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報太多!真的剝奪了孩子童年的快樂嗎?

媽媽們聚在一起,除了吐槽老公,更多的便是孩子的話題。身邊的朋友恰好孩子都在三歲到六歲左右,我們中的不少人,每天放學之後都馬不停蹄奔波在上各種課外班的路上。

不論是奧爾夫音樂還是視聽練耳;

不論是跆拳道、空手道還是泰拳、中國功夫;

不論是馬術、滑雪還是少年高爾夫......

感謝百花齊放的課外課市場,讓老母親們有了相聚在一起鞭策鼓勵、批評與自我批評、探討中國教育大業的空間。

最近,我們卻常常被懟:

報班太多了,你殘忍地剝奪了孩子的童年!

報班那麼多,純屬浪費時間!

貪多嚼不爛,別讓孩子不快樂!

說實話,這些懟的聲音有的來自於身邊的朋友,有的來自於家人,更有的則來自於另一半-孩子的爸爸。

其實,對於興趣課外班的爭論,由來已久,作為一個起早貪黑的老母親,我也憋了太久,不吐不快,那就藉此機會說個痛快。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今天談的興趣課是拋開正常知識類的課程,比如英文、奧數等,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不贊成早早灌輸這些。

那麼,類似音樂、美術、游泳等之類的興趣班到底報多少最佳?上得太多,真的會剝奪孩子童年的歡樂嗎?聽筆者速速道來。

粗略統計了一下,我家小寶馬上六歲,她的課外班目前可以分為三大類六門課:藝術類-鋼琴、美術;運動類-游泳、跆拳道、馬術;居家類-廚藝。

因為目前還沒上一年級,所以功課類的課外班暫時一門也沒有;也正因為如此,也給了老母親更多進行時間規劃和製作課表的靈活性。

目前六門課程的進展和收穫是:

游泳已經學會自由泳,生存技能get到第一級。老母親終於放下了一層心,起碼在災難面前不會沒有一點抵禦能力。目前第二泳姿仰泳正在學習過程中。

兴趣班报太多!真的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吗?

跆拳道剛剛通過第七級黃綠帶。雖然在很多人眼裡依然是花拳繡腿,但這個學習的過程,讓我親眼見識到了她逐步提升的運動信心。特別是和同齡人玩耍的時候,不少高難動作她敢於去嘗試,一旦成功之後特別享受在同齡人面前的成就感。

兴趣班报太多!真的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吗?

馬術是五歲之後才開始報的。目前上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但馬上平衡能力已經很出色,開始往壓浪和盛裝舞步、控馬過障礙這些更深層的技術空間邁進。

鋼琴五歲四個月才開始啟蒙。同步使用小湯和巴斯蒂安的教材,目前馬上要開始巴斯蒂安3的學習。以我非專業的眼光看來,她的基礎打得不錯,當然,和老師的努力,尤其是老母親的堅持陪練密不可分。

兴趣班报太多!真的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吗?

美術興趣班也就剛剛開始兩個多月,之前一直是在幼兒園薰陶,老母親之所以下定決心報課,是因為娃試課的作品打動了我,重點是她自己也很喜歡上,90分鐘內非常專注。

廚藝就不必多說了,娃自己要求這門課的目的,用腳指頭都可以get到本質,因為有吃有喝,而且廚藝課教的大部分都是甜點,這更加讓女孩青睞。

囉哩囉嗦嘮叨完我家小寶的興趣課,馬上進入正題。

關於時間:擠一擠總會有的

早就有人問過我:報課那麼多,時間能安排過來嗎?

