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

扈炀


三国演义中的王朗

《三国演义》作为文艺作品,最核心的要旨便是突出刘备阵营,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其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便是“神化”诸葛亮“智慧之神”形象的众多虚构情节中的一例。

关于这段精彩的骂战,相关材料很多,在此不再赘述。一言以蔽之,就是诸葛亮在两军阵前,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将王朗活活气死。

历史上的王朗

经《三国演义》“骂战”的刻画,不仅诸葛亮的绝世口才跃然纸上,王朗平庸、无耻、胆怯、尸位素餐的形象也被精彩地呈现出来。

然而,历史并非如此。

王朗,原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人。他早年师从东汉太尉杨赐,后被陶谦举为茂才。陶谦担任徐州牧后,王朗也被东汉朝廷任命为会稽太守。他在任上四年励精图治,受到所辖地百姓的爱戴。

公元196年,孙策进攻会稽,王朗不采纳自己的幕僚虞翻(虞翻后来成为孙吴重臣)躲避的建议,决意坚守,并多次击退孙策的进攻。然而最终兵败,投降孙策,但并不为孙策效命。

后来,王朗接受了东汉丞相曹操的征召,辗转多年到达许昌,先后担任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御史大夫等职,以谏言宽政、善理政务、治狱宽仁而闻名。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王朗多次建言献策,匡扶君主。曹睿即位后,王朗升为司徒。

公元228年,王朗病逝,谥号“成”。

评价

王朗是曹魏重臣,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巩固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与钟繇、华歆并称曹魏三公;同时,王朗还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儒学家,他对儒学经典的解释注解,并后人称为“王学”。

王朗德才兼备,史书中有不少关于他为人宽厚好贤的故事。时人对王朗的品德、才华评价也都很高,例如: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王朗“文博富赡,一时之俊伟”;曹丕称他和华歆、钟繇“一代之伟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朗的孙女是西晋开国君主司马炎的生母。


感谢您观看燕过紫禁城的原创回答。欢迎您关注燕过紫禁城的头条号,浏览更多原创的文史类文章。谢谢!


燕过紫禁城


我记得以前,文言文里有一篇华歆王朗的的一个故事。华歆和王朗是盆友一天他们一起坐船过河,本来船就小,坐两人也是很挤了,这是突然跑来了一个人,问他们能一起坐船过去么?王朗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然后就让他上船了。没有想到后面有人追过来了,这时候王朗不答应了,但是华歆去说,你答应了别人的怎么会出尔反尔呢?两个人从此以后关系没怎么好了。但是这是一个故事,说明王朗是一个答应别人但是又做不到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是大多数人,而且王朗也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被骂死的,而是寿终正寝的。在魏国也是士大夫的大官,荣华富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