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臣”的模範張廷玉——《雍正王朝》觀感

電視劇《雍正王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電視劇,這部改編自二月河的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最大的成功,就是對人物的塑造,康熙的持重沉穩和帝王心術,雍正的剛毅堅韌和冷麵刻薄都刻畫的入木三分。但是人物詮釋的最為成功的,就是“兩朝宰相”張廷玉。

“純臣”的模範張廷玉——《雍正王朝》觀感


《雍正王朝》裡的張廷玉,是一個經典的“純臣”模範。

張廷玉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作為康熙朝的“上書房”大臣,康熙非常信任和倚重。在雍正朝,張廷玉是雍正推行新政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和踐行者。雍正對張廷玉不僅僅是信任和倚重,而是對張廷玉十分讚賞和肯定,甚至承諾張廷玉“配享太廟”,這是作為“臣子”尤其是“文臣”極大的殊榮。

“純臣”的模範張廷玉——《雍正王朝》觀感


為什麼張廷玉會得到如此殊榮呢?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張廷玉老成幹練,機警沉穩,忠誠果敢,有膽有識。是一個集“忠”、“能”、“勤”、“廉”、“勇”為一體的“國之棟樑”的典範。

我們根據電視劇來逐一剖析一下張廷玉的“忠、能、勤、廉、勇”。

首先說說張廷玉的“忠”。

張廷玉的“忠”簡單的講就是時刻認清自己的位置,對所輔佐的皇帝始終保持“忠心”和“忠誠”。無論這個皇帝是康熙還是雍正。

一個大臣的“忠心”主要是表現在對待輔佐的皇帝的態度。核心是對皇帝的信任。張廷玉相信“信誰都不如信皇上”。對皇上的信任換回來的是皇上對張廷玉的信任和倚重。

這種忠心,從一個小的細節當中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康熙朝“九子奪嫡”的第一個回合當中,當康熙拿到八阿哥胤禩連夜進宮交給他的刑部肖國興指認太子胤礽指使刑部買賣人命並收取大量賄賂的“貪贓枉法”的供狀時。康熙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恨這個不爭氣的太子,另一方面又不想因此就廢了這個太子,手裡的供狀就像一個燙手的山芋。

他來到上書房找張廷玉,此時張廷玉應該是正在上書房“當值”。

張廷玉聽到外面的腳步聲,稍加判斷,立刻聽出這是康熙的步伐動靜,馬上離開文案,下跪迎接。當康熙進入上書房的時候,看見張廷玉已經跪在那裡下拜:臣張廷玉叩見皇上!

康熙感慨:能分辨出朕的腳步的人不多啊!他知道,他的麻煩事找張廷玉肯定是找對了。

在與張廷玉討論兒子的病情的時候,康熙向張廷玉傳達了一個核心的意思:你和我的兒子都病了,都很重,能不能治好看天命,但是我們都是父親,治好治不好都要盡心治療,這是當父親的責任。

張廷玉很清楚,所以,他果斷的把那個指認太子貪贓枉法的供狀給燒了。

這就是忠心。

在說說忠誠。

所謂忠誠,就是在皇上面前誠懇,真實。

雍正元年,雍正開恩科選拔人才,廉親王允禩推薦了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擔任恩科主考,雍正很滿意,雍正對張廷璐的信任來自於對張廷玉的信任。但是張廷璐卻辜負了雍正的信任,成了科考舞弊案的主犯。

張廷玉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把自己的親弟弟送上斷頭臺是需要勇氣,更需要對皇上忠誠。在滿朝文武按照廉親王允禩的意思力保張廷璐的時候,雍正在等待張廷玉的態度,在親情和忠誠的兩難選擇當中,張廷玉最終選擇了忠誠,在孫嘉誠的幫助下,張廷玉上摺子請求從嚴處理張廷璐。

對於張廷玉的這種忠誠,雍正不僅僅是讚賞,而且是敬佩,是感激。這個時候的君臣關係就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再說說張廷玉的“能”。

作為皇上的大秘書(雍正朝的秘書長),張廷玉最大的“能”就是給皇上出“好主意”,協助皇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個“能”的前提,是張廷玉有“揣摩聖意”的本事,而且總是可以“揣摩到位”。

在康熙朝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康熙下旨讓大臣們在所有的皇子中公開推舉新太子。

康熙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需要分析的。把一個本身只需要“乾剛獨斷”的皇上家的私事變成朝廷公議,必然是反常之舉。可惜的是,皇子們和滿朝文武都被這個突然降臨的“天大的機會”打暈了,幾乎沒有人去關心康熙此舉的目的,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瞭如何能“選對太子”而擁有“擁立之功”上了。佟國維,馬齊都是如此。而八爺黨更是像打了興奮劑,亢奮異常。

