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宿迁籍退役军人王爱东: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爱国情 奋斗者】宿迁籍退役军人王爱东: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榜样力量:王爱东,1958年生,16岁入伍,在8年军旅生涯中多次被评为“雷锋式的好战士”;在我市检察机关工作20多年,先后6次立功,被授予市“十佳检察官”、“学雷锋标兵”;2009年因心脏疾病退居二线,组建了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

40多年来,王爱东见义勇为100多次,做好事700多件,协助破案46起,抓获37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成功挽救了122个鲜活的生命,让上百个家庭得以幸福美满。

王爱东先后被评为宿迁市“十大见义勇为模范人物”、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获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好人”、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群众身边好党员”、市“双十佳诚信个人”、“宿城最美人物”、宿城区“特殊贡献人物”等称号。

宿迁网讯(记者 沈省 郑绪军 通讯员 徐玲)4月11日下午,在宿迁市区古黄河,一场救援演习正在进行:警报响起,空中无人机吊着救生圈向前飞行,与水面上的6艘快艇、2艘摩托艇快速赶往现场,从发现落水者,到落水者被救上岸送上救护车,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3分钟。

这场救援演习的指挥者,就是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队长王爱东。

10年,点亮一座城

2009年,从事检察工作20多年的王爱东,因心脏疾病在宿豫区人民检察院退居二线。

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结束,也是他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2008年11月的一天早上,王爱东散步至市区古黄河水上乐园附近时,听到有人呼救。原来,一名在岸边洗菜的中年男子不慎滑入河中,开办黄河水上乐园的3名大学生已经跳下河施救,但因为护坡太滑,他们在挣扎中和落水者抱成一团。形势危急,王爱东赶忙找来一根竹竿,竭尽全力将他们一个个拉上了岸……

此后,王爱东又连续遇到两起水中救人事件,但都因为没专业救援经验而险象环生。经过反复思考,王爱东找到创办黄河水上乐园的3名大学生,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成立水上志愿救援队,防范意外、救助生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

“作为一名军人,到地方后,如何发挥自身能力为群众服务呢?当发现古黄河边需要有人守护时,我就感觉找到了切入点。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千家万户幸福的保障,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守护群众的安全,保护一方平安,我们就做了一件大好事。”

从此,王爱东日夜守护在古黄河畔。

2013年3月6日深夜,王爱东率领3名队员拼尽全力,把一名轻生的姑娘和下河救人的另外3人一一救起。时间已是晚上10点多,王爱东浑身冰冷、腰部疼痛。当得知救人英雄还沉在水下时,他咬紧牙关,趴在船边和赶到的民警一起连续打捞了几个小时,终于在次日凌晨1点多,将救人英雄的遗体托举上岸。王爱东却因为疲劳过度累倒在船上,此后在医院住了43天。

2017年年初,一名中年妇女从运河桥落水,王爱东赶到现场后,爬上停靠岸边的船只,终于看到了在水中挣扎的一只手。眼看落水者即将沉入水下,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艰难救援。由于河水太冷加之有浪,他很快便手脚麻木,但他却硬是用自己的头把落水者顶到了岸边,随后便失去了知觉。等醒来时,他和落水者同在医院的抢救室里。

今年3月,运河项王桥护栏外,一名喝了农药的年轻女子蹲在离水面10多米高的自来水管道上摇摇欲坠。到达现场的王爱东见情势危急,趁女子转脸哭喊的一瞬间,飞身跨过1.5米高的水泥栏杆,一把按住了女子,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3秒钟。但当第二天重返现场,王爱东3次才成功爬上那个他曾一跃而上的自来水管道。

退居二线的王爱东反而更忙了。

宿城区委组织部召开座谈会,考虑到王爱东忙,让他第一个发言。没想到王爱东刚拿出本子准备发言,电话却响了,王爱东站起来就往外跑。

刚刚接过市领导颁发的证书,奖金还没拿到手,对讲机响了,王爱东转身又走了。

“救人没有时间节点。”王爱东的手机、对讲机24小时不关机,和“战友们”24小时守护在古黄河畔!

