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烧饼是由我国西域的“胡饼”演变和改良而来的。据历史记载,汉代控制西域后,引进芝麻,胡桃,为饼类制作增添了新辅料,这时西域(新疆一带)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时称为“胡饼”。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胡饼”如今在新疆叫“馕”,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加入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等佐料,根据需要擀出像圆凳子面大小的薄馕坯或像碗口大的小馕坯,然后在馕坯上抹点食油,撒些芝麻、葱花,再把馕坯放在馕坑里烤制而成。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新出坑的烤馕皮色焦黄,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

馕的花样也很多,大的象“锅饼”,小的象“火烧”,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把馕做为主食,是喜闻乐见的塞外美味食物。除了面粉外,在做“托喀西”馕和其他馕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这种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上远路都带这种馕,喝点茶水,吃些"托喀西"馕马上可以充饥,这真是最理想的方便餐。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汉魏以后“胡饼”逐步传到中原,被汉人所接受,很快在中原风行,到唐代最盛。后来“胡饼”在各地不断被改进和改良,名称也有“烧饼”、 “炉饼”,“麻饼”等等不一。所以,烧饼应该都姓“胡”。

烧饼,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烤制出来的饼。烤饼有厚薄大小之分,在淄博人看来,一般薄一点大一点的叫烧饼,厚一点小一点的叫火烧(当然还有制作工艺上的区别,在这里不细说)。所以,外地人有的就把火烧也叫烧饼的,可是淄博人却一般不会叫错。但也有说错的,例如博山人常说的“武大郎卖烧饼”,实际上大郎卖的是炊饼,就是博山人心目中的“干把火烧”。

淄博各地的烧饼有其独特的做法和风味,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1、饼相对比较薄,2、用炉火单面烤制;3、在饼的正面撒有芝麻粒。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淄博地区及周边相邻市、县的百姓最喜欢吃淄川烧饼,因为它既是干粮又有“馅”,非常适合当主食,不用再配小菜和汤。尤其是早晨起来,不管是赶班的“上班族”还是晨练的老人,还有上学的少年儿童,来个刚出炉的淄川大肉烧饼,舀上碗本地产的青石山小米粥,咬一口热烧饼,喝一口黏糊粥,满嘴散发着芝麻、小麦、小米的清香味混合着鲜肉夹着葱花的酱香味,一顿早餐就算过去了,即经济又实惠,还方便,真是绝好的美食。

淄川肉烧饼用的是发面,要提前用“老面”或者酵母和面,然后用上好的五花猪肉,加大葱、鲜姜、酱油、精盐、花椒面等配料调制好肉馅。等面省好后,撮下小孩拳头大小的一块剂子,把剂子在面板上揉一揉,象包包子一样包上肉馅。然后用擀面杖擀成铜锣般大的圆饼,接着放到一个光滑的凸形瓷器上(最早是用渭头河产的陶瓷暖炕瓶),用手沾着水均匀的把饼胚压薄,顺手往铺满芝麻粒的案板上一沾,烧饼胚被快速牢牢地粘贴到烤炉内进行烘烤。

烤炉的内径约米数,里面是燃烧的锯末或木炭,炉火无烟、无焰,离火高约一尺多的地方是个反扣的大铁锅(现在一般是用铁板,但它没有铁锅的弯曲度,烧饼受热不如铁锅均匀),当用笤帚把饼胚不带芝麻一面往铁锅上用力一贴,饼胚借着热量就牢牢地粘在了板壁上,一会儿的功夫,烧饼就在炉子里慢慢地鼓了起来。整个烤制时间约十几分钟,一个又大又香的淄川肉烧饼就出炉了。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严格的说,淄川肉烧饼其实不是用火烤,而是用热气炙,也就是热辐射。饼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精肉置饼中,烤熟后呈黄色,刚出炉的烧饼即有芝麻和面的香味,更有肉馅的鲜味,一边酥嫩一边软柔。饼皮香脆、馅味鲜美,风味独特,口味最佳。

淄川肉烧饼一般是手推车载炉现做现卖,固定店铺少一些。在淄川城里“谭家肉烧饼”算是比较有名的店铺了。现在环保要求高,不允许使用有烟燃料,多数使用电或液化气烘烤,烧饼味道比以前略逊。淄川肉烧饼因是馅类食品,不宜长期保存。