只有張廷玉很冷靜。也只有張廷玉能搞清楚康熙的意圖。從康熙默許他燒掉那份供詞開始,張廷玉就準確的判斷出,康熙一怒之下廢黜太子之後已經後悔。推舉新太子只是一個用來觀察兒子們和大臣們的反應,搞清楚朝廷政治格局的一個圈套。於是,在所有大臣中,只有張廷玉密摺推舉廢太子胤礽(當然還有太子的老師王掞,但王掞並非揣摩聖意)。

張廷玉做官的原則是“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也就是說,輕易不會提出自己的看法,知道審時度勢,趁勢而為。

在雍正因為諾敏用半年時間就填補了山西十幾年累積的三百萬兩藩庫虧空而大喜過望,親自題匾表彰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的時候,可以看出,張廷玉是有疑慮甚至是憂慮的,他的經驗告訴他,這裡面一定有事,但是張廷玉並沒有把自己的顧慮告訴雍正,而是眼看著雍正自己被打臉。

此時的張廷玉是聰明的,也是正確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審時度勢,知道在雍正亢奮的時候唱反調不會有好結果。正確之處在於張廷玉在內心裡還是希望雍正能吃點苦頭,這樣,這個登基之後有雄心壯志的皇帝會變得更冷靜,更理智。事實證明諾敏案雍正儘管丟了連,但是也給雍正上了一課。

張廷玉作為“內大臣”,對於自己的差事,對於朝廷的政務,是非常“勤快”——能陪住雍正這個工作狂皇帝很不簡單,張廷玉在“上書房”,在“軍機處”徹夜不眠的時候很多,就是每天上班也是“早來晚走”。

有一個細節,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當上科考主考官後,和雍正的皇三子弘時勾結舞弊。他們密謀了一夜,弘時和張廷璐都知道雍正起的早,張廷玉來的早,所以天還沒亮弘時就早早的把張廷璐送出皇宮,怕的就是讓張廷玉碰見,但是他們還是低估了張廷玉的“勤快”,還沒出宮就讓來上班的張廷玉撞個正著。

張廷玉很詫異:還有比我起得更早的?居然還是三阿哥和自己的弟弟?

張廷玉對弘時的解釋很不以為然,他對自己的弟弟結交皇子有不祥的預感。

小說《雍正王朝》當中有張廷玉從早忙到晚沒吃飯餓暈的情節。

“純臣”的模範張廷玉——《雍正王朝》觀感


張廷玉的廉潔在大臣中也是很突出的,作為一個一心想當“純臣”的人,張廷玉和其他的大臣們嚴格的保持著“工作關係”這個底線,並且在和官員的人情往來方面一直顯得既冷靜理智,又有理有節。

四阿哥的包衣奴才年羹堯奉命到江南行宮覲見康熙然後回京述職的時候,在江南行宮,張廷玉接見了年羹堯,而年羹堯也給張廷玉帶來了“覲見禮”,年羹堯的覲見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包括幾簍橘子,幾匹蜀錦,幾斤天麻,這些都是四川的特產,價值並不高,年羹堯也是有充分的理由送這些“土特產”:作為康熙朝的進士,年羹堯是可以把張廷玉當作前輩老師來看待的,學生見老師,送一些土特產是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何況年羹堯是打著孝敬張廷玉的母親的旗號來送這些土特產的。

儘管如此,張廷玉還是保持了足夠的謹慎,在對待年羹堯的土特產禮物上,及表達了自己一貫廉潔的態度,有充分照顧了年羹堯的面子,張廷玉很清楚,給年羹堯面子就是給四阿哥胤禛面子,所以,他僅僅收下了年羹堯孝敬她母親的天麻,但同時又回贈年羹堯一支“湖筆”---來而不往非禮也。他還特意提醒年羹堯:這支湖筆是自己買的。

在廉潔方面做到“潔身自好又不失人情”,張廷玉算是非常用心了。

在廉親王允禩勾結了隆科多和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發起八王議政逼宮的關鍵時刻,滿朝的文武大臣眼看著廉親王和其他幾個阿哥與關外的鐵帽子王相互呼應,對雍正發起了一撥又一撥的肆意攻擊,卻個個作壁上觀,除了一個雍正欽點的狀元王文昭之外,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與八爺黨抗爭,在八爺黨們把雍正逼到沒有退路的關鍵時刻,已經鬚髮皆白的張廷玉站了出來,在朝堂之上沉穩從容,長篇大論,有理有節的駁斥廉親王允禩的行為 ,並且對廉親王胤禩的威脅毫不畏懼。說到底就是一個“勇”字。

在那種嚴峻的,一觸即發的環境裡,大臣們幾乎都選擇了沉默,這種沉默一方面是自保,另一方面也是懦弱。而張廷玉站出來直接面對廉親王的咄咄逼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張廷玉這樣做幾乎沒有給自己留任何後路。

這樣的一個“忠能勤廉勇”的模範,大概也只能在電視劇中才會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