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能跟郭沫若大师相提并论有哪些人?

qzuser202558524


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言诚然不虚,古往今来,每个时期都有独领风骚的大师,而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更是大师云集的时代。

面对题主的问题,或许不少人会觉得有些不甚认同,尤其是在当前网络间对郭沫若存在抨击,乃至于诋毁的情况下,个别网友每逢遇到类似问题,总难免会人躲在屏幕后开喷。然而,无论是褒是贬,我们对包括郭沫若在内的大师们,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答案或许非常简单,那就是着实不多。我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尽管多次拜读前人的著作,却也对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不甚了解。

如果我们抛开那些“私德”来看,郭沫若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而能与之比肩的人,也确实不少,只是难分伯仲。要是从同时期(或时代大体相当)的人物中来看,我觉得同样可敬的大师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钱穆、陈寅恪、胡适、冯友兰等等。

在这些人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是鲁迅先生,最为推崇的也是无出其右。毫无疑问,鲁迅是中国文坛中的翘楚,也被视为文人的脊梁。他并未上过战场,却终身以笔为武器,永远冲锋在前。

另外,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梁启超的学识和人品同样引人尊重。如果论才学,他应该算是晚清、民国大师中的佼佼者,只可惜晚年还肾病,手术中被误切下了健康的肾,致使病情恶化。

然而,梁启超为了提倡西医,却始终保守秘密,唯恐这场医疗事故引发公众的信任危机。尽管对于他的做法,存在争议,可从初衷而言,梁启超无疑是值得尊重的。

在前举的几位大师中,陈寅恪和冯友兰晚年也曾经历了波折,却也一直坚守着分人的风骨,这一点尤为令人尊重,后人的评价也着实不低。

如果说有谁更懂得“装饰”自己,那么应该要首推胡适了。这一点,通过胡适日记便能清楚的看到。有些人的日记,写给自己看的,有些人的日记则不仅仅是供自己回忆的。胡适日记中的胡适,与现实中的胡适,究竟有多大差别,相信只要用心品味,便可得知一二。

老话讲,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同样如此。在近代史中,能像郭沫若一般学识广博的人,几乎很少,他的一生涉及考古、甲骨、金文、文学、戏剧、翻译等诸多领域,堪称全才。

只是,人无完人,或许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苛责于前人。大体来讲,能堪当大师之称的,其贡献也远大于私德方面的弊病。大家觉得呢?


史海烂柯人


郭沫若先生是解放后最有名的文化名人。在文化上他是新诗奠基人之一;在历史研究上,他曾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在书法艺术方面,郭沫若也有一定的造诣,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8字要诀。

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余英时先生曾这么评论他:“郭沫若先生不但才气横溢,国学基础也相当深厚。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他确有原创性的贡献。……我曾严厉批评过他袭用他人研究成果而不坦然承认,犯了学术研究的大忌,然而我并未对他一笔抹杀。不过从现代学术的规范来说,他逞才使气有余,而史学的纪律则远为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和二陈(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等不同,其志不在学术,而别有怀抱。”

可见郭沫若有自己的报复“其志不在学术,而别有怀抱”,他长期当然一些要职,诸如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文联主席等。

宋美龄在1982年写给廖承志的公开信就有一句“……此正如郭沫若宣称‘斯太林是我爸爸’,实无耻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呕。”对郭沫若的逢场作戏进行过如此痛析。

不过对郭沫若也有很多抹黑,诸如《MAO zhu 席赛过我亲爷爷》其实不是郭沫若写的?而是拜矮大紧那本杂史《鱼羊野史》所赐。

另外对郭沫若的抨击就是道德的抨击,他对爱人始乱终弃,下面看一张表。

其实郭沫若对不起原配的包办妻子,1912年他在父母的包办下无奈与张琼华结婚,在享受五天新婚生活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里,张琼华孤独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其次对不起的是日本妻子佐藤富子,他逃离老家后去了日本,1916年与佐藤富子同居,佐藤富子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富子为他生有五个子女,后来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其断绝了联系,她独自抚养子女可见其过得有多苦。

另外对不起的是回国后娶的妻子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他始乱终弃导致于立忱自杀。

最后回答问题上来,说历史上能跟郭沫若大师相提并论有哪些人?

我想到的好想就是徐志摩、胡兰成这些人了。


最爱肉丸子先生


毋庸置疑,郭沫若(1892年——1978年)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超级大师之一,如果从学术成果的全面性,文化修养的综合性来分析,说实话,郭沫若是民国时期大师中的大师,几乎很难找到跟他相提并论的大师。许多大师在单个领域的成就能超出郭沫若,但与之综合相比,显然比不过郭沫若,郭沫若的所有成就都是有学术成果来证明的。

郭沫若是几百年来横空出世的全才,在文学、书法、考古、历史、教育、翻译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文学上,他是新诗奠基人,一部诗集《女神》拉开了我国新诗发展的序幕。在书法上,他是“碑学”书法的杰出代表。在考古和历史上,《甲骨文字研究》和《中国史稿》到现在依然是难以超越的学术成果。在教育上,给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打好了基础,这些成就难道没有力度吗?