淄川烧饼也有无肉配方,和面揉掺五香粉和精盐,故称“淄川素烧饼”,其制作烘烤工艺与肉烧饼相同。

淄川烧饼一般配喝本地产的青石山小米稀饭或棒槌糊度(音),口味重的配碗豆腐脑,地方风味最浓。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淄川: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西汉初建般阳县;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为淄川县。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元设般阳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设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淄川县属济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县辖十路改为九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淄川县全境解放,辖11个区。

1955年4月,淄川县建制撤销,1956年2月设立淄川区。所属辖区最大时70余个乡镇,700多个村庄。淄川自古建制更迭,境域的归属时有变更。版图上北到桓台,东到益都,南到莱芜和博山,西到章丘和邹平,许多村庄曾经归属过淄川。虽然区域归属多经变化,但淄川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美食美味蔓延辐射遍及了鲁中大地。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烧饼流入淄川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烧饼的创始人姓名已失考。勤劳聪明的淄川人(包括祖辈上是淄川的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对其工艺、配料进行了改良和调整,让烧饼更加适合当地人的口味。

在淄川城南十来公里的蕉庄村,建国前属淄川县万福乡管辖,建国后属淄川县第四区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隶属磁村公社,1962年2月由淄川区划归博山区,属于蕉庄人民公社。

范阳河从蕉庄村北流过,河上有座石桥叫“洪济桥”,是方圆几十里最古老的桥梁,旧时是颜神镇通往济南府的唯一道路。路边的朱姓人家开着一烧饼铺,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蕉庄村北桥,吃了这烧饼赞不绝口,并留诗一首。诗已无从查考,烧饼制作技艺却代代相传,“蕉庄烧饼”从此美名远扬。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蕉庄烧饼制作技艺精湛,用料的考究,饼皮酥、个大、馅多。刚出炉的烧饼两面有点鼓,正面黄如蟹壳,芝麻一层,咬一口,肉、油、芝麻、葱花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令人百吃不厌。

蕉庄烧饼的大小、用料、工艺和淄川肉烧饼相似。正宗的蕉庄烧饼发面是用老面引子,这样和的面能够软硬适中还筋道,使得烧饼松脆可口。肉馅选用新鲜、上好的五花猪肉,肥瘦适中,过肥则太腻,过瘦则不香,佐料选当地的小香葱,莱芜的老姜、西山的花椒,外加颜神的“正堂”牌酱油。肉馅剁得均匀、细腻,酱油须在剁馅中间加放,这样让肉馅充分滋阴酱油的酱香味,其他佐料则需在剁好馅时调配,注意要多放些葱丝或葱花。面饧好后,揪小孩拳头大小的剂子,用手揉圆压成饼,包上调好的肉馅,再用擀面杖擀成铜锣般大的薄饼。在案板上沾上密密麻麻的一层芝麻,然后用托板或大炊帚将饼胚迅速贴到吊炉内壁,贴饼可是个拿手活,必须一次贴牢。过去烧饼都是用陶瓷瓦缸制作的吊炉烤制,缸外面用黄泥厚厚的抹上一层,以保证炉内温度;吊炉用锯末或木炭做燃料。烤烧饼的温度控制是关键,火不能太旺,火太旺烧饼容易烤糊了,火太弱,烧饼又烤不酥脆。

烘烤大致五、六分钟的时间,用锵子和钢丝笊篱把这香喷喷的烧饼取出。才出炉的蕉庄烧饼热气腾腾,外表焦黄,圆鼓鼓的,拿在手里依旧很烫,难免左手倒右手,右手又倒左手,别有一番情趣!

蕉庄比较正宗的有朱家烧饼和蕉庄桥烧饼。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由于环保的要求,现在的蕉庄烧饼改良传统炉具和燃料,把吊炉换成火排烤箱,使用无烟锯末或无烟煤显得更干净卫生。

焦庄烧饼一般是就着豆腐脑吃(本地的豆腐脑是做豆腐新出锅的豆脑,若把豆脑放进模具里去水压成型就是豆腐了),这样的豆腐脑成棉絮状飘在碗中,时而还能见到点“青头”,吃起来松软有嚼头,豆香味特浓。

蕉庄烧饼名声在外后,许多人效仿制作。北方的烧饼竟和淮南牛肉汤搭上了伴,这算是一种创新也就罢了,可是把老祖宗的名字“蕉庄”写成了“焦庄”,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这还不算过分,听说还要“申遗”,不知蕉庄烧饼创始人的后裔听了会是什么感觉?

