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三年級,自小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但是寫作文卻很一般怎麼辦?

背書的周老師


學習寫作的過程:

第一,先記錄自己發生和看到的事,哪怕是流水賬也行,讓孩子學會記事。

第二,再引導孩子通過事引發所思所想,在正確的方向上發散孩子的思維。

第三,在學會表達方式和文體,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前兩條表達出來。並學會修飾。

看作者題目裡面說的,孩子只是看書而沒有收穫的感受,自然就腦袋裡是空的,寫不出東西來了。


這是一個正確學習寫作的過程,首先孩子得有經歷有感悟,然後再學寫作的技巧和表達方式,結果很多家長和老師給孩子搞反了,急於求成,先讓孩子學寫作,學技巧!這時候孩子腦子裡是空的,根本沒有事情可寫。


這就是道和術的關係

也是武功裡面招式和內功的關係。讓孩子只學術或者招式,孩子根本是照貓畫虎,全靠照著看過的文章編寫篡改!

所以要想讓孩子學會寫作,先讓孩子多經歷事,多參加活動,多帶孩子玩呀旅遊呀,讓孩子腦子裡積累素材,(這就是為什麼5060年代出了大量的作家,新因為經歷那個時代的滄桑變化,會刺痛心靈,產生表達的慾望),然後讓孩子聯想感悟,最後用我們現有的好的方式和文體表達出來!
r


教育界的牽牛花


讀的書多不一定代表作文就會寫得很好。我小時候讀書也算多,但是生活在農村,平時一輛汽車飛機都很少見過,更不要說什麼動物園,夏令營。那時候看著別人城裡的孩子寫的範文,都理解不了是什麼。

寫週記永遠是日復一日的幹農活,收莊稼。後來上了初中,家裡有電視了,接觸的事物開始變多,特別喜歡漫畫的異世界。於是,我也開始想象,看見一張畫,一個物品都可以寫出一段故事。語文成績從此獨霸年級第一。

個人認為增長孩子的見識,認知和想象力,對於寫作提升更有幫助。


卡在煙囪裡的胡小胡


其實在家長中間一直流行一個錯誤觀念,孩子讀書好作文就一定不會差,甚至是看到孩子在讀書,就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差不了。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想過,你們看到孩子在讀書,只是看到,並不知道他們看的效果如何,對不對?但是你看到孩子在讀書,就會想當然地以為,這是好事,要鼓勵,自己的心裡也會有一絲安慰。


有一句話叫“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用來形容那些低效率的勤奮者。而換在孩子身上,其實也有一種“你只是看上去在讀書”。很多孩子讀書的效率是很低的,甚至在積累了大量的閱讀之後,對於學習的幫助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我們知道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的主要方式,體現在學習上,就是作文水平的高低。很多學生書讀得多,說起話來眉飛色舞,講故事繪聲繪色,可是一到要動筆寫作文,卻左思右想,抓耳撓腮。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有效地把輸入轉為輸出的例子。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打破這個觀念。讀書多,真的不意味著作文就一定好。兩者之間毫無必然的聯繫。作文好一定要多讀書,但讀書多未必意味著作文一定好。


那要如何才能將閱讀有效地轉化為作文水平的提高呢?


一、做個有心的讀書人。


讀書不僅是為了讀個樂,讀個高興,更是為了獲得知識,增長見識,積累詞彙,提升思想。讀書不動腦、不問為什麼,不在寫作文有意識地去主動運用讀到的詞,讀再多的書,也只是把大腦當成了一個儲存車間,而不是一個機器轟鳴的工廠。要讓知識學有所用,必須開動大腦,將大腦這個工廠運行起來,不停地在工廠裡進行加工,將所學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將學到的詞彙積累在大腦中,最後學以致用。這樣,當一篇作文中需要形容一個聲音很響亮時,你才不會只是說“巨大的聲音”,而不知道去用更精彩的“鏗鏘有力”。