在文学领域,同时代纵然有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这几位大师能跟郭沫若相抗衡,甚至还要强于郭沫若,但除过文学,这几位在其它领域显然不能跟郭老比较。

在书法领域,同时代的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林散之等人同样强于郭沫若,但其它知识领域未必是郭老的对手。

在历史和考古领域,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陈恒等几位大师,不比郭沫若差,但从全面性来比较,还是难以比较。

因此,我敢肯定地说,若从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角度来考量,郭沫若无疑是民国大师中的第一人。那些随意诋毁郭沫若的人,还是留点口德吧,不要把无知无畏当做个性。

如果在同时代非要找出一位在全面性跟郭老不相上下的人,个人认为,李叔同(1880年——1940年)是不错的人选。李叔同集文学、绘画、书法、音乐、佛学等领域的成就于一体,同样是一位超级全才。

以上是横向比较,如果从数千年文化史的纵向来看,能比肩郭沫若的大师则不少,如,东汉张衡(78年——139年),唐代王维(701年——761年),宋代苏轼(1037年——1101年),明代徐渭(1521年——1593年),清初傅山(1607年——1684年)、顾炎武(1613年——1682年),等等,他们可都是许多领域的全能冠军。


鸿鹄迎罡


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历史自然会记住郭老的才华与功绩,而骂郭老的脑残、小丑却会象蛆一样,不知糜烂在历史的那堆垃圾里。

浏览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多数人既不认识郭老,也没读过他的著作并发现问题,然而他们就是要人云亦云,无端侮骂郭老,这说明啥,说明他们已完全丧失独立人格,脑子已被别人的言论所控制。不知这些人怎么想的,只能作为别人的傀儡而活着有意思吗?这不是安心给你祖宗丢脸!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倒是,诋毁郭老居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不令人费解吗?是的,费解,人们的智力叫人费解,丧失基本的道德、是非观叫人费解。

然而这是事实,这反映反动公知已牢牢地控制了话语权。只要留意一下,人们就会发现:当下,凡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正面内容;凡是爱国行为和人士;凡是拥护共产党热爱中华民族的……都会遭遇他们的语言暴力,遭致疯狂围攻和打压;反之,凡是敌人的、西方的、邪恶的都会被他们巧舌吹捧!

……多言无益。

也许是时候该给国家、民族,给人间正义一个交待了。


独孤客54


郭沫若我实在没觉得这个有什么大的问题的呢。

所谓的私生活不就是玩几个女人🐴?而且都是你情我愿的呢,就是渣男了呗?

文学上的成就公认的很不错的呢。

至于某些添功,我们都觉得可笑的事情,那些带人物会不知道?大智若愚而已罢了的呢。

郭沫若干锅很多所谓的不道德的考古事情的呢,但是就这事来说,也是背后的大佬需要他去做的呢,我不觉得一个文学才华如此强的会干这种事情的呢,他不做,也有人去做,然后毁坏的更严重的呢。


Destiny71454990


在中国文学界,无人能与郭沫若同志相比,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的业绩,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高度称赞!新中国刚诞生时,郭老就是四位副总理之一,协助周总理工作!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团结科学家们做出了贡献!郭老长期担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新中国诞生以前,郭老在国统区,但他始终支持共产党的革命,特别在重庆国共谈判期间,说服许多民主人士站在共产党一边,为共产党取得主动做出了贡献!

郭老还很关心新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经常与少年儿童打成一片!最早的《少年儿童队队歌》就是郭老作词的,“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我们的父兄,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灬"


严章忠


什么时候郭沫若又成了大师了?哪一行当的大师?姑且不论他在骨头和私德方面的种种不太光彩的言行,仅就学问论,与其相当乃至远高于他的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问大家数不胜数。远的不论,光从近现代看,就不下几十位。有兴趣可以稍微翻翻书,那些人的名字及学术成就足以让你牢记在心。我建议个思路,你可以从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陈叔同、翦伯赞、鲁迅等查起,一直到邓拓、吴含、寥沫沙等,再从梁启超、刘文典、吴宓、王国维、熊十力、冯友兰、沈从文、林语堂、郁达夫、周作人.....。你才会发现什么叫学问大家什么叫饱学之士。但请千万别从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上在政治上划红线,那样一来就不是讲学问而是讲政治了。那就跑题了。


积武145333984


我看郭沫若

如果说诗歌,那么胡适可以和郭沫若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同为中国新诗奠基人。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奠基之作。

至于古诗词,郭沫若也是可以和毛泽东唱和的。

如果说话剧,那么曹禺、老舍可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抗战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剧本,鼓舞民心士气,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六出历史悲剧。

如果说甲骨文研究,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可以与郭沫若相提并论,因为他们并称”甲骨四堂”,郭沫若并因此于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如果说北伐,郭沫若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如果说抗日宣传,郭沫若曾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抗日宣传,期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

如前所述,这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话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

