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如果美國不往日本投原子彈,日本還能頑抗幾年?

風雲一點通


有這樣一個謎語曾風行一時,謎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國古代人物。有的人回答是,屈原,即屈服於美國原子彈;有的人答是蘇武,意思是蘇聯武力所致;還有的人回答毛遂、蔣幹,顧名思義,就是中國14年抗戰的結果;當然,也有人說是共工,就是各個參戰國共同努力的功勞。

日本偷襲珍珠港

其實,這幾個謎面代表了大家對於日本最終投降原因的不同理解。給出屈原答案的人,將人類有史以來威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彈,視為日本最終投降的關鍵因素。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如果二戰時期美國沒有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日本還能頑抗幾年?

一年都頑抗不了。

1945年7月16日,美國的第1顆、也是世界上第1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阿拉戈多沙漠爆炸成功。只過了短短二十天,原子彈這個人類有史以來威力最為強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被投入了戰爭。因為當時的德國已經投降,美國將當時僅有的兩顆原子彈,分別在8月6日和8月9日,投到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原子彈

被原子彈轟炸之後,被原子彈巨大的破壞力震驚的日本統治者很快失去了抵抗意志,真正的日本二戰罪魁禍首日本裕仁天皇表示:“敵既已使用此種武器,則戰爭繼續更不可能”。6天之後,日本天皇廣播了《停戰詔書》,日本法西斯宣佈投降。

使用原子彈之後,僅過幾天日本就宣佈投降,似乎正是原子彈巨大的破壞力,使得日本失去了抵抗意志。但是,原子彈的作用雖大,但也僅僅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重要固然重要,也極大的減輕了登陸作戰後盟軍有可能的傷亡。但是,原子彈從來不是日本投降的決定性因素。

用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話說:“如果認為原子彈決定了日本的命運,那將是一個錯誤的說法,在第一顆原子彈落下之前,日本的失敗已成定局”。

英國首相丘吉爾

原因也很簡單。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在使用兩顆原子彈之前,日本在盟國的打擊之下,已經窮途末路,滅亡的時間也指日可待。經過4年的太平洋戰爭,美國用自己恐怖的工業生產能力,生生淹沒了強大一時的日本聯合艦隊,此時的日本海軍幾乎已不復存在。

作為一個島國,一旦失去海軍的屏蔽,日本將毫無還手之力。而同為島國首相的丘吉爾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才說出了原子彈落下之前日本敗局已定的說法,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比英國更為了解海軍對於一個島國的重要性。

而且,日本陸軍此時的精銳也幾乎喪盡。在最慘烈的中國戰場上,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日軍陸軍精銳部隊大量的被消耗在中國戰場上。同時,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北戰場上,美軍和蘇聯紅軍也不斷給日本陸軍帶來巨大的殺傷。

太平洋戰爭

雖然此時日本號稱還有700萬軍隊,但是,這些軍隊甚至連步槍都無法配齊,重武器和彈藥等後勤補給更是奇缺。而此時的盟軍,在已經徹底消滅德國之後,幾乎可以集結全力對付日本,且不說裝備,單單軍隊數量就超過3000萬,完全不是日本所能比擬。

因此,盟國從未懷疑自己的勝利,所唯一憂慮的,只是登陸日本之後面對瘋狂的日本瘋狂反撲,給部隊帶來更大的傷亡。

其次,原子彈的威力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大。二戰時期美國在日本投擲的兩顆原子彈,也就是小男孩和胖子,威力並不像如今的原子彈,動輒相當於數百萬噸TNT炸藥的當量。當時的小男孩兒,實際威力僅相當於1.4萬噸TNT,胖子也在同一個數量級。

原子彈

雖然兩顆原子彈給日本和長期帶來了數十萬人的傷亡,但這些傷亡,只是日本平民而已,軍隊傷亡屈指可數,日軍的戰鬥力並沒有受到破壞。即使是平民傷亡,兩顆原子彈帶來的傷亡,也並沒有日常空襲對日本帶來的傷害多。

