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8種做法

招牌龍風龜煲

蛇的8種做法

這道菜由經典粵菜“龍虎鳳”演變而來,選用蛇、雞、龜來進行組合。蛇肉驅風去溼,鱷魚龜膠原蛋白豐富,加上鮮嫩的土雞,三種互補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以薑湯作底邊煮邊食,讓這道菜的食療效果倍增,最適合3~4人家庭食用。

此菜不限定蛇的種類,可根據客戶需求選擇蛇類,如喜嫩滑,可選榕蛇;如喜肉多,可選水律蛇;若想有食療功效,則可選擇眼鏡蛇或過山峰。

主料:

榕蛇2斤,陽山雞半隻,鱷魚龜2.5斤。

輔料:

雲南白木耳150克,粉葛150克,玉米150克,姜條50克。

調味:

薑湯2000克,鹽30克,味粉10克。

做法:

1.木耳、粉葛、玉米飛水,放入盛器中墊底。

2.將蛇宰殺,去內臟後洗淨,斬成長段,飛水後放進燒開的薑湯,轉小火熱浸約5~10分鐘,熟後即可撈起擺盤。

3.雞洗淨後,放進同一煲薑湯,燒開後轉小火,熱浸約15分鐘,浸熟後撈出用凍水衝一下,然後斬件擺盤。

4.將鱷魚龜斬件,飛水後放進同一煲薑湯,燒開後轉小火,熱浸約8分鐘至熟,撈起擺盤。

5.最後放上炸香的姜條,倒入薑湯即可。

薑湯大致做法:

蛇骨1千克、雞骨架3千克、豬骨1千克、薑片500克,加水10千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約1個小時,調入鹽即可。

關鍵:

三種食材需分開入味,熱浸時需把握好食材的熟度,熟度不夠或過度,都會影響口感。

招牌姜油蛇

蛇的8種做法

此菜以粵菜常用的浸製烹飪方式,將連州老薑以鄉下土炸花生油煉製出姜油,再用姜油熱浸蛇肉,無需加入過多的調味,便能原汁原味地嚐到蛇肉的鮮嫩;而熱油還能為菜品保溫的同時,持久鎖住食材的最佳口感。

此外,連州老薑與蛇肉同有祛風驅寒、舒筋活絡之效,兩者相結合,更讓其成為冬季保暖驅寒的最佳菜式。

主料:

水律蛇1條(約3.5斤)。

輔料:

連州老薑50克,土炸花生油500克。

調料:

上湯1000克,鹽50克,純糧味粉10克。

做法:

1.連州老薑切成條形,放鹽、味粉、糖醃製入味20分鐘。

2.鍋內倒入花生油,油溫達到80~100度左右時,轉小火,放入姜條浸炸至金黃色,約半小時。

3.把蛇去皮去掉內臟,洗淨斬件,焯水後放入燒開的上湯浸熟入味,約15分鐘即可撈起裝盤,最後再淋上燒沸的姜油即可。

關鍵:

注意煉製姜油時,姜條不能炸焦,否則姜油會變黑。

特色酸爽泡椒蛇

蛇的8種做法

這是榕記首創的一款可以當零食的蛇產品,可以堂吃,也可以購買罐裝,有多種蛇類可以選擇。其打破了吃蛇要趁熱吃的傳統,隨時可以擰蓋即吃。

產品結合了現在十分流行的酸辣味,通過泡椒醃製的方式,令蛇肉酸爽開胃,如果不喜歡吃蛇皮,還可以囑咐店家去掉蛇皮。此產品推出後,很多原本不喜歡吃蛇的人群也瞬即愛上,常常一買就是幾大罐,放在家裡當零食。

主料:

過山峰2斤。

輔料:

泡椒500克。

調料:

白米醋500克,糖20克,味粉50克,泡椒水1000克,辣鮮露50克。

做法:

1.泡椒水加入白米醋、糖、味粉、辣鮮露調成泡椒汁。

2.蛇去內臟洗淨後,斬成段,飛水後放入上湯鍋內,加入蔥、姜,大火煮15分鐘左右撈出,放進調好的泡椒汁中,放入冰櫃,冷泡至少12小時,入味即可。

關鍵:

1.應選用1斤左右的榕蛇或者1.5~2斤左右的過山峰來製作,這個大小的蛇做出來的口感是最好的,太大用泡椒來泡製肉質會偏韌,太小又會不夠爽口。

2.保留蛇皮,可以增加口感爽度。

太史蛇羹(可位上)

蛇的8種做法

太史蛇羹是一道著名傳統粵菜,由晚清時期江孔殷江太史發明,具有活血補氣、強壯神經、舒筋活絡、祛風除溼等功效。在這道菜裡,榕記以水蛇、水律、眼鏡蛇三蛇烹製,撕成肉絲,輔以羹湯,口感順滑,吃時還可加入菊花、檸檬絲和薄脆,讓食味更加豐富。