离蕉庄最近的博山,过去叫“颜神镇”。宋初,“置京东东西两路,东路淄青隶之,西路兖隶之,属地因唐金时”,博山隶属京东东路淄州淄川县,此时博山已被称作颜神。金朝时,博山地区属山东东路淄州淄川县,称作颜神店镇,《金史·地理志》载“金岭、张店、颜神店”为淄川县三大重镇。

古代的博山是鲁中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地下蕴藏着丰富地煤炭资源,盛产陶瓷、琉璃,历史上曾经车马辐辏,商贾云集,应市而发的博山美食在鲁中负有盛名,它的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山人聪明、灵巧、反应快,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而且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常有人把蕉庄烧饼说成是博山烧饼,这是不对的。博山有自己别具风味的烧饼,而且历史不短。

博山人打烧饼用的是半发面,“面引子”(老面)是在和面时掺上,待面饧好之后用来做剂子。用的肉必须是猪后鞧(该部位的肉是七分瘦三分肥,这部位的肉做馅子不柴不腻),肉不是剁而是用刀切成细丁;佐料加莱芜姜和精盐以及泡好的花椒水,倒入馅内一个方向搅匀,另外加入章丘大葱的葱白成丁做葱花,这葱花切的太碎不好吃;关键是博山烧饼的肉馅不放酱油,这是和蕉庄烧饼的区别之一。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博山烤烧饼用的是本地专门生产的耐火材料烤炉(也有用汽油桶改制的),模样就像一个卧着的大汽油桶,这样的烤炉受热均匀,烤出的烧饼酥脆而不糊。燃料使用锯末、木炭,过去也有的人使用黑山产的“大山碳”或“焦核”(未经充分燃烧的乏碳,这碳无烟、质硬、火力强,一般看不见明火)。往炉膛里贴烧饼时要先用盐水在炉壁上刷一遍,以增加附着力,否则贴不住容易“滴炉”(脱落)。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博山烧饼比淄川烧饼小,比普通火烧大,有肉素之分,素的是五香味。博山烧饼从外形上看是一面平的 一面是鼓的,鼓的上面有一小捏芝麻粒。肉烧饼里面的馅成一个肉饼,不像蕉庄烧饼里馅子那么分散着。

博山烧饼一般配博山油粉、酸糊度(音)、连浆等地方“啥哈”,就着博山酸咸菜,地方风味尽显。博山烧饼正面薄且香脆,底面“软中带脆”,中间是腾腾的热气夹杂着肉香和葱花香,不鼓不好吃。

比较正宗的博山烧饼,过去是东关街“刘家铺烧饼”,现在是双山的“老宋肉烧饼”。

淄川城东北方向三十公里处的金岭镇,这里是回民兄弟姊妹聚集的地方,是淄博市唯一的民族自治镇。历史记载,盛唐时期这里就设驿站建镇,归属虽然几经变更,但属于淄川县管辖的时间最长,1965年才正式脱离淄川区。

金岭也有着自己独特风味的烧饼,样式、做法和淄川烧饼差不多。由于是清真食品,基本上保留了胡饼的传统风格,纯净的素食。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金岭烧饼个头比淄川烧饼略小、饼厚沉实、有咸味而不齁,原有的麦香和芝麻香尽显,口感酥、即筋道又有嚼头,“咬到嘴里一小口,嚼一嚼一大口”,充饥、耐饿,过去是解馋或赠送亲友的点心,现在已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

若您到金岭去啃“牛骨头”(金岭的酱牛肉和牛骨头最出名,“牛骨头”骨头大、肉多滑嫩、湯浓味纯、原汁鲜香),老板肯定给您上几对“金岭烧饼”,外加金岭的“韭花蘸热豆腐”(金岭的豆腐也是负有盛名),这样,金岭风味您就尝的差不多了。

金岭烧饼用的也是发面,和面时放少量的食盐水,等面发酵好后,在案板上分成小块,揉成面团,用手一边蘸水一边按压,做成圆状薄饼,然后在盛放芝麻的盘子里按一下,使薄饼的一面均匀地沾上芝麻,将有芝麻的一面朝下,用长把笤帚伸到烤炉中,贴到鉄板的上面。