最重要的是,當時由於時間、原材料、製造方式、能源等諸多原因所限,美國傾其全力所製造的原子彈也僅有兩顆,也就是說,當時的盟國並不具備“核平”日本的能力。原子彈的威力更多地在於震懾,使得日本面對這種巨大的武器徹底失去的最後的頑抗之心。更將其所謂“一億玉碎”的妄想徹底破滅。

最後,以日本“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依然不回頭”的頑固特性,日本的確有抵抗到底的計劃,甚至組成了所謂的一億玉碎。他們連婦女、兒童都武裝起來,決定在日本本土決一死戰。但是,此時的日本其實已經完全不具備決一死戰的實力。

日寇的“一億玉碎”

在現代化戰爭中最為關鍵的工業實力,經過盟軍夜以繼日的轟炸,日本曾強大一時的工業生產能力幾乎不復存在,日軍絕大部分武器裝備也難以得到有效供給。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此時的資源在戰爭的消耗和封鎖之下,日本人的日常生存都難以為繼。

此時,日本的農作物產量已完全無法供應日本本土8000萬人口的正常生存。其實,盟軍即使不投原子彈,也不需要登陸日本,只需要將日本徹底封鎖,並繼續對日本進行全面空襲,用不了一年的時間,日本就能生生餓死一半以上的人。

因此,日本的所謂“一億玉碎”,從頭到底,不過是一場笑話而已,它最多隻是日本要挾盟國談判的手段。無論有沒有原子彈,日本的失敗早已成定局,而且,這場失敗的拖延的時間也不會多久,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年。


鳶飛九天2018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上空投下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小男孩,這個能量相當於20000噸TNT炸藥的原子彈,在當天早晨8.8萬人死亡,5.1萬人失蹤,7萬多棟建築全毀或嚴重損毀,日本帝國主義為自己的法西斯惡行付出巨大代價。

而在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繼續執迷不悟的情況下,美軍於8月9日在長崎上空再次投下一個原子彈,終於迫使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分析過,促使日本下定投降決心的,就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它使日本帝國主義深刻認識到:如果日本頑抗到底,在日本實施所謂的“一億玉碎”之前,大和民族可能早已不復存在,所以日本害怕了。

當然,對原子彈心懷恐懼的,還包括克里姆林宮內的斯大林。

正是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使蘇聯意識到美軍的強大能量,並不得不迅速結束與日本曖昧不清的做法,大舉出兵東北,消滅關東軍。

可以說,美國的原子彈,疼在日本人身上,卻怕在斯大林心裡。

雖然斯大林迫於盟軍壓力,在1945年4月5日,提前一年廢除《蘇日中立條約》,並在雅爾塔會議承諾德國投降三個月後加入對日作戰,但狡猾的斯大林一直在日本和盟軍之間搖擺,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而美國原子彈的爆炸讓斯大林斷絕了一切幻想,不得不追隨美國的腳步對日軍宣戰,徹底斷絕了日本高層到東北苟延殘喘的想法。

而美軍因為有原子彈的加成,成為二戰後獨佔日本的國家,日本也由此擺脫了被撕裂的命運。

那麼如果沒有原子彈呢?沒有這一恐怖殺器的威懾,日本還能在盟軍的打擊下堅持多久呢?這也是認為這個時間不會很長,但在1946年之前必然會結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此時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掠奪的海外基地,幾乎全部被盟軍所佔有,日本的聯合艦隊在盟軍的打擊下灰飛煙滅,用於本土防禦的艦艇少得可憐。