二、仿寫與借鑑是兩條捷徑。


總有家長問我,林老師,有什麼能快速提高孩子作文的好方法嗎?我總是無耐地告訴他們,辦法很多,但是沒有快的,想要求快,真的沒那麼容易。


相比較而方,仿寫與借鑑算是兩條快速提高作文的方法了。


仿寫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分析瞭解所要仿寫的那篇作文的結構與手法,修辭的運用,語言的風格,都是我們需要模仿的。這時候,“照貓畫虎”地去寫一寫,總是會有一些收效與心得,就算學不到文章的精髓,也總是會學到一些皮毛。這些皮毛如果能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作文上就會有質的變化。


借鑑則更簡單粗暴了。就是“拿來主義”——做摘抄,然後原封不動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上。這在景物與狀物類作文裡,在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裡,都是最容易學到的。雖然這樣的方式技術含量不高,但卻可以清楚地明白,什麼地方該如何去描寫。比如,寫波瀾壯闊的大海,寫靜水深流的潭水,寫挺拔的青松,寫青嫩的小草,寫展翅的雄鷹,寫皎潔的明白……當你學到了優秀的文章中是如何描寫這樣的景物時,當你的作文中也出現類似的景物時,完全可以學習他們的方式方法去描寫。


三、既然讀的書多了,那就寫些讀後感。


讀後感是檢驗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作文水平的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式。既然讀書那麼多,讀了好書之後,心裡難免會有一些感慨與心得。尤其是剛剛讀完的時候,趁著閱讀的慣性還在,趁著情感的共鳴仍存。不妨拿起筆來,將自己對書中內容的所思所感記錄下來,甚至其中一些精彩的語句和段落都可以抄一抄,然後談一談自己對這句話欣賞與喜歡的原因。或是對書中某個人物發表一下你的看法,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作文更有思想,更言之有物的方式。


當然了,以上這些方法不是靈丹妙藥,更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是在遇到作文學習上的困難時,是值得一試的辦法。


也許,這些方法都不會起什麼作用,但是你的孩子仍然在一直堅持閱讀,直到一天,你突然發現他的作文開始越寫越好,再也不是問題了。這也是十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林老師講作文


在孩子寫作方面我有很多經驗,我是一名在北京地區有11年經驗的兒童教育學者和寫作教師,教過上千個孩子學習寫作,孩子們從不會寫到寫得好,轉變非常快,在華人少年作文大賽、全國春蕾杯作文大賽中屢屢獲獎。

前幾天,有個叫馨然的孩子作文得了大獎,領到獎狀第一時間跑來告訴我。這個孩子跟我學了一年寫作。在我這裡,沒有固定的寫作方法,我只是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善於發掘司空見慣的事情背後所蘊藏的獨特意義。我一直最厭惡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所以我讓孩子們寫出自己真實的生活和想法,我從來不用固定的套路和招數去限制孩子的想象,我們不要太多技巧,只是大膽表達自己。所以孩子們寫出的作文總是自帶鮮明的個性和特點。同一個題目,1000個孩子能寫出1000篇各不相同的文章,孩子們寫作時能感受到自由、快樂和超然,這才是作文的意義所在。

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是因為在學校裡,老師按照三段式的寫作方法教孩子,教了孩子很多寫作技巧和方法,怎麼開頭、怎麼結尾、總分總等等的套路,孩子學了這些套路,按照套路去套,被束縛了想象,寫得不成樣子。

所以讓孩子放開膽子去寫很重要!

我讓孩子們忘記什麼三段式,忘記什麼總分總,就是自由地去表達,天馬行空地去想象,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去寫。

孩子們自如發揮,能寫出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作文寫得相當出色!

給大家隨便看幾篇學生課堂上在40分鐘之內寫的作文,大部分孩子都是二三四年級,最大的五年級,這些文章都是孩子們的純原創:

要教孩子學會選擇素材,生活中每天見到的人和事有很多,讓孩子學會分辨,哪些事情是最有意義的、最新穎的、最值得寫的。

還有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多做事,多經歷,多去看世界。

有的孩子整天宅在家裡,生活經歷太少,寫作文的時候無事可寫,只要一讓寫事,每次都寫幫媽媽洗碗、幫媽媽掃地,從一年級寫到六年級,自己都寫煩了,老師更是看煩了,這樣的文章不可能入老師的法眼。