烤炉是人工用砖和泥土垒砌的,炉膛有米半大小,上置铁板。烤饼前,须点燃炉膛下面谷糠或锯末对上面的铁板进行预热,以保证烘烤温度。烤制时,炉膛里一般用谷糠或锯末做燃料,火候要控制的不急不慢,既要烤熟、烤透,又不要烤焦。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饼胚烘烤一分钟左右取下,一个厚重、筋道、味香的金岭烧饼就出炉了。为了保温,一般是两个烧饼的烘烤面对在一起放置,所以您买的金岭烧饼都是成对的。

金岭烧饼好就好您在食用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小菜或湯粥。我一般是要上一碗小米稀饭,外配一碟“韭花蘸豆腐”,小咸菜随便吃。

淄川城西北二十七公里的地方是周村,周村城区早在清朝初年就已是繁盛商埠,素有“旱码头”、“金周村”、“丝绸之乡”、“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周村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属地。西汉时,北部属於陵县,南部属般阳县(即淄川)。南北朝时,属广川郡武强县。宋元嘉五年于南部置贝邱县,属清河郡。隋开皇十六年属淄川,十八年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改贝邱县为淄川县。现区境南部原属淄川县、北部属长山县,历经一千三百余载。1945年周村独立成“市”,解放后转为淄博市属“区”。

周村的烧饼最为著名,只要有汉人的地方,一提到山东的传统名吃,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村烧饼。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各种美食小吃应时而生, “胡饼炉”和胡饼的烘烤手艺随之传入周村,店铺的面点师根据当地特点对此原料和工艺进行了改进,制作出了薄、香、脆的大酥烧饼,周村烧饼初步形成。地道的周村人,一般称之为“香酥烧饼”或“大酥烧饼”。清末皇室曾屡次调贡周村烧饼,让周村烧饼美名大扬天下。

周村烧饼用的面是生发,也是单面烤制,单面沾芝麻。但它比起淄川烧饼来要小的多,且不带馅,而是加入白糖或食盐和面,其形状圆而呈金黄色,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薄似杨树叶,入口一嚼即碎,若失手落地,则皆成碎片,以薄、香、酥、脆招人喜爱,是绝好的零食和点心。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周村烧饼用料简单,只需用面粉、芝麻仁、蔗糖或食盐即可。但用的麦子必须是周村旁边种植的,选用上好的蔗糖让烧饼起酥,和面水温以四十度左右为宜,面粉加水放入蔗糖(食盐)后和成软面,和的面的水分要达到四到五成,和面的时候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芝麻须用清水淘洗干净再晾干。

做饼时,面团在手心里用指头勾起来搓成长条状,揪为面剂摁成圆形,再逐个蘸水在陶瓷圆墩上压扁,向外延展成圆形薄饼,在饼上轻一遍水,把薄饼放在手背上将有水的一面朝下,在铺散均匀的筛子里“着麻”。然后快速把已粘满芝麻的饼坯(没有芝麻的一面)朝上贴在挂炉壁上,用锯末火或木炭火烘烤至成熟,用铁铲子将其铲下,同时用钢丝笊篱按住取出。

周村烧饼十六个包成一包,呈圆筒形。香咸烧饼一斤面出三包,甜酥烧饼一斤面出三包半。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村烧饼也实行了机械化制作,它的制作规范、标准、快捷,但烧饼的口感、味道略逊。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周村人爱吃周村烧饼,但那是点心类的食品,一般不当主食吃。在周村大部地区还保留着吃淄川烧饼的习惯和制作技艺,为了区别于薄的周村烧饼,他们管这种烧饼叫“周村肉烧饼”,烧饼大小、原料搭配、制作工艺相同于淄川烧饼。我在临淄时,就常吃这种“周村肉烧饼”,烤制老哥很讲究传统和正宗,他烘烤从来都是用松木锯末,没有了宁愿不做,也不用别的燃料;面粉必须是邹平长山的,别的不理;猪肉只选南山里的黑猪肉,他烤出的烧饼味道确实好。

这些烧饼都曾姓过“淄”,淄博人最熟悉的味道!

淄博的多数烧饼姓过“淄”,大言不惭的“淄川烧饼”随着所属区域的变化而不断扩散着,它的声誉已远远超出了淄博,它独特的制作加工工艺和醇香的味道广泛地流传着,而且是在改革创新、发扬光大着……

本文转自 心语拉呱

特此致谢

扫描二维码 关注淄博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