥,建功立业。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说的这两员大将应该是马超和赵云吧?在蜀汉集团中,最受重用的应该是关羽,其次是张飞,再往下是后期的姜维,魏延应该能排到第四,当然,这是笔者的个人观点。

关羽在蜀汉集团中无疑是最受信任的,巅峰时期曾统帅至少6万军队,而且都是蜀汉的王牌部队。文武双全的张飞在鼎盛时期也统领过至少2万军队。要知道,刘备当时的全部人马也就10万出头,这两个将领统领的兵马是蜀汉军团的半壁江山。虽然历史上没有桃源结拜,但是关羽和张飞在刘备心中和拜把子兄弟没啥区别了。

姜维在人才逐渐凋零的蜀汉中后期一枝独秀,成为了蜀汉的军事支柱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最终结果不咋好,但是一生的功绩也是可圈可点的。在蜀汉初期,受重用程度仅次于关羽和张飞的武将,我认为是魏延。魏延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只是在小说中把他写成了“脑后有反骨”的文学形象。

说到这里问题出现了,大名鼎鼎五虎上将之中的赵云、马超、黄忠难倒就不受重用吗?黄忠其实挺受重用的,就是死的太早。黄忠一生中最大的战功就是定军山斩夏侯渊。定军山一战后,刘备封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可是,定军山一战是公元219年的事,第二年公元220年黄忠就死了。

马超是较早跟刘备打天下的将领。刘备还在四处漂泊的时候,马超就已经是正规部队的指挥官了。所以,日后刘备收服马超之后是很尊重马超的,直接让马超当了自己的副将,几乎平起平坐了,而且经常兄弟相称。年轻的马超慢慢的习惯了在刘备集团的这种地位,毕竟耿直的陕西汉子是个纯粹的武将,没有文臣那些心机。<strong>

刘备入蜀称帝之后,马超仍然改不了这个习惯(估计也是不想改),老和君主以兄弟相称,这是任何一位君主都不能容忍的,相当于挑战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从此之后,刘备就逐渐冷落马超,自然也就不怎么重用他了,马超于公元222年去世。

再说说大名鼎鼎的赵子龙,赵云“不受重用”必须得加引号。因为赵云和马超的情况可不一样。当阳长坂一战中,确实是赵云救了甘夫人和少主刘禅,只是没有杀的七进七出那么经天纬地。从此之后,赵云成为了刘备最信任的人之一。

赵云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保镖的性质,虽然手里掌控的兵权不多,但是责任相当重大,整个刘备及其家人的安全都是由赵云负责。刘备出征的时候还得客串战场监军。所以赵云不是没得到重用,而是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在正面战场上战功比较少。但是受信任的程度一点都不比关于张飞少。赵云于公元229年去世。

<strong>

随着赵云的去世,蜀汉五虎上将全部陨落。五年之后(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同年,魏延被杨仪陷害,惨遭灭族。自此,蜀汉集团告别了巅峰时期。只有蒋琬、姜维等人勉强支撑着蜀汉集团。还有一点必须说一下,刘禅是个中规中矩的君主,并不是二傻子。如果不是刘禅左右逢源,协调文武,蜀汉集团至少提前灭亡十年。

所以,赵云和马超二人,一个确实不受重用,一个是带引号的“不受重用”,这是笔者的个人见解,有不同观点的读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无笔史官


刘备手下的两员大将,一个可以抗衡吕布一个可以胜过关羽,但是没有受到重用,估计题主想说的是马超和赵云。



马超可以抗衡吕布,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赵云胜过关羽,这一点就不太好说。就以正史而言,关羽是刘备集团第一号武将,长期镇守荆州,假节钺(可以不用请示刘备直接出兵替刘备征伐四方)。

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的过于完美,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武将。但是在正史上,赵云虽称得上蜀汉名将,但是在地位上远不如关羽。




马超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其实是很尴尬的。马超有实力,有地位,有声望。在没有投靠刘备之前,马超也曾是西凉霸主,潼关一战,让曹操狼狈不堪。同时,马超家族在西凉羌人之间有很高的威信,马超本人在羌人之间也很有号召力。


而且,马超拥有正儿八经的汉朝爵位和官位。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就成了刘备集团中爵位和官位最高之人(刘备之外)。

刘备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对于马超的投靠他是欢迎的,因为刘备马超的影响力。但是,刘备对于马超又是防备的,因为马超的影响力大,又不是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万一造反了怎么办?

刘备对于马超采取的策略就是供奉起来,给他很高的官位和爵位,但是绝对不会给马超很大的权力,以防止尾大不掉。

马超对于自己的处境也知道是什么情况,在蜀汉集团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有一次彭羕撺掇马超谋反,马超吓得半死,赶紧把彭羕给举报了。可见马超在蜀汉集团日子过得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说完马超,再来说赵云。

应该来说,赵云在蜀汉集团的受重用程度肯定不如关张二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关张二人跟最早跟随刘备创业的两人,而赵云是半路加入的打工仔。在大家能力都很强的情况下,优先重用关张二人没啥好说的。

正史上赵云能力确实强,也独立指挥过一些战斗,比如说著名的汉水之战,蜀汉集团的统帅就是赵云。


而且,赵云是一个很有大局观的人,刘备平定益州时,准备大肆赏赐诸将,赵云劝刘备不要这样作,而是应该把田地归还给老百姓。还有,刘备执意伐吴时,赵云也极力劝阻。

赵云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刘备打着匡扶汉室和仁义的旗号,正是这一点让赵云跟随了刘备。可以这么说,赵云的内心其实是一个汉臣,这一点和曹魏集团的荀彧如出一辙。

刘备一代枭雄,匡扶汉室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称霸天下才是真的想法。对于一个内心是汉臣的赵云,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芥蒂。


当然,如果说赵云在蜀汉集团没有得到重用,也不尽然。刘备在取得荆州后,赵云担任过桂阳太守。在刘备自己入蜀后,又命赵云担任留营司马,特别任命赵云掌管内事(刘备家族事物),可见刘备对于赵云还是比较信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