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位影响力仍在?溥仪在退位后如何影响我国历史发展进程?

静夜史


正面回答你的问题:皇帝退位,影响犹在。溥仪退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皇帝退位仍存影响,大家应该都不会质疑。中国历史上,再弱的皇帝也有忠实的臣子,比如汉献帝和明建文帝。所以,皇权更迭时,继承者要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要么斩草除根。

重点说一下溥仪退位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第一,溥仪不只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朝代,也代表了一个民族。之前的帝位更迭不管是换人还是换朝都没有溥仪退位影响后果大。也许有人会质疑,有那么夸张吗?满清覆灭与其他朝代覆灭有多大的不同呀?我要说,差别大了,因为信仰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影响力不同。其他汉人王朝与元清王朝有着巨大差异,元清在,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差别不大。元清不在,很容易分家。咱姑且不说元,只说清。

第二,大清帝国与当代的天然亲近性。中国历史上实控版图最大的是谁?清朝。为何不是元朝呢,因为他的巩固力不够,只是短暂的武力降服,并无真正的向心力,所以来的快崩的也快。之前的汉人王朝更不用说了,边疆地区从来没有稳固过。所以我们现在公认的自古以来的古就是清朝中期,1759年开始算起。换一句话来说,我们认同的就是师承大清。

第三,大清帝国的特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之前两千来年,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的矛盾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过。双方你来我往,打来打去,既便建了万里长城,也没有隔绝。但大清帝国创造了奇迹,东北、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全部臣服,甚至云贵的土司武装也被收缴。不要说明朝本就拥有东北,他只是控制沈阳以南。更不要说蒙古,于谦的北京保卫战,人家都打到北京了。疆蔵更不用说了,卫所管理的范围很有限。

满清怎么做到的四海臣服天下一家的呢,一是强悍武力,最显著的例证是康雍乾三代七十年灭掉700万平方公里的准葛尔帝国。二是政策智慧,结亲蒙古,皈依藏教。所以,在关内乾隆及后世是大清皇帝,在关外东北、蒙古、西部,他是公认的大汗。

第四,大清帝国的转化。以康乾为界,之前的满清皇帝以侵略者心态看待中原和江南,与元朝统治者一样;之后的满清皇帝则认同中国,以中国皇帝心态管理国家,对外自称中国,签约也是中国大皇帝某某。以慈禧这个实际统治者为界,之前的皇帝及上层权贵大都愚顽不化且满人主导政权,慈禧开始洋务运动风生水起西学东渐文明开化且汉人逐步控制了政权。所以,我们现在惊讶的民国文明之风开放接纳不是天生的,而是晚清传承下来的。这个王朝并非厚冰百尺,而是主动地逐步解冻。

第五,溥仪皇帝退位的影响。清帝逊位,政权覆灭,清朝瓦解。上面我们说了,清帝他在关内是皇帝,在关外、北疆和西域是大汗。特别是喀尔喀蒙古,甚至可看作加盟性质。现在这个盟不在了,也就会要求散伙了,所以之后就有了外蒙分离事件。也许你会说,穷乡僻壤苦寒之地戈壁大漠,走了就走了吧。可是,外蒙一走,唐努乌梁海就成了飞地,一下子我们背上的173万平方公里土地没了。而且,内蒙也不稳,若不是张作霖平叛,问题翻倍。更严重的事远不止此,我们曾拍手称快的四川总督赵尔丰被暗杀,可是大家知道他之前在四川干嘛吗?改土归流,就是彻底加强对西藏管理,让西藏包括藏南逐步进入郡县制管理模式。现在的川西藏区就是此时并入的,而且他实地考察过藏区。清朝一瓦解,西藏的相关工作也停了,推进藏南的黄金期失专,之后外夷把藏南也占了。清帝逊位给袁世凯,袁是很有本事的一个人,他在新军就在,传统控制区内各安其位,甚至敢出兵收复外蒙。他一死,各路军阀各自称王,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内乱套。这种局面,整个民国时期始终没彻底平息。

第六,溥仪退位后的表现。溥仪逊位初始,按照协议受到优待,宫中的他骑车逛故宫玩乐听鸟鸣,一切安好。之后,他被驱逐,困顿的他有了复仇感,这一变故加上他的身份使得日本看上了他,入主满洲国,当傀儡协寇办了些坏事。但东京审叛时,他的出彩作证甚至质问驳斥日本战犯的言辞确实气宇不凡,展示了民族气节。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他的出场作证对东京审判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方向。也许正是因为他的这一表现使得之后他受到新中国的特赦,甚至得到毛主席的宴请。

所以,溥仪退位,天下大乱,分崩离析,后果很严重。经济困窘,黎民罹难,矛盾丛生,外敌乘隙而入。然而天佑中华,我们庆幸伟大领袖毛主席应运而生,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这个伤痕累累的文明古国再次站了起来。


残阳夕照望来路


没什么太大影响。

冯玉祥1924年驱逐溥仪出宫本来就被称为“痛打死老虎”,因为那时溥仪除了顶着个“逊帝”的称号,什么都没有。

假如其仍居住在故宫中,我们看各方反应:溥仪与在天津、大连和长春时没有区别,依旧想恢复祖宗基业;日本人依旧会利用这个“逊帝”的招牌,不断拉拢;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依旧浑浑噩噩,对此不加干涉。

所以,历史的走向不会产生太大变化,弄不好伪满洲国还能扩展到华北五省,定都北平。

这样看来,苏维埃对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法子是最好的,斩草除根。



大陸豐看點


退位之后谈何影响?人走茶凉适合所有人,况且是末代皇帝这样的尴尬位置,相信溥仪自己也不好过,前进不得,退后不得,上不得,下不得,哎!!!看了他的书《我的前半生》那上面写的很多东西看似平常,可真正舍身处的的去想,书中的几行文字,可能就是一个人悲惨的一生,让我想起了建文帝朱允炆,不同的是朱允炆皇位被夺,下落不明,而溥仪退位之后,还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悲之?喜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纯属个人愚见


一滴入魂AAA


皇帝退位并不是都是太上皇,旧臣部下军队还是亲信在执位,没有受到新势力软禁,可以与老部下保持自由联络,军队能够调动,这样子情况当不当皇帝都一个样。

薄仪都是被迫退位的,清朝被推翻,他就失去军队。在伪满,溥仪是没自由的,伪满也不可能独立。伪满解散,溥仪又被抓去坐牢。

溥仪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他没有真正执掌过军队等实权


guanyu83


最大的影响就是被日本拉拢,跑去当了伪满洲国皇帝,在国际上都是臭名昭著。崩为他开脱,腿是他自己的,真不想去完全可以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