空軍方面更是如此,一度引以為傲的零式戰鬥機,在美國更先進飛機的地獄貓等先進戰機的打擊下,成為可憐的打火機,在戰爭後期只能淪為神風特攻隊的自殺式武器。

而因為日本在二戰中超過200萬士兵的陣亡,使得此時的日本幾乎失去了所有的飛行員精銳。

在一沒有飛機二沒有優秀飛行員的情況下,日本只能以飛機模型進行飛行訓練。

當然,作為軍隊主力的陸軍,雖然先前大量從東北關東軍中抽調,精銳相對較多,但由於盟軍的瘋狂封鎖,日軍的武器逐漸匱乏,很多士兵和預備役只能扛著木槍練刺殺。

當然,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因為有人就能對美軍造成傷亡。日本最要命的地方在於外援完全被切斷,尤其是日本的石油供應早已緊張,民眾只能通過從松樹中提取燃料維持戰爭。

雖然由於日本的作坊式工業,大量零配件在鄉村家庭生產,並送到城市組裝,避免毀於盟軍的狂轟亂炸。

但對於地狹人稠的日本,沒有石油等資源的支撐,生產再多武器也是枉然。

所以如果沒有美軍的原子彈,日本會堅持一段時間,但隨著僅有資源的逐漸耗盡,特別是糧食不足以維持生存,日本的“一億玉碎”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再加上斯大林的隔岸觀火,美軍登陸日本勢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因為對於蘇聯投降三個月後宣佈對日作戰的斯大林而言,為了利益,蘇聯可以拖,也可以等,而盟軍是無可奈何的。

而等到美軍登陸日本本土,同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時,蘇聯極有可能在日本行將就木的時刻拿走北海道等日本北部。

日本在山窮水盡後,極有可能在1946年的新年鐘聲敲響前被徹底打趴下。

屆時,今日日本將不復存在。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如果美國不往日本投原子彈,日本一年也頑抗不了,無條件投降的時間與實際投降的時間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現在很多人都將日本投降的原因建立在美國投放的原子彈上,當然也有的把原因歸結為蘇聯對日作戰,其實個人覺得這些都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日本不得不投降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糧食儲備維持不了戰爭狀態”。

說的直白點,日本有人有槍就是沒有糧,甚至日本炮製的“一億玉碎”計劃也只是名副其實的“一億餓碎”。

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國土面積大約37萬平方公里,在整個二戰時期耕地面積只有大約5.28萬平方公里,在和平時期國內的糧食產量都不足以維持國民的生存需要只能依靠海外進口緩解糧食壓力。

在二戰初期,日本向其他入侵國家輸出了大量的青壯年士兵,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糧食需求的壓力,另一方面,日本從入侵國依靠海運往國內輸入了大量的戰爭物質,包括糧食、棉花等等。這個時候的日本還是“兵強馬壯”的,如果在這個階段,日本並不缺少與登陸美軍一博的資本。如果美軍在這個時候登陸,日軍扛個一年半載甚至更長的時間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美國想日本投降原子彈已經是戰爭末期了,根據官方發佈的信息,1945年日本的稻米只收獲587萬噸,只相當於戰前1934-1936年年均產量的2/3,而日本島內的國民有七千多萬(總數7800萬減去外派數百萬軍隊),平均每個人一年的糧食配給不足84千克也就是168斤,平均每天只有4.6兩的糧食配給。這樣的產量根本不足以維持日本國內的糧食消耗;

其次,日本為了應對美軍的登陸作戰致力於本土防守從外部戰場抽調了大量軍隊回國,作戰部隊的糧食消耗量與普通民眾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第三,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與美國的實力對比的差距越來越大,日本陸續丟失了制空權與制海權,而失去制空權、制海權之後的日本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失去保護的日本的貨船接二連三的被美軍擊沉(這是島國的死穴),日本海運能力銳減,1945年的日本海運能力根本無力承擔輸送糧食維持國內糧食需求的責任。

在1945年的日本國內的現狀是糧食的消耗巨大但是出於“坐吃山空”的局面,自產的糧食在盟軍的轟炸之下產量越來越低,海運的糧食也被盟軍的海空軍封鎖處於“杯水車薪”的無力狀態。

試問,這樣的狀態,有沒有美國的原子彈有什麼差距嗎?

