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在知守君接觸的客戶中,發現存在大量的保險錯配現象,這會導致在風險發生的時候,保險不能夠提供給家庭足夠的保障。

知守君的一位客戶,之前就曾稀裡糊塗的買過一份保險,據說什麼都可以保。結果有一次住院,想要理賠的時候,被保險公司告知是一份理財險,不能報銷醫療費用。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相信這種情形,大家也會時有耳聞,不僅被保人沒有得到應有保障,也加深了“保險都是騙人的”這種不良印象。

那麼怎樣才能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呢?知守君建議:我們在投保的時候,要牢牢記住下面這三個原則:

1 先定方案、後選產品

保險是非常個性化的,各個家庭的財務狀況不一樣,風險不一樣,需要配置的保險自然也不一樣;而且各個家庭成員的職業、身體狀況不同,能夠配置的保險產品也不同。

比如,同樣是30歲的年齡:

  • 一名是公司白領,年薪20萬,身體狀況良好,父母有退休金;
  • 一名是施工現場技術工人,年薪10萬,有慢性疾病,父母在農村務農;

兩個人雖然年齡相同,但是風險承受能力和保費的承受能力完全不同,方案也必定是不一樣的。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現在有很多的保險代理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導向,通常只是經過短期的培訓,學會了一些話術就開始推銷保險。

他們自己對保險也是一知半解,他們全部任務就是推銷這個公司所謂的主打產品。不會顧及到大家的收入情況、家庭情況、身體情況,這樣的方案是一定不會符合你的需求。

如果預算不多,買了這種產品,不但佔據有限的保費預算,還會造成重疾險、醫療、意外的保障都不夠,當風險來的時候,不能夠獲得足夠的保額。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所以,如果一個保險代理人不問你家庭的具體情況,就馬上向你推銷一個需要長期繳費的保險,這個保險代理人90%以上的概率是不合格的。

保險是一個綜合配置的過程,應該根據家庭情況明確需求,先制定方案,之後再配置產品

2 先做保障、後做理財

之前我們在《不忘初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保險?》介紹過,保險配置應該按照損失性風險保障、支出性風險保障、所有性風險保障的順序,依次進行配置。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講,購買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獲得高額的損失性保障,而不是為了通過購買保險進行理財增值。我們要牢牢記住一點:買保險,是不會讓你發財的

理財型的保險,最重要的功能是鎖定一個長期的、確定的收益率,也就是年化百分之幾;這種產品保障性的保額也一定不會高,不能保證損失性的風險能夠得到轉移。

常見的理財型保險,保障額度只是和所交保費差不多。也就是說,當風險來臨時,理財型的保險賠付的理賠金,和你用這部分保費做儲蓄,效果差不多。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最關鍵的是這樣的產品會佔用我們寶貴的保費預算,使得我們的損失性風險保障,無法做足保額。

所以,在我們購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先做好損失性的保障,比如:意外、醫療、重疾、壽險等。

如果還有餘下的保費預算,再來考慮購買理財型的保險,來進行支出性風險的保障,比如:養老保險、子女教育金等產品。

3 先保大人,後保小孩

我非常理解為人父母的心情,希望給孩子一切最好的東西,對保險也是如此。

知守君見過很多家庭,往往給孩子買很多保險,而作為經濟支柱的大人,卻很少甚至沒有保障。這種情況,也是當前最常見的保險錯配問題,值得每個家庭重視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為什麼說這是一種錯配呢?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保障是來自於家長的收入和照顧

試想:有一天,如果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父母發生了風險,只能靠家庭儲蓄來承擔治療費用,一旦這個費用非常巨大,有可能連給孩子繳納保險費都會有困難。

此時,即使孩子配置了那麼多的保險,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家庭購買保險,保住了經濟支柱保險才能最大發揮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到先保大人,後保小孩

要確保家庭經濟支柱(家裡掙錢最多的人)的意外、醫療、重大疾病和壽險,獲得充分的保障;

這種情況下,即使不幸發生了災難,父母一方收入中斷,孩子也可以通過保險理賠得到的理賠款,而保障自己生存下去,並且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要想買保險不錯配,請記住這三大原則!

父母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所以要把有限的保費預算向大人傾斜,這也是做家庭保險規劃時的重點考量。

希望以上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覺得有用也歡迎轉發給朋友們。

關注微信公眾號“知守觀保”(ID:ZSGBGZ),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