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字寫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總感覺無路可走了,也就是說,學了十幾年,寫來寫去水平還是那樣,好像進入到了一個瓶頸一般,看不到前方的路,抓不住前進的繩索,讓人感到失去了方向一般。但還有另外一些人,就在此時進行了突圍,最後成就了自己的書法事業,開始了藝術創作之路。

那些成功的人是如何突圍出去的?難道他們真的是有“秘方”?

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我們先看看書法中最為重要的是什麼?

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句名言是學習書法的座右銘,其中的核心意思就是書法中的用筆問題,他認為,結字要下功夫,而且要下足功夫,然而,結字因時代而變,但用筆的方法問題卻是永遠不變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一直得到了人們的肯定。可以說,用筆的問題就是書法中最為重要的、而且不變的。趙孟頫的“用筆千古不易”,不是針對某一種書體而言,而是面向所有書體的。用筆就是駕馭毛筆的能力,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說:“書貴用筆,用之存乎其人,故善書者用筆,不善書者為筆所用。”因此,作為書法書寫的能力就是用筆,這也是書法中的核心問題。

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用筆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很多書法學習者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的障礙就是用筆,有的人認為,寫了那麼長時間的字了,難道還真的不會用筆嗎?先看一看各種書體中常見的詬病。

如果是楷書,常見的問題是點畫不實,缺乏骨力,筋、血、肉都或多或少地沒有“生機”,生命力不旺盛。

行書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筆力不足,點畫輕飄,浮躁,筆法不到位,使轉不清,呼應交待明顯,“我”字體特徵過多,與臨摹功力關係較大,但仍是用筆不精所致。

草書與行書的問題基本一致,但最明顯的就是在“快速”書寫的情況下,這種筆力不足的問題則暴露的更為充分。

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如何解決用筆問題?

這還得回到前文所說的瓶頸問題上,儘管一些人寫了很長時間的字了,但上述容易出現的正是書法中的核心問題,也就是說,書法中的核心問題是用筆,而人們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是用筆問題。怎樣有效地突破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的,且看那些成功突圍的人是有什麼樣的秘密武器?

從篆書開始。篆書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也是先賢在沒有更多“智慧”的情況下所創造的一種書體,他們在“自然”的情況下,用這種文字表現出了“原生態”的、“自然”的“書寫”,說智慧,是說他們的質樸和自然,這正是當下人們所要追求的返璞歸真的意思。篆書中正是練習筆法的最好教材,也是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因為篆書中只存在了用筆上的兩個關係:平和折。不像其它書體,用筆關係更為複雜,只要吃準、學透了這種基礎性的筆法,在突破其它書體中的筆法是則顯得更為容易。

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學習篆書從哪裡入手?

為了節約學習時間,很多人建議從大篆入手學習,而大篆最好的教材則是《石鼓文》,它是先秦時期的一種刻石,時間久遠,質樸無華,但其中包含著練習筆法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它的文字共有七百餘字,數量之多,字形之多,對筆法的訓練是十分有益的。

學習《石鼓文》要注意什麼?

一是要注意執筆姿勢。學習篆書一定要垂直執筆,這是因為篆書的“線條”所決定的,篆書的線基本上的等線,不論平直還是折筆,它們的線型都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執筆的好壞也決定著線的質量。

二是中鋒用筆。大篆的線質要寫出高水平、高質量,必須是中鋒用筆所來,其它偏鋒是永遠寫不好的。

三是注意鋪毫。大篆的筆法好壞關鍵在鋪毫,有的人對鋪毫做得不到位,應當從這裡打好基礎,這也是解決用筆問題的關鍵,經過長期的訓練,就會具備這種能力。

書法想上個臺階,為什麼都要深入到《石鼓文》中來?

小結

不論喜歡哪種書體,但用筆是核心、是關鍵,如果書法中缺乏雄渾、蒼勁的筆力,就應當從大篆,尤其是從《石鼓文》中汲取筆法,如果書法中解決了用筆問題,就是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登高望遠,一定會到達書法的另一座高峰的。

《書法技法講座—草書》,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

《石鼓文技法講座》,故宮博物院,2010年

《中國書法簡史》,江蘇古籍出版,200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