個人覺得,日本投降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原子彈給自己一個體面的臺階,畢竟“山窮水盡”的投降和“原子彈”下投降後者的名聲要好一些,日本人給自己“撿”一個“稍微體面一些的自尊”罷了。


古事今説


實際上從1944年末開始,日本便開始了最後的本土防禦計劃“絕號作戰”,預計行動時期在1945年11月至1947年。也就是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針對日本本土的進攻計劃。後因日本廣島和長崎遭受兩次核打擊,蘇聯也對日宣戰,讓人類史上最大規模兩棲作戰行動夭折。如果真是實現上述軍事行動,盟軍的傷亡估計達上百萬,日本軍民也將損失慘痛。

隨著太平洋戰事的推進,盟軍逐步逼近日本本土。1945年夏,日本決定在國內部署53個師團、22個獨立混成旅團、2個坦克師團、7個獨立坦克旅團、4個高射炮師團,陸軍兵力多達225萬人,海軍130萬人。此外日本還傾國之力裝備了1萬餘架飛機,其中四分之三均為自殺式飛機。而日本更是動員了所有15~60歲男人和17~45歲女人,全部入編“國民義勇戰鬥隊”,對外更是宣稱“一億總特攻”。

圖、沖繩島上發現的“櫻花機”

對於此,盟軍也展開了周密計劃。其中先導的是奧林匹克行動,其重要是1945年11月1日進攻日本九州島。屆時盟軍將集結龐大的海空力量,包括24艘航母、24艘戰列艦和巡洋艦、400多艘驅逐艦和護衛艦,美軍參加登陸也高達14個師。隨後盟軍還將展開小王冠行動,也被稱為登陸日“Y-Day”,預計會有28個師參與登陸行動,規模更是超過諾曼底行動。第1軍團將從房總半島的九十九里濱展開登陸,第8軍團將從相模灣的平冢市登陸,雙方最終將在東京會師。

最後的戰役鐵定以日本戰敗而告終,而日軍也決定在最後的戰役給盟軍造成巨大傷害,以期獲得在停戰協議中獲取更多便利。首當其中的便是日本神風特工隊,但效果並不好,在沖繩戰役中,日軍共投入近2000架飛機,但成功僅為10%,非常得不償失的攻擊方式。如果最後的登陸戰打響,整個戰役預計會在2年之內結束。


航空之家


在1945年,日本陸軍在本土的實力是,74個師團,又45個旅團。這些部隊,一半比較精銳,另外一半是新組建部隊。

老部隊武器比較完整,新部隊所裝備的輕武器,步槍僅達50%,輕機槍77%,野、山炮25%,對戰車炮26%。

在本土的日軍武器比較多,日本生產的坦克,重炮,火箭炮等等武器,絕大部分都在本土。在1945年11月,美軍開始銷燬本土日軍武器的時候,收繳了1.45萬門火炮,4萬具擲彈筒和大量彈藥,一共為80萬噸。

另外還收繳了167萬支步槍,以及大批30-500公斤的航空炸彈。銷燬飛機8000架,航空發動機13000臺。如果,按照,美軍40萬軍隊圍攻沖繩的2個師團,打3個月時間,那麼,本土彈藥多得多,武器更好的74個師團,則需要更長時間。

但是,此時,日本本土糧食和石油,都面臨著嚴重問題。油料包括航空用油將在1945年下半年也將告急。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登陸,海上交通終於被切斷。石油實施緊急搶運,最後一次裝載南方石油的油船於1945年2月19日通過關門海峽。此後,為準備本土決戰,於5、6兩月,用潛艇強行運回航空燃料,但數量微乎其微。

