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期貨上市 棗農有望搭上“保險+期貨”快車

4月12日,期貨日報記者從證監會例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鄭商所定於2019年4月30日上午在鄭州舉行紅棗期貨上市儀式。

红枣期货上市 枣农有望搭上“保险+期货”快车

關於紅棗的各類產業背景知識,相信大家都從近幾天朋友圈的刷屏中瞭解個七七八八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紅棗期貨的上市怎麼能切實地幫助到廣大的棗農朋友們。

對棗農來說:這是一場寒冬

現在的棗農正在經歷著一場寒冬。自2010年紅棗價格創出歷史性高點後,一路走低,現在的價格幾乎已經觸及到了棗農的成本線了。家住新疆阿克蘇地區阿拉爾市的棗農李付有到現在回想起當年紅棗掙大錢的時候還是嘖嘖稱奇。“那個時候就連我修剪下來的棗樹枝都被著急嫁接的棗農們買走了,我這90畝地的棗園一年光棗樹枝都能賣10多萬呢。”再加上賣紅棗的收益,李付有每年賺的錢非常可觀。

可是隨著加入種棗大軍的人越來越多,高額的利潤也隨之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低迷的紅棗價格和越來越不想投入的棗農們。曾經有多輝煌現在就有多落寞,現在的新疆地區不乏棄種的棗農。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未來兩年棗價還是沒有起色的話,棄耕的棗農將會增多。

供應量大大增多,本就沒有議價權的棗農更是面臨被壓價的困境。

“你這棗咋賣?”前來收購的客商錢老闆問。

“隔壁的王大哥家前兩天剛賣的7塊(公斤,下同)的價格,我們差不多的棗,我這也賣7塊。”棗農答。

客商拿起棗農家的棗仔細查看一番“你這棗質量可不太好啊,個頭小肉質也不飽滿,頂多給你6塊5。”

“那我不賣了,6塊5也太低了。”棗農說。

“那你可想好了,你這棗子再不賣,等到大家都收購完了,你就更賣不出去了。”錢老闆走了。

第二天,牛老闆也來棗農家買紅棗。“6塊錢賣不賣?”

“昨天出6塊5的我都沒賣,6塊更不能賣了。”棗農急了,他殊不知錢老闆、牛老闆和其它的老闆們早就坐在一起商量過了,他們有把握以低於6塊的價格收購棗農的紅棗。

4月30日紅棗期貨上市之後,棗農們再面對輪番上門壓價的客商們就有了底氣。“6塊錢?你好好看看今天盤面價格是多少,6塊的價格就別想能收購到合適的紅棗。”

雖然期貨盤面反應的是遠期價格,但是它是由市場上交易者集合競價而成,反映的是市場對未來現貨供求基本面的基本預測,這些交易者不僅有產業上的,也有產業以外的,例如投資者、套利者等,他們能看到產業以外的信息帶給產業的投資機會,因此形成的價格更加公允,能為各市場主體提供參考。

“紅棗行業定價模式落後,價格不透明。紅棗期貨上市之後,全國的買家、賣家在市場競價,以往定價效率低、價格不透明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金石期貨投資諮詢部主管黃李強對記者說。

棗農有望搭上“保險+期貨”快車

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員,期貨市場已經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三農的路上探索了很久。其中,“保險+期貨”就是近幾年異常火熱的一項,項目覆蓋棉花、白糖、蘋果、玉米、大豆、雞蛋、天然橡膠等多個農副產品,上百個合作社、幾十萬餘農戶從中受益。事實上,就在2017年12月22日蘋果期貨上市的當天,陝西省宜君縣的26家貧困戶的20萬斤蘋果就得到了價格保障。在紅棗期貨上市後,棗農在面對價格波動時不會再束手無策地被動接受,他們也能享受到這一“新鮮玩意”帶來的實際好處。