而那些生活經歷豐富、去過很多地方、有很多見識的孩子,總是有寫不完的事情,作文題目《一件有趣的事》,他們寫自己去動物園給河馬刷牙、跟著船伕出海捕魚、跟媽媽做披薩、跟著姥爺去農莊採摘火龍果,去海里抓海膽……這些素材寫出來,老師一看就很喜歡。

比如有一次作文題目是《我做的一道菜》,很多孩子都寫在家裡做西紅柿炒雞蛋、煮掛麵、煮方便麵,有的孩子從來沒做過飯,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寫,無從下筆。50篇作文交上來,有20篇寫的是《做西紅柿炒雞蛋》,唯獨有一個孩子寫得很新穎,這個男孩在家裡經常做家務,經常跟媽媽一起烹飪美食。所以他看到題目後,一下子想到十幾道菜的做法,他的寫作素材非常多,後來他寫自己做爆炒花蛤,寫自己如何給花蛤去沙子,如何去腥,如何提味兒,把製作這道美食的詳細過程寫得非常生動,孩子寫得特別棒,也寫得特別開心!這個孩子的文章首先從素材選擇上就比其他孩子勝出一籌。

所以家長一定要豐富孩子的生活,要捨得讓孩子去做事情,一個什麼都沒經歷過、沒見識過、沒嘗試過的孩子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

總結一句,就是讓孩子多見識,多觀察生活,多積累人物和事件素材,學會挑選出最好的素材,放開膽子去寫,課下還要大量閱讀優質書籍(必須是優質書籍,要不然讀多少都沒用)。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作文水平就能有大長進。

您的孩子讀了很多書,在作文上絲毫沒有體現,您要看看孩子讀的書是否優質,在語言表達、思想層面和想象方面是否是真正的好書,要讀1本頂10本的好書,比如中外名著、科普讀物、自然科學、古典文學等。

閱讀量大的孩子一定能厚積薄發,有的孩子到了高中,之前儲存的知識能量才爆發出來,白巖松就是一個例子,很多高考文科狀元也是如此,所以家長也不要太心急,要靜待花開。


我是豐非,兒童教育家,兒童閱讀推廣人。0—12歲育兒妙招、推薦兒童書單、導讀世界名著,傳遞各國先進的育兒理念。


豐非說


首先,家長要明確:讀與寫並不能直接劃等號。

讀書多,閱讀量大,對於寫作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讀書多,並不代表著寫作文就一定能寫好。

我是一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家長,也是一位專注小學作文教育的自媒體人,對於題主的女兒,如何提高作文水平,有以下幾點建議,供您參考:

第一,題主要多關注一下自己女兒在看什麼書,和她一起挑選幾本比較經典的,陪她一起精讀。

讀完了,可以鼓勵孩子把書中的人物與故事,以及她的看法,講給家長聽。因為,複述書中故事以及表達自己感受的過程,就是一個消化輸入、嘗試輸出的過程,對於孩子整理自己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促進。

說故事,對於寫作文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能說,寫起來就相對容易些了。

第二,鼓勵孩子多練筆。

不練筆,不多多寫作,哪怕讀再多的書,還是不知道如何寫好作文。因為,實踐遠比空想重要。

讓她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哪怕一開始寫成了流水賬或者是顛三倒四也不要緊,重要的是,讓她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出來。

這個階段,家長要多鼓勵,多找她的優點表揚,不要光挑剔她作文的毛病,那樣,她就更沒有信心寫好了,再寫作文,就更畏手畏腳。

第三,孩子寫好了作文,家長可以找一篇類似的優秀作文,或者是名家文章,和女兒一起坐下來,分析一下,人家的作文好在哪,自己這一部分為什麼寫得差。

練筆的目的,一是鍛鍊文筆,二是為了找出自己寫作的缺點,然後,修改,提升。如果沒有修改這一步,孩子下次還這樣寫,那就永遠沒有提升。



這個暑假,為了我女兒和她的同學,能堅持練筆,提高作文水平,為下學期做好準備,我舉辦了一個寫作闖關營。通過這些天的點評孩子作文,我發現了小學生寫作文的幾個通病,今天剛剛寫成了一篇文章,題主要是願意看,可以關注我,然後點擊我的主頁,找到文章閱讀。也歡迎你女兒參加寫作闖關營,和小夥伴們一起寫作文,每一關都有一個主題,由易到難,每一篇作文我都有認真閱讀點評,指出孩子的優點與不足。孩子的領悟力是很強的,幾位小同學,凡是我提出的修改意見,在下次的作文裡就改正了。目前,闖關點評都是免費的。