答案是:非常能!每天放學之後安排一節,目前還完美地保留了週末一天半的玩耍親子時間。

時間,的確是大家很關心也很頭疼的問題。身為一個現代化的老母親,誰都想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能快快樂樂地在玩耍,又能彈得了鋼琴、騎得了馬?但如果沒有時間的付出和積累,一切都只是夢想而已。

所以,做好時間規劃至關重要。比如放學之後安排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玩具/兒童樂園時間,安排一節相關的興趣課時間,再扣掉晚餐時間,睡前妥妥還能擠出至少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對於四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如果每天都能堅持十分鐘以上的有效閱讀,也算相當可以了。

關於心態:靜待花開

不少家長是因為自己幼時的缺憾,現在輪到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彌補甚至實現小時候的願望。的確,我身邊也確實有這樣的例子,但我想說的是,對於興趣班這件事情,老母親的心態一定要穩住穩住再穩住!教育從來就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興趣學習也是一樣。

在這個過程中,老母親請儘量做到不比拼、不打壓、多鼓勵。

不要和別的孩子拼成績、拼進度,因為每個孩子吸收的進展各自不同;

不要因為一節課沒有上好或者出現一點錯誤就打壓孩子,棍棒式的教育從來都是短期效果;

如果你想讓娃繼續保持興趣,那就多鼓勵吧,但是千萬記住,鼓勵的方法一定要具體,比如這個動作你竟然學會了,快來教教媽媽等等,具體到每個點,讓孩子感受到小小成功的喜悅。

關於快樂:樂在其中

不少人的質疑在於:興趣班太多,佔用了孩子玩的時間,孩子當然不快樂!這個神邏輯,我認為有必要“強懟”一下。

興趣,本身就是對孩子教育的立體式開發;所謂快樂,其實是有多個角度多個層面的。

1.充盈豐富孩子的內心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接觸到很多新鮮的事物、好玩的方法,這個過程難道不快樂嗎?當她從只知道地球月亮星星到現在可以放眼宇宙、觀測太陽黑子、想象黑洞蟲洞,內心的充盈感,早已超越了快樂的意義。

當孩子能不斷吸收到新鮮的知識,不斷讓自己的頭腦和內心變得強大,那麼未來或許她受到喪文化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從而不至於變成“廢柴”。

2.成功的喜悅,快樂的含金量更高

當她從跆拳道的初級啟蒙小兒升到黃帶,當她的橫踢讓身邊小同學都驚訝,這種成就感帶來的快樂,我相信含金量肯定更勝過她滿頭大汗從兒童樂園裡出來。同樣都是精神愉悅感,但成功的快樂肯定會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從大腦發育上來看,越多正能量的刺激,越能刺激腦細胞不停地搭橋擴展,據說這才是智商提高的生理基礎。

3.堅持的意義,共同的時間管理,最有效的親子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日常行為深深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我們每個人也都知道,四五歲的孩子完全不可能自己做到有效的時間管理,所謂堅持,常常是隻有父母堅持了,孩子才能跟著堅持。

再也不要找藉口說沒時間去,再也不要說孩子不願意去。一旦決定開始某門興趣的嘗試,建議老母親首先打起精神,堅持下去。我們想讓孩子管理好時間、利用好時間,那麼請先自律起來。

4.兒童期最重要的心理建設: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

當然,在興趣學習過程中,除了收穫的喜悅,孩子肯定會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失敗。恰恰這正是我們的孩子目前所欠缺的。恰恰這正是兒童期最重要的心理建設。

很多教育專家已經無數次地說過:物質條件如此優越的今天,年輕人的心理卻是如此脆弱。已經發生過的慘劇數不勝數,在此就不一一列舉。相信老母親們心裡非常清楚,我們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面對失敗和挫折時,如何調整、管理好自己的心態?如何積極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就此頹廢?一點一點,從小挫折小失敗開始,在這個過程中,有助於夯實孩子的心理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為人父母,不過就是一次盡力為孩子鋪路、然後看著她漸漸走遠的旅行。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每一天都充斥著新奇和變化,我們老母親能做的,就是盡力拉著這個小手去打開更多的窗戶,去嚐嚐酸甜苦辣的滋味,給她更多與新鮮事物碰撞的機會,讓她帶著一顆充盈的內心去享受生活,讓她擁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

我只希望等她老去,回憶起往昔,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時間,就已足夠。

以靈魂寫手自居,天馬行空,想象力無窮。有娃之後,混跡國際和私立學校老母親圈,兢兢業業,立志成為一箇中年少女心的時代新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