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白菜房價”持續多年,為什麼沒人搶?

最近,以“鶴崗市房價暴跌,每平方米單價僅345元”“只要1萬9,喜提一套房”為標題的新聞被各媒體大肆報道,引來不少投資客的關注。那麼,這個位於黑龍江的小城市到底怎麼了?

“1萬多一套房”的真相

在看了多方報道與房產中介官網信息後,金庫君發現,原來所謂的“白菜價房”指的是當地的棚改房,並非普通商品房,購買這類房子可能要幾年後才能拿到房產證;另外,每平米售價1000以下的房屋普遍都位於不帶電梯的高樓層,且地理位置偏僻,遠離市區,交通很不方便。

鶴崗“白菜房價”持續多年,為什麼沒人搶?

可見,這類房屋價格低是有原因的,並不能代表全市的水平。

金庫君又在兩家房產中介官網上搜索了鶴崗的房價信息,其中一家官網顯示,鶴崗的房屋均價從今年2月起才有數據記錄,當時是2006元/㎡,3月便跌到了1423元/㎡,環比下跌29%;另一家官網顯示,今年1月鶴崗房價還保持在每平方米2400元左右,2月份就降到了1000元,直接腰斬,3月份又回升到1250元左右。

鶴崗“白菜房價”持續多年,為什麼沒人搶?

鑑於鶴崗市的低價房源過多,為了不受其他性質的房源價格干擾,得到普通商品房價格,金庫君致電了當地的一家房屋中介,得到的回覆是:目前鶴崗市中心的商品房價格在每平方米2000-3000元之間;隨後,鶴崗市的官方回應也證實了當地的二手房價為2500到3000多。但這在全國範圍內依然屬於“白菜價”。

與周圍城市相比,鶴崗的房價也是“窪地”:佳木斯市房屋均價每平方米4608元、伊春市4685元。

即便佔盡了價格優勢,鶴崗仍然有大量房源賣不掉,主要原因是鶴崗屬於“收縮型城市”。

收縮型城市的“悲哀”

“收縮型城市”是最近發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出的新鮮詞,這類城市主要表現為人口外流,根據外流原因又可分為5類城市,鶴崗市就屬於其中的結構性危機型城市,即因產業結構等原因導致人口不斷流失的收縮型城市。

鶴崗也曾是煤炭和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但近年來由於煤炭資源枯竭等原因,很多相關產業相繼衰敗,當地就業率嚴重下滑,在沒有新產業崛起的情況下,大批年輕人只能外出求職,這直接導致購房需求減少。失去人口支撐,當地房產市場明顯供過於求,房屋價格自然不會高。

其實,早在80年代,不少歐美髮達國家的城市(如德國魯爾、法國洛林和美國底特律等等)就經歷過類似的情況:以礦業為主要支撐產業的城市,繁榮時間都比較短,資源枯竭之時一般就是城市衰敗之日。

所以說,如果這類三四線收縮型城市不調整產業結構,那麼當地房價出現盤整甚至下跌,都是正常現象。

為何現在才爆出鶴崗房價低?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鶴崗房價也不是最近才低的,為什麼時至今日才被大肆報道呢?金庫君認為這與近期的幾則關於樓市的新聞有關。

3月底開始,廈門等12地的兩年“限售令”陸續到期,各路專家都出來預測這些“解凍”的房源入市會對房價有怎樣的影響;4月8日,發改委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指出,將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三類大城市將分別實行“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和“大幅增加落戶規模”政策。不少人將這一改革解讀為變相降低限購門檻。

儘管人民日報在4月12日就發文稱“落戶放開≠樓市鬆綁,依然堅定房住不炒”,但仍抵擋不住樓市“小陽春”的炒作氛圍。

許是為了壓下蠢蠢欲動的新一波炒房熱,4月份,北京、深圳等城市相繼再度收緊了調控政策;濟南、鄭州等城市也紛紛闢謠“政策鬆綁”的傳聞。以北京為例,從4月15日起,國管公積金跟隨市管公積金,對二套房實行“認房又認貸”政策。這些官方聲明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鶴崗房價跌至白菜價”的新聞被放出,引發大眾對三四線城市房價的討論。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9年3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其中包括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和35個三線城市。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一線城市同比上漲4.2%,二線城市同比上漲高達12.2% ,三線城市同比上漲11.4%;二手商品住宅價格一線城市同比上漲僅0.5%;二線城市同比上漲8.2%;三線城市同比上漲高達8.4%。可見,在去年的嚴調控下,某些城市的房產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鶴崗“白菜房價”持續多年,為什麼沒人搶?

鶴崗“白菜房價”持續多年,為什麼沒人搶?

圖片來自於國家統計局

中介與炒房客陷入矛盾心理,眼看一二線城市因“調控嚴,房價高”等原因“不好炒”,轉而把視線投向“收益看似不錯”的三四線小城市房產。

而鶴崗房價的後續相關報道,則適時地側面提醒炒房客:三四線城市房產也不是那麼好“炒”的。。。。。。

金庫君認為,很多零碎的報道之間都是有關聯的,單獨看某篇報道可能會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只有把所有內容串聯在一起,才能體會出其中的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