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电动车新国标?

中润300公里电动车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来了,原来要一个小时的路程,现在要两个小时了,原来车子上可以拉点东西的,拉点货物的,现在不行了,一个人乘骑都够呛,原来车子可以爬坡上桥,现在可能要下车推着上坡了,原来没有脚蹬,骑起来很安全,现在有脚蹬,每时每刻要注意,小心别碰到旁边的人。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让我们回到了从前!

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人群:1.上班距离较远的市民。2.上门搞售后服务的小哥(要拉着工具什么的)。3.美团、饿了吗等快递小哥(车速太慢,续航太短,跑不了多少公里)。4.一部分生产厂家受影响(要重新更换生产设备什么的)。5.一部分电动车卖家受影响(超标车库存,不让上牌,亏本)。6.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市民,不方便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只适合以下人群:1.短距离上下班的市民。2.不上班的市民用来休闲娱乐。

既然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并实施,普通老百姓怎么样补救呢?我的建议是:1.上班路途较远的市民,购买锂电池电动车,并多买一块电池备用。2.靠电动车谋生(做生意)的市民,培训摩托车驾驶证,换超标电动车或者换摩托车吧。3.条件好的市民直接考驾照,换二手汽车或新车。以上是我的观念,请关注北京人在纽约adong,共同讨论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私信必一一回复。





北京人在纽约adong


说古人闭屋造车,这些狗屁专家闭起眼睛编造车规,用古人的鸡眼看世界!这是什么狗屁国家标准?二十五公里的时速要你限吗?车多路窄时速二十五公里达得到吗?路宽车少为何不可以达时速三十啊?车身越重车越稳,有必要限重吗?狗屁踏板拿来干什么?增加电动自行车的危险性!脚踏车要踏板是不是火车一定要装蒸汽机,烧煤做动力。汽车必须烧汽油,否则都不达标。别人国家给产品定标准是为了用户提供可靠的产品,目的是为消费者权益负责任,而我们国家定标准是为了商家掠夺消费者而设置议题,协助所谓的执法者抢夺穷人的利益!


丁往事不堪回首


我看了所谓电动车新国标的硬性技术要求,觉得很不符合国情、民情、舆情。单纯从技术角度看也很不科学,某些技术条件的设定反而会给骑行人带来极大危险与安全隐患!一是脚踏骑行脚蹬的设计添加是画蛇添足,非但很难使骑行人靠两腿蹬动至少连人带车一百公斤的重荷前行(且不说上坡路),它反而成了碰绊栽倒骑车人的害人部件(本人曾见过踦行这车型的妇女拐弯时脚蹬碰绊路牙石而栽倒骨折,幸好后方无来车,否则后果更难想象。也见过链条掉了一直在路面拖着前行,隐患重重。所以许多人拆了脚蹬剪断链条反而没了隐患)。二是新国标电动车重量轻、轮胎窄,一个初中物理文化水平的学生也会知道大体重或高个头成人骑行重量轻、轮胎窄的这种车会导致重心失衡、拐弯易滑摔失控导致意外事故的道理,却被当成科学数据写入了新国标。三是速度与功率的参数也很不科学,自行车也有低中高变速设计可供速度掌握与选择,但新国标电动车25码时速的硬性设定不切民众交通出行实际需要。速度过慢功率太小对上班族或需办事而非溜马路溜街的骑行者来说,是很不符合实际所需的。速度过慢,城镇交通高峰期的有效通过率也大大降低。四是无醒目的尾灯、转向灯、剎车灯和可控的具有合理照度的前灯,也无后视镜设计,这样的缺陷又是一个可以直观看到的安全隐患,会给骑行人带来危险。五是新国标车在晴朗无风天能勉强骑行,但到了风雨天骑行人穿着雨衣车披会因泥水飞溅下半身湿透,骑行至空旷、大桥、楼宇巷口等路段会连人带车被大风吹移或掀翻,一旦掀翻又后有来车制动不及,骑车人的危险可想而知。六是本人不想再细化展开说了,我怎么觉得行人徒步闯红灯过马路是他鞋子出了问题了呢?


