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读经典之《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008

每天与大家一起读经典,《阅微草堂笔记》持续更新中,每天定期推送2到3篇文章,每篇4则故事,括号内是备注或者是我个人的读后感想和评论,欢迎大家指正讨论。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大家一起读经典,欢迎点赞留言评论转发收藏,谢谢。

以下正文----------------------------------------------

大家一起读经典之《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008

古柏

福建汀州的试院里,堂前有两棵古老的柏树,是唐代种植的,传说有神灵存在。我按临试院的当天,试院官吏禀告我应该去拜见古柏。我说树木精灵不害人,承认其存在就可以了,祀典中没有拜树的礼仪,朝廷使者不应当去拜古柏。古柏躯干高耸,枝叶茂盛,隔着几重房屋就能看见。当天晚上,皓月高悬,试院幽静,我踏阶散步,仰望古柏,见树梢上有两位红衣人,正在向我躬身施礼,接着就慢慢消失了。当时我急呼师爷出来观看,师爷也看到了两位红衣人。次日,我来到树前,对两棵古柏各揖一礼,表示答谢,并在祠门镌刻一幅对联:“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这件事情也是很怪异的,袁子才曾把这事记载于《新齐谐》中,他的记载与事实稍有差异,大概是传闻中的误差。(纪晓岚先生真是典型的儒门人士呀,子不语怪力乱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吕道士

德州的宋清远先生说:有位吕道士,不知什么来历,善长幻术,他曾经寄住在户部尚书田山虇的家里。那时正值紫藤花盛开,宾客会聚赏玩。有一位鄙俗的士人言谈猥琐浅陋,喋喋不休地很扫大家的兴。还有一位少年性格轻浮随便,厌弃鄙薄得更厉害。斥责他们不要多嘴多舌,这两人大怒,几乎要捋袖伸臂动手。一位老学究劝解他们,他们也不听,老学究也怒形于色。于是弄得满座客人都不愉快,道士和小童耳语了几句,拿来纸笔,画了三道符焚烧,这三个人忽然都站了起来,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之后,那位俗士奔向东南角坐下,喃喃自语起来。仔细一听,是在与妻妾谈家事。他一会儿左顾右盼地似在劝解,一会儿和颜悦色地为自己辩解,一会儿作出承认过错的样子,一会儿跪下一条腿,一会儿两条腿都跪了下去,一会儿叩头不已;看那位年轻人,则坐在西南角的花栏上,飞眼送情,卿卿我我地细声软语。一会儿嬉笑,一会儿谦逊地推辞,一会儿低声唱《浣纱记》,咿呀不已。他的手打着拍子,极尽放荡的丑态;那位老学究则端坐在石凳上,在讲解《孟子》中齐桓、晋文之事那一章,分析字句,指东点西左顾右盼,好像在和四五个人对话,忽而摇头说:“不是”,忽而瞪大了眼睛说:“还不明白么?”同时还咯咯地咳喘不已。大家又惊又笑,道士摇手制止大家笑。等到酒会快结束时,道士又烧了三道符。于是那三个人怅惘地呆坐着,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他们自称酒醉不觉睡着了,向大家道歉。诸位客人憋着笑散了。道士说:“这不过是雕虫小技,没什么可称道的。叶法善引导唐玄宗进入月宫,就用的这种符。当时误认为是真的仙人,而迂腐的儒生们又认为是胡说八道,都是些井底之蛙罢了。”后来道士在旅馆用符摄取一位过往贵人之妾的魂魄。这个妾苏醒后上车,还记得魂魄所经的路径门户,告诉贵人迅速去搜捕,但道士已逃走了。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周礼》中才规定禁止旁门左道的人进入宫中。

马语

交河老儒及润础,雍正乙卯年参加乡试。一天晚上他走到了石门桥,想投宿客店。但客馆已经住满旅客,只有一间小屋,因窗临马槽,没人愿住,及润础也只好将就着住了进去。夜间,群马踢跳,难于入睡。人静以后,忽然听到马的说话声。及润础平常爱看杂书,记得宋人笔记、小说一类书中有堰下牛语的事,知道不是鬼魅,就屏息听下去。一马说:“现在才知道忍受饥饿的苦楚,生前所欺骗隐匿的草豆钱,如今在哪里呢?”另一马说:“我们马辈多是由养马的人转生的,死后才明白,生前丝毫不知,太可悲了。”众马一听,都伤心地呜咽起来。一马说:“冥间的判决也不很公平,为什么王五就能转生为狗呢?”一马回答说:“冥间鬼卒曾经说过,他的一妻二女都很淫乱放荡,把他的钱全部偷去给了意中人,这可以抵他的一半罪孽,”一马插言说:“确是这样,罪有轻重,姜七转生了个猪身,要受宰割,比起我们马来岂不更苦。”及润础忽然轻声咳嗽了一下,马语立即停止,寂静无声。此事以后,及润础经常用以告戒养马的人。

善詈(音同利,骂)

我的一个侍女,从来也没有骂过人。她说曾亲眼见到她的祖母善于骂人,后来没发现有什么病,舌头却烂到喉咙部位,不能吃饭,也不能说话。这么挨了几天之后,便死了。(看来自古以来长舌妇都不受待见呀)

作者及作品简介:-----------------------------------------

纪昀(1724~1805年),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十九年(1754年),24岁中解元,31岁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历任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后破格提拔为侍读学士。其间曾因学政泄密案,被贬官乌鲁木齐三年后遇大赦回京。乾隆三十八年,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后累迁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晓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记史略》中评论此书道:“纪晓岚本长文笔,多见秘籍,文襟怀旷达,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他竟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真算得很有魄力的人” 。《阅微草堂笔记》的主要成就也如鲁迅所说:“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中国小说史略》)。由于作者的文笔好和地位高,它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可见《阅微草堂笔记》实为“无人能夺其席”的中国文学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