從日本本身的儲備來看,如果不投擲原子彈,美軍在1945年秋天,開始登陸,戰爭持續到1947年,將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這也是美軍在二戰末期設計的登陸日本,奧林匹亞行動,皇冠行動,沒落行動,三大會戰計劃,當中,就已經做出預測的。


深度軍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僅僅只是在美國投降原子彈幾天之後就投降了,當時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時間分別是8月6日和9日,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是日本人害怕原子彈的威力才宣佈投降的。

其實也不盡然,當時日本戰敗已經是很明顯的事了,當時美國已經開始要著手做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了,其實兩次原子彈的威力和東京大轟炸的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的,東京大轟炸也是造成了數十萬人的傷亡,當然原子彈是一次性的傷害,大轟炸是多次的結果。可是日本人也是沒有想投降的。

當時日本在美國準備登錄的時候,也是宣揚要執行一億玉碎計劃的,堅持到底的,但是面對美國的原子彈還是投降了。其實如果沒有原子彈的話,日本最多也就堅持幾個月時間,在1945年的時候二戰也是能夠結束的。

當時日軍在各大戰場上都是已經敗局已定了,蘇聯也已經是出兵中國東北包圍了關東軍,在中國戰場上也是已經開始反攻了,太平洋戰場更不用說,美軍都已經是打到日本本土了,那麼這個時候日軍還能堅持下去嗎?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蘇聯和美國都已經是對日本作戰了,日本僅僅只是依靠本土的話,幾個月都是難堅持的,都知道日本缺少資源,日本發動戰爭的資源都是在他國掠奪的,這個時候日本已經是龜縮到本土了,幾個小島上,即使執行一億玉碎的話,也不會堅持很久。

其實在德國投降的時候日本就已經是意識到要敗了,但是日本人之所以堅持,目的就是給自己爭取更多的籌碼不能像德國那樣無條件投降,失去的東西太多了。日本人的堅持也是換來了他們要得籌碼,比如說沒有處置天皇,當時審判日本的天皇都是沒有到場的,還有僅僅只有七個人遭到了絞殺,二戰日軍入侵了數十個國家,數億人被捲入戰爭,數千萬人的死亡,但是僅僅只是7個人受到了懲罰,這個不就是日本堅持換來的嗎?


中國歷史研究所


國內有不少人認為,美國投了原子彈,日本才宣佈投降。甚至,在今日的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日本也認為是美國的原子彈才讓日本投降,若沒有原子彈,日本不會投降。這種觀點甚囂塵上,大有市場。這種觀點對嗎?不對,我認為不對,確切說法是,美國投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根本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即便沒有原子彈,日本最多堅持一年,屆時的最終命運還是投降。為啥這樣說?這是因為當時的戰爭態勢所決定的。從世界範圍看,二戰分兩大集團,法西斯集團(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反法西斯集團(美國、英國、法國、蘇聯、中國)。兩大集團的勝敗取決於兩大集團的力量對比關係。反法西斯集團力量大於法西斯集團則反法西斯集團就有戰爭主導權,反之則相反。1945年,德國和意大利均已經投降,反法西斯集團的力量早已經超過法西斯集團,作為法西斯集團的一員,日本即便在戰爭局部上還有勝利,但從戰爭全局看,日本早已經是日落西山,局部的反抗也僅是負隅頑抗,全局的失敗決定了日本必然走向投降。這是戰爭形勢變化的結果,日本投降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戰爭形勢發生根本逆轉過程中,我們中國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世界範圍看,二戰分為東方戰場和西方戰場。東方戰場以中日為主,日本70%的兵力都用在了中國。我們中國以巨大的犧牲拖住了日本,使得日本深陷我國無暇他顧,這位蘇聯專心對付德國騰出了精力。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僅一年後,中日雙方就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已經沒有充足的兵力再投入戰鬥,只能佔領大城市和重要交通要道。正是如此,毛澤東提出持久戰理論,打游擊戰,就是把日本拖死耗死。1944年日本發動豫湘桂戰役,目的就是想從中國騰出來,專心對付美國,因為此時美國已經從西方戰場脫身,開始重點向東方戰場轉移。但日本即便如此費力,終究無法從中國脫身。1944年時,毛澤東和蔣介石就已經看到了日本必然滅亡的前途。後來,蘇聯紅軍出擊東北,美國又先後取得海戰系列勝利,日本遭受重大損失,但扔負隅頑抗,美國投了原子彈後,日本隨即宣佈投降。因此,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卻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共同努力。