米老鼠171074367


电动车新国标将于2019年4月执行,已经是众所周知,虽然新国标给电动车以合法身份,解决了现存管理上的短板,但是新国标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将电动摩托车划归机动车管理,这让电动车这个两轮机动车显得更加尴尬,难道真的让电动车上机动车道跟汽车、卡车并道而行? 这个不但没有更加安全,反倒是更加危险了。

电动车转为机动车管理,对于大多数电动车用户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原因有三:

1、机动车驾照 将半数的电动车驾驶员拒之门外,他们有很多是不多少识字的老人,当年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如今参加交规考试,一不会操作电脑,二可能试题上的字都认不全。

2、费用 考驾照费用、上牌费、年检费、保险费每天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3、禁摩!现在很多城市都还在禁摩,摩托车牌照一证难求,无证驾驶机动车将面临行政拘留的处罚,伪造机动车车牌会被刑事拘留,不上牌要拘留,上假牌要蹲监狱


然后是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按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超过400瓦、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伏。 这个明显不符合人民群众出行要求,而且电动车强制装脚蹬,这就意味着中轴传动和链条,既增加成本又增加危险性,而且这个真的没啥用,跟人力车有什么分别呀,有点用马拉火车的感觉。



电动车新国标是工信部等十部委力推的,执行已经是板上钉钉,只能期望地方执行起来能够更加人性化,考虑到人民群众真正的出行需求,让改革真正有利于人民的幸福感提升。


电动车小当家,电动车行业百晓生,求赞,求关注~


电动车小当家



我是在外地做安装的,一天要跑二到三家,由于市区房租太贵,很多人租房子都选择在效区,离市区都比较远,轿车又买不起,只能买个充满电后能续跑80公里的电动车工作,这样的电动车能载些工具,续航里程也很给力,非常方便我们这些做安装的人用。

下图就是新国标的电动车,一看这用料,轻轻一碰就能散架的样子。(图中的脚踏板拆了,不拆不好骑)




现阶段出了个电动车新国标,按新国标的电动车,我们根本就没法工作了,续航里程短,稍微远一点的路程就没法去安装,就算近一点的去了,续航回程又是个大问题,电动车没电了,每天总不能肩扛着电动车走在大街上吧!

我真服了那些专家,电动车事故多发,难道机动车事故就少了吗?出事故的都是人为的,按你的新国标上路,该出事故的还是要出事故,闯红灯的还是要闯红灯,这跟车没关系,与人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这个新国标一执行,我们这些靠安装养家的人真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新国标可把我们害苦了,还有送外卖的,快递小哥等等都是最严重的受害者!



知了喊了一个夏天


实是求是:应肯定现在电动两轮车有2亿多辆,重新洗牌是损害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让数额巨大的百姓买单,代价太大了,应允许完善上牌,方便交通安全管理。不要把驾照培训搞成一个产业赚这些本来就在骑行中百姓的钱了:不少百姓甚至用来出行糊口的,你还抢百姓饭碗,太不应该了。承认现实中交通安全需要规范管理,但这是管人着手,没人去动车,车子不会走。实际中车速街区不能超过20公里,普通路段不超过50公里,特定街区不超过每小时10公里,对电动两轮车的管理是有实际意义的。这就是路段车速分别对待。不能超10公里的路段,你车速20公里也是违规的;可以40公里车速的路段,对城乡接合部的居民25公里的最高时速,误点误事自然就多了。所以,交通管理是科学管理,不是一根棍子打死一大片。