我不知道抗战文艺有谁可以和郭沫若相提并论的。

如果说翻译,则世界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中的两个是郭沫若较早翻译给中国的,他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此外,还翻译了《茵梦湖》、《雪莱诗选》等。鲁迅也翻译,但人性的文学的目光显然不及郭沫若,他喜欢和学习的是苏俄文学和尼采、卢梭,他学习的是果戈里,是《狂人日记》,他翻译苏联小说。”俄国1905年革命后,正是鲁迅第一个为中国窃来了俄罗斯文学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当然,如果说阶级的目光,鲁迅要敏锐得多。他翻译苏联小说《毁灭》,他知道,”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当然,后来郭沫若比鲁迅更加革命,以至于恶搞到斯大林是他爸爸,毛泽东赛过他亲爷爷。郭沫若还写出“三江四海迎盛世,五禽六畜喜心窝,鸡鸭结伴跳红舞,猪狗比赛唱红歌”这样显然不是真心歌颂的滑稽诗歌来。

如果说书法,看看全国各地那些题匾的榜书大字吧:杜甫草堂、武侯祠、故宫博物院、中国书店、荣宝斋、中国银行……,请问有哪一处的题匾是压不住这些大地方的?

康生不但要和郭沫若相提并论还要压倒、侮辱郭沫若,说是他脚趾头夹支笔也比郭沫若写得好,康生功力确实不错,以至有些超凡入圣,但是,天才呢?创造性呢?时间会作出结论。

郭沫若最受诟病的是他摇摆的政治立场,但他也曾经拍桌大骂蒋介石,他在文革结束后所写的那首词《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是气势磅礴、痛快淋漓的人民和时代情感的高度概括,是人民情绪的集中宣泄。郭沫若凭这首词最后一次展示了他不老的才华!

是的,他没有骨气,可就那么没有骨气,他还活活失去了两个儿子。

文学他是可以和鲁迅并列的,鲁迅不管怎么骂他,”才子”二字是不省去的。

当然,郭沫若最不好的是挖坟,但冥冥之中似乎已有报应。

诗歌和胡适并列,甲骨文研究和王国维并列,文学翻译和鲁迅并列,话剧和老舍并列,书法和康生”并列”,这样的天才在世界上恐怕也是没有几个,只要有其中一条,都可以用于炫耀。

如果你说革命,郭沫若不仅参加过北伐,还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

参加过其中之一的,就可以炫耀一番了。

总之,鲁迅对郭沫若的定义是”才子加流氓”,不知各位条友怎么看?

鲁迅之才,其实也可以和郭沫若相提并论。例如话剧,鲁迅不是不会写,在小说集《故事新编》里,他随便写几笔,就已经表明他的话剧天才,而且写的是后现代话剧,不在郭沫若以下。鲁迅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足以和郭沫若的题匾比美。鲁迅的书法也是有足够分量的。小说和杂文,郭沫若是远远不及鲁迅的,白话小说,鲁迅是开天辟地,而且成就第一。至于思想,鲁迅深刻得多。但文化、学术、新诗,鲁迅是无法与郭沫若相提并论的。

与胡适并列,与王国维并列,这是郭沫若的硬件。





大悔忆智冰


郭沫若,以多才多艺著称,而且是上个世纪难得一见的奇才怪才。能跟郭沫若相提并论的人,截止目前还没有。郭沫若涉足范围领域相当广泛,如诗歌、剧作、书法、历史学、考古学等等,只要是郭沫若涉足的领域,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必然是郭沫若。比如在旧体诗词充斥诗坛的上世纪初,是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横空出世,为中国新诗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旧文化人耳目一新。郭沫若每有新剧作上演,必定轰动全国剧坛,如〈南冠草〉、〈棠棣之花〉、〈屈原〉、〈武则天〉、〈蔡文姬〉等剧。再如历史学,郭沫若的史学专著更是量多质优,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对考古和甲骨文字的独到研究,一般史学家都望而却步。试问:文史方面,谁人可跟郭沫若相提并论?



王荣联1


样样通样样松,没一门精的,考释的甲骨文都是臆断,错误百出,后世学者可采信的不及一半;考古学研究同样充满浪漫主义地想当然胡说八道,而且对文物发掘和保护就是个外行,行内都称其就是个挖坟的,后母戊鼎被他说成司母戊鼎误人子弟几十年(正印证其古文字功底之差,国之第一重器他都能认错字,治学态度和学问如何可见一斑),乱挖定陵导致万历皇帝尸骨和随葬品灰飞烟灭,错误判断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是空的没有尸骨,差点导致刘胜挫骨扬灰,令人哭笑不得;史学成就同样以胡说八道为能,相当长一个时期历史系选教材教授都著明要翦伯赞的不要郭沫若的;书法字体毫无风骨,大佞臣康生笑话他的字连自己脚写的都不如不是没有道理;文学成就更是可怕,以诗歌成就最高,典型标志就是满篇的感叹号,再如“一切的一,一切的切!”之类,这TM要说是人话,说这话的一定不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