簡單來說,“保險+期貨”對農戶來說就是一個保險,其能保障農戶銷售的最低價。“我們可以將‘保險+期貨’理解為鎖定最低收購價,在棗市低迷的現狀下,棗農通過參與‘保險+期貨’可以提前鎖定保險價格(等同於最低收購價),一旦現貨收購價低於保價,保險將按保價做賠付,如果現貨收購價高於保價,可以按現貨收購價出售紅棗,就高不就低,有效保障棗農收入。”一德期貨生鮮品事業部總經理易樂說。

“保險+期貨”可以將棗農賣棗的價格風險轉移到保險公司身上,保險公司再通過期貨公司購買場外期權或直接在期貨市場上對沖風險。這樣一來,棗農無需擔憂自己的紅棗會低於預期價格,只需要專心做好生產,提高紅棗產量和質量。

此外,“保險+期貨”未來可以與訂單農業等新型農業經營方式相結合,讓棗農不僅沒有了價格之憂,同樣也沒有銷路之憂。

“訂單農業顧名思義,農業生產要先有訂單,也就是以銷定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民合理收益、抵禦市場價格風險。”易樂說,但是單純的訂單農業可能面臨將風險轉嫁到下游或者因為種種問題出現違約的可能。紅棗期貨上市後將突出紅棗龍頭企業在行業中的升級帶動作用,這些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可以優化收購標準和棗農簽訂訂單,另一方面將風險轉嫁到期貨市場中,既保障了棗農的合理收益又鎖定了企業的利潤。一旦圍繞著紅棗期貨的訂單農業開展,棗農可以提高種植技術,優化單產,增加高品級紅棗產量,增產增收,同時產業各方會加快標準優化、產業升級,真正起到以點帶面,推動新疆棗農的全局扶貧工作。

穩定的利潤、輕鬆融資不再是夢

和被低價傷透心的棗農一樣,紅棗產業鏈中的貿易商、下游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同樣受到價格大幅波動的傷害,避險需求強烈。

業內人士表示,紅棗期貨的上市將改變紅棗產業的定價模式,引導行業的定價模式逐步轉為點價。與傳統的貿易不同,在點價交易中,貿易雙方並非直接確定一個價格,而是以約定的某月份期貨價格為基準,在此基礎上加減一個升貼水來確定。相較傳統的定價模式,點價具有靈活性高的特點。

“因為紅棗行業相對來說分工明確,上游棗農、中游貿易商加工廠、下游消費企業和批發市場,期貨上市後品級明晰,進入門檻低,適合行業整體介入,隨著訂單農業發展,產業上中下游都參與到期貨市場後,棗農鎖定最低收購價,加工企業從採購到銷售均可以採取點價模式,讓自己處於中間位置,通過與採購和終端的雙重點價,完全鎖定加工利潤,規避價格風險。終端消費企業或大型批發商可以具有一定自主性,利用期貨市場的波動,在有利於自己的時候進行點價交易。”易樂說。

此外,紅棗期貨的上市將為紅棗生產加工主體開闢一條全新的融資渠道,那就是倉單質押。據瞭解,新疆阿拉爾聚天紅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已經聯合當地的銀行開展了模擬倉單質押的業務,與標準倉單質押不同的是,該項業務質押率較低。“紅棗價格持續低迷,每一環節的市場參與主體都苦不堪言,之前大多都依靠民間借貸,資金壓力很大,尤其是棗農。因此我們就聯合了當地的銀行開展了這些業務,因為是非標產品,所以質押率較低,能達到30%—40%,由銀行提供資金,棗農把棗拉到我們的交易市場,經過質檢評估劃撥款項,這大大地緩解了棗農的資金壓力。我們相信,在紅棗期貨上市之後,未來將與標準倉單質押有很好的結合。”王俊強說。據悉,標準倉單質押的質押率可達到70%以上。

“紅棗行業由於季產年銷的問題,在收購期紅棗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這限制了企業的原材料採購和擴大再生產。隨著紅棗期貨上市,企業可以通過倉單質押業務融資,因此紅棗上市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盤活了企業資金流。”黃李強說。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