老穿山甲976


电动车新国标太过于极端,现代交通十分受大众喜爱物美廉的代步车,而且是许多买不起汽车族看到了希望,应生了快递 快卖等新兴行业,加快了城市运转步伐,当然如同机动车一样事故频发。因为管理不善,驾车人素质因人而异,违章现象时常见惯。但是不能因菜刀是凶器而禁之,这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的国货产品,受市场营销检验出来的绿色环保推广范畴,也让大众分享一下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实惠,事情完全可以通过道路管理上解决,如锦州给主要路上隔离出专用道行电动车,十字路口2次过街,运行多年很人性化,给悟空带上紧箍咒他就会按规矩去取经。拒绝社会倒退行为,违章是人的行为骑自行车一样创红灯。


和谐摄制A


现在的电动车在动力,车速,质量已经同小型摩托车没有多少区别。自从电动车放纵发展一来,它的事故发生量一直成上升趋势。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这里的关键就是电动车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违法驾驶人员不能很好的教育和惩罚。电动车安全状况十分堪忧。如果不能首先扭转电动车的违法行为。中乱国的交通乱像就无法解决。看看印度的交通乱七八糟,大家都嗤之以鼻。可是如果把中国的交通乱像录下来。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不满意。许多人去过日本都说人家交通秩序井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人家学习呢?既然要文明和谐就要先从交通整治开始。从服从新电动车政策开始。


九顿


我也真服中国的这些专家,制定的标准遭到靠骑电动车出行群体的一致声讨,可并不能改变这个新标准的出台!国家既然要整治电动车,那为什么不从源头抓起?世面上没有卖电动车的了,人们还有使用的吗?交通混乱是人为造成的,跟电动车没有关系。应该普及交通规则,使人们能认识到自己违章出行的危害,逐步改变交通混乱现象。再就是电动车专用车道不完善,走着走着就只能借道行驶。过路口没有电动车专用信号灯,特别是大路口,电动车就不知道怎么才不违章。专家还限制电动车车速,还没过完路口就换成红灯了。这些中国式专家,你们为什么不骑电动车亲身体验一下,再做出判断呢?你们的一句话,大笔一挥使多少人出行受限!我工作的位置离家八十公里,你们不叫我骑电动车了,我只能挤公交,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回到家。你们就是我回家的噩梦!


卧佛砍柴


电动车新国标的出台不代表电动车的终点,而是电动车新的开始。

问题是要着眼于以后政策的补充和怎样落实。

那按套路我具体分析哈。

现有的电动车新国标标准

新国标出台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内就迎来了一次大的修改,无论尺寸,速度,重量都进一步的放宽。

但是这样标准下的电动车性能还是难以满足出行需求。

至此,未来可能有以下几点分析。

1.继续放宽标准,找到政策和民意的折中点。

2.落实过程中放水。这点我想详细解释一下。以郑州为例,新国标为绿牌车,超标为黄牌车(过渡期3年,过期后可能禁止上路。(具体实行办法还没确定))。但是上牌环节的检测力度明显放水,像速珂cu或者小牛m1的高配车型速度,重量,电机功率均不符合规定依旧能上绿牌但是新国标车辆性能一般众所周知,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持续

关注槽车有理将会带来速珂cu2的试驾视频。

3.严打严抓电动车标准,规范市场,对不同车型出台相应政策管理轻便类电摩和电摩的标准近日出台,37家著名车企已取得相关资质。


那么总体来说,电动车生产和驾驶

趋于标准化是大趋势,也是好的标志。同时鉴于电动车体量巨大,和其尺寸灵活性较好。电动车的弹性管理应该是未来电车治理的主旋律。


未来电动车市场和社会预判

电动车市场因为国家的标准出台,将会迎来全线产品的大换血。

大洗牌后的电动车市场将进一步将产品丰富化,传统车企地位受到挑战,有实力有想法的新兴车企将异军突起

像速珂和小牛作为电动车市场的新血液在这次历史的变换阶段上也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社会政治环境变化集中于对电动车标准的补充具体完善,不应以安全问题来阻挡技术的前进。中国电动车造车经验技术累积已久,在全球出行

电动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在优良的政策支持下一定能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