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書法,怎樣繼承創新

“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繼承創新

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裡有段話:“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這段話,用現代漢語翻譯過來,就是:“書法用筆最重要,結字也得下工夫。結字和用筆都要繼承傳統,又要不斷變化。王羲之的書法,字體形態古法上有變化,它的雄秀氣韻出於自然而然,所以從古到今人們都在學習。齊梁時代的人,他們結字並非不符合古法,但是缺乏俊氣。這毛病又在他們中間普遍存在。然而古法到底不能丟失。”這段話裡面,“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了個修辭,叫互文見義。它的意思是說:結字、用筆都要因時相傳,都要千古不易。因時相傳,是創新;千古不易,是繼承。這段話,從強調用筆,說到結字的重要性,提出結字和用筆都要繼承傳統,都要有所變化。接著又舉出王羲之的例子進行闡述,指出古人的得失,得出結論:書法,要繼承傳統,還要有所變化。用現在的話說,叫繼承創新。這裡,還得說清楚,“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絕不能拆開單獨理解,那樣的話,既不合事理,也不符文意。更何況後面說的字勢,既需要有結體,亦需要有用筆,否則就說不通。

這裡,還需要反過來把事理說清楚。“用筆千古不易”,倘若單獨理解,那就成了用筆千古不變。其實,楷書行書用筆,並不是千古不變。王羲之跟鍾繇,用筆有沒有區別?顏真卿跟王羲之,用筆絕對一樣嗎?想想看看那些具體的撇法捺法,當然有變化!至於說方筆圓筆的具體技巧,不同的書法家,書寫也有差別!當然,只有跟後面的分句一起理解,內容才有變化空間,需要千古不易的就是原則,就是法度;因時相傳的是個性,是特色。這樣理解才準確貼切。再說,“結字因時相傳”,倘若單獨理解,又很容易誤解成不要傳統,隨著流行書風變化。這絕對謬誤。

書法,作為藝術,必須創新變化,這沒得說。書法的創新,必須繼承傳統,這事情大夥兒都知道。書法繼承,王羲之傳承鍾繇,趙孟頫傳承王羲之,這事情大夥兒都明白。書法傳承,當然要傳承用筆,也要傳承結字,還要傳承風韻精神。王羲之的書法,對鍾繇的用筆結體都有傳承,而且用筆結體都有變化,還有自己嶄新的內容。就像趙孟頫所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這嶄新的內容,就是字勢古法一變,就是王羲之寫出來的雄秀之氣,當然就是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書法有新的精神面貌,又歸根揭底需要對古人的傳承。今天,大夥兒的傳承方法就是臨帖。臨帖,需要學習古人的用筆,亦需要學習古人的結體,還應該注意古人的精神風韻。傳承古人,不單單是臨帖字面貌相仿,更要學習消化,要把古人的用筆結體乃至精神風韻鐫刻在大腦裡,融化在血液裡,化人為己,那才算是真正的傳承。學習了,傳承了,再寫出來自己的精神,那就是創新,就有自己的風格。這個過程,是自熱而然的過程,絕對沒有什麼所謂的突破,也用不著絞盡腦汁,只是學習古人的時候,把自己的審美意識寫進去就成了,絲毫不費力氣,但需要平靜,需要有耐心,也需要有自己的靈感。

這裡,需要說明一個事情。就是有些人無論如何寫不出來自己的風格,為什麼?道理嘛,很簡單,就是他自己沒有!他的大腦裡,沒有自己的個性,自己對於美的感受很平常,沒有特別的認知,沒有自己的文化氣質。自己沒有文化氣質,怎麼寫出自己的藝術特色呢?這些人,可能以前字寫得並不錯,臨帖很像,卻總是走不出字帖,永遠在古人的圈子裡打轉轉。那些人,寫字無論用筆結體都能寫得很恰當,而且也有相應的基礎。至於文化,那些人識文斷字,甚至也能順口吟詩作賦。但是,那些人的詩文無法感動人,無法讓人震撼,因為他們沒有個性,也沒有深度。歸根結底一句話,他們的文化水平太淺,無法被各種各樣的美所陶醉,藝術對於他們沒有感染力。從前有人給客人沏上自己珍藏的茶葉,客人喝茶時候他禁不住問茶怎麼樣,客人的回答大煞風景:怪熱。那個客人,絕對不會品茶,至少沒有那興致。今天有不少書法家,他們由於自己文化層次的限制,無法欣賞古人書法經典裡的風韻精神,只能看到用筆和結體,只會孜孜不倦研討筆法技巧,跟那個只知道茶熱茶涼的客人有得一比。

這事情還有一說,就是當今的醜書。那些人寫字,無法創新,只能在字帖裡面打轉轉,無法寫出自己的藝術特色,但是他們有著對創新的嚮往和渴望,希望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他們為了自己寫出特色,不惜挖空心思,刻意做作,弄出來千奇百怪的所謂風格。那做作出來的東西,歪歪扭扭,疙裡疙瘩,結體用筆走了形,面貌變得猙獰,整體變得慘不忍睹。還有,對於傳統,沒有任何繼承。有些人口口聲聲繼承傳統,卻硬是把顏體楷書寫傻,精神風韻完全丟棄,當然也屬於這一類。就這東西,書協裡面卻大行於世,而且進國展,上大雅之堂,吹捧者,追隨者絡繹不絕,荒唐不荒唐?當然,找到了根源,醜書從哪裡來,當然就有了答案,只是這風氣,已經深入中國書協的骨髓,該怎麼辦?

書法,怎樣繼承創新
書法,怎樣繼承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