主料:

三蛇肉(水蛇、水律蛇、眼鏡蛇1:1)共300克,雞肉300克,金華火腿肉100克,金華火腿絲30克,魚肚絲20克,瘦肉500克。

輔料:

檸檬絲10克,白菊花瓣10克,炸薄脆10克,陳皮絲20克,木耳絲30克,冬菇絲50克。

調料:

鹽20克,胡椒粉20克,味粉30克。

做法:

1.把三蛇肉、雞肉、金華火腿、瘦肉加水2.5千克,加胡椒粉用小火熬約3個小時,熬出1250克湯。

2.魚肚絲、冬菇絲、木耳絲焯水備用。

3.把瘦肉、金華火腿從湯中撈出不要,蛇肉、雞肉撈起,取全部蛇肉、30克雞肉撕成絲狀,另取30克金華火腿絲以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湯中,加入鹽、味粉調味勾芡即可,白菊花、炸薄脆、檸檬絲跟上。

蛇的8種做法

特色醋血鴨蛇

蛇的8種做法

此菜靈感來自於廣西的柳州醋血鴨,結合榕記的蛇,將鴨與蛇用醋和血來烹煮,美味之餘又有養胃、醒胃的作用;而且鴨血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豐富的維生素K,能補血解毒,加入鴨血,也讓整道菜的滋味更加濃郁香口。

主料:

農家鴨1只約5斤,榕蛇1斤。

輔料:

五花肉250克,老薑頭300克,拍蒜100克,泰椒50克。

調料:

米醋75克,鴨血75克,味極鮮30克,糖50克,味粉50克,鄉下米酒100克,上湯500克。

做法:

1.將鴨斬成小塊,用鹽、糖、味粉、生粉拌勻,熱油起鍋後,將其煎香、煎至金黃(約5分鐘)。

2.蛇去內臟洗淨,斬成段,加入鹽、糖、味粉拌勻後煎香、煎至金黃(約5分鐘)。

3.熱油起鍋,放入拍蒜、老薑頭和五花肉爆香後,再加入鴨肉爆香,加入米酒、上湯以及糖、鹽、味極鮮、泰椒等調料,小火燜15分鐘後,加入醋,淋入鴨血調勻,轉大火收汁即可。

關鍵:

鴨血需在收汁前才能淋入鍋中,太早放容易粘鍋變焦,從而影響效果。

蒜香反骨蛇

蛇的8種做法

此菜靈感來源於傳統粵菜“蒜香骨”, 蒜香是老廣們最熟悉而喜歡的味道,榕記採用此烹飪方式為蛇肉增香之餘,也不失創新:通過刀工剔除蛇的排骨,讓蛇肉只留下主骨,方便客人大快朵頤;而濃郁的蒜香味,加上外脆內嫩、每一口都是肉的食用體驗,也讓食客欲罷不能;用炸蒜子點綴,襯托“蒜香”主題的同時,與酥香的蛇肉一起享用,別有一番風味。

主料:

榕蛇2斤。

輔料:

炸蒜片20克。

調料:

蒜汁500克、鹽50克、糖30克、味粉20克。

做法:

1.蛇宰殺切段(每段約10cm),去內臟處理乾淨。

2.將蛇兩側的排骨全部切除,只留下中骨,再用蒜汁、鹽、糖、味粉、澱粉醃製入味,約2小時。

3.鍋內放寬油,燒至180度油溫,倒入醃製後的蛇,小火浸炸至金黃色(約8分鐘),然後撈起裝盤,放上炸蒜頭擺盤即可。

關鍵:

1.切除蛇排骨應注意把握力度,力度太大容易切到肉,影響成品美觀,力度太小又會切不斷,因此力度的把握很重要。

2.由於蛇肉的老嫩厚度不一,因此每次浸炸都需要看好火候,避免炸過火。

蛇血肉碎煲仔飯

蛇的8種做法

煲仔飯是廣東的特色風味,加上蛇血,即變成有益健康又暖胃的冬日最佳菜品。趁熱吃一口,鮮香松爽,米飯甘香軟糯。

主料:

有機鄉下粘米350克,蛇血40克。

輔料:

蛇肉碎50克,蔥花30克。

調料:

煲仔飯豉油40克,花生油10克。

做法:

1.米洗淨後加水浸泡約1個小時,濾幹水備用。

2.沙煲內放入米,加250克水,加花生油,用中小火燒開後,下蛇血撈勻,燒至水乾後,加入爆炒過的蛇肉碎,再加點油,轉小火焗20分鐘即可,蔥花、豉油跟上。

關鍵:

1.要煲到米飯水乾再加入蛇血,太早放會焦底。

2.焗的過程中要經常轉煲,讓火均勻燒到不同位置,同時如果見煲內米飯幹水,應補充一些油,避免煲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