俯首孺牛的關注


文史頻道第148期之垂死掙扎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空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共造成15萬平民死亡,受傷的不計其數。

原子彈爆炸一週後,日本天皇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

那麼如果沒有美國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日本還能抵抗多久呢?

筆者認為從戰爭的角度來分析,日本至少還能堅持三年的時間。

日本當時的處境是孤立無援的,在歐洲德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已經戰敗投降,日本人已經意識到戰敗是遲早的事情,但他們並不想無條件投降,至少不是1945年8月投降。

在中國戰場上,日本有200餘萬軍隊,佔領了大片的中國國土,另外日本已經建立了以戰養戰的體系,蘇聯和美國想要消滅中國的日本軍隊,至少需要1年時間。

而東南亞戰場上,日本佔領的提尼安島,塞班島和硫磺島數十個島嶼,美國雖然佔領了一些島嶼,但是付出了數萬的戰士生命。

美國統帥部估計,如果佔領整個東南亞地區,將會付出100萬將士的生命,這個損失讓美國接受不了。

整個東南亞地區如果用戰爭解決,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

解決了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日本軍隊,就是佔領日本本土作戰。

當時的日本內閣成員已經做好了本土作戰的準備,他們在本土徵集了數百萬的軍隊,準備做最後的決戰,這些戰士很多都是沒有成年的孩子,可見日本政府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這時時間來到了1947年,盟軍軍隊在掃清中國和東南亞的日本軍隊後,開始對日本本土作戰。

美,蘇,英和中國預計將會有1000萬左右軍隊投入戰爭,在日本四島對日作戰。

雖然盟軍聲勢浩大,但想要快速佔領日本卻不現實。

因為日本和德國不同,日本國內的法西斯統治非常猖獗,並且對日本天皇盲目崇拜,矇在鼓裡的日本平民,都願意支持所謂的“聖戰”,這是德國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保守估計用穩紮穩打的戰法,盟軍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來佔領日本全境。

美國政府根本不能承受這麼巨大的傷亡,而且戰爭拖的越久,傷亡就會越大,儘快結束戰爭是美國政府迫切需要的結果。

3年的時間美國耗不起,也根本不敢嘗試,所以才有了後來原子彈的威懾。

—End—



文史頻道


如果美國不往日本投原子彈,日本還能頑抗幾年?筆者認為日本最多頑抗一年,準確的說不到一年日本就會無條件投降。日本製訂了本土防禦計劃,也稱“一億玉碎”計劃,徵召了軍隊500萬,民兵3155萬;這些軍隊都是從全國各地以及海外戰場退回來的部隊,他們大部分裝備不齊,缺槍少藥;民兵則是日本全民為兵,裝備了槍支彈藥,大刀長矛等冷熱兵器。從日本的計劃可以看出來,日本已經是是強弩之末了;儘管計劃十分嚇人,但是威力不怎麼樣,畢竟二戰後期打仗已經不看人員多少了。中、蘇、美三國各起百萬大軍,兵分三路合擊日寇,則日寇再劫難逃,一旦摧毀了日本人的抵抗意志,千萬日軍將不戰自潰。