總之,讀書,要多思考,寫作文,除了多寫,還要多多修改,多多對比借鑑優秀作文的長處,按照老師正確的指點,改正自己作文中的缺點。


小作家起跑線


經常有家長有這個感覺:孩子也很喜歡讀書,也讀了很多書,可作文就怎麼也寫不好,這是為什麼?又怎麼才能寫好呢?

對這個問題,我很認真地思考過,在自己孩子的寫作過程中和我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也有總結,具體有以下幾點看法:

1,小孩子寫作文不是說讀了很多書就可以寫好的。讀書和寫作是兩回兒事。不可混為一談。

多讀書不一定能寫好作文,但不讀書絕對寫不好作文。

寫作不僅僅是通過讀書積累自己的語言素材,更是一種心靈和視野的開闊,是一個人內在的積累,只是為寫作文做了一個好基礎。

2,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讀書積累自己,更多的還是需要從生活中積累自己,用心去感悟和學習。好作文的素材來自於自己真實的生活和思想。

所以那些只追求孩子讀書量的家長這一點一定要注意,讀書為了什麼?寫作文只是真心閱讀附帶的一個贈送品而已。這個附贈品你能否用上,也看自己的生活積累和其他條件是否具備。

3,寫作文實際上是一個思維的過程加上講故事的能力,最後通過語言(文字的或者口語的)表達出來的整個過程,不僅僅是一篇文字。

思維是可以鍛鍊的,也是一個孩子不斷學習中所擁有的,表達的能力也是可以鍛鍊的,這些除了一點兒天份外,更多的是有意識地練習,當然這種練習是有章法可循的。比如講故事的幾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件的過程中也有章法可依,如果僅限於一般的作文就把事情說清楚就好,而一篇作文好不好,關鍵是能否出彩?

如何精彩?

這是在完整的基礎上幾經修改、思考、再修改,這個過程中慢慢練成的(這個練的過程有很多方法,我在以前的回答中曾分享過我自己的做法)。


9歲的孩子,讀了很多書,就想一下子把作文寫的很精彩。這是很多家長的想法,很功利。家長的心踏實下來,孩子的心才能踏實下來,踏實地讀書、踏實地思考、好好地寫作文,寫出好的作文。


快樂庭院


孩子上三年級,自小讀了大量的課外書,但是寫作文卻很一般。怎麼辦怎麼辦?

你的提問中,有兩個關健詞:閱讀,寫作文。

🌹先講閱讀。我曾在頭條上發了一個有關閱讀的回答,有時間可以翻閱一下。閱讀,大體分三種讀法:泛讀、精讀、專讀。根據你提問中的“大量”兩字,估計你孩子雖然讀了很多課外書,可能多半是圖本讀物,閱讀也屬於泛泛一讀。愛讀書還要會讀書:一目十行是讀,逐字逐句也是讀,當然後者的效果要好於前者。光是讀的認真還遠遠不夠,還要學會理解。理解其中的字詞義,理解作者寫這本書想表達些什麼?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運用。所以,從小學到高中的語文課一直設有閱讀練習這個內容,就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理解能力。只是深淺、難易程度不同而已。

三年級的孩子在閱讀上屬於起步階段,孩子在閱讀時,家長最好能有效地引導孩子學會精讀。而且要學會做簡單的閱讀筆記,把書中好的詞句、好的修辭方法都記錄下來。眼看百遍,不如手過一遍。做筆記可以加深印象和理解,也便於查看。以後寫作碰到類似的作文,不妨拿出來借鑑一下。