“有人说,你都是队长了,不用自己上前了。但是,救人的时候,队长能和队友说‘你上’,然后自己站在一边吗?我说不出来!”王爱东说,“危险关头、关键时刻,更应该体现党员的模范、军人的担当。”

王爱东犹如一团火,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这团火的吸引,加入到了志愿救援队伍中。

在苏州打工的徐承庆在新闻上看到王爱东的事迹,毅然辞去工作来到了王爱东身边。

队员孙广永原本是渔民,曾经因为救援队的巡逻艇影响他捕鱼,多次对王爱东“发飙”。可当他亲眼看到王爱东一次又一次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水中救人后,他主动找到王爱东,要为救援队出力。

96岁的老人来了,9岁的孩子也来了……短短10年间,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由4个人发展到1.3万多人,其中持有救护证的有4760人, 成功挽救了122个鲜活的生命。队员中,有人入围“中国好人榜”,有人获评江苏省“见义勇为新市民”、江苏省“群众身边好青年(团队)”、“江苏好人”、“十佳治安志愿者”,有人获得“感动宿迁十大见义勇为模范人物”、“楚国英雄杯十大见义勇为模范人物”、“宿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爱国情 奋斗者】宿迁籍退役军人王爱东: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40年,好事“铺”满城

“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早已成为他的一个习惯。”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唐明清对王爱东的评价。

王爱东做好事这个“习惯”是在部队养成的。16岁入伍的他, 正是在雷锋等英雄模范的影响下,一步步成长为“雷锋式的好战士”。

一日从军,终身为兵。退伍后,学雷锋做好事,王爱东始终坚持。

他做好事不分远和近。1995年12月,正在出差的王爱东从电视节目上获悉:山东省青岛市11岁女孩杜瑶瑶的父亲病故、母亲重病在床,生活十分困难。他几经周折联系到对方,每月给对方寄去100元钱,连续资助了10年,帮助杜瑶瑶顺利读完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

他做好事不分白天与黑夜。2014年春节期间,连续3个晚上,宿城区几个小区的300多辆轿车的数百只轮胎被人用三角刀戳坏。王爱东发烧挂水时看到了这则新闻,便带领两名志愿者,悄悄在几个小区周边巡逻。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搜寻,终于在正月初五凌晨,王爱东等人发现了又在作案的戳车胎者。对方大叫:“谁上来我就戳死谁。”经过一番殊死搏斗,王爱东在队友的配合下将该人制服并交给了警察,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绳之以法,但王爱东身上多处受伤。

王爱东做好事,不怕流言和蜚语。199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市区一家商场门前,一个20多岁的姑娘被车撞得血流满面,昏倒在地。王爱东正巧路过,他二话不说,赶紧跑到商场经理办公室,请求商场派车送伤者去医院抢救。在医院,他一边掏钱垫付抢救治疗费,一边请人帮助联系伤者家人。姑娘得救了,可姑娘的父亲却不让王爱东走:“找不到撞人的人,你就不能走。”这让在场的医生护士愤怒了:“王爱东救人,可不是第一次。”

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王爱东做的好事超过700件!

半生,感动一座城

今年除夕夜,在队友们的极力“请求”下,王爱东终于回家两个半小时,和父母团圆。

这是他10年来第一次在春节期间给自己放假。考虑到平时照顾父母的时间最少,这一天,他特地在家人微信群里发了1000元钱的“红包”,感谢兄弟姐妹平日里“代劳”照顾年迈的父母。

这个“红包”在家人微信群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年到头三身衣服、两双鞋的王爱东,难得这么大方。

在工作岗位上,他“八小时”之外仍不休息。病退后,他不逛商场、不钓鱼,连扑克牌都不会打,更没看过一场完整的春节晚会。40多年来,王爱东一门心思当好志愿者,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儿子读初中时,家中连牛奶都很少买,爱人和自己没有一件高档衣服,但他做好事花的钱、捐的款,加起来足有十几万元。

王爱东患心脏病多年,严重时心跳不正常,每分钟仅42次。医生曾多次警告他,不能疲劳、不能激动、不能熬夜,否则有猝死的风险:“你真的不宜救援救人,否则医生可能随时救你。”

对此,王爱东这样认为:“如果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成全一个幸福的家庭,制止一次违法犯罪,我再累再苦再危险,那也是值得的。”

为了救人,王爱东4次被送进医院急救,最长的一次,在医院住了43天;最危险的一次,抢救了4个半小时才闯过“鬼门关”。

这几年,90岁高龄的父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平时很少看到王爱东的他,却给儿子敬了一个军礼,含糊不清地说道:“快走,你任务重要。”

那一刻,无数次面对死亡危险都没有退缩的王爱东,泪流满面。

“我只想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努力带动更多人一起参加志愿服务,一起守护父老乡亲的平安,努力用行动为‘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增光添彩,为军人的使命尽心尽力。我的梦想是,人人都是志愿者,处处都有热心人。即使是只萤火虫,也要释放正能量。只要我的身体能动,我就要把好事永远做下去。”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因为这个人,曾是一名军人、一个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