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廖化真的是个平庸之辈吗?

密探零零发


同许多人印象中相反,蜀汉大将廖化非但不是平庸之辈,而是极其优秀的将领,甚至可以说,廖化是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将领。

罗贯中习惯于移花接木,对廖化也是如此,廖化的业绩,被嫁接到了别人头上。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千里走单骑”,确有其事,但主角不是关羽,而是廖化。

背景是关羽兵败,担任主簿的廖化被俘,不得已投降,这个时间是219年。

《三国志》中是这么记载的:

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如果单从距离来看,廖化从江东到达益州的路途,比演义中关羽回归刘备的路程更加遥远。

如果考虑到实际情况,廖化以诈死脱离孙权,重回蜀汉,无论是难度,还是传奇性,都远胜关羽的千里走单骑。

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从关羽败亡到刘备东征,有长达两年半的时间,廖化归蜀之心不改,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才付诸执行,秭归是沿长江进入益州的门户,荆州长江水路附近的地形复杂,杂居着蛮族,充斥着各种盗贼。在这样的情况下,廖化西行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带着老母,还要躲避孙吴的追捕,更使过程艰险万分,比起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体现的是廖化的忠义。

所以在秭归终于找到组织后,刘备开心得不得了,立即封廖化为宜都太守。

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在能力上,廖化也被严重低估。

从廖化一路担任的官职就可以看出。

起初,廖化担任的是前将军关羽麾下的主簿一职。主簿是个文职,主要负责掌管文书,相当于主官的秘书长。比较有名的主簿如司马懿、杨修,都当过曹操的主簿。

复归刘备后,直接升为太守。太守是一个郡的一把手,军政一把抓。廖化担任太守的宜都郡,是由刘备在210年新设,名字的意思是“宜于建都”,宜都被称为“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所以宜都太守,是个重要的位置。

从这一时期开始,廖化开始从文职转为军职。随后跟随刘备东征,同辅匡、赵融、傅彤等同为别督,开始统领军队作战。

刘备死后,廖化担任丞相参军。

丞相参军,顾名思义就是诸葛亮的军事参谋,也就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对象。

诸葛亮前后共有八位丞相参军,除了廖化,还有蒋琬、费祎、杨仪、张裔、宗预、王平(顺带说一句,王平也是被严重低估的将领)、马谡,这些人,除了马谡是诸葛亮用人失误,其他人都是蜀汉的重臣,廖化也位列其中。

此后升迁为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当然由于并州其实并不在蜀汉控制之下,并州刺史是个虚职,只是体现地位,右车骑将军是实职,高级武官,这一时期的廖化,已经成为蜀汉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

到了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再一次发动北伐,加起来这已经是第十一次,亲眼目睹了关羽威震华夏——兵败身亡——刘备东征失败——诸葛亮鞠躬尽瘁——姜维劳而无功,这样完整的蜀国兴衰史的廖化,明白蜀汉已经经不起折腾,自己也已经老了,没有力量贡献更多,他劝阻姜维:

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姜维不听,果然兵败,躲避到沓中种麦。

第二年,魏国邓艾钟会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这时候,廖化和姜维却还在剑阁死守。

最后,廖化在被内迁洛阳的道路上病逝,这时,他已经是七十几岁的高龄老人。

或许我们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误导得太多,其实这句话并非出自《三国演义》或是《三国志》,是清末才出现的俗语,根据考证,出自1908年的风俗书籍《扫迷帚》。

实际上,无论蜀中是否有大将,廖化一直都是先锋官。他的一生,经历过波澜壮阔,也有过忍辱偷生,文能提笔,武能上马,始终矜矜业业为蜀汉服务,既忠且孝。廖化的一生与平庸不沾边,相反是精彩无比的一生。

今天成都南郊的武侯祠,有一条武将廊,一共有十四尊塑像,廖化排在第八位,在他前面的是赵云、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也能说明一点问题吧。


小院之观


很多人都是受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影响,既然是演义必然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来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在主角面前一切人物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是在为中心人物做铺垫。在小说中,一句话直接毁了廖化的形象,那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能怪廖化吗?刘备之后,大将几乎都已死去,赵云也老去,此时的廖化也已六七十岁,一个六七十岁的人,你让他当先锋,他能带得动吗?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写的是蜀国后期人才凋零,但这不是廖化的错,后人更根据这句话,认为这是讽刺,是在讽刺廖化的平庸,他既然平庸你还用他干嘛?其实,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北伐计谋出现了很多失误,为了维持诸葛亮神机秒算的形象,不得已将所有的错误归于将领身上,即使老将都死去,那魏吴二国也一样啊,人家都有后起之秀,我就不信你北伐这么多年的实战竟培养不出一个人才?这完全是诸葛亮识人用人的失误,比如说魏延,诸葛亮就是看他不顺眼,多次不听人家的建议,导致多次北伐延误战机。

按照小说的剧情,关羽是神武忠义的象征,那我反问,廖化真的平庸的话会在关羽账下任主簿?后来做到了将军,他是平庸之辈?廖化真的平庸的话,诸葛亮怎么还用他,这符合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形象?


史海渡今朝


我国历史悠久,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有的人物是能名垂千史,而有的呢?却是遗臭万年,当然了有的人物还是备受争议的,比如廖化经常有人说他是平庸之辈,那么他真的是吗?历史上的廖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三国时期蜀汉将领,由于我们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而且古代的历史为了突出一个人的传奇色彩,会特意的去扭曲事实,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廖化。

1.个人能力出众:廖化曾先后担任过关羽的主簿、宜都郡太守、别督、丞相参军、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最后封中乡侯,廖化担任过这么多的重要职位,可见个人能力是比较出众的,不然不会受到重用的,这个时候,你还会认为他是一个平庸之辈吗?

2.爱国、绝对忠心;在荆州失守的时候被俘,利用自己的聪明,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从孙营逃出,一心想要回归蜀汉,始终没有背叛刘备,对主公是绝对的忠心。在自己七十多岁的时候,还在关心国家的大事,为国尽心尽力,这份忠义和爱国之情是别人不可比的。

3.有勇有谋;廖化多次参与战争,虽然只是配合的军事战争,但是也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毕竟他武艺超群,还差点活捉司马懿,充分说明了他有勇有谋。

总之,廖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物,正是这样一个正面人物,却被曲解成一个平庸之辈,不得不说,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我们的一大遗憾。


与君共谈天下奇闻异事


蜀中无大将廖化担先锋,,说明廖化还是不错的将军,,,每个朝代 没了内政,和主君,,,自然就出不了好的将军,,,失去内政 只有败战,,将自然也就出不了名


野外逸夫


不是廖化是平庸之辈,是蜀国后期无人可用,“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用来比喻人才凋零的,并不是说无才可用


曾经的董小姐


能充先锋的人,再差,也不会是平庸之辈。


见独忘我


我觉得三国时代早期的人物多少都有些被三国演义神话了,后期人物略显逊色大概是因为罗老爷子写累了,瞎编也费脑子呀,老老实实按三国志写吧


beewolf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嘲笑蜀国后期无大将,结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陈小小张


哪一个能在青史留名的是泛泛之辈?

不管美名还是恶名,肯定都有他的过人之处!

你可能觉得恶人谁不会做,坏事谁不会干,但是有句话说的好,野兽小的时候如果龇牙咧嘴想咬人,就会被打死,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隐忍,成长为一只猛兽以后才有能力吃人!就像高俅,魏忠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