🌹再說作文。我也曾在頭條上寫過一篇回答。所舉的例子恰恰也是三年級學生的作文,可以翻看一下。在這裡,我再複述一遍。三年級的作文屬於初涉作文。面對一篇作文,孩子會心存許多疑惑:寫什麼?怎麼寫?稿紙攤開,鉛筆在握,因為心中不懂得謀篇佈局,腹中積累的詞彙不多,下筆之時難免有些不知從何寫起。

下面就談一些初學寫作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對於求知的低年級小作者們有所幫助。

a、先審題:當你面對一個作文題目時,先看清楚這個作文題目屬於什麼性質的?寫人、寫事、寫景、狀物、日記等。

b、再立題:(也叫中心思想)。作文無論長短,意在抒發和表達作者的所思所悟。下筆首先要想好自己寫這篇作文想表達的思想是什麼。

c、再佈局:前兩步完成後,就開始給作文搭個架子。比如:作文怎麼開頭?選擇什麼樣的材料去表現主題?怎麼結尾?這個過程叫謀篇佈局。也就是老師常說的:文章結構。

掌握了這三步,你的作文基本就搭起了框架。這好比建房子,肯定是先搭架子,再砌磚瓦;又比如畫樹,一定是先畫枝幹,再添葉子。

寫作文也是如此。

當然,架子搭的好壞,大樹長得是否豐滿旺盛。這就要看作者的文學功底。寫作文是個慢功夫,需要多年的日積月累。

🌹遷移能力。這種能力是閱讀到寫作之間,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高考得高分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閱讀,對讀者來講,是學習是借鑑,屬於輸入接納。寫作,對作者而言,是表達是抒發,屬於輸出展現。換句通俗點的話講,就是把平時從書本中、觀察交流中所學到看到的知識以及客觀現象,通過自己的思考後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展示給讀者。這中間的能力就叫遷移能力。

遷移能力是一種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的能力,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掌握的方法和結果卻差之千里。

舉個得罪人的例子:寫作文,凡是當語文老師的,從小學到大學,都會在課堂上講述如何寫作,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但並不是每個語文老師都會寫文學作品。這裡面就缺少一個從會講技巧到掌握技巧的能力。作家也一樣,能寫書寫影視劇,但是如果讓作家站在講臺上,他不一定能像老師那樣講述出對學生很有實用價值的寫作技巧與方法。

對於小學生來說,遷移能力肯定不太行。那就在寫作文,不妨來一些仿寫和借鑑,把閱讀中發現好句子,好詩文,仿照著寫出來,中低年級的學生也可原樣照搬。當然前提是仿寫和照搬一定要用的合適合理。

寫到最後,還想說幾句題外話。上頭條的都是家長,講體會的多是老師,而真正需要指導的是學生。這三者如何很好的配合,靠的是家長。我寫過幾篇與閱讀和寫作有關的文章,閱讀量也上萬,但提問留言者很少。我是頭條新手,粉絲少,可以理解。但是同樣的話題,閱讀量上十幾萬的,同樣沒幾個提問留言的。當然,也可能提問本身不復雜,家長看後己胸有成竹了。但願如此。為了孩子,大家的目的相同。

但願上述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疑問,歡迎留言。也可私信我。定會盡力而為之。


文子心語


剛好女兒也讀三年級,她讀的書可能沒有您家孩子那麼多,但她也勉強算一個愛看書的孩子。她從剛開始的不知道怎麼動筆,到現在享受寫作文,我不知道是不是誤打誤撞讓她找到了些寫作文的方法,現在寫出來跟您分享,看看是否可以給到您一些幫助:

1. 關於讀

自從她開始自主閱讀,我除了去圖書館借書,更多時候,我喜歡給她買。因為借的書,不方便在書上做筆記。孩子早期的讀書筆記,其實就是學會欣賞好詞好句,然後在書上做記號。我還沒有讓她開始摘抄,因為怕她有負擔,認為閱讀就是抄寫,所以在她剛學會自主閱讀的時候,我就給她準備了熒光筆,教她劃好詞好句,並引導她什麼是好詞,什麼是好句,從形容詞開始,到成語,到各種寫景寫人的片段。引導一段時間後,她就學會自己劃了。以至於她後來養成了看書就拿熒光筆的習慣。