美軍已經在沖繩登陸,百萬大軍已經與日本隔島相望了,美軍還有海空控制權,日本的海軍、空軍已經被打殘了;以美國的生產能力,戰爭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供及前線部隊無限制使用。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哈里·阿諾德將軍曾預言,轟炸便足以取得戰爭的勝利;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也相信,包圍、封鎖和轟炸將最終迫使日本投降。蘇聯150萬大軍橫掃日本關東軍,如果日本拒不投降而頑抗到底,那麼蘇軍可以從朝鮮方向向日寇進攻,以蘇軍的戰鬥力,日軍只有戰死或者投降兩種選擇,勝利不會是日寇的。

中國是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儘管當時中國生產力低下,武器裝備不及日寇,但是中國仍然在日寇佔據半璧江山的情況下與日寇浴血奮戰十四年之久,擊斃日寇55萬餘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中國還派出了10萬餘人的遠征軍進入緬甸、印度協助英軍消滅日寇;如果美國、蘇聯給中國軍隊提供武器裝備,那麼中國組建一支一百萬人的徵日大軍,從上海、臺灣等各個方向向日寇發動攻擊,則可以給日寇致命一擊。中國陸軍驍勇善戰,能吃苦,能打硬仗,對日寇又懷有國仇家恨,因此中國軍隊參與對日本本土作戰必然可以“踏平富士山,攻破東京城”。

日本發動的法西斯戰爭早就將日本的資源消耗得差不多了,從其它國家掠奪的資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日本列島又已經被美軍包圍,因此日本的本土防禦作戰缺乏資源支撐。到戰爭結束前,日本本土的總兵力為64個師,但只有40個師有足夠的裝備,且其中僅30個師彈藥充足。日本徵召的民兵數量有3155萬人之多,包括15到60歲男子及17到40歲女子;這些民兵缺乏訓練、缺少制服、裝備極差:一些人僅有火槍、弓箭甚至是竹製刀槍,更遑論統一服裝。一個被徵召的高中女孩,葛西幸子被髮了一把錐子,並被告知:即使殺掉一個美國兵也可以。……你必須瞄準他的腹部。 由此可見以日本的實力,要抗住中蘇美三國的合擊,一年時間都太長了。


大秦鐵鷹劍士


幾年有點長了,畢竟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原本日本在1938年前後就感覺到侵華戰爭對於日本來說,將會是一次長久的拉鋸戰,日本耗不起,所以曾經秘密和jiang 進行和談,前後有四次之多,但是雙方互不信任,開出的條件也不能滿足對方,於是作罷。



1945年的日本,男人大都去了戰場,除去死亡受傷和被俘虜的,日本國內剩餘的青壯年者所剩無幾,而日本在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當時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很多都負隅頑抗,甚至有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得知日本投降了,但是同時也有很多受傷的日軍,因為同行的日軍害怕被他們拖累,又怕被盟軍抓到後洩露他們的行蹤,所以這些受傷的日本士兵直接被同伴殺死,而中國戰場上的士兵也同樣難熬,蘇軍出兵,俘虜了大批日本關東軍,國內剩下的,都沒什麼戰鬥力。



盟軍很快就會登陸日本,面對這種局面,日本喊出了“一億玉碎”的計劃,那時候日本境內的老弱婦孺加起來也不足一億,而且連一身像樣的軍裝都沒有,只能在身上寫個字做標記,更何況是武器,甚至還想出了伏龍特攻隊這種異想天開的法子阻止盟軍登錄。(就是依靠一身潛水服,弄根竿子綁上炸彈,身上掛上讓身體下沉的重物,在海底等著,等待盟軍船隻到達後炸船)



像這種程度的戰鬥力,根本抵不住盟軍的進攻,就算是拼刺刀肉搏,日本都沒有刀,更誆論拿著手榴彈之類的和盟軍同歸於盡,而且一億玉碎,也得吃喝拉撒,都去拼命,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拼完的,後勤補給就是個大問題,所以就算沒有美國的原子彈伺候,日本也不會拖過1945年年底,只不過當時盟軍不想再為此造成傷亡,所以才放了兩個原子彈以提前結束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