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小編是山東濟南的,我們小區是一個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孩子的“幼兒園式小區”,每天只要天氣好的情況下你能在小區裡看到隨處嬉戲的一胎、二胎們玩鬧的場景,好一番熱鬧,我家孩子是男孩,一歲半了,所有女人第一次當媽媽都沒經驗,記得當初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我推著嬰兒車下樓玩,時間長了彼此也就都熟悉了,有次看到楚楚奶奶,她家孫女比我家孩子大點,就問老人:“你家孩子輔食都吃的什麼?”因為嬰兒6個月以後就可以喂輔食了,不用光吃母乳。

楚楚奶奶說:“我這個孫女吃的輔食是她小叔叔從香港捎來的,不是平時大街上買的這些,叫什麼來?”想了半天然後告訴了我一個聽不懂,其實是自己孤陋寡聞沒聽過的名字,然後說“孩子媽說不讓在超市和母嬰店裡亂買,添加劑太多不放心,而且咱們國內產的一些食品小孩吃了不行”然後我尷尬的點點頭,不知該接什麼話,因為我一直給孩子蒸雞蛋羹吃,話說雞蛋就是從超市買的啊,我也沒有在香港的親戚,也不認識國外代購的人。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後來有次週末,帶孩子出來的父母也多了,遇見麥迪(男孩)媽媽,大家一起聊天,說起一歲小孩都每天吃啥,我說我兒子每天吃的無非就是五穀雜糧,麵條啊、雞蛋、粥和菜之類的,隔三差五的做點魚和大蝦,麥迪媽媽說:“你這樣給孩子吃是不行的,那麼小的孩子菜裡不能放醬油,因為醬油裡有色素,而且也儘量別放鹽”,我張大嘴巴問她:“飯菜裡沒滋味,估計小孩也不愛吃吧?”

另外一位安然(女孩)媽媽說:“你可以去咱們小區附近的母嬰店裡給孩子買嬰兒用的醬油啊,專門給孩子吃的應該放心。”我這才意識到對啊,現在母嬰店那麼多,裡面東西齊全,還真是自從有了孩子都沒去過母嬰店呢,回到家孩子睡覺後讓老人看著,我從廚房裡拍了自家醬油的生產和成分標籤,然後去了母嬰店給孩子選兒童醬油,可我對比完突然不想買了,因為成分和其他標註都差不多,嬰兒醬油密封著無法直接聞味道,我猶豫一會兒最終沒買。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後來有次去超市買菜看見了安然媽媽,她跟我說:“自己在母嬰店裡買的醬油倒進飯菜裡,她閨女不吃”她強調說沒感覺出和普通醬油有啥區別呢?我說:“我去看了看沒買”對方中肯的點點頭說:“別買,買了孩子也不一定吃”。

到了18年冬天,這是有孩子第一次過冬,我媽也就是孩子姥姥,擔心小孩冬天在外面玩挨凍,就提前做了好幾身棉褲棉襖,每天在小區周圍玩別人家大人一看就是手工做的衣服,那些老人看著孩子出來玩的,普遍都羨慕的問:“這一身棉衣服是你家老人給做的吧?手還挺巧呢,穿這個比穿買的羽絨服都暖和”,我問老人:“阿姨,你有時間也可以給你家孩子做啊,確實棉花的衣服就穿一層,比買的衣服多穿好幾層,小孩舒服”然後那位老人搖搖頭:“我家孩子媽不讓穿,嫌不好看,說別人家孩子都穿買的衣服,自家孩子不能穿手工做的”,我聽到這些話,竟無言以對,因為我自己本身也是位90年的媽媽,這是說出了一部分年輕父母的心聲。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我們這代人當了父母后,自家本身的心態如果調整不好,那麼灌輸給孩子的一些想法做法就不好,比如普遍存在的給孩子買衣服買零食買玩具,各種無形中的攀比,比價格、比品牌、比流行趨勢,說白了不就是那點可笑的面子嗎?

如果你的經濟條件達到了僱保姆看孩子照顧家的程度,可以啊,花錢給孩子買國外的這個那個,我們小區那些南方人賣衣服做生意的家庭,有一部分就是家裡僱著保姆,每天把孩子打扮的很時尚,隔三差五的給自己孩子換身衣服,從小孩子燙著頭身上佩戴著各種金銀首飾,但我身邊認識或者很熟悉的家庭,都是普遍經濟條件小康水平的人家,父母上著班,老人看孩子,有的老人有退休金,家裡倆孩子,有的老人沒退休金,她們每天帶著孩子出去買菜,都是互相先打聽下哪個超市的搞活動便宜?哪邊菜市場的什麼貴?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孩子普遍一歲半左右,父母親帶孩子出門,我私下觀察了下,孩子在超市裡一旦對某個玩具或者零食特別喜歡肯定不撒手的,如果不買就哭鬧,那麼父母肯定結賬的時候是給孩子買的,就是說當初孩子小的時候各種抵制國產東西的我們,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心理上竟然就這麼接受了,不可思議嗎?不可思議吧!!

還有一種現象估計很少有家長髮現,這也是我自己突然意識到的,我們現在買東西幾乎都用手機支付了,但帶著孩子出門買東西用手機結賬次數多了,孩子會認為買完東西只要拿出手機就行,而不是手機裡是綁定銀行卡,用錢結賬的,這是種很可怕的現象,現在孩子都普遍早熟,萬一哪天小孩自己拿了東西直接拿著父母的手機,給了收銀員,那怎麼辦?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所以後來我自己刻意拿著錢包出去,賣完付賬的時候掏現金,次數多了我兒子竟然認識圓的一毛錢、一塊錢、紅色紙張的一百元,知道這些叫“錢”是用來買菜買饅頭用的,還能分辨出銀行卡的顏色和超市會員卡不一樣。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綜上所述,我也在不斷檢討自己,我們這代人當了父母自身還沒完全調整好心態如何適應當下快速發展的社會和高科技大環境,又怎麼才能更好的教育好下一代孩子呢?關鍵是一代比一代聰明早熟啊,工作後的我們真的不能光知道工作掙錢,沒事一定要多看那些育兒方面的知識,真正瞭解當今這些小孩的心理,多和孩子玩互動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等等,不斷充實自己,儘量當好一個給孩子帶來積極正能量的父母!

我們把自己“教育”好了嗎就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