2. 關於寫

孩子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麼動筆,草稿一個字都寫不出。於是我想著讓她從寫日記開始訓練。我在網上淘了一漂亮的小本子,有帶鎖的,有帶亮片的,有帶羽毛的,作為節日禮物送給她,告訴她可以拿來記自己覺得特別的事,可以是趣事,也可以是心事。可能她太喜歡這些小本子,就真的當寶貝一樣開始學著往裡面寫東西。從歪歪扭扭的幾個字開始,到後來將學校裡學到的新詞,書上看見過的新詞,還有我平時跟她聊天時教給她的詞,都一點一點慢慢寫進日記本里。現在她三年級,寫作對她來說,成了一件很好玩的事。

今天,她們學校剛好考作文,題目是《記一次難忘的節日》。考完回來,她興高采烈地跟我講她寫了七段,哪裡詳寫,哪裡略寫,記了什麼人,描寫了什麼場景,中間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有什麼感想等等,講得繪聲繪色。雖然現在她的作文也沒有多麼驚豔,但從組織文字來講,還算過得去。

我想,孩子學寫作,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然後自己多積累好詞好句,多練筆,可能對日後的寫作會有些幫助。

以上是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出的一點點經驗,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糾正,謝謝🙏

我是書僮媽媽,歡迎關注,一起叨叨育兒經🌷🌷




書僮媽媽


嗯,不錯,就是厚積薄發,反正我是到了高中才爆發的,高一,一篇作文語文老師給了滿分,全年級傳揚,然後一發不可收拾,作文次次高分。

繼續保持讀書的好習慣,不一定要讀名著,只要喜歡的書除了衰什麼哪種幾乎沒有字而且低級趣味的書。

還有可以多讀一些像《博物》、《青年文摘》之類的雜誌,前者開廣見聞,後者很多作文素材。

還有,可以輔以別的,譬如戶外活動、旅遊,接觸大自然,當年我如果能多旅遊多接觸大自然的話肯定能更早爆發。

言之有物,不旅遊、接觸大自然、社會,哪兒來的物可言?


鋼筆刀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困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可語文成績就是不見提高,作文水平似乎也沒有什麼進步。



原因何在?——時候未到! 閱讀對於語文學習的作用只有到了八年級下學期甚至九年級的時候才能表現出來,為什麼非要到這個時間點呢? 一方面語文學習是一個慢功夫,字詞的積累,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時間。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人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到了大概13歲的時候才真正發展起來。

13歲左右,在生物學上是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這個時候,大腦也快速生長,理解能力和思維水平都有了大的飛躍。並且身體成長也帶來了心靈的敏感。心靈敏感就會帶來作文水平的提高,並且他原來閱讀的積蓄就會慢慢發酵、內化,形成知識和能力。閱讀量越大,這種發酵和內化的後勁越足,孩子的作文也會越好。

所以,關於孩子讀書,我們做家長的不能著急,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把眼光放遠。




第二,再來談談作文。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需要訓練的,怎麼訓練呢?

1.能力的訓練。小學生的作文,主要是記敘文,要求孩子在敘事的同時會進行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我們學生的主要毛病就在於不能進行細緻生動的描寫,這就要訓練,分步驟,一個點一個點訓練。

比如語言描寫,我舉一個例子,一個學生寫:今天下午放學後,我開心地看起了電視,媽媽在做晚飯飯。後來發現沒鹽了,媽媽讓我去買,我不去。後來,媽媽生氣了,我只好去了。

讓學生在這個作文中找毛病,並且修改。學生會發現這篇作文只有敘事,沒有描寫,那我們啟發學生,在這個事件中,媽媽和我說了什麼話,怎麼說的,說話時的動作神態、你的心理等等。讓人物開口說話,就是語言描寫。這種訓練可以採用多種形式。



2.方法的學習。能力訓練是主要的,方法學習是次要的。可以讓學生多模仿別人的好作文,看看別人的開頭結尾,作文的形式。甚至讓學生抄別人的優秀篇目。別怕學生抄或者模仿,很多技藝都是先模仿,再獨創。我們孩子的作文為什麼就非得例外呢。

這是我多年研究作文的一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另外,孩子才三年級,不要心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