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甘肃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各地方风味自成体系,表现了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价值。孕育着陇原大地纯朴的民风和厚重的历史,是甘肃人民长期以来追求传统和创新的结果。甘肃的一些饮食是植根于大西北,以自己独有的特色让食客垂涎!

一、兰州牛肉面,说起甘肃面食兰州牛肉面自然是必须提的,兰州牛肉面是兰州人的一张名片,驰名中外,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贩,只要你走进兰州这块土壤,就一定会吃一碗兰州牛肉面。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二、凉面,兰州凉面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勾芡过的素汤里面有各类时应的蔬菜,加之芥末等凉性调料的应用,特别能勾起夏天厌食的胃口,味道很正。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面条里放的蓬灰,成为兰州凉面独有的味道。当然冬天也可以吃凉面,不过冬天的面是热的。

三、青城长面,长面的制作方法最初来源于手工擀做,尤其是每至腊月,初一就开始动工开始准备做长面。家家户户,把平时积存下来的最白最鲜最有筋骨的白面拿出来,让最有经验的妇女调灰(碱)和面。所谓灰,就是用黄河以北北山里蓬草烧制的生物碱块。它不像如今的碱面、小苏打这类化学物质,而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这些蓬草生长在荒山野地,无人打药也很少践踏,待秋后长熟长老,拢聚晒干,然后在夜间进行挖坑烧练。最后用湿木棒将烧红的浆状物锤实令其自然冷却,用时碎块浸泡,以清液兑水和面。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四、定西懒疙瘩,定西懒疙瘩,其是以莜麦面和馇面(豌豆面或扁豆面)为主,再加上白面,拌成粘稠状,用直板铲锅刀盛上,拿筷子一道一道的往锅里面拨,成疙瘩状,锅里还有土豆块,调上酸菜,因为做法方便简单就叫懒疙瘩。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懒疙瘩

五、庆阳饸饹面,

又叫床子面,俗称喝汤,是陇东地区民间大部分人家过红、白喜事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面食。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挑选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等到面煮熟后有村里做饭好的妇女捞出来,用清水过滤后,浇上提前做好的汤,就可以食用了。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六、武威三套车,

武威是个闲适而安逸的文化古城,又是个富庶而乡浓的田园都市。在武威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丝路古城里,浓郁而丰富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武威的饮食习惯,大多以面食为主。“三套车”由凉州饧面、腊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七、定西浆水面,定西人的饮食口味传承了秦人的以面食为主,兼容了川人和晋人的酸辣,天水地方美食的显著特征是口味浓郁、厚重。说起定西、天水面食不得不提浆水面,在定西、天水,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寻常百姓家,浆水面都是广受欢迎的。许多远在他乡的定西、天水人最思念的就是那碗清凉可口的浆水面。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八、天水呱呱,在天水原汁原味的早餐叫做“呱呱”,天水人说起“呱呱”就好像兰州人说起牛肉面、西安人说起肉夹馍一样充满了亲切和自豪感。到了天水没有品尝天水呱呱就像没到过天水一样,呱呱的魅力可见不一般!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九、张掖搓鱼子,搓鱼子是最典型的张掖小吃,因其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十、敦煌驴肉黄面,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黄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一块淡黄色的面团,时而抻拉成长条状,时而转拧成麻花状,象变戏法一样,将一团足有七、八斤重的面团拉成一把细粉丝样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黄晶亮,可乘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令您食欲大增。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十一、陇南洋芋搅团,陇南由于地处偏南且临近四川,再加上陇南地区气候较为湿润,从而使得南部的饮食兼有川味和陇南当地特色。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十二、金昌羊肉垫卷子,金昌羊只主食北山咸草,羊羔肉质地细嫩,营养丰富,且无膳味,堪称塞上佳肴。

甘肃的故事从一碗面开始,悲哀也是从一碗面开始

这些面食不仅美味而且独具地方特色,是不容错过的美食。同时这些面食也展现出了,当地人民勤劳质朴的精神。一碗面就是一个故事,就代表了地域的特色!

邂逅行,不要停下脚步,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所有美好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

邂逅行相关账号:喜欢就关注

今日头条:邂逅行

微博:邂逅行

微信群交流加